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執業中藥師複習考點:清熱燥濕藥

來源:文萃谷 2.14W

複習的好處在於温故而知新,通過複習可以加深對原有知識的記憶,還可以使你舉一反三,下面是本站小編帶來的2017執業中藥師複習考點:清熱燥濕藥,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2017執業中藥師複習考點:清熱燥濕藥

本類藥物的藥性多屬苦寒,苦能燥濕, 寒能清熱,均有清熱燥濕功效。主要用於濕熱證。如濕温或暑温夾濕的身熱不揚、胸膈痞悶、小便短赤;脾胃濕熱內藴所致的噁心、嘔吐、痞滿;肝膽濕熱引起的黃 疸、耳腫流膿、脅肋疼痛;濕熱下注的'帶下腥臭,或濕熱藴結膀胱的熱淋澀痛,或濕熱滯於大腸的瀉痢裏急後重;濕熱浸淫肌膚的濕疹、濕瘡;濕熱流注關節的關節 紅腫疼痛等。

本類藥物苦寒伐胃,性燥傷陰,凡脾胃虛寒或津傷陰虧者當慎用,或酌情配合健脾益胃、養陰生津藥同用。

黃 芩(基源 藥材)清熱燥濕 瀉火解毒 涼血止血

1.清熱燥濕——用於濕温暑濕,黃疸,瀉痢,熱淋澀痛。

本品苦寒性燥,入肺、胃、膽、大腸經。清熱燥濕作用較強,尤善清泄中上焦濕熱;並長於清氣分實熱。廣泛用於濕温暑濕,黃疸瀉痢,熱淋澀痛等多種濕熱證。

(1)治濕温、暑濕之胸脘痞悶、身熱不揚、噁心嘔吐。常與滑石、白豆蔻等配伍,如黃芩滑石湯。

(2)治濕熱黃疸。每與茵陳蒿、梔子等同用。

(3)治濕熱藴結大腸,瀉痢腹痛,或裏急後重。與葛根、黃連等配伍,如葛根芩連湯。

(4)治濕熱下注膀胱的熱淋澀痛。可配木通、白茅根、車前子等同用。

2.瀉火解毒——用於肺熱咳嗽,熱病煩渴,寒熱往來,咽喉腫痛,癰腫瘡毒。

本品有瀉火解毒之功,可用治多種臟腑實熱證,因主歸肺經,故善清泄肺火,為治肺熱咳嗽之要藥;並可用於熱病煩渴,寒熱往來,咽喉腫痛,癰腫瘡毒等證。

(1)治肺熱咳嗽。可單味應用,即清金丸;或與瓜蔞、枳實、膽南星等配伍,如清氣化痰丸。

(2)治外感熱病煩渴,溲赤便祕。常與梔子、大黃、薄荷等同用,如涼膈散。

(3)治邪在少陽寒熱往來。每與柴胡同用。如小柴胡湯。

(4)治熱盛咽痛,癰腫瘡毒。常配伍連翹、金銀花等同用。

3.止血——用於血熱出血證。

本品兼入血分能直折火勢而涼血止血,用於熱盛迫血妄行的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出血證,常與涼血止血藥同用。

4.安胎——用於胎動不安。

本品還能清熱安胎,治熱擾胎動不安。常配伍白朮等安胎藥同用。

用法:清熱生用,安胎炒用,清上焦熱酒炒,止血炒炭。

黃 連(基源 藥材) 清熱燥濕 瀉火解毒

1.清熱燥濕——用於濕熱中阻、脘痞嘔惡,瀉痢腹痛。

本品大苦大寒,入心、肝、胃、大腸經。清熱燥濕力強,尤善清中焦濕熱,尤為治濕熱瀉痢、嘔吐之要藥。

(1)治濕熱互結,氣機失常,脘腹痞滿、噁心嘔吐。常與半夏、乾薑等配伍,如半夏瀉心湯。

(2)治濕熱瀉痢,輕者單用有效;若瀉痢伴有腹痛,每與木香同用,即香連丸;若治外邪入裏、瀉痢身熱,常配伍黃芩、葛根、甘草等,即葛根黃芩黃連湯;若治瀉痢膿血,常配伍白頭翁、黃芩、秦皮等,即白頭翁湯。

