上市公司資本運作淺談

來源:文萃谷 1.04W

引導語:資本運作是指公司利用資本市場,改善資本結構,實現資本最大化增值的各種活動,它對公司可以支配的各種資源和生產要素進行運籌謀劃和優化配置。

上市公司資本運作淺談

通過資產重組、企業併購、風險投資和融資等手段,改善資產組合結構,增加可控制的資源,提高資產運作效率,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

  一、上市公司實施資本運作的必然性

資本運作是一個強大的助推器,對企業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進作用。縱觀世界上眾多著名企業的發展史,有一個明顯的規律,那就是許多企業都是從產品經營起家,經過長期的積累和發展,在行業內達到一定水平和規模時進行資本運作,經過公司上市、企業併購、戰略投資等一系列資本運作手段,加強產品經營或者介入其他行業開創新的天地,逐步把公司做強做大。

(一) 資本運作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的必然要求。不少上市公司雖然成功上市了,但在企業體制、經營機制和管理流程等的轉變還未真正到位。上市公司要想擺脱現有弊端,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關鍵在於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結構。通過資本運作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是實現這一轉變的有效途徑。

(二)資本運作是上市公司實現“做大做強”戰略目標的必要手段。許多上市公司都把“做大做強”作為發展戰略。然而,由於規模經濟的發展需要持續不斷的市場投入、技術投入、人力投入等,這些都最終都體現為大量的資金投入,僅靠銀行是無法及時、長期提供的,而資本運作卻可以使企業在較短時間內籌集大量資金,充分利用社會資本,為企業規模的快速擴張提供了可能,因此資本運作為上市公司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現實選擇。

(三)資本運作是上市公司實現資源整合的必然途徑。市場經濟要求各生產要素在國民經濟各行業和企業之間進行合理流動,從而實現社會資源的有效配置。上市公司在進行市場化的資源整合時,必須通過資本運作,採用併購、控股等方式,提高資源整合的效率和效益,實現上下游產業的強強聯合,優勢互補,達到規模擴張。

(四)資本運作是我國對外競爭戰略的必然選擇。產業結構的不合理以及企業資產質量的不高,一直是導致國內公司與國外公司在競爭中處於劣勢的一個重要原因,解決這一問題的最好途徑就是依靠資本運作。通過市場化的資產重組,把以中小公司為主的組織結構,轉變為以大公司為龍頭的組織結構,從而擴大龍頭企業的規模,提高市場佔有份額和市場影響力,使以大企業為龍頭的產業結構有充分的實力和靈活的應變能力來面對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

  二、上市公司實施資本運作的原則

資本運作的主要目標就是實現資本收益的最大化。通過資本運作,在宏觀上可以實現資本的合理流動、產業結構的調整、宏觀產業的整體提高,在微觀上可以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和經營效益,迅速擴張企業規模。成功的資本運作,可以使一個瀕臨倒閉的企業起死回生;失敗的資本運作,甚至可以導致資產上億的企業面臨破產。因此,上市公司在實施資本運作時應把握以下原則:

(一)資本運作必須與公司內部治理結構相結合。有些公司規模擴張較快,但管理水平卻沒有同步提高,內部決策、執行、監督體系交叉錯位,不但沒有形成合力,反而產生“內耗”現象。因此上市公司要搞好資本運作,必須首先按照公司法的要求規範運作,明確並保證決策、執行、監督三者之間形成各自獨立、權責明確、互相制約的關係,這樣才能形成整體優勢,否則,就很難達到資本運作的目的。

(二)資本運作必須與公司的產品運營相結合。資本運作是以資本效率和效益為核心的,它可以相對於生產經營而獨立存在,但是,公司在選擇資本運作時,必須以現有生產經營所圍繞的核心競爭力為基礎,以產業作支撐,以公司長遠戰略為導向,把資本運作和核心競爭力結合起來,才能實現企業規模擴大和效益提高的同步運行。

(三)資本運作必須實現低成本擴張和資本收益的有機結合。如果公司盲目追求多元化經營,極有可

能加大經營風險。因此,上市公司在資本運作的過程中不可貪多求快,也不能只顧眼前不看長遠,必須精確計算和比較投入產出的比例,從優質、低耗中,尋求效益的最大化。

三、上市公司實施資本運作的模式選擇

資本運作是手段,企業競爭力的提高才是目的。“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每個公司都應該根據自身的實際狀況、經營特點和發展需要,選擇合理的資本運作模式。

