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調研報告

來源:文萃谷 1.87W

在人們素養不斷提高的今天,報告十分的重要,不同種類的報告具有不同的用途。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報告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公路調研報告,歡迎閲讀與收藏。

公路調研報告

公路調研報告 篇1

按照區委《關於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實施意見》要求,我局認真組織開展了大討論活動。通過活動的開展,使全體幹部職工進一步加深了對科學發展觀的理解和把握,增強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要求上來,統一到中央和省、示範區、區委的各項決策部署上來。通過這一階段深入的調查研究和思考,我區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還存在諸多的問題和不足,調研如下。

一、我區農村公路基本情況

近幾年來,在示範區黨工委和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區農村公路得到了迅猛發展,截至目前,全區農村公路總里程為286.51公里,其中縣道93.68公里,鄉道23.27公里,村道166公里,二級公路47.58公里,三級公路83.6公里,四級公路155.3公里,全區農村公路中瀝青混凝土路163.5公里,水泥混凝土路123.1公里,公路密度227.3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一。全區88個行政村實現了村村通,基本形成了九縱六橫的公路交通格局。農村公路的快速發展,促進了城鄉一體化建設,為我區經濟快速、持續發展和社會穩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我區道路管理養護體系現狀

目前,我區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按照區政府20xx年制定的《關於加強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的實施意見》執行,將農村公路養護分為日常養護和養護工程。農村公路日常養護按屬地管理原則,由鄉鎮人民政府負責實施,鄉鎮設立道路辦,配備2名管理人員,通過區鄉聯聘、鄉用鄉管,對養護人員實行合同養護。區交通局負責農村公路建設規劃,安排養護工程計劃,區公路站具體組織實施農村公路養護工程,並對鄉鎮農村公路日常養護工作進行指導檢查和考核,各鄉鎮道路辦負責對養護人員的日常檢查考核。農村公路日常養護管理資金由交通局和鄉鎮共同對半承擔,根據考核結果,交通局將日常養護資金撥付鄉鎮,再由鄉鎮計量支付。農村公路路政管理由區公路站路政隊負責全區農村公路的路政管理工作,並指導各鄉鎮具體做好本轄區內公路管理工作。

三、我區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存在的問題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還較為滯後;管理養護責任不能全部落實,養護資金投入嚴重不足;養護機制缺乏活力、養護質量不高;鄉鎮養護管理投入和重視程度不平衡等,直接影響我區農村公路正常使用、行車安全和長遠發展。具體表現在:

1、養護資金投入不足。目前,我區公路養護資金還未納入財政年度預算安排,僅靠省交通廳撥付的正常養護經費用於公路養護,資金缺口較大。同時,由於燃油税費的改革,不再徵收拖拉機等養護費,造成養護經費嚴重短缺。每年只能根據省上撥付的養護資金情況,本着先急後緩的原則,制定養護計劃,致使有些道路需要維修養護因缺少資金而不能實施,迫使道路待病運行,更增加了損壞程度。

2、由於各鄉鎮對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重要性認識不夠,對農村公路日常養護投入不足,養護管理長效機制尚未建立,加之少數羣眾整體利益意識差、法制觀念淡薄,致使鄉、村公路的路產路權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侵害。

3、治超工作存在困難。由於農村公路技術等級普遍較低,加之我區交通路網發達,一些超限運輸車輛對農村公路造成一定損害,目前,由於我區沒有國、省幹線公路,無法設立治超檢測站,對農村公路治超,僅靠一輛流動檢測車進行,從根本上無法解決治超問題。

4、養護管理機制不健全。各鄉鎮雖都設有道路辦,但還沒有完全建立起農村公路日常養護管理機制,養護管理人員少,以至於個別村道存在失養現象。對於大中型養護工程,存在養護機械裝備短缺,養護工程以人工操作為主,與規範化養護體制不相適應。

四、我省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要求

按照省政府《關於印發陝西省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意見的通知》(陝政發〔20xx〕72號)要求,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按照統一領導、縣管為主、分級負責、各方支持的原則進行,各縣級人民政府為本轄區農村公路管理養護的責任主體,具體負責籌集和安排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監督農村公路管理機構的養護工作,組織協調鄉鎮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做好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農村公路養護資金按照有路必養,確保質量的原則,應納入政府的財政年度預算,並應隨着農村公路里程增加、技術標準提高和地方財力增長,逐步增加養護資金。農村公路日常養護費主要由市、縣財政按比例承擔,縣級財政統籌安排,市級財政給予補助,具體安排標準為:縣道每年每公里7000元,鄉道每年每公里35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1000元。農村公路養護工程費和日常養護費,實行分專户儲存,單獨核算,專款專用,接受本級財政部門和上級交通主管部門監督檢查。

五、幾點建議

1.建議區上將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資金納入區財政年度預算安排,專項列支,用於化解農村公路養護資金投入不足,實現農村公路“有路必養、養必良好”,延長道路的使用壽命,從而降低道路的建設成本。

2、進一步健全鄉鎮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機制,按照區政府制定的《關於加強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的實施意見》要求,明確以政府為農村公路管理養護主體,交通局為行業管理責任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加快鄉鎮政府管理養護體制的建立健全,配齊養護人員,加大管理的力度,使農村公路管理在組織、制度、養護標準、考核、資金保障等各方面規範化、制度化。

3、實行管養分離,推進公路養護市場化。進一步深化交通行業管理養護體制改革,按照精簡、效能的原則,實行管養分離,推進公路養護市場化,建立專業化、機械化的養護施工隊伍,使全區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更加標準化、科學化。

今後工作的思路和具體措施: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交通工作要服務於經濟發展,要服務於新農村建設、服務於羣眾快捷方便出行和實現標準化、規範化、集約化、人本化的總體要求,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的中心工作,突出農村公路養管工作,進一步強化農村公路養管措施,力爭用一至二年左右的時間,建立符合我區農村實際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和運行機制,保障農村公路的日常養護和正常使用,實現農村公路建設管理養護的正常化和規範化。

公路調研報告 篇2

根據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安排,4月下旬以來,組成專題調查組先後深入到縣交運局、養路段、路政大隊、鐵溪鎮、沙溪鎮等部分鄉鎮及路段,通過現場查看、專題座談、走訪調查的方式對我縣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查情況通報予後,供領導和相關單位參考。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隨着我縣農村公路建設的快速發展,養護里程不斷增加,截止目前,農村公路養護里程達3000多公里,縣道371公里、鄉道(含聯網路)523公里、村道2218公里,其中:縣道紀紅路19.9公里、火(炬)楊(柏)路12.3公里屬於瀝青路面,其餘縣、鄉道為混凝土路面。我縣對農村公路的養護管理堅持“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原則落實管養責任,農村公路硬化後,縣人民政府與鄉鎮人民政府簽訂養護管理責任書。縣道公路由縣養路段擠佔省道養護資金進行專養,村道公路由村委會自行組織養護,均無專項養護資金;鄉道公路由轄區鄉鎮養護,由縣財政每年按1000元/公里補助專項養護資金到鄉鎮。道路養護標準是使公路經常處於良好的技術狀態。

通過行之有效的管理,我縣農村公路正逐漸由規模速度向質量安全效益型轉變、由整體推開向重點突破轉變、由以建設為主向建管養運並重轉變。先後創建了廣納鎮、民勝鎮2個養護示範鄉鎮,創建了159公里文明路,重點打造縣道路2條,鄉道路6條。綠化道路100公里,栽植行道樹153.5萬株,完成綠帶整形、麥冬和草皮栽植共48萬平方米,“森林走廊”已初具規模,公路形象大幅提升。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儘管我縣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取得一定成績,一線作業養護人員基本能夠疲於完成日常清掃保潔任務,但也還存在着許多困難,甚或較為嚴重的問題,亟需高度重視並加以解決。

(一)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機構不健全。縣農村公路辦公室編制12人,在編人員僅2人,差編差人較多,其主任非科局級設置,進而變相地成為縣交運局內設股機構之一,工作開展難度大,未起到應有的統籌作用。鄉鎮交管站除中心鎮外,大多無機構、無牌子、無專職人員,絕大部分專兼職人員年齡老化、缺乏專業技術,行業政策不能有效執行。縣養路段由於事業單位進人門檻設置過高,而差編差人140多人,致使一線作業人員養護任務增大,養護熱情有所下降。

(二)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投入嚴重不足。由於我縣地質結構複雜,農村公路里程長、地質災害多,養護任務重,養護成本較大,農村公路僅僅落實了鄉道路由縣財政每年按1000元/公里補貼到鄉鎮組織養護,縣道、村道公路沒有任何資金來源。必要的農村公路養護設備如挖掘機、清掃車等也急需添置。

(三)農村公路失養面較大。列入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計劃的公路由於人力、財力不足因素,養護管理尚且不完全到位,全縣還有近一半的農村公路沒有列入養護管理計劃,或因質量較差遲遲未予通過驗收,或因驗收後即出現嚴重水毀等自然破壞,或因安保設施不足隱患較多,或因養護難度較大而力量欠缺等等。

(四)農村公路被損毀佔道嚴重。一是治超執法工作注重罰款而未予卸貨造成超限超載運輸車輛長期碾壓路面而致人為路損嚴重,近三年(20xx、20xx、20xx年)所得非税收入共670萬元,遠不能抵消路產損失,得不償失;二是一些幹線公路沿線採砂採煤、堆碼佔道、污染路面嚴重,如通前路就有50處砂石料場和磚廠,崩(口塘)—萬(山寺)路就有10處煤礦磚廠,其中4處煤礦直接穿路而過或借道出煤;三是一些集鎮如新場、青浴、三溪、永安等逢當場天攤點佔道嚴重,影響運行。這些都極不利於公路的養護管理。

(五)部門養護管理履職較差。國務院辦公廳國辦發(20xx)30號文件《關於加強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確了九部委職責,但真正貫徹文件履職到位的部門並不多,尤其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未與交通主管部門形成聯動治超執法機制,造成路損拋灑嚴重。縣國土、經信、安監、水務、工商、税務、交通等部門與轄區鄉鎮未形成合力,未從根本上研究打擊取締違法採砂、採煤和在公路沿線建控區違法建房活動,導致堆碼佔道嚴重。這些也嚴重影響了農村公路的養護管理。

三、幾點建議

針對我縣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存在的問題,借鑑外地養護管理的成功經驗,現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一是要理順監管體制。強化縣農村公路管理辦公室職能職責,發揮其對全縣農村公路應有的統籌協調監管職能;配齊配強鄉鎮交管站人員,確保其有機構、有牌子、有人員,探索實行鄉鎮交管站由縣交運局垂直管理的`模式,實行高效一體化管理;改革路政執法非税收入任務下達體制,試行非税收入實收實報的入庫機制,解決其後顧之憂,專心致志地抓治超護路工作。

二是要建立長效考核機制。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佔線長,任務重,涉及的部門多,需要各級各部門協同作戰,應將農村公路的養護管理納入政府年度目標考核,進一步明確各部門和鄉鎮職責,強化養護人員責任意識,並層層簽定目標責任書,實行考核激勵機制、獎懲掛鈎,逗硬督查,重點突破,整體推進,持續有效地推動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活動,並做到常態化、制度化。

三是要保障必要的投入。做好農村公路的養護管理工作,財力是保障,必須多渠道爭取資金投入,隨時與上級部門聯繫溝通,爭取更多的養護補助資金。並按照國家下達的養護補助資金標準“7351”(即縣道每年7000元/公里,鄉道每年3500元/公里,村道每年1000元/公里)納入縣級財政預算,保證及時撥付到位。抓緊建設機械化養護中心,添置挖掘機、清掃車等必要的道路養護設備。及時撥付自然災害路損修復資金,保證大的塌方和嚴重水毀路段及時修復,便於管養。