2.瀉火解毒——用於熱病高熱,心煩失眠,胃熱嘔吐,肝胃失和、嘔吐吞酸,癰腫瘡毒,皮膚濕瘡,目赤腫痛。

本品瀉火解毒之力強,尤善清心熱、瀉胃火,為治心熱煩躁失眠及胃熱嘔吐之良品。亦常用治瘡癰濕瘡、疔毒、目赤腫痛等。

(1)治熱病高熱煩。常與黃芩、黃柏、梔子等配伍,即黃連解毒湯。

(2)治失眠心煩。屬陰虛火旺,常與白芍、阿膠等補養陰血藥配伍,如黃連阿膠湯;屬心腎不交,夜不能寐者,每與肉桂同用,即交泰丸。

(3)治胃熱嘔吐,配半夏、竹茹、橘皮等同用,如黃連橘皮竹茹湯;若為肝火犯胃,脅肋脹痛,嘔吐吞酸者,常與吳茱萸配伍,即左金丸。

(4)治治熱毒瘡瘍。常與黃芩、黃柏、梔子等配伍,即黃連解毒湯。

(5)治皮膚濕瘡。可用黃連制膏外用。

(6)治目赤腫痛。以本品用人乳浸汁滴眼。

3.涼血——用於血熱出血證。

本品還能瀉火涼血,治熱盛迫血妄行的吐血、衄血等,常與大黃、黃芩配伍,即瀉心湯。

用法用量:煎服,2~5g。外用適量。清熱燥濕、瀉火生用;降低寒性宜炒用;清胃止嘔用薑汁炙;清上焦火酒炒;清肝膽火用豬膽汁拌炒;降逆止嘔用吳茱萸煎汁拌炒。

黃 柏(基源 藥材)清熱燥濕 瀉火解毒 退虛熱

1.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用於濕熱帶下,熱淋,足膝腫痛,瀉痢,黃疸,瘡瘍腫毒,濕疹濕瘡。

本品苦寒,入腎、膀胱、大腸經。清熱燥濕之中擅清泄下焦濕熱,為下焦濕熱諸證如帶下、熱淋、足膝腫痛等常用。且清泄燥濕、瀉火解毒,而常治瘡癰、濕疹、濕瘡。

(1)治濕熱下注,帶下腥臭。常與車前子、白果等配伍,如易黃湯。

(2)治濕熱藴結膀胱,小便淋瀝澀痛。常配合木通、滑石等同用。

(3)若濕熱所致足膝腫痛。多與牛膝、蒼朮配伍,即三妙丸。

(4)治濕熱瀉痢腹痛。可配白頭翁、黃連、秦皮等同用,即白頭翁湯。

(5)治濕熱黃疸。與梔子、甘草配伍,即梔子柏皮湯。

(6)治熱毒瘡瘍。內服常與黃連、梔子等配伍,外用將本品研細末,加豬膽汁調敷。

(7)治濕疹濕瘡。可與苦蔘、荊芥等配合煎服,或用煎汁洗患處。

2.退虛熱——用於陰虛內熱證。

本品為實熱、虛熱兩清之品,既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又能入腎而有瀉相火、退虛熱作用。治陰虛火旺,腰痠耳鳴、骨蒸潮熱、遺精盜汗等症,常與知母、地黃等配伍,如知柏地黃丸、大補陰丸。

用法:清熱燥濕、瀉火生用,退虛熱用鹽水炙。

黃芩、黃連與黃柏功用對比

黃芩、黃連、黃柏均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常相須為用,治濕 熱、火毒之證。但黃芩善清上焦濕熱及肺火,為治濕温、暑温及肺熱咳嗽之要藥;還能瀉火止血,治血熱出血;清熱安胎,治胎熱胎動不安。然黃連善清心火及中焦 濕熱,既是治濕熱瀉痢、胃熱嘔吐之要藥;又為治熱盛火熾、高熱煩躁之良品;且善瀉火解毒療瘡,常治癰疽疔毒諸證。而黃柏善清下焦濕熱,為治濕熱下注之帶 下、淋濁、黃疸及足膝腫痛等證之良藥;且善瀉相火、清虛熱,治陰虛火旺,骨蒸潮熱。

