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師資格語文《小石潭記》答辯題目與解析

來源:文萃谷 3.49K

導語:在教師資格的面試部分,可能在面對考官時有很多同學會感到緊張從而忘記自己需要表達什麼、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關於《小石潭記》答辯題目與解析吧。

中學教師資格語文《小石潭記》答辯題目與解析

  一、本文的比喻修辭有何傳神之處?

參考答案

本文中比喻的精巧足可見作者的匠心獨運。描摹溪岸的曲折,用“鬥折”,描摹溪流的蜿蜒,用“蛇行”,兩者取喻實際為人們所熟悉,用詞也樸素,然而又何等精當,何等生動自然!那銀蛇般遊走着的溪水,似乎把靜止的“鬥折”的岸勢也帶動起來,隨着“遊者”的眺望,活生生地向遠方延伸,“不可知其源”。而那蛇行的溪流有的地方水光閃閃,是“明”,有的地方為石岸所蔽,看不見,是“暗”,這種精巧的描摹更是在清新的畫面上增添了令人神往的色彩。此外,用“犬牙差互”摹狀岸勢的參差不齊,用“如鳴佩環”摹擬清脆悦耳的水聲,都能抓住景物的特徵,根據作者的具體感受來取喻。正由於作者運用這些精當貼切的比喻,極盡描繪形容之能事,寫出來的文章才會自然清新,美不勝收。

  二、本文在語言方面有什麼特色?

【參考答案】

作者描畫景物,語言精練優美。例如寫溪流的曲折蜿蜒,用“斗折蛇行”來作比,這四個字包含兩個比喻,溪身像北斗星那樣曲折,是靜的,溪水像蛇那樣遊動,是動的,既寫了靜態又寫了動態。又如“明滅可見”,精確地寫出了從潭上望小溪的景象,由於溪流曲折,一段看得見,是亮的,一段看不見,是暗的,所以忽明忽暗,寫得巧妙而貼切。還有,這篇文章比較多地用了四字句,連用這樣的句子,讀起來顯得簡練,爽朗,整齊,和諧,富於音樂美。

  三、文中是怎樣運用形象的襯托和比喻來表現水之“清”和人之“樂”的?

【參考答案】

作者讚美“水尤清冽”,水究竟怎樣的“清”呢?固然可以從正面落筆,多方面加以描繪,但恐怕也未必能見巧。作者高超之處,就在於借游魚、日光、魚的影子等景物來形象地襯托出水之“清”。寫魚兒像在空中浮游,沒有一點憑依;寫日光照徹水底,直射無礙;寫日光照射下散佈在水底石上的魚影,歷歷在目,清晰可辨。這裏,以實寫虛,水之“清”,開始似乎領略不到,細細體會,不僅看得出,而且幾乎伸手可掬,成為一種富有實感的具體形象,使人們真切地感到面前是一潭粼粼映眼的清澄透明的水。在寫人之“樂”時,“似與遊者相樂”句既寫遊者之樂,也寫游魚之樂,這是互相映襯。將遊者的喜悦心情灌注到游魚身上,因而魚的活潑生態,也轉化為游魚的“樂”,並且它們似乎與遊者來相互交流這種樂趣了。特別從遊者方面來看,這麼寫令人感到情味無窮。比正面説出自己的“樂”要巧妙得多。

  四、怎樣在課堂上引起學生對課程的興趣?

【參考答案】

在有趣的情境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蘇霍姆林斯基説:“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於傳播知識,那麼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沒有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學習就會成為學生學習的負擔。”要想使學生有效學習數學,就應該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良好氛圍的創造可以通過設置特定的教學情境來實現,比如活動情境、課件情境、故事情境、疑問情境等,情境的設置要給學生一種温馨和諧、有趣的感覺,比如創設課件情境,新教材的情境圖雖然是色澤明麗,充滿童趣,但都是靜態的平面圖形,有些故事情節、人物活動不好體現,而動畫的表現形式對學生來説更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把這些情境圖製作成形、聲、色、動、靜俱全的動畫課件,使靜態的畫面動作化、抽象化,渲染了氣氛,創設有趣的學習情境,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五、教師應具備哪些素質?

【參考答案】

1.教師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熱愛教育事業;

2.教師要具有較淵博的文化科學知識;

3.教師要學習教育科學理論,掌握教育規律;

4.教師要有良好的課堂教學素質;

5.教師要有良好的師生關係素質;

6.教師要具有吸收科學信息和更新知識的能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