四是要加大部門執法力度。縣人民政府要定期、不定期地組織交通、公安、國土、水務、經信、安監、工商、税務等部門和轄區鄉鎮集中開展公路沿線“四違”(即違法採砂、違法採煤、違法搭建、違法佔道)清理整頓工作,定期通報,標本兼治,重拳出擊,確保整治效果。進一步落實轄區鄉鎮主體責任,加強對公路沿線建控區“四違”行為的源頭管理,並積極配合部門監管執法。認真落實國務院辦公廳國辦發(20xx)30號文件,明確落實各部門職責,對超限超載部分的貨物實行卸載或強制卸載的措施,損壞公路務必賠償。強化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治超職責,派駐3—5名幹警以治超檢測站為依託,加強與交通部門的執法協作,共同做好車輛超限超載工作,確保安全文明運輸、道路暢通有序。

五是要增強羣眾義務意識。除了強化養護管理人員的直接責任意識外,充分利用多種媒體和手段,深入宣傳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政策法規,增強轄區羣眾“一事一議”修路養路的義務意識,深化廣大幹部羣眾的依法治路觀念。注重加強對沿路羣眾、經營業主的教育,提高他們維護路產路權、保障道路暢通的自覺性。充分發揮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作用,提倡舉報損毀公路、拋灑滴漏等違規行為,並及時公開曝光,營造共享共治的良好氛圍,確保我縣農村公路經常處於良好的技術狀態。

公路調研報告 篇3

隨着税費改革的進一步深入,計財工作也面臨着新的形勢和問題,如何在當前形勢下順利開展好計財工作,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全新課題。作為一名財務工作者,下面就當前計劃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工作重點、難點、亮點、薄弱點淺述一已之見。

一、計財工作的重點:如何管好財、理好財

在計財工作中要改變以往等、靠、要思想,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性的開展工作。多方面溝通、協調項目資金,在保證管理處工作正常運行的前提下,管好資金、用好資金。真正把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

管好財就是要加強計劃管理,合理制定各單位日常費用開支計劃,在嚴格按計劃進行開支的前提下,優化各類資金配置,本着先急後緩的原則,對不合理開支堅決予以杜絕。同時實行重大項目報批制度,對計劃外開支項目,要分級進行報批,禁止先開支後結算情況的發生。同時協調相關科室爭取上級機關的項目與資金方面的支持。

理好財就是要加強財務管理,針對管理處財務狀況,加強對處屬單位財務工作的監督、稽核,克服以前重核算、輕審核的缺點。對全處的資產、資金按照會計規範化管理的各項具體要求開展工作,進一步完善財務管理工作。

二、計財工作的難點

難點之一:在管理職能方面,如何既“抓節約”又“促發展”,使有限的資金髮揮最大的效益;

難點之二:在服務職能方面,如何既“要程序”又“要效率”,更好地履行為基層單位服務的職能。

在應對措施上,應着重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首先要有制度可依,即制定並完善一系列財務管理制度,使之成為各單位開展財務管理工作的行為準則和規範。

(二)廣泛開展調查研究,深入基層瞭解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財務支出計劃,使之成為各單位開展各項工作的開支標準和依據。

(三)全面掌握全處的財務狀況,結合收費、養護、信息、路政等業務工作的實際,儘可能地向上級爭取計劃和資金,使之成為全處各項工作發展的依據和保障。

(四)在嚴格依據規章制度辦事的同時,切實簡化辦事程序,提高辦事效率,端正為基層服務的態度,使計財科成為資金上傳下達過程中的一個暢通無阻的.樞紐。

三、計財工作的亮點

(一)管理處上下“崇尚節約,勤儉創業”,節約工作已深入到全處各項工作的各個方面。從XX年度的支出情況來看,管理費支出同比大幅下降。

(二)管理處制定並下發了一系列財務規範性文件,形成了一套比較完備的財務管理制度體系,較好地從源頭上規範了各項財務開支行為,全處的財務管理工作正在科學、規範、有序地向前發展。

(三)計財科科室人員愛崗敬業,盡職盡責,團結友愛,互幫互助,全科上下擰成一股繩,形成了良好的幹事創業的局面。

四、計財工作的薄弱點

(一)會計基礎工作比較薄弱:

基層單位普遍對會計基礎工作缺乏足夠的重視,會計基礎工作對管理工作的影響往往是間接的,因此,有些單位負責人根本不重視會計基礎工作,認為會計工作就是收收支支,會計基礎工作抓不抓無所謂,不重視會計人員的業務學習和會計知識的更新換代,導致一些會計人員對會計基礎知識和會計基礎工作缺乏瞭解,使會計核算工作的各個環節與會計制度要求不符,影響了會計工作水平和財務管理水平的正常發揮。

(二)重視會計核算職能,忽視會計監督職能

由於種種原因,財務會計仍沿襲傳統的“報賬型模式”,一直習慣於記賬、算賬、報賬,較多地注意到了會計的核算職能,而忽視了有效的監督職能。個別單位會計管理體制不健全、制度不健全或有章不循、有令不行,造成監督制度落實不到位。

(三)會計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缺乏自覺學習的精神

會計人員的素質包括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兩方面。由於部分會計人員沒有受過系統的會計教育,不少是“半路出家”,會計業務水平偏低;也有的會計人員雖然是專業出身,但是缺乏學習的自覺性,使其業務素質停滯不前;還有個別會計人員缺乏應有的職業素質,不認真執行制度,不按規定去做,降低工作標準,造成會計核算工作不規範。

(四)處屬各單位、各科室缺乏有效的溝通、協調,有時存在結算時手續不完備,無法及時結算的狀況。

(五)科室之間沒能進行必要的換位思考,部分人員服務意識有待加強。

針對以上工作薄弱點,需開展以下工作措施:

(一)加強財務監督,強化基礎工作。

加強對處屬各單位的內部審計,對財務管理情況進行全面的檢查和了解,通過審計,發現問題,找出存在的不足。督促各單位能夠按照財務管理規定進行財務核算。

(二)搞好財務分析,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

加強對各類支出項目的調研,對收費、養護、路政、服務區的經費支出提早打算,按照管理處年初制定的工作計劃,在分期、分重點保障各類資金使用的前提下,提出合理建議,為處領導決策提供依據。

(三)加強會計培訓,提高財務管理工作水平

在以後的工作過程中,將採取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加大對財務人員的培訓力度,定期召開財務工作會議,及時糾正工作中存在的缺點和不足,不斷努力提高財務人員的工作能力,為提高財務管理工作水平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

(四)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水平

針對高速公路財務工作的點多、線長的特殊性,充分調動財務人員工作積極性,廣泛徵求處屬各單位意見,制定、完善以人為本的服務制度,加強與兄弟科室及基層單位的交流與溝通,強化服務意思,提高服務水平。

(五)抓具體,具體抓,不斷提高財務管理水平

要切實採取有效措施,下大力氣狠抓重點,解決難點,克服薄弱環節,進一步突出亮點,不斷提高財務管理水平,更好地為高速公路運營管理工作服務。

公路調研報告 篇4

通過調查,全縣校園普遍注意學生的安全管理,在交通安全管理方面出台一系列的措施:

一是校方每學年與在校學生及家長以簽定責任狀、致家長一封信、召開家長座談會、上安全交通法制課及週末開通廣播等形式,告知學生及家長安全乘車注意事項,教育學生及家長提高交通安全意識;

二是在校門口實行教師值日製度,即在學校放學前到校門口維護秩序,制止學生搭乘非營運車輛和搭載超載車輛;

三是從實際情況出發,城區高中要求學生每週回家一至二次,一可提高學習效率,二來減輕乘車壓力,鄉下學校下午提前上課和放學,讓路途遠的學生能在天黑前趕到家;

四是學校允許學生家長接送,提倡路途近的學生步行回家。

公安機關為了確保學生交通安全,也落實了強有力的工作措施:

一是派出所建立巡邏制度,定期組織民警到校門口巡邏,維護治安秩序,派出警力到交通較複雜的'路段、路口維持治安交通秩序;

二是縣局交警大隊建立和實行了對全縣道路的安全檢查制度,派出所建立和加強對鄉村道路的巡查力度,及時發現、糾正或處罰了一些非法載客、超載的違法行為;

三是各派出所週末派出民警到校園周邊執勤,對非法載客進行糾正;四是交警大隊、各派出所加強對駕駛員的安全行車培訓教育,提高司機安全行車事項。

通過檢查和調查,校園交通安全存在的主要隱患有:一是有的學校地處公路,過往車輛多、校門口坡陡、無校園警示標誌或減速帶,對放學學生人身安全造成威脅,如縣三中、官田國小、下渠中國小、開善中國小、新橋中國小、大龍學校等;二是部分學校週末放學,仍存在着非營運車輛載客或超載現象,如梅口中國小至吊橋方向的廖元、茜元、大田中國小至城關、開善中國小至巖坑、龍湖中國小至神下黃厝、龍安學校至角溪,上述線路路程都在20公里左右,學生雖提前放學,但要在天黑前趕到家,不搭乘車輛,要做到是不容易的,雖然學校校門口有教師值日,鄉鎮所在地有民警執勤,道路上有交警和派出所查處,但仍有很大死角,即便查到制止非法載客行為,但疏散下來的學生卻無法送回家,以上隱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旦發生車禍,後果十分嚴重。

1、增加校園及周邊的交通安全標誌。

由縣局交警大隊對全縣需要安裝標誌、減速帶的校園進行調查摸底,作出預算,由縣財政撥款予以解決。

2、開通符合安全管理的校園週末班車。

目前從調查情況看,梅口學校、龍湖學校、龍安學校學生超載現象較為突出,要求開通學生週末班車的願望較為迫切,上述學校學生乘車路段偏僻,縣交警大隊和派出所巡查存在死角,建議由縣政府牽頭,組織縣交通運管所等有關交通職能部門對全縣運輸車輛進行調整,切實解決全縣校園尤其是鄉鎮學校學生週末安全乘車回家的問題,從根本上消除隱患,保障學生的人身安全。

公路調研報告 篇5

一、前旗農村公路建設基本情況和存在問題

1、基本情況

我旗境內國道2條120.722公里(省際通道、烏蘭浩特至白城)、省道3條319.372公里(烏霍路、烏蘭浩特至阿爾山、五岔溝-烏里雅斯太)、縣道10條347.661公里、鄉道30條722.156公里(20xx年新增通鄉公路38.1公里)、村道140條1278.411公里,分別佔全旗公路總里程的 4.3%、11.5%、12.4%、25.8%、和45.8%。

截止20xx年底,全旗21個蘇木鄉鎮(辦事處)已通油路(水泥路)的20個,佔全旗的95.2%;全旗蘇木鄉鎮(辦事處)通公路率達100%;全旗263個建制村(嘎查)和國營農牧場連隊,其中已通公路的達252個,佔全旗村行政村(嘎查)的96%。全旗532個自然屯,已通公路的413個,佔全旗自然屯的78%。

2、存在問題

(1)農村公路建設投資大,配套資金額度大,由於我旗屬區級貧困旗,財政收入十分有限,致使地區政府無力投入建設資金,資金瓶頸問題無法及時有效解決,影響工程進度。

(2)##旗農村公路建設標準相對較低(多以砂土路為主),並且橋涵等基礎設施相對薄弱,缺橋少涵現象十分普遍,公路抵禦自然災害能力差,斷頭路十有發生,加之近年車輛超載超限現象愈加嚴重,對原本承載能力較差的農村公路的'破壞作用不斷增大,因此公路網整體上呈現農村公路比重大、等級低、硬化里程少,橋涵設施不配套,路網等級較低的現象。

(3)由於原材料價格逐年提高,徵佔用永久性用地和臨時性用地費用較大,致使公路建設成本提高。另外,部分農牧民對公路用地不支持,拒絕徵用承包土地,給公路建設帶來極大障礙。

(4)配套資金比例較大,地方財政困難無力投入建設資金。

(5)辦理徵佔土地和林地手續繁瑣,費用較大,困難較多。

(6)由於近年來前旗各項工程建設規模加大,致使天然築路材料(中砂、砂礫等)相對緊缺,外加,前旗境內砂礫等料場數量和儲量有限,開採材料的質量也呈下降趨勢,已無法滿足現有工程建設質量要求,急需開發新產品、新工藝代替原有築路材料。