  (一)併購

併購是應用最普遍的一種資本運作模式,包括兼併與收購。兼併是企業之間的吸收合併,它是在兩個以上的企業之間,由一個企業吸收或併入其他企業。收購則是指一個公司通過一定的程序和渠道用現金、債券、股票購買另一公司的股票,以獲得對該公司的實際控制權。上市公司通過實施併購,能夠在較短時間內迅速擴大規模,實現資本擴張,增強競爭實力。上市公司的併購分為三類,即橫向併購、縱向併購和混合併購。

1、橫向併購。橫向併購指的是對同行業企業的併購,即對生產產品相同或相近的企業的併購。橫向併購不僅減少了競爭者的數量,增強了企業的市場支配能力,解決了市場有限性與行業整體生產能力不斷擴大的矛盾,有利於實現規模經濟。青島啤酒先後兼併收購了國內多家啤酒企業提高了市場佔有率,就是橫向型併購擴張的典型例子。

2、縱向併購。縱向併購是指上市公司對與其生產過程或經營環節相互銜接的企業的併購。縱向併購既擴大了公司規模,又能提高公司的專業化程度以及與之相關的專業化協作水平。另外,由於上下游生產經營關係企業的納入,還可減少公司的交易費用。華僑城“旅遊加房地產”的發展模式就是對這一方式的靈活應用。

3、混合併購。混合併購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之間沒有直接投入產出關係和技術經濟聯繫的企業之間進行的的併購。橫向併購和縱向併購具有專業化經營的特點,而混合併購適應了現代企業集團多元化經營戰略的要求。混合併購既有利於降低進入新行業的成本,克服進入新行業的障礙,能增加新的利潤增長點,又有利於減少長期經營一個行業所帶來的風險。美的`集團是我國白色家電業的巨頭,然而,從2003年開始先後進入汽車業、化工業,使美的發展成為多產品、跨行業、擁有不同領域核心競爭能力和資源優勢的大型國際性綜合製造企業。

  (二)資產剝離

資產剝離是指把企業所屬的一部分不適合企業發展戰略目標的資產出售給第三方。資產剝離主要適用於以下幾種情況:(1)不良資產的存在惡化了公司財務狀況;(2)某些資產明顯干擾了其它業務的運行;(3)行業競爭激烈,公司急需收縮產業戰線。

中國人壽在上市之前,就進行了大量的資產剝離。2003年原中國人壽保險公司一分為三: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人壽資產管理公司。通過資產剝離,母公司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承擔了1700多億元的利差損失,但這為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在美國和香港兩地同時上市鋪平了道路。

  (三)分拆上市

分拆上市是已上市公司將其部分業務或者某個子公司獨立出來,另行公開招股上市。分拆上市後,原母公司的股東雖然在持股比例和絕對持股數量上沒有任何變化,但是可以按照持股比例享有被投資企業的淨利潤分成,而且最為重要的是,子公司分拆上市成功後,母公司將獲得超額的投資收益。

2000年,聯想集團實施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戰略調整,對其核心業務進行拆分,分別成立新的“聯想集團”和“神州數碼”。2001年神州數碼股票在香港上市。

  (四)股份回購

股份回購是指上市公司通過一定途徑購買本公司發行在外的股份,適時、合理地進行股本收縮的內部資產重組行為。通過股份回購,股份有限公司達到縮小股本規模或改變資本結構的目的。股份回購與股份擴張一樣,都是上市公司在公司發展的不同階段和不同環境下采取的經營戰略。因此,股份回購取決於上市公司對自身經營環境的判斷。一般來説,一個處於成熟期的、已超過一定的規模經營要求的公司,可以選擇

股份回購的方式收縮經營戰線或轉移投資重點,開闢新的利潤增長點。

99年,申能股份公司以協議回購方式向國有法人股股東申能(集團)公司回購並註銷股份10億股國有法人股,國有法人股股東控股比例由原來的80.25%下降到68.16%,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和決策機制得到進一步完善,每股收益明顯提高,這為申能股份的長遠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上市公司要加強資本運作的力度,構建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股權結構和管理模式,促進內部資源的合理配置,這樣才能提高核心競爭力,推動公司持續、健康的發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