穿 心 蓮(基源 藥材)清熱燥濕 瀉火解毒

1. 清熱解毒——用於温病初起,肺熱咳嗽,肺癰,咽喉腫痛,癰腫瘡毒,毒蛇咬傷。

本品苦寒泄降,入肺、胃、大腸、小腸經。功善清熱解毒,以清肺熱見長,常用治温病發熱、肺熱咳嗽、肺癰、咽痛。又能清熱解毒以消瘡癰、解蛇毒,用於瘡癰、毒蛇咬傷。

(1)治温病初起或外感風熱,發熱頭痛。常與金銀花、連翹、薄荷等同用。

(2)治肺熱咳嗽。常配伍黃芩、瓜蔞等。

(3)治肺癰咳吐膿血。常與魚腥草、蘆根、桔梗等配伍。

(4)若治咽喉腫痛。可單用,亦可配伍射干、牛蒡子、大青葉等同用。

(5)治熱毒瘡癰。常配伍野菊花、紫花地丁、蚤休等。

(6)治毒蛇咬傷。可單用本品搗爛外敷,或配伍白花蛇舌草、蚤休等水煎服。

2. 燥濕——用於濕熱瀉痢,濕疹瘙癢,熱淋。

本品還能清熱燥濕,用治多種濕熱病證。

(1)治濕熱瀉痢。常與馬齒莧、黃連等配伍。

(2)治濕疹瘙癢。可用本品研末,甘油調外敷。

(3)治熱淋,小便淋漓澀痛。常與車前子、白茅根等同用。

用法:因其味甚苦,入湯劑易致噁心嘔吐,故多作丸、片劑使用。

龍 膽(基源 藥材)清熱燥濕 瀉火解毒

1.清熱燥濕——用於陰腫陰癢,帶下,濕疹,黃疸。

本品苦寒性燥,入肝、膽、膀胱經。功善清泄肝膽與下焦濕熱,常用於黃疸、陰腫陰癢、帶下濕疹等證。

(1)治濕熱下注,陰腫陰癢,帶下黃稠腥臭,或男子陰囊腫痛,濕疹瘙癢等。常與黃柏、苦蔘、蛇牀子等配伍。

(2)治濕熱黃疸,身黃尿赤。常與茵陳蒿、梔子等配伍。

2.瀉肝火——用於肝火頭痛,肝熱目赤,高熱抽搐。

本品既長於清肝膽濕熱,又善清瀉肝膽實火,常用於肝火頭痛、脅痛口苦、目赤耳聾,以及肝經實熱之高熱抽搐。

(1)治肝火頭痛、脅肋刺痛、口苦耳聾。常配柴胡、梔子、黃芩等同用,如龍膽瀉肝湯。

(2)治肝火上炎,目赤腫痛。常配伍黃連同用。

(3)治肝經熱盛,熱極生風的高熱驚厥、手足抽搐。常與鈎藤、黃連、牛黃等配伍。

3.清熱解毒——熱毒癰腫,咽喉腫痛

苦 參(基源 藥材) 清熱燥濕 瀉火解毒 殺蟲 利尿

1.清熱燥濕——用於濕熱瀉痢、黃疸、帶下。

本品苦寒,入心、肝、胃、大腸及膀胱經。清熱燥濕之中尤善除下焦濕熱,治濕熱藴結大腸的瀉痢、腸風下血,以及帶下諸證。

(1)治濕熱藴結腸胃,下痢腹痛。可單味應用,或與木香、甘草配伍,即香參丸。

(2)若治濕熱灼傷腸絡,腸風便血、痔漏下血。常與生地黃配伍,如苦蔘地黃丸。

(3)治濕熱黃疸。多與茵陳蒿、梔子、龍膽草等同用。

(4)治濕熱下注,陰癢帶下,色黃腥臭。可配伍黃柏、椿皮、蛇牀子等內服或外洗。

2.殺蟲——用於皮膚瘙癢,疥癬,麻風。

本品有祛風殺蟲,燥濕止癢作用。為諸多皮膚病所常用。既可內服,又可外用。

(1)治皮膚瘙癢。常配荊芥、防風等內服,或配川椒、百部煎湯外洗。

(2)治疥癬。單用苦蔘煎洗,或配蛇牀子、荊芥穗、白礬煎洗,如苦蔘湯,或配枯礬、硫磺制膏外塗。

(3)治麻風。常與大風子、蒼耳子等配伍。

3.利尿——用於小便澀痛。

本品兼能利尿,祛膀胱濕熱,治小便澀痛,常配與車前子、滑石等同用;若治妊娠小便不利,配當歸、貝母同用,即當歸貝母苦蔘丸。

秦 皮(基源 藥材) 清熱燥濕 清肝明目 清熱解毒

1.清熱解毒,燥濕止痢——用於熱毒瀉痢,濕熱帶下。

本品苦澀寒,入大腸、肝、膽經。既善清熱解毒止痢,又能清熱燥濕止帶,常用治熱毒瀉痢及濕熱帶下等證。

(1)治熱毒瀉痢,裏急後重。常與黃柏、黃連、白頭翁等配伍,如白頭翁湯。

(2)治濕熱下注,帶下腥臭。可配椿皮、黃柏等同用。

2.清肝明目——用於目赤腫痛,目生翳障。

本品有清泄肝熱,明目退翳之效。用治肝火目赤、翳膜遮睛,常與決明子、菊花、夏枯草等配伍,亦可配黃連煎汁外洗。

白 鮮 皮(基源 藥材)

1.清熱燥濕,解毒,祛風——用於濕熱瘡毒,濕疹,疥癬,濕熱黃疸,濕熱痺痛。

本品苦寒,入脾、胃經。功能清熱燥濕,尤善燥濕解毒、祛風止癢,為治皮膚濕疹、濕瘡、疥癬所常用;且能清熱利濕而退黃疸,治濕熱黃疸;尚能祛風通痺,以治濕熱痺痛。

(1)治濕熱瘡毒,濕疹,疥癬。若治濕熱瘡毒,黃水淋漓。常配蒼朮、苦蔘、連翹等同用;治濕疹,常與黃柏、黃連等同用;治疥癬,可配苦蔘、蛇牀子煎湯外洗。

(2)治濕熱黃疸尿赤,常配伍茵陳蒿、梔子等。

(3)治濕熱痺證,關節紅腫熱痛。配蒼朮、黃柏等同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