二、20xx年公路建設情況

1、計劃

##旗20xx年計劃新建通鄉水泥路80公里,其中索倫至索倫牧場22公里,額爾格圖至圖木吉33公里,哈拉黑至古蹟25公里。

2、存在問題

(1)國家投資部分不足50%,地方配套資金壓力較大。

(2)徵佔公路用地受到村民阻攔,困難較多,需要地方政府和各有關部門互相配合和給予政策支持。

(3)築路材料缺乏,個別項目或路段需購買,而且需要遠距離運輸,額外增加了施工難度和造價。

三、提高農村公路建設質量的建議

1、做好工程前期準備工作,提高做好徵佔房屋和土地工作,配套資金按時足額到位。

2、健全組織機構,完善工作制度,嚴把施工設計質量關。

3、通過招投標選聘實際經驗豐富,施工人員和設備配備齊全,資金力量雄厚的施工隊伍進場施工。

四、農村公路建設及養護資金問題

1、養護資金少。養護資金缺口非常大,小額養路費自國家燃油税費改革後被取消,日常養護工作只能依靠上級單位撥付的少量養護資金維持,無法進行正常養護。

2、基礎條件差。我旗現有養路設備少,機構陳舊,無法適應瀝青等高級路面的養護要求。此外,養路道班配備不夠,按照公路里程、養路定員、機械化程度等多方面考慮,全旗僅縣級公路就需要設立養路道班18-20處,到目前為止只有三個養路道班,根本無法滿足養路工作需求,更無法保障養路工作的正常有序進行。

3、養路取料難。目前,各鄉、鎮(蘇木)、辦事處的荒山大部份已經由集體或個人承包,導致養路取料困難,為養護工作帶來極大的不便和爭議。

五、執行國家各項制度方面

嚴格執行公路建設“四項基本制度”對提高公路建設質量、完善管理機制、規範施工管理都有重要意義。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招投標過程中存在個別單位或企業藉資質投標的現象。

2、招投標工作雖然按程序、按要求進行,但其結果不能完全達到標準要求,大多數中標單位承諾進場的人員和設備與實際不相符。為了制約和杜絕類似現象發生,先後推行了履約保證金制度、從業單位信譽登記制度和工程進度、質量末位淘汰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對完善招投標工作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六、新農村建設環境下通村公路建設機制的探討

1、結合國家新農村建設,跟據國家和地區公路建設規劃,各蘇木鄉鎮(辦事處)、國營農牧場等對本轄區的通村公路建設做出可行實施規劃。

2、由村民“一事一議”確定年度實施計劃,籌集配套資金,解決徵用公路用地等問題。

3、計劃、配套資金和用地問題落實後,將計劃上報交通主管部門按公路建設基本程序實施。

七、農村公路養護的幾點建議

針對我旗農村公路養護存在的農村公路路況總體水平較低,區域間差異較大;農村公路養護治理主體不明確,責任不落實,地方政府重建輕養現象比較突出;農村公路養護資金投入嚴重不足,養護資金缺少來源,資金籌措缺乏相應的保障機制,正常養護無法維持等實際困難。提出如下建議:

一是儘快深入推進公路養護體制改革,成立專業化養護機構,對全旗農村公路實行規範化、專業化養護。

二是繼續推廣“一事一議”有償養護農村公路新方法,根據公路屬地管理原則落實養護任務,切實提高公路養護水平。

三是加大養護資金籌集力度,制定明確的公路養護資金管理辦法,從而保障養護資金有可靠的來源。

四、前旗路政大隊僅有4個路政人員編制,遠遠不能滿足路政工作的實際需求,為更有效的維護路產路權,根據內蒙古自治區公路局文件〔1995〕77號《關於下發“內蒙古自治區專職路政員配備標準及着裝規定”的通過》精神,需增設25-30名路政編制。

五、由於沒有超載卸載點,所以對超載超限車輛無法治理,需在重點路段增設卸載點,以更好的完善前旗路政工作。

“三分建,七分養”,公路建設是發展,公路養護也是發展,如何解決農村公路的管養問題,地方政府及沿線羣眾都應高度重視。

公路調研報告 篇6

(一)建設資金不足、資金到位遲緩

通達工程建設國家每公里補助10萬元,通暢工程建設國家每公里補助40萬元,省州無配套資金,除硯山等部分縣有少量配套資金外,多數縣由於財政困難無力配套,工程設計的指標難以提高,通達工程中一些路段設計時採用了受限路段的指標,但是由於資金少,實施起來困難依然較大。通暢工程中原有路基較差的路段,由於處理路基費用較多,路面工程採用低限指標仍然有資金欠缺的問題。另外,資金到位較晚,20xx年實施的通暢工程資金還未到位,給工程進度帶來較大影響,按預計的工期難以全面完成。

(二)工程技術人員少管理難度大

由於20xx年突然增加通暢工程里程數,通暢工程量相當於20xx年的4.5倍,通達工程相當於20xx年的7.9倍,從設計到施工到編制竣工資料全靠原有的工程技術人員,一個主要技術人員管理幾個通達工程的情況比較普遍,通暢工程建設指揮部人員少,進度或質量管理不到位的情況時有發生。由於技術人員少,各縣在施工期間把施工現場管理作為工程管理的首要工作來抓,加之上一工程項目完工就接着管理下一個開工的工程項目,對工程資料的整理無暇顧及,導致部分工程完工後工程資料不完善而不具備竣工驗收的條件,不能納入公路養護管理的範籌。

(三)對新型路面結構的施工管理缺乏經驗

20xx年,我州通暢工程大量採用了整齊混凝土塊體彈石路面,鋪築這種路面除丘北縣有一定經驗外,其他縣沒有施工經驗,由於里程多、數量大,原來有一定鋪築經驗的工人較少,從塊體的預製到鋪築質量的`控制都有一些困難。如部分項目整齊混凝土塊體彈石鋪築過程中平整度控制就比較困難,一些項目做了實驗路段,但是由於管理者及工人都無經驗,通過幾次反覆的施工,質量還是不理想,最終請了有經驗的人來指導才基本解決了問題。由於缺乏施工經驗,混凝土預製塊的預製速度遠遠跟不上路基調型和基層鋪築的速度,造成部分工序停工待料的情況時有發生。

公路調研報告 篇7

省公路開發投資有限公司響應省委號召,認真開展"思想大解放、企業大發展"討論活動,對xx省公路建設的思路和出路進行了廣泛的、深入的探討。各方人士從不同角度發表了許多真知灼見,並形成了深化改革謀發展的共識。當前推行新型公路建設管理模式改革的時機逐漸成熟,加快開展改革試點可以成為總公路建設整體改革的一個重要切入點。

一、xx省公路建設面對的形勢和困難。

根據國家高速公路網和xx省高速公路網發展規劃,未來幾年xx要投資修建3000多公里高速公路,還需要 500億元至xx年開始,xx省還將實施"興邊富民工程",將加強沿邊三級以上公路網建設。xx省沿邊公路網總規模6300公里,需要新建、改建總里程4 97公里,共需投資4 2億元。

xx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結構,決定了公路運輸在相當長的時間裏將是交通運輸的主要載體。多年來,公路建設更多的帶有公益性和服務社會發展的戰略目的,而不是出於逐利動機,不少道路的經濟收益並不理想。長期借貸--修路--還貸的直線型投資方式,加上收益與投入倒掛,從政府主導型到企業化運作的轉變。現階段建設項目的資金來源主要是國家補助和銀行貸款,其中銀行貸款佔了較大比例。公路投資公司作為一個籌融資平台,在還貸壓力巨大的情況下,如何圓滿地進行資本運作,克服投資需求與建設資金不足之間的深刻矛盾,將是一個必須解決的難題。

面對我國社會經濟體制的改革、投資主體多元化的變革、政府職能的轉變、社會需求的進步和國際競爭等各方面的壓力,公路建設項目管理體制和投融資體制面臨迫切需要改革的呼聲。

二、國內公路建設管理模式發展的最新動向對我們的啟示。

由於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沿海和內地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先期接受了國外先進的公路建設管理理念,公路建設改革嘗試起步較早,在外資和民間資金的強大支持下,開始了引入社會資金、拓寬融資渠道的'探索。投資主體多元化的演變以及社會力量的全面介入,bot系列模式的廣泛採用,促進了公路建設的蓬勃發展和自身管理模式的轉變。專業化工程項目管理服務發育較快,並迅速向代建制發展。產業系統內主體整合迅速,通過兼併重組、聯營、聯合等方式,產業資源得到了較好的重新配置,在國家宏觀政策的引導下,總承包模式日漸普及。民間自發的探索又促進了地方立法的進程,立法的推出又反過來促進了市場的規範,公路建設管理步入了良性發展軌道。從當前來看,設計施工組織集成的設計施工總承包、突出專業細分的代建制和搭建融資平台的bt(屬bot大類)等建設管理模式,已成為國內、國際建設管理的流行模式。

在總結其他地區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抓住歷史機遇,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創新管理體制,拓寬融資渠道,使公路項目建設從傳統的自營式管理走走向社會化、市場化的運作,進而帶動全省公路相關產業的孵化和發展。

本輪改革應以達到以下三個成效為目標。

一是促進行業市場細分,強化行業專業優勢,提高公路工程質量,降低投資造價。通過試點新型建設管理模式,培育單一階段、多階段的項目管理諮詢服務市場,整體化建造經營市場,大跨度的整體經營承包市場,促進諮詢--勘測--設計--施工的相互滲透,促進路基、路面、橋樑、隧道、房建、機電等進行真正的專業承包,促進市場細分,通過市場細分,提高細分市場的技術管理水平,提升項目管理的整合能力。發揮行業多年的專業沉澱,提高公路工程質量,降低投資造價,樹立專業隊伍品牌,以獨有競爭力面對來自"大土木"的外來競爭。

二是通過試點新型建設管理模式,實現職能轉換,促進企業發展。目前,xx省公路建設改革已取得較好成績,高等級公路得到迅猛發展,但是在建設管理上的弊端依舊不同程度地存在。政府應制定市場規則並行使監督職能,鼓勵企業以市場經營的方式參與項目建設的各個階段或多個階段。以市場為導向,激勵本土公路企業擴大經營範圍,延長價值鏈,挖掘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的潛力,提高盈利能力,以求增強本土企業的綜合實力,使其在參與外來企業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提升其向省外和國際市場進軍的競爭力。

三是通過試點新型建設管理模式,打開籌融資渠道,加快建設步伐。xx省公路建設投資需求甚大,給公路開發投資帶來了嚴峻考驗。通過新的建設模式,吸納社會資金,盤活現有資產,使行業外投資人,行業內有資金實力的企業,均有機會進行公路投資,分享收益,實現共贏共進。

公路調研報告 篇8

為了全面瞭解我市農村公路建設情況,促進農村公路健康有序發展,我們於近期就我市農村公路建設情況開展了專題調研。通過這次調研認為,近幾年,特別是“xx”規劃以來,我市搶抓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機遇,掀起了建設農村公路的熱潮,農村交通發展日新月異,公路路況水平、通達深度、路網等級等得到了很大提升,形勢令人振奮。農村公路建設在取得成就的同時,但也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現就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農村公路是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橋樑與紐帶。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搶抓機遇,明確目標,及時制定規劃,有力地推進了我市農村公路的建設步伐。

(一)農村公路建設快速發展。“xx”以來,我市共籌措建設資金63899.8萬元(其中中央及省補助資金29072.4萬元,自籌資金34827.4萬元)。共下達通暢工程計劃項目723個, 673公里,通達項目22個,42.8公里,渡改橋項目2 個(其中永久性橋樑 6座,人行橋3座,碼頭改造2處)。到目前為止,已實際完成通暢工程750個行政村,通車裏程達到 737.95公里,通達工程完成9 .3公里,通達率達到 00%,通暢率達到82%,渡改橋項目完成永久性橋樑 4座,人行橋3座,碼頭改造2處,在建橋樑2座,已完工85%的工程量。全市xx年的農村公路建設,給農村羣眾致富插上了翅膀,當地的農產品和土特產便可以及時走出山門走向大都市了,這樣就能促進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帶動農村產業的發展和產業的調整,從而達到加快農民致富的步伐的目的。

(四)有利於促進新農村建設。基礎設施的建設是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而農村公路建設是基礎設施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建設好農村公路,將有利於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

二、存在的問題

雖然我市農村公路建設取得了斐然的成績,但調查也發現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是總體佈局不是很合理,沒有科學的統籌規劃。目前我市的農村公路硬化大部分是以以前的機耕路為基礎,沒有經過科學的規劃與佈局,大部分只考慮自身出行方便,導致部分農村公路存在坡大彎急、車輛難行的現象,甚至個別地段成了“斷頭路”、“迂迴路”.

二是配套資金缺口很大,導致相當一部分村因農村公路建設負債累累。上級對我市農村公路建設的資金補助標準很低,4.5米路基的每公里僅補助 7萬元,3.5米路基的每公里僅補助 2萬元,資金缺口少的在20萬元公里以上,多的則達30萬元公里以上,除了國家投入的這部分資金以外,由於我市財政狀況不佳,無力安排配套資金,只有極少數經濟條件好的鄉鎮配套了少量資金,因此,落實缺口資金的壓力只能全部由村級承擔了。為了徹底改變村民出行難的現狀,很多村便不惜舉債建設,對於一些負債運轉的`村來説,無異於雪上加霜。

三是建設質量總體不高,相關配套設施不到位。由於農村公路建設點多、線長、面廣,在大規模的建設管理過程中,對質量監管尤其是現場質量監管難以到位,加上施工人員大部分都是聘用的當地農民工,缺少施工經驗,對砂石級配和水灰比的規範要求知之甚少,操作中很難把握到位。而村幹部和村民義務監督員既缺乏專業實踐經驗,又未接受過專門的技術指導和業務培訓,想監管卻難以監管到位,導致部分項目存在質量隱患。從技術等級來看,農村公路普遍等級低,道路寬度不夠,按規定,3.5米的硬化路面應該每隔一定距離設置會車處,但有相當一部分村為了降低成本而沒有按規定設置,一到車流量大時便造成車輛堵塞。同時,道路硬化以後,與之相配套的路肩基本沒有配套到位,大大降低了通行能力,在路窄、彎急、坡陡處沒有設置相關交通標誌的現象還普遍存在,這樣一來導致存在不少安全隱患。

四是沒有完善的管養措施。由於我市尚未出台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和運行機制,管理機構不健全,責任不明確,加上市、鄉(鎮)、村三級財力有限,無法有效保證管養所需資金,管養人員沒有落實到位,通村公路除部分路段設置水泥墩限制重車通行外,大都處於失管失養狀態。部分羣眾護路、養路、惜路意識淡薄,在公路上亂堆亂放現象時有發生。如湄江到七星的通鄉公路建成以後,由於一些嚴重超載的大貨車長期自由通行,致使公路長期超負荷運行,嚴重損壞了公路路面,在短短几年內,該公路已是面目全非。

五是農村公路建設中沒有履行招標程序的項目普遍存在。由於農村公路建設資金國省補助嚴重不足,要求村級自籌資金比重較大的特殊性,有相當部分項目便沒有經過正規的招投標程序,而是由村級組織自行確定施工單位。加之大部分村的當初上報並經批准的補助里程小於實際設施的里程,一些施工單位為了能承包項目,便承諾只要村級籌措自籌資金,國省補助由其向交通部門爭取,而交通部門的計劃是早已定下來了的,調整的可能不是很大,於是便出現了很多已經實施了項目卻得不到國家的補助,導致部分施工單位的工程款無法到位,從而引發一些新的矛盾。

六是農村公路建設的審批程序不規範,利用率很低,侵佔耕地的現象很嚴重。我市農村公路建設的高潮已經掀起,已經到了村與村,組與組,甚至户與户之間的相互攀比,於是,一些經濟基礎較好的村民便不管國家的補助能否到位,也不經過交通、國土、規劃部門的批准,便自行籌資動工修建公路,這樣,勢必造成耕地的侵佔以及公路的私有化,而一些私有化的公路平常基本上沒有車輛通行,這樣勢必造成公路的利用率很低,造成公共資源的浪費。

三、建設好農村公路的建議及意見

(一)、要加強領導,密切配合,科學規劃,合理佈局。建議市人民政府進一步加強對農村公路建設的領導,協調相關部門定期研究、定期部署、定期督促。各鄉鎮要形成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專門抓的工作責任制,負責農村公路建設的組織實施和指揮協調等工作。要進一步加大政策宣傳力度,為農村公路建設提供良好的工作氛圍,確保建設順利推進。要進一步對農村公路建設實行統籌安排、科學規劃,當前,要堅持規劃先行,抓緊做好“xx”農村公路建設規劃的編制工作,超前謀劃,突出重點。認真總結經驗,制定切實可行的“xx”農村公路建設規劃。要加強與上級部門的銜接,使規劃得到上級的認可,確保落到實處。與此同時,要積極向上反映情況,爭取國家對我市“xx”建設規劃的規模和總量確定後,根據各地實際將資金安排到具體項目上。要按照國家關於“xx”規劃編制的相關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做好鄉鎮和建制村通暢工程、農村公路的升級改造工程及斷頭路和聯網路建設工程的編制工作。增大農村公路建設項目向邊緣地區傾斜力度,優先安排主幹村道公路的規劃建設,確保能夠解決更多羣眾出行難的問題。

(二)、多方籌資,政策配套,為農村公路建設提供資金保證。資金問題是制約農村公路建設的關鍵因素。可採取“上級部門補助一點,農村羣眾籌集一點,在外人員捐獻一點,聯繫單位贊助一點”的辦法,建立國家、省、市扶持、鄉(鎮)主體投資、社會融資、羣眾投勞相結合的農村公路建設籌資機制。同時,要進一步加大項目資金的整合力度,將交通、扶貧、農開、退耕還林、土地開發等項目中所用於農村公路建設的資金進行統一管理,做到標準一致,項目資金從一個口子出,工作同步,避免同樣的建設,出現不同的補助標準和項目重複實施的現象發生。

(三)、精心組織,加大監管力度,為農村公路建設提供質量保證。一是嚴格按規劃和設計施工。市交通職能部門要嚴格統一勘測和編制規劃,所有項目,特別是新建項目,必須報市人民政府核准後方可實施,對未經批准擅自建設的項目,除由國土、規劃等部門從嚴處罰外,交通等部門堅決不予安排項目資金,徹底改變目前公路建設過程中的隨意性和侵佔耕地的現象。二是要加強對施工現場的監管,建立完善的質量監控體系。交通部門要加強對施工現場的檢查和指導,尤其對施工環境較差、難度較大的項目更要加強巡查,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及時予以整改。明確施工單位、鄉鎮以及村級組織的責任。加強對村幹部及村民義務監督員的技術指導和業務培訓,使他們能夠更好地擔負施工各環節的質量監督工作。對主要材料要從嚴把關,建議對水泥、石灰、瀝青等外購材料,憑出廠合格單由農村公路管理局提取樣品,由相關檢測機構檢驗合格後,方可投入使用。三是從嚴要求,確保相關配套設施到位。對已建成路段的錯車道設置、路肩培土、急彎和危險地段的警示標誌及安全防護等附屬設施補救到位,對在建的路段要求在實施時同步到位。四是要堅持合理造價和工期,嚴格基本建設程序,按技術規範施工作業。堅持項目業主法人制、設計使用年限終身制、社會公開招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工程質量責任追究制,建立起“交通行業指導,社會質量監理,村民代表監督,施工單位自檢”的質量保障體系,確保建設質量,促進農村公路建設健康發展。

(四)、建管結合,儘快出台我市農村公路養護辦法,為農村公路建設提供後續保障。隨着農村公路建設項目數量和公路里程的增加,若不切實改善這種重建輕養、失管失養狀況,將會使農村公路的使用壽命大大縮短,還會帶來一些安全隱患,有違農村公路建設的初衷。因此,積極探索,建立健全我市農村公路養護長效機制已迫在眉睫。一是要認識到位,加強對管養單位和沿線羣眾愛路、護路的引導和教育,加強對農民羣眾的養路、護路思想培養教育,牢固樹立“三分築路,七分養護”的思想,提高養護工作的責任感和積極性;二是要制度到位,儘快出台我市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體制實施方案,明確農村公路管理和養護機制,逐步實現農村公路養護正常化、規範化;三是要責任到位,採取“誰受益,誰養護”的方式,通過突擊養護、日常養護、抓示範路等方式,充分調動鄉鎮、村組和廣大農户養護的積極性。要大力推行“農村公路民養化”.通過協議、承包、委託養護等辦法將養護責任明確到村、到組、到人;四是相關保障措施要到位,在做好養護工作的同時,市農村公路路政管理局要充分發揮其管理職能,將清理路障、治理超載作為工作重點,嚴厲打擊有損農村公路的行為,為農村公路的健康發展提供保障。五是要確保養護經費的到位。採取市財政從農村公路養護經費中通過“以獎代撥”的方式撥一點,鄉(鎮)、村財政補一點、村民自籌一點的模式,建立穩定的農村公路養護經費渠道,為養護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有力的經費保障。

農村公路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涉及面寬量大,任務非常艱鉅,它需要全市廣大黨員幹部羣眾團結一致,同心合力,科學規劃,精心建設,強化管護,只有這樣,我市的農村公路才能又好又快地健康發展。

公路調研報告 篇9

近年來,**縣把加快農村公路建設作為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解決“三農”問題的突破口來抓,有效破解了税費改革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難題,為統籌城鄉發展,促進全縣經濟社會新跨越打通了“血脈”。

主 要 成 效

截止20xx年底,全縣公路通車裏程達到3336公里,其中鄉村公路里程達到2959公里,78%的鄉鎮通上等級油路或泥碎路。20xx年全縣農村公路建設實現投資9600餘萬元,帶動地方經濟投入增長13%,促進了旅遊業、農業產業化和民營經濟快速發展,城鄉經濟互動呈良好發展態勢。

具 體 做 法

(一)廣泛宣傳發動。農村羣眾是農村公路建設的受益主體,也是農村公路的建設主體和依靠力量。各鄉鎮黨委、政府通過召開黨員幹部會、村民代表會、村民大會,做好耐心細緻的思想政治工作,積極引導羣眾加深對“無路不富、路暢快富;交通不暢,經濟難上”的認識,充分調動和保護人民羣眾發展交通的積極性,形成自覺自願修路的氛圍,把黨委、政府加快農村公路建設的決心轉化為廣大人民羣眾的自覺行動。通過發放問卷調查表的方式,對能夠最大限度承受多少投資投勞任務進行調查,90%以上的羣眾自願人平投資50-120元,100%的幹部自願人平捐資100-200元。

(二)加強組織領導。縣委、政府成立了由縣長任組長、分管交通的副縣長任副組長,計委、財政、監察、交通、農機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農村公路建設領導小組,堅持定期研究、定期部署、定期督促。各片區、鄉鎮均成立了農村公路建設領導小組及建設指揮部,並落實黨政一把手負總責和分管領導專門抓的責任制,負責農村公路建設的組織實施和指揮協調等工作。縣委、政府將農村公路建設納入年終目標考核內容,並出台了農村公路建設相關優惠政策。相關職能部門在公路佔地、林木青苗補償、房屋拆遷、採砂取石等方面加強協調配合,努力為農村公路建設營造良好環境,確保建設順利推進。

(三)創新投入機制。在農村公路建設過程中,我們採取國家投、地方籌、社會集、銀行貸、財政擠、羣眾投等多種形式,多渠道解決建設資金不足的問題。一是發動羣眾投資投勞。堅持“羣眾自願、量力而行、民主決策、使用公開”的原則,實行換工互助、任務包乾、責任到户的建設機制,發動羣眾修建。沙河片區通鄉油路建設按照“鄉鎮打底子、交通鋪面子”的建設辦法,僅半年時間羣眾自發投資近100萬元用於路基建設。二是向社會各界募集。各鄉以黨委、政府名義,向在外工作人員及外出務工人員寄發信函,利用工商協會動員工商業主積極出資修路。燕山鄉籍的寧波東海艦隊獨立師政委方繼尤看到鄉上的公開信後,立即回電並給予1萬元的現金支持。西安打工的八廟鄉村民嶽小權,除投勞外再捐資5000元修建油路。三是加大資金扶持力度。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機遇,積極爭取交通專項資金、以工代賑資金、扶貧資金用於農村公路建設。縣財政設立農村公路建設資金專户,積極推行“以獎代補”,彌補農村公路建設資金的不足。

(四)強化建設管理。通過嚴把“三道關口”,一是嚴把規劃設計關。全縣農村公路由縣交通局嚴格四級公路標準統一勘測和編制規劃,報縣人民政府、市交通局核准後實施。二是嚴把施工材料關。對水泥、石灰、瀝青等外購材料,憑出廠合格單提取樣品,由市公路工程檢測中心檢驗合格後,方可投入使用。三是嚴把工程技術和造價關。堅持合理造價和工期,嚴格基本建設程序,按技術規範施工作業。逗硬堅持項目業主法人制、設計使用年限終身制、社會公開招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工程質量責任追究制,建立起“交通行業指導,社會質量監理,村民代表監督,施工單位自檢”的質量保障體系,確保建設質量,促進農村公路建設健康發展。

幾 點 體 會

第一,堅持民主決策,是搞好農村公路建設的前提。農村税費改革後, 投入問題已成為制約農村公路建設的瓶頸。只有充分利用“一事一議,村民自治”,把老百姓組織起來,通過羣眾自己對是否同意修建農村公路、對人平該籌多少錢、投多少勞以及對選擇招投標單位等涉及羣眾切身利益的核心問題進行決策,形成投資投勞決議,變“政府要我修路”為“我要修路”。實踐證明,羣眾自己決策要辦的事,他們是有積極性的。金盆鄉金盆村3天時間羣眾就交了油路集資款1萬多元。沙河片區通鄉油路路基改造過程中,高塔鄉紅廟村500多名修路民工每天往返40多公里,中午在工地上嚼方便麪,喝山泉水,確保按期按質按量完成了改造任務。

第二,堅持民主管理,是搞好農村公路建設的關鍵。在農村公路建設中,各鄉都成立了農村公路建設民主管理小組,由每個村召開村民大會推選一名熱心公益事業、懂管理、會算賬、責任心強的.村民代表行使管理職權。一是加強建設資金管理。各鄉在信用社開設了農村公路建設集資專户,使用加蓋鄉人民政府公章、鄉長私章以及民主管理小組組長簽字的專用收據,由老百姓自覺到鄉信用社交款。凡1000元以上的工程費開支,必須經民主管理小組審核後,方能入賬,確保每一項資金都用在刀刃上。二是加強羣眾投資投勞任務分配管理。主要是分配使用好改造路基工程羣眾的投資投勞。各鄉由民主管理小組核算好工程量,並按工程的大小、人口的多少,將改造任務公平、合理地分到村社和農户。三是加強工程材料管理。

民主管理小組全程參與工程材料的購買、運輸,並負責按工程實際用量和進度進行核發,建立起嚴格的出入庫專賬,嚴防工程物資“跑冒滴漏”。

第三,堅持民主監督,是搞好農村公路建設的保證。一是嚴格工程造價監督。整個投標過程中都始終吸納羣眾代表參與,每個鄉都有3-5名村民代表參加了對投標單位的邀請,對投標單位的資格審查、參加正式開標會以及與中標單位籤合同等。沙河至大河通鄉油路建設通過招投標,共比預算價節約工程款34.6萬元。二是嚴格資金使用監督。對建設管理費嚴格控制在工程總預算範圍以內,管理費開支必須經民主監督小組審核,嚴禁超標支付;對籌資額度、用了多少、用在何處,一律張榜公佈,公開接受人民羣眾監督,防止將修路資金挪作他用。三是嚴格工程質量監督。工程施工每一環節都由交通部門進行技術指導,由監理公司進行工程監理,各村村民代表全程監督。凡是未按圖施工、未按程序施工、質量達不到要求的,一律停工、返工,直至合格為止。四是嚴格工程竣工驗收決算監督。民主監督小組全程參與工程竣工驗收決算,審計、監察部門加強對工程建設費用的監督,增加農村公路建設資金使用透明度。五是嚴格施工安全監督。鄉、村、社、農户層層簽訂《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每個村確定1名安全巡察員,重點加強對爆破物資、實施爆破以及施工作業監督,確保施工安全。

公路調研報告 篇10

隨着高速公路事業的快速發展,重大自然災害、重大交通事故時有發生,對高速公路道路安全暢通帶來巨大影響,也造成了人民生命財產和社會經濟的重大損失,如果應急措施、處置方法不到位,社會各界會認為是高速公路管理部門履行公共管理服務職能責任感不強,影響到高速公路事業的發展。因此建立和完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預防應急機制,是提升高速公路應對突發事件和風險能力的現實需要,是提高高速公路網運行效率和服務水平的迫切需求。

一、我省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

1、駕駛人安全意識淡薄、素質參差不齊。

近年來,隨着交警車管部門不斷推出各項便民利民措施,考取駕駛證越來越容易了,但由於相關的教育和考核措施未及時跟進或落實到位,造成駕駛人素質普遍不高,不講職業道德風尚,不懂有關交通法律法規,不熟悉安全操作。而高速公路全封閉、全立交,道路筆直,路況良好,視線開闊,駕駛人在行駛過程中不需採用很多措施,從而導致駕駛人警惕性下降,一旦遇到問題,反應不及時,操作不規範,很容易引發交通事故。此外,駕駛人交通安全法規意識不強,缺少高速公路行駛經驗,缺乏高速公路交通常識,甚至長時間疲勞駕駛,遇雨、霧、冰雪等惡劣天氣及路面結冰、雨後積水情況時,就更容易發生交通事故了。

2、車輛違法行為突出、安全隱患多。

據統計,我省高速公路電子警察拍攝到的違法行為日均達幾千條,未被拍攝的更是不計其數,尤以超速行駛、不繫安全帶、大貨車佔道行駛、不按規定停靠等違法行為居多,高速交警或路政在路面巡邏過程中,發現貨車車速過低、長期佔用快車道、載物超過規定、疲勞駕駛、小車遮擋號牌等違法行為更比比皆是,嚴重影響了正常的道路通行秩序。

3、高速公路里程日益增加,惡劣天氣監測水平有待提高。

我省為加快經濟發展,每年的高速公路新增里程都在增加,在建設過程中,各種安全設施到位,但對高速公路的氣象監測設備投入較少,不能對同一條高速不同區域內的氣象動態提供精確的預報。氣象部門也只是對大致地區進行預報,特別是間斷性的團霧,能見度的上報還是依靠交警部門和路政人員巡查人員憑經驗目測,沒有統一標準,缺乏科學性。

4、高速公路應急體系不順。

目前,安徽省的高速公路應急管理主要是各高速公路營運管理單位、路政、交警和地方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再通知急救、消防、環保、安監等部門參與。在處置過程中,營運部門主要負責監控、報警、聯絡;路政部門負責保護路產路權;交警部門負責交通秩序管理、事故責任認定,等等。以上單位或部門,主要是按照各自的職責和權限相互通報信息,分別啟動應急預案,開展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同時各單位均有各自的信息採集方式,採集的信息側重點和類型都不盡相同,部門間缺乏有效的信息溝通和共享,影響了應急處置的最佳時間。

二、誘發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原因。

1、駕駛人員的違章駕駛和精神不集中。

駕駛人員的違章作業常常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成因。如在不應該或不允許超車的`地方強行超車,或超車不提前鳴笛,前車尚未示意讓路就超車等。超速行車,使車輛的穩定性降低而難以操縱,延長了制動距離,擴大了制動非安全區,使駕駛人員判斷情況和躲避險情的時間縮短,都容易成為肇事成因。行車過程中精神不集中也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如在行車吸煙、吃東西、打電話與坐車的人談笑或聽收錄機,有的因輕車路熟而麻痺大意等都能使駕駛人員精力分散,致使觀察失真或不認真觀察而造成事故。

2、車輛技術性不好。

車輛的技術性能主要指車輛的結構、性能、強度等。經常出現故障的關鍵部位和系統主要有制動系統的轉向系統。這些關鍵部如出現故障常常會造成行車事故。另一是夏季高温季節,駕駛人員不注意對輪胎、線路的保養,長時間的行駛,造成車輪爆破車輛翻車或車輛的自燃。

3、自然條件和其他因素的影響。

在風、雪、霧等惡劣氣候條件下致使道路通行狀況惡化,視線不良等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在遇到較為嚴重的自然災害如冰雪等天氣,駕駛人員處置不當,致使車輛失去控制則更容易造成行車事故。

三、我省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設施的現狀。

交通安全設施是高速公路高速、高效、安全、舒適特點能夠充分發揮的重要保證,它是高速公路不可缺少的基礎設施,它對發揮高速公路的效能,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省的交通安全設施可以概括為六大類:一為護欄設施,二為交通標誌,三為交通標線,四為視線誘導設施(高速公路沿線的龍門架、立柱等電子情報板)、五為防眩設施,六為隔離設施。我省各條高速都嚴格的按照相關標準對高速公路的安全設施進行配置,基礎設施到位。

四、惡劣天氣下的應急處置狀況。

1、預防體系健全。

針對不同種類的惡劣天氣我省高速公路營運管理部門都相應制定了詳細的各種緊急預案。實行“分級管理、分級響應”。根據天氣的嚴重性和緊急性,分級設定和啟動應急預案,落實處置主體和處置責任,明確責任人及其指揮權限。

2、預防機制有效。

高速公路各管理部門都實行了值班制度。健全重大事件的上報制度,高速公路監控中心全面負責收集惡劣天氣信息,各條高速高速交警、路政負責收集路面天氣信息,各條高速收費所負責收集所在位置的天氣信息,保證信息渠道的暢通和上報信息的質量。同時利用相關網站、媒體和各條高速沿線電子情報板發佈相關信息。

3、物資保障到位。

高速公路營運管理部門對設備狀況、物資儲備量進行定期檢查、盤點,適時保養機械和補充物資。保證各類除雪鏟冰機械設備狀態良好,儲備物資充足。同時各單位建立了專兼結合的應急搶險保通隊伍,並在每年的惡劣天氣來臨前適時開展了一定規模的應急演練,以提高隊伍的快速反應和戰鬥能力。

4、聯動機制建立。

高速公路經營主體加強與交警等部門的協調溝通。冬季惡劣天氣來臨前高速公路經營單位有關部門與交警部門召開惡劣天氣應急工作專題聯席會議,相互通報各單位準備情況,研討分析應急響應工作,溝通惡劣天氣下處置預案。

5、現場處置措施到位。

在事故現場救援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的方針,把保障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作為處置事故現場的首要任務,各部門相互配合,積極搶救傷員。在現場處置中,高速公路營運管理部門及時與交警、消防、醫院等部門溝通,做好人員搶救和現場施救、交通疏導的配合工作。交警維持好事發現場秩序,做好現場施救和交通疏導等工作;高速公路經營公司組織人員多種措施疏導、分流車輛,快速、有效的恢復交通。

五、遏制交通事故的措施和建議。

1、嚴格查糾各類交通違章。

高速交警應把定點勤務與巡邏勤務、白天勤務與夜間勤務、日常勤務與特別勤務、交叉勤務與聯合勤務等有機地結合起來,使警力跟着重點時段、路段走,警力跟着重點違法行為走,警力跟着惡劣天氣走,積極開展有針對性的路面交通管理。對各種違章行為的查處形成嚴管重罰的高壓態勢,以威懾交通參與者,使其嚴格遵守高速公路各項交通管理法律法規,從而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建議針對引起高速公路事故多發的超速、超載、超員、違法停車、假牌假證、長期佔用超車道等嚴重違章,交警部門認真組織開展區域性、階段性的專項整治活動,做到違法必糾、執法必嚴。

公路調研報告 篇11

根據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的安排,xx月中旬,常委會組織調查組,對人大代表集中反映的道路交通安全與管理問題及政府辦理情況進行了專題調查。其間,聽取了市公安局及交警大隊、市交通局、市公路局相關情況的彙報,實地察看了有關現場,召開了市政府法制局等有關部門負責同志、部分人大代表參加的座談會。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近年來,我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實施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努力改善道路交通條件,紮實推進道路交通安全治理,在加強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為促進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努力。前段時間,市政府及有關部門專門召開調度會議,針對人大代表集中反映的有關問題進行了重點研究辦理,及時解決了一些實際問題,得到了代表們的肯定和理解。

加大宣傳力度,公民的交通安全意識進一步增強。

近幾年,市政府及有關部門持續開展了道路交通安全宣傳工作,有效地促進了公民交通安全意識的提高。公安交警部門結合“迎奧運,文明出行”的宣傳主題,深入開展了宣教活動。一是與市文明辦聯合,開展了“禮貌行車,文明走路”文明交通活動;二是突出學生帶動家庭,在全市中國小校組織開展了交通安全知識競賽活動;三是與電視台《法在鳳城》、《鳳城民生》、電台《一路暢通》等欄目協作,宣傳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曝光交通違法行為;四是製作懸掛宣傳橫幅和標語,出動宣傳車,擺放交通宣傳展板,播放交通安全知識錄像等。交通、公路部門也採取多種方式,不斷加大路政管理法律法規宣傳力度,取得了較好的宣傳效果。

加大投入力度,道路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

在往年道路建設不斷加強的基礎上,今年我市又計劃投資xx億元,力爭完成新修農村道路xxx公里,使全市硬化道路通村率達到95%以上。截止目前,全市已竣工通車近xxx公里,7座大中橋樑項目已竣工xx座。計劃投資xxxx萬元,重點對高蔡路、躍進路、張井路、高城路等進行改造,目前已完成投資近xxxx萬元。正在建設施工的濰膠公路有38公里途經我市,目前已完成路面鋪xx公里。在加快道路建設的同時,還加強了交通安全標誌設施的安裝,在新建路段和村鎮新設了明顯的永久性道路安全標誌、指示標誌和限高限速標誌;在事故多發地點設置了明顯的安全警示標誌;在城區主要街路增添了交通標線、信號燈、防護欄、路燈等基礎設施;在村莊密集和人流量、車流量比較大的路段鋪設了減速帶,保證了羣眾交通安全。

加大整治力度,道路交通秩序有了明顯好轉。

公安交警部門以事故少、秩序好為目標,大力開展了城鄉道路交通安全整治活動。

一是加強了城區道路交通秩序的管理。抽調鄉鎮中隊和機關民警配合城區交警開展了4次交通秩序集中整治,較好地教育糾正了部分市民和車輛駕駛人違規行車、走路的陋習;多方籌藉資金對城區故障信號燈進行維護,對部分道路交通標線進行了重新施劃,對存在較大安全隱患的路段添置了交通警示標誌。

二是開展了對重點車輛和駕駛人的管控。組織民警深入企業、學校、建築工地,對客運車、危險化學品車、大貨車、校車、翻斗車等容易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車輛進行了排查,並逐車登記造冊,簽訂安全行車責任書,從源頭上加強了監管。

三是加強了對學校周邊道路及農村道路的交通安全整治。對學校周邊道路上校車和其他拉學生車輛的交通違法行為,

進行了不間斷的清理查糾,並通過對學校下達限期整改通知書、到學校舉行交通安全講座等方式,提高了廣大師生的交通安全意識。

四是開展了機動車涉牌涉證交通違法行為治理活動。以城區街道和公路為重點,根據涉牌涉證違法行為的規律和特點,科學安排勤務,重點組織開展了無牌無證翻斗車、大貨車集中整治活動,收到了較好效果。

前段時間,市政府及相關部門在道路交通安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是由於各方面因素的制約,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交通安全意識有待進一步增強。

行人過馬路不走斑馬線、隨意翻跨交通隔離柵欄,行人、電動車、摩托車闖紅燈、不按導向標線行駛,電動車隨意進入機動車道甚至超車道行駛等現象時有發生,交通違規行為仍然比較普遍。

基礎設施及配套設施建設不夠完善。

對道路、橋樑等交通基礎設施重建設、輕管護的現象依然存在,道路通行標誌、標線缺少或不規範。有的路口信號燈設置不夠合理,直行與左拐信號燈同時亮,容易造成堵車;有的路口信號燈應設未設,路口標誌不明顯,如月潭路秦家嶺路口、田家莊路口等。道路交通安全設施管理不夠完善,個別路口交通信號燈損壞後,維修不及時且無人指揮,使車輛和行人無所適從。基礎設施存有安全隱患,昌安大道堯頭立交橋引橋過短、坡度太陡,橋上通行車輛看不到對面來車,雨雪天氣車輛通行困難,導致交通事故頻發,人大代表和當地羣眾反映特別強烈。另外,濰膠公路高密段建設已基本完成,而膠州方面至今未見行動,如不及時協調解決,必將影響全程通車,影響我市的道路建設投資效益。

交通安全管理整治存有漏洞。

不少超載超限車輛利用夜間執法人員休息時段跑運輸,甚至在“村村通”和市區禁行道路上行駛,影響了周圍羣眾生活環境,並對路面造成了嚴重損害,縮短了道路使用壽命。查處無牌無證、假牌假證、“帶病”車輛上路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大。

執法行為不夠規範,執法素質和執法質量有待提高。

個別執法人員存在“管理就是收費,教育就是罰款”的錯誤認識,執法態度粗暴。有的對行人、非機動車輛和無牌車輛的交通違法行為視而不見,不管不問。有的在路口值勤時接打電話,或與過路熟人長時間私扯閒聊,影響車輛通行。有的存有特權思想,不但不能模範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反而帶頭違法違規。測速方面,執法不公開、不透明,將流動測速儀隱藏在路邊綠化帶內,影響了執法部門形象,人大代表和羣眾意見較大。

為促進道路交通安全與管理工作,營造良好的道路交通安全環境,建議市政府在今後的工作中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進一步加大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交通安全常識的宣傳力度。

要努力拓寬宣傳渠道,多方面、多方位開展道路交通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工作。要充分利用新聞媒體,結合各類交通事故案例,以案説法,對日常交通違法行為要及時曝光,切實增強廣大市民和機動車駕駛員的交通安全意識。

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及配套設施的.規劃和建設。

要進一步加強協調調度,保證相關資金及時撥付到位。要定期組織公安、建設、交通、公路等相關職能部門對全市主要街路的通行標誌、監控設施、信號燈及限速、拐彎等安全警示標誌進行實地查驗,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近期要重點解決好月潭路秦家嶺路口、田家莊路口信號燈及路口標誌設置問題,西苑賓館路口、審計局路口、家家悦路口及城區各重點路口信號燈合理變換問題,做好昌安大道堯頭立交橋整修論證工作。及時搞好與上級和膠州等周邊縣市的協調對接,確保濰膠公路全線儘快通車,充分發揮投資效益。

進一步加大對道路交通安全的整治力度。

要定期組織開展聯合執法行動,加大檢查整治力度。同時,對來幫助我市推銷產品和運送原料的外地車輛,要適當放寬要求或降低罰款額度。要採取有力措施,長期堅持對無牌套牌黑車的整治,特別是要解決執法人員及其親屬駕駛套牌、假牌、無牌無證機動車的問題。

進一步加強執法隊伍建設,提高依法行政的素質和水平。

要加大對執法人員的教育管理力度,健全和落實執法責任追究制,嚴懲執法隊伍內部的違法違規行為,增強嚴格執法、文明執法和為民服務意識,規範執法行為,徹底解決執法隊伍中和執法過程中存在的言語、行為不文明等人民羣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樹立良好的執法隊伍形象。

公路調研報告 篇12

行業文化是一種以人為本、先進的現代企業管理理論和管理方式,是提高行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隨着市場化、知識化、網絡化、信息化步伐的加快,文化因素對經濟活動的滲透日益深入,現代經濟呈現出一個全新的趨向,即文化化。行業文化建設已成為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加強行業文化建設,實質上就是要用先進的科學思想和經營理念武裝幹部職工頭腦,統一干部職工思想,規範幹部職工行為,塑造服務品牌和行業形象,提升行業管理水平,增強行業凝聚力和競爭力,是實現行業持續穩定協調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和迫切需要。

一、什麼是公路養護行業文化

公路養護行業文化是文化在公路領域的反映和體現,是隨着公路事業的發展而逐步形成的具有鮮明行業特點的文化,是社會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概括地説,公路養護行業文化是公路養護職工在公路建設、養護、管理等實踐活動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主要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交通部《交通文化建設實施綱要》對此這樣界定的`:精神文化是交通行業的核心價值理念,是交通行業的核心文化;制度文化是體現交通行業價值理念、規範交通行業行為的規章制度;物質文化是體現交通行業價值理念、展現交通行業外在形象的工作環境和形象標識。因此,公路養護行業文化是公路事業綜合實力的集中體現,公路養護行業文化與公路事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共同繁榮。

二、雲南公路養護行業文化建設的問題

近年來,我省各級公路管理部門日益重視公路文化建設,把公路行業文化建設作為對內凝聚人心、激發活力,對外展示行業風貌、構建和諧公路的重要舉措,且取得了顯著成績。如:從20xx年起,省管公路貫徹“12435”發展思路,促進了省管公路的機制改革,使公路行業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以受社會高度評價的“三個工程”為例:

“321”工程即:三年時間,建設300個高標準的大管理所,200個設施完善的石料場,100個設備齊全的機械化站”。到20xx年底,全局已建成大所275個、石料場156個、機化站108個,新改建職工宿舍8530套。基本解決了職工住房簡陋,材料靠外購,手工作業養護等歷史遺留問題。“321”工程不僅改變了我省公路養護的傳統組織結構形式、養護技術手段和職工生產生活環境,還扭轉了養路職工過去“技術素質低,養路機械化水平低,養護生產力低”的“三低”狀況。

“安保”工程。“安保”工程即:“以人為本,以車為本,消除隱患,珍視生命”為主題的公路安全保障工程。截止20xx年底,全局投入資金11503萬元。自實施安保工程後,在全省機動車猛增至600萬輛的情況下,20xx年的交通事故比20xx年下降39.8%,經濟損失減少32.6,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減少309人,這是我省20多年曆史上沒有過的。“安保”工程,受全社會歡迎,都稱這項工程為“救命工程”。

“人性化服務工程”。全局以為公路用户提供安全行車環境、為公路維護提供安全工作環境、為公路設施提供安全保障,的“三為”作為最高服務標準。圍繞"實施安保工程,增設服務設施、規範標誌設置;填築會“吞人”的深側溝;在主要交通路口、風景區設置人性化標誌標牌;實施環境生態綠化工程,為用户提供安全保障、路政諮詢服務、温馨親情服務、公路通行信息、路況信息服務、暢通便捷服務,打造公路人性化服務的民本形象。樹立雲南公路路況好、路風正、行車暢、效益高,安全快捷的良好形象。

但在實踐中,仍然存在以下難點:

(一)、雲南公路職工文化素質普遍偏低。

公路行業是一個社會性、技術性、服務性、綜合性很強的部門,它在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起着基礎性作用,這需要從事公路行業管理的人員要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然而,當前公路行業職工文化素質偏低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如:十.五期末,我省省管公路在編人員20206人,專業技術人才僅為2993人,佔職工總人數的14.3,技術工人15443人中高級以上技工僅佔32.9,職工隊伍素質偏低,文化結構不合理,專業技術人員結構不合理、高素質高層次的複合型、應用型人才缺乏。

(二)行業核心價值觀缺失。

行業核心價值觀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內容:一是職工對行業性質的認識,即公路行業是幹什麼的;二是對行業使命的認識,即公路行業的存在是為了什麼;三是對行業現狀的認識,即公路行業現在如何;四是對行業前景的認識,即公路行業未來的發展如何。可以説當前絕大多數公路職工對上述四個問題的認識是模糊的,或者是不全面的。

(三)行業文化與行業工作脱節。

公路文化建設本質上是一種管理行為,目的在於規範管理行為,優化行業形象,增強品牌效應。當前的公路文化建設大都表現為提口號、拉標語、定製度,開展文藝體育活動,停留在公路文化建設的外延和表象上,與公路行業的建設、養護管理等實踐工作結合不夠,沒有把文化元素融入我們的行業工作。

(四)、對行業文化建設的問題認識欠缺,思路不清。

對公路行業文化建設的問題認識欠缺,思路不清。主要表現在,一是對公路行業文化建設的目標和方向不明確,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形式和監督方法;二是對公路行業文化建設的思考和理解缺乏層次性、系統性、重要性的認識,對於滲透在公路行業職工內心世界中行業羣體合力挖掘不夠;三是對公路文化在生產經營中的地位和作用有着模糊認識,有着計劃經濟的思維方式。“只要有公路不怕沒路養”,“事業單位,不怕下崗”等傳統思維方式。

(五)、行業文化建設以偏概全,本末倒置。

以效果推斷程度、衡量工作水平。例如,一家單位路管好了養好了,經濟效益上去了,似乎一好百好,文化建設必定是高水平的,給幹部職工在認識上產生嚴重誤導。這種以為行業文化一學就會地簡單化認識是幼稚的與片面的。尤其是那種迎合政治需要,以偏概全的做法更是十分有害的。

公路調研報告 篇13

山區高速公路由於其縱貫山脈,受地理條件限制,因此具有地形複雜、橋隧多、彎道多、陡坡多、受氣候環境影響大、容易發生不良地質反應和自然災害等實際特點,近年來,伴隨着我國山區高速公路的迅速發展,其安全狀況令人擔憂,特別是特長隧道突發事故的應急處置和救援,更是擺在高警隊伍面前的一個重要的課題。本文旨在基於對山區高速公路特點分析的基礎之上,結合滬蓉高速公路宜巴段隧道交通安全管理實際,就高速公路特長隧道突發事故應急處置和救援進行初探。

一、高速公路宜巴段的基本情況

滬蓉高速公路宜巴線全長,其中橋樑138座,總長,隧道39座,總長,橋隧比達74.5%,全線互通7處,服務區3處、停車區2處,是G42滬蓉高速最後開通的一段路,也是長江三峽庫區北岸唯一的陸上快速通道,起於宜昌市夷陵區,止於恩施州巴東縣。宜巴高速省際卡口神農溪收費站20xx年7月20日開通後,主線日均車流量已突破4000台次,預計到年底全線貫通後將分流滬渝高速鄂西段60%至70%的車流量,由於該路段系典型的山區高速公路,因此預計全線貫通之後將成為我省高速公路事故預防的又一重點路段。

二、山區高速公路隧道突發事故的種類和特徵

高速公路隧道突發事故的發生具有不可預見性。據研究,隧道突發事故的發生同時取決於駕駛員的不安全行為、車輛的不安全狀態、隧道的不安全條件和管理等四個因素,如果這些因素之間出現“不和諧”,就會導致突發事故,其中管理因素直接影響着其他三個因素,是杜絕事故的抓手。

高速公路隧道突發事故一般分為交通事故、危險品事故、火災事故和重大堵塞事故四類,交通事故為最基本的突發事故形態,是導致危險品事故、火災事故和重大堵塞事故的重要成因。

根據國內外隧道內交通事故成因統計表明,隧道內發生交通事故,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一是在隧道內駕駛員自身不當行為導致交通事故發生;二是在隧道內因自身機械故障引發交通事故;三是在隧道內有障礙物沒有及時清理引發的交通事故;四是在隧道內因自然因素而引發突發性事故;五是隧道內燈光照明因素,形成“黑洞”現象,引發交通事故。

三、滬蓉高速公路宜巴線特長隧道突發事故應急處置和救援特點分析

隧道突發事故雖然具有一定的不可預見性,但和隧道自身的安全管理狀況是息息相關的。滬蓉高速公路宜巴段特長隧道突發事故處置救援往往呈現出以下四個“難”點:一是進入難。發生隧道內突發事故,救援力量往往很難及時的到達和進入隧道進行施救;二是分流難。隧道內發生突發事故,由於隧道路段的封閉性特徵,導致分流疏散難;三是疏通難。隧道內發生交通事故等突發事故,大型的施救設備無法施展,空間的狹小導致疏通十分困難;四是救援難。由於山區高速公路隧道往往地處偏遠,遠離市區,如有人員傷亡,醫療急救部門很難在救援的最佳時間內到達展開救援,這也是隧道事故造成人員傷亡的客觀原因。

四、滬蓉高速公路宜巴線特長隧道安全管理對策

(一)建立和完善高速公路隧道應急處置預案,確保突發事故得到有效處置

高速公路隧道突發事件具有次生事故率高、救援難度大等特點,如果處置不及時,極有可能引發重特大交通事故和長期交通中斷,造成巨大社會影響。因此,必須建立完善相應的高速公路隧道應急處置預案。

1、要建立統一的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由總隊應急指揮中心對下屬各相關單位的人員進行統一指揮和科學調度,各部門在接到指揮中心的指令後按照各自的功能和職責分頭執行。

2、要建立科學的應急救援指揮機制。要實現快速有效的應急救援還必須要有科學的.應急救援指揮機制,機制應當遵循“堅持先控制後處置,以人員搶救為第一原則;救援因以隧道管理單位為先,地方救災單位在後的原則;救援行動以已有硬件設施為主,救災單位的裝備為輔的原則;路網一盤棋、協調救災的原則;

3、細化制定隧道突發事件應急救援處理流程。科學的機制要通過科學的流程來實施,應急救援流程一般分為以下幾步,缺一不可。一是事故發生與察覺(預警和報警);二是受理確認;三是通報派遣及前導作業;四是人員避難指導及交通疏導管制;五是救援單位初步應變;六是事故處置及受困者、傷員救助;七是災後恢復。

4、隧道羣事故應急救援演習。應急救援預案能否在事故應急中發揮積極有效的作用,不僅僅取決於預案本身的完善程度,還取決於應急預案的實施情況,還有預案中的機構、人員及各種資源需通過定期的演習才能熟悉不同類型的事故處理方式。通過演習,可以瞭解各單位反應及協調能力、各救災設備配備和人員是否足夠、各救援力量到達事故現場的時間、熟悉各救援單位救災路線、熟悉整個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程序及現場指揮體系等,進而可分析預案存在的不足,並予以改進和完善。

(二)增加高速公路安全管控措施,確保最大限度防止安全事故發生

1、強化駕駛員隧道行車安全意識。隧道內事故的發生,很大一部分原因為駕駛員安全意識淡薄或缺失,因此,作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主管部門的高警大隊及營運公司要加強駕駛員隧道行車安全意識的宣傳教育,如發放行車安全宣傳單、藉助媒體播放安全行車教育短片等,對於有條件的地方,可以考慮將隧道行車安全知識加入到駕駛員考取駕駛資格證的理論考試中去,提高隧道行車安全意識從源頭抓起,從駕駛員抓起。

2、提高特長隧道突發事故的預警報警能力。一是增加隧道監控,消除監控盲區,監控人員24小時值班查看視頻,實現全方位監控;二是對隧道應急停車港進行編號和提示報警電話,以便當事人能準確報警,執法和救援部門能快速準確確定突發事件具體位置,迅速作出應急救援部署。

3、加強特長隧道交通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以滬蓉高速公路宜巴段為例,隨着全線貫通,車流量的逐日增加,隧道內各種交通違法行為將大大增多,隧道的安全隱患也將更大,但是高警部門在隧道內進行現場糾違不現實,只能通過科技手段來彌補執法真空現象。因此,提高執法科技含量,完善交通管理非現場執法設備,及時消除交通違法行為對於預防和減少突發事件發生具有重要意義。比如,可以在隧道內設置固定測速儀或對現有監控設備進行軟件升級,以便對超速進行抓拍,同時利用監控攝像系統對燈光不齊、兩防一貼、車型車道等違法行為的報警和抓拍功能,以便打擊隧道內的交通違法行為。

4、加強化危品車輛管控,杜絕重大危險。源據國內相關部門統計,國內95%的危險化學品涉及異地、長距離、大噸位運輸,截至到20xx年底,危險化學品運輸己佔國內公路貨運總量的30%。危險品運輸車輛在隧道中發生意外造成的風險大,化學品燃燒爆炸可能損及隧道結構,甚至發生坍塌;毒性氣體外泄,可能直接造成人員死亡,將需要龐大人力、物力支援,且隧道的封閉性使搶救工作更加困難。從其他國家隧道管理先進經驗看,要減少或規避隧道路段運輸危險物品風險,主要有以下幾種措施:一是完全禁止通行;二是限定通行時間。在特定日或特定時段,我國秦嶺終南山隧道、法國勃朗峯隧道都規定危險品車輛只能在指定時間由安全車輛引導通行隧道;三是限速或保持最小行車間距;四是引導車護送通行。如1999年勃郎峯隧道在事故後,規定載重卡車通行隧道時必須由車隊護送,而且每次只能有一個方向的卡車通行;五是限定物品種類和物品數量。因此,我們可以考慮採取必要措施對我市高速公路隧道內的危險品運輸通行實施限制策略,對危險品運輸進行嚴格把關,杜絕危險品突發事故給隧道交通造成毀滅性破壞。

公路調研報告 篇14

摘要:人類活動產生的環境影響,不論是環境污染及資源破壞,都將直接或間接影響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即造成生態破壞。公路建設與使用過程中環境污染與自然資源破壞也必將對生態系統產生破壞,因此,必須加以控制。

關鍵詞:公路立交;景觀設計;線形;橋跨結構。

我國是一個多山國家,大部分地區生態環境脆弱,公路建設與營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較明顯。所以,只有科學評價公路交通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並採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將公路交通的建設、管理與保護生態環境密切結合起來,才能使公路交通與區域環境實現可持續協調發展。

1、公路交通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在公路施工、運營與養護過程中,有害物質進入土中,污染地下水,導致飲用水和農業用水質量下降;由於地下水位變化和土壤遭到污染,可能使農作物減產,使用消冰雪的鹽對水、土壤和農作物都有不良影響;汽車尾氣和鹽類有害物質影響公路沿線樹木花草等植物生長,公路附近的動物容易被汽車撞傷、壓死;公路選線不當,會破壞地貌、休息場所、風景名勝、文化古蹟和自然保護區等。公路建設與營運過程中,對沿線一定範圍內的生態環境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通常,山區公路建設難度大,對自然環境的影響遠比平原地區大。而平原地區公路建設對人工生態系統影響明顯。選線不當及施工中引起局部自然生態失調,會對沿線生態環境產生不良影響。公路建成營運後,沿線經濟帶開發引起人類活動的增加,也將成為局部地區生態環境失調的新的誘發因素。

1.1公路建設中的生態環境問題

高速公路的建設將佔用耕地,拆遷房屋和其它附屬設施,影響沿線生物和居民的生產和生活。高速公路延伸長達數十到數百公里,穿越不同的省、市、縣,路線對現有的行政區劃、城鎮佈局、農業用地及其排灌系統、林場及水產養殖區等,會造成分割從而影響路線兩側的生物交往及人際交往、信息傳遞、原料及成品的交流等社會活動。還有的會給一些文物、古蹟地的保護帶來不利的影響。

1)生態環境影響

公路建設會使沿線地區的生態環境發生變化,一些有特殊要求的生物和種羣向偏僻地方或其他地區遷移。另外,使動物的活動區域縮小,領地被重新劃分,導致種羣變小和種羣間的交流減少。

2)水土流失

修建公路需取土填築路堤,開挖山丘形成路塹,必將破壞原有植被,干擾動物棲息環境,破壞土體的自然平衡,引起邊坡失穩、水土流失。在施工期取土、棄土場及暴露的工作面成為水土流失的主要發生源,山區坡面棄土可帶來長時間的水土流失,給自然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

3)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1)路基對自然環境的破壞

通常情況下,公路路其工程特別是高速公路路基較高,土方量較大,施工期間路塹的開挖、路基的填方對地表的擾動較大,路線兩側局部範圍已有的植被易遭到破壞,土壤疏鬆,這種微地貌的改變,對降雨集中季節在雨水的沖刷作用下,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水土流失。另外,路基的取土、棄土,施工前臨時佔地,使路線所經過地區耕地及植被面積減少,路線兩側20~30m範圍天然植被破壞,對農業生產發展有不利影響。施工期臨時用地由於施工機械的碾壓、人員的踩踏,使土壤結構發生改變,耕地復耕後一定時期內肥沃度難以恢復,影響作物生長,非耕地植被的自我恢復能力減弱。

(2)橋隧對自然環境的破壞

由於橋樑的修建,使河牀過水斷面受到壓縮形成橋前局部壅水,水流速度減緩,泥沙下沉。橋下水流速度加快,造成局部沖刷。此外,施工期間基坑開挖、築島鑽孔、打樁,使河牀受到擾動,泥沙上浮以及泥漿廢碴排放,致使下游局部河段水質變差。隧道的修建雖對洞身所處地段擾動不大,但隧道進出口兩端,仰坡面的開挖使天然的植被破壞,對局部山體的穩定不利,另外,隧道廢碴若處置不當,碴土可能隨汛期暴雨流失,淤塞溝渠、河道,破壞良田等。

4)環境污染

公路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噪聲、振動及排放的廢氣、廢水、廢渣,必將污染大氣、土壤、水體及周圍環境。特別是一些穿越居民稠密區和生態敏感區域的高速公路的路段,施工中由於大型施工機械的作業,每日產生的噪聲、振動、廢氣會對周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

公路建設項目施工期間對大氣的污染,主要是施工揚塵和運輸車輛及施工機械所產生的揚塵,瀝青路面施工過程中瀝青所散發出來的氣味等,尤其是碎石加工廠石料的破碎過程,粉塵很大,對周圍環境影響大;同時,瀝青混合料拌和場的拌和設備在生產過程中粉塵也較大,近年來採用除塵設備,達到一定效果,但仍然不能根本解決。

施工期間的噪聲污染,主要是由於施工機械如打樁機、鑽孔機、挖掘機、推土機、平地機、穩定土拌和機、路面材料拌和機、壓路機及各種運輸車輛等所產生。這些機械的噪聲源強,一般為80~100dB(A)。對施工人員影響較為嚴重,尤其是直接操作人員,另外對500m以內的區域有一定的影響。

1.2社會生態環境問題

公路改善的目的,一般是通過較低的運輸費,能較方便地到達市場、工作地點、購物處及諸如健康和教育設施而給周圍社會帶來效益。在一些主幹公路和高速公路項目中,利益者往往主要是長途運輸,而當地的效益可能極小。然後,公路建設與公路改建項目總會改變一些公路周圍社區或社會環境、影響生活方式、行程方式、社會和經濟活動等多個方面。

當公路或其它基礎設施截斷已有的公路時,就產生了社區隔離現象。在新建的高等級公路和高速公路,設計車速較快,又進行了出入口控制和隔離措施,當地出行的路線加長,直接影響企業業務、行人和非機動車交通,對當地羣眾的生產、生活產生極大的影響。連接線的修建可解決公路與社區之間的衝突,減少交通對社區的影響,有時也會給當地商業業務帶來繁榮,同時社區也會擔心由於交通分流而損失業務,有時社區活動就會朝連接線遷移,潛在地改變了現有土地的使用方式。公路建設項目也可能引起地方公路網絡上車流量的變化,如果地方交通增加會產生公害。

當農田被一條新建公路而分割時,農業活動也會受到影響,可能干擾現有的耕種方式以及田塊之間的連接。同時旅遊業也會因公路建設受到影響,公路交通改善,交通方便與快速會對旅遊業有利;而如果管理不當,旅遊點商業活動增加,會影響旅遊的吸引力。

當比較孤立的社區與外部世界的接觸聯繫日益增加時,會產生“文化振盪”,對當地居民的'生活產生重大影響。由於公路建設,加強了當地與外界的聯繫,開放程度加大,當地讓其它人來開發與居住,從而擾亂了人類與土地之間的脆弱的生態平衡,更重要的是人口遷移與當地人口的減少。對於大部分當地居民來説,土地是其本身、其生活方式和其生計中一個珍貴和不可擺脱的部分;確實植物與動物都基本上被認為是受尊重的生命,是自然界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而公路建設太容易破壞這種平衡了;新建公路使得當地與外界聯繫加強,外界人員有的會佔有土地種田,有的開發諸如礦藏、森林或野生生物等其它資源;對現有資源的日益增加的競爭,尤其是當居住者引進一種生態上不合適而又未被證實的生產系統時,將可使當地人口處於不利地位。同時,新居民以及公路施工人員往往會帶來嚴重的健康與社會問題,包括疾病、生活習性、就業壓力等,這些將影響當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並易使其受到傷害;當地公路交通改善而提高了其土地價值,將趕走一些低收的租户和住户,公路建設會損害當地一些人的利益。

公路建設必然造成住宅、地產、企業及其它生產資源的被徵用,必將引起社會干擾及使受影響的居民遭受損失。徵地影響不僅僅是經濟方面的,而且還是社會和心理方面的;經濟影響包括房屋或一個企業的損失、業務收入的暫時或永久性損失,這些都是可以估計和作價的,但是,對這些損失的具體計價卻往往是一個相當困難和持久的過程;社會和心理費用更加複雜,有時更加具有破壞性,社區或村莊被分割和破壞,居民之間的交往也因公路的分割而減少,甚至失去聯繫,商業也會因此而發生變化,這類問題往往在居民個人的身體健康問題上及不同程度的心理壓抑中表現出來。

公路建設對自然和社會環境的影響主要是主體工程佔用和分隔土地,移民拆遷;路塹的開挖,路堤的填築對地形、地貌的植被的破壞,以及施工過程中對環境和水系的影響等。

2、公路生態環境保護對策

公路環境保護設計所稱的生態環境是指公路中心線兩側各200m範圍內的自然保護區、水源保護地、森林、草原、濕地和野生生物及其棲息地等。

公路應繞避生態環境中所列的保護對象。公路對生態環境中的保護對象產生干擾時,應結合受保護對象的特性提出保護方案,將不利影響減少到最低的限度。有條件時,宜進行環境補償。

2.1生物及其棲境的保護

公路中心線距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邊緣宜不小於100m。當公路必須進入自然保護區時,應遵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公路通過林地時,應嚴格控制林木的砍伐數量,嚴禁砍伐公路用地範圍之外不影響視線的林木。公路用地範圍內,應按綠化設計要求進行栽植。有條件時,填方邊坡的植被覆蓋率在秦嶺、淮河以南地區應達到70以上;秦嶺、淮河以北地區應達到50以上。公路經過草原時,應注意保護草原植被。取、棄土場地應選擇在牧草生長差的地方。公路進入法定保護的濕地時,工程方案應避免造成生態環境的重大改變。施工廢料應棄於濕地之外。在有國家級保護的野生動物出沒路段,應設置預告、禁止鳴笛等標誌,併為動物橫向過路設置獸道。

2.2水資源、自然水流形態的保護

應調查和蒐集公路中心線兩側各200m範圍內的地表水資源分佈、容量以及水體的主要功能。路面徑流不得直接排入飲用水體和養殖水體。不得佔用居民集中地區的飲用水體;當路基邊緣距飲用水體小於100m、距養殖水體小於20m時,應採取綠化帶或者其它隔離防護措施。公路在湖泊、水庫等地表徑流匯水區通過時,應採取措施防止公路對地表徑流的阻隔。公路經過瀑布上游、温泉區等特殊水體時,應符合國家現行的有關規定,確定避讓距離。在作飲用水的地下水水源保護區設置的排、滲水構造物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質污染時,應採取措施隔離地表污水。應注意保護自然水流形態,做到不淤、不堵、不留工程隱患。跨越溪、河、溝的橋涵的過水斷面,應保證泄洪能力。公路跨越山谷時,應根據山谷寬、深及匯水面積等選擇通過方式,有條件時宜優先採用橋樑跨越。工程廢方棄置應作出設計,避免阻塞河道水流或造成水土流失。

2.3水土保持

應充分調查沿線的工程地質、地形地貌、氣候條件、植被種類及覆蓋率、水土流失現狀等,綜合採用生物防護和工程防護措施,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在山區公路地質病害地段,當採取生物防護措施進行水土保持時,應考慮當地區域水土保持規劃。山區、丘陵區公路應儘可能與原有地形、地貌相配合,減少開挖面、開挖量,注意填挖平衡。棄土場應做好排水防護設計,以避免成為新的水土流失源。取土點宜選擇荒山、荒地。暴雨強度較大、巖體風化嚴重、節理髮育的石質挖方邊坡或鬆散碎(礫)石土填挖方邊坡地段,宜採用植物與工程綜合防護措施。做好公路綜合排水設計,應充分利用地形和天然水系將路界範圍內地表徑流引入自然溝中。各種排水溝渠的水流不應直接排放到水源、農田、園林等地。應注重高速公路綠化設計,選用適合當地生長的花草、灌木、喬木等植物,對路堤邊坡、棄土等進行綠化,防止水土流失。

3、公路交通與生物多樣性保護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中指出,生物多樣性是指所有來源的形形色色生物體。這些來源除包括陸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態系統及其所構成的生態綜合體外,還包括物種內部、物種之間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具體講,生物多樣性包括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生物種的多樣性和生物遺傳的多樣性三個層次的多樣性。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一般有三種方式,就地保護、遷地保護和離體保護。

3.1公路交通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公路建設和營運對地區局部生態環境的影響往往是永久性的。路基、路面、採石取土區、工程施工區以及永久性建築等,可能在不同路段對森林、草地、濕地、荒漠等生態系統產生一定程度的破壞。公路建設和營運還會干擾沿線野生動物的正常活動,有可能對某些珍稀瀕危動植物產生一定的傷害。另外,不合理的公路佈局,有可能對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等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公路建設和營運必須重視保護生物多樣性,採取積極措施,儘可能消除和減少對生物多樣性的不利影響。

3.2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主要措施

公路建設和營運,必須遵守國家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有關法規。

1)實行環境影響評價

《野生動物保護法》指出,“建設項目對國家或者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產生不利影響的,建設單位應當提交環境影響報告書”。《野生植物保護條例》規定,“建設項目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和地方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的生長環境產生不利影響的,建設單位提交的環境影響報告書中必須對此作出評價”。在環境影響報告書中,應明確保護措施,並經主管部門審批。

2)保護自然保護區

《自然保護區條例》明確規定,“禁止在自然保護區內進行砍伐、放牧、狩獵、捕撈、採藥、開墾、燒荒、開礦、採石、挖沙等活動,但是,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條例》還規定,“在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衝區內,不得建設任何生產設施。在自然保護區的實驗區內不得建設污染環境、破壞資源或者景觀的生產設施;建設其他項目,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

3)合理選線

公路選線,通常應避開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古樹名木集中分佈區、重要自然遺蹟分佈區、具有旅遊價值的自然景觀區、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和森林公園等地區。

4)採取保護措施

如果公路必須通過上述特殊區域時,應建有效的保護設施,如保護網欄、獸類通道及橋涵等。嚴格管理措施,如限制車輛運行速度,限制噪聲,減少尾氣污染等。必要時,可以對某些受直接影響的珍稀瀕危植物遷地保護。

4、結語

人類活動產生的環境影響,不論是環境污染及資源破壞,都將直接或間接影響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即造成生態破壞。生物資源破壞將直接影響自然生態系統的主體—生物,從而影響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環境污染將通過降低生物的生存環境質量而使生態系統遭受衝擊。公路建設與使用過程中環境污染與自然資源破壞也必將對生態系統產生破壞,因此,必須加以控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