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科如何培養尖子生

來源:文萃谷 1.94W

尖子生是一個特殊的羣體,他們有獨特的思維方式,善於抽象、概括、思考和判斷,善於分析和解決問題,但個性又非常獨立。對尖子生的培養,必須堅持科學、務實的態度,必須有正確的認識和有效的措施。

歷史學科如何培養尖子生

一、我對尖子生培養的認識:

第一、尖子生的培養應放在教學的大系統中進行,教學必須面向全體,不能為培養尖子生而培養尖子生。

我們對教學的基本目標的定位,首先要求尖子生必須達到。比如三基:基本知識、基本能力、基本方法,尖子生不一定就比其他學生做得好。所以,對尖子生的培養千萬不能好高騖遠,不能把起點定得太高,而是必須把基礎打牢,才可能企盼能力的提升有一個質的飛躍。

第二、尖子生的培養重在平時,重在細節,重在積累。

目標不宜過高從多拿1分做起 ,如果要求學生在短時間內突飛猛進,一般來講不太可能,但是"多拿一分、多對一題"卻容易做到。千萬不要小看卷面上的1分,高分與低分,有時就是一分之差。其實只要每科努力提高1分,總成績就會是一個大的進步。

第三、尖子生的培養要注重整體效應,要有大局意識,學科間要通力合作。

對重點班的教學和尖子生的評估要關注整體性,“大家好才是真的好”——重點班需要“羣體英雄”,而不是“個體英雄”。只要不會出現“短板效應”,就不必過分計較學科指標完成的誰多誰少,要給重點班的教學提供一個寬鬆的環境,讓教師有調整教學的空間。六個學科教師要和舟共濟,通力合作,關係融洽,不計較個人得失,有大局意識才行。

二、我的措施和做法:

第一、指導和幫助尖子生對基礎知識進行結構化、系統化的複習和綜合化的訓練。

具體辦法是指導學生進行總結,認真批改他們的總結。幫助他們形成嚴謹的思維和邏輯習慣。

對於尖子生來説,結構化的知識、系統化的複習和綜合化的訓練是最為重要的。首先要學會把零散知識變成結構知識。考察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繫,分辨,歸類並總結同類知識的特點和內在規律。其次是學會將考點知識變成題型知識。考點知識是很抽象的,要具體通過題目才能得以體現。最後就是學會把缺漏知識變新增知識,把殘缺知識變成系統知識,也就是查缺補漏,綜合運用。

第二、做好信息蒐集。

幫助、指導尖子生收集、整理與教學內容有關的知識信息、新題型。建立尖子生之間相互交流收集的知識信息、新題型的機制。

第三、培養尖子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吃好"正餐"外,按照教學計劃給尖子生編寫參考資料和習題,針對他們的薄弱環節進行專項訓練。

第四、重中之重是思維能力和良好習慣的培養,向規範要質量。方法是分層教學。

1、課堂教學分層 。

課堂教學要精心設計提問,在共同的基礎上將有一定難度的問題留給尖子生,讓他們當先生説一説,講一講,以培養他們的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2、檢測和考試後,要對尖子生集中輔導。

樹立"多拿一分、多對一題"的觀念。從以下十個方面給以要求和指導:

①要養成清算應得而未得的分數的習慣;

②要清除屢犯重複錯誤的毛病;

③克服答題不規範的弊端;

④改正審題不清、題意理解不準確的錯誤;

⑤留意粗心大意出錯的地方;

⑥加強識記,保證記憶題的得分;

⑦訓練答題的速度,學會正確用時;

⑧提高書寫質量;

⑨注意答題步驟的清晰性和周密性;

⑩嚴格遵守題目的要求。

尖子生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腳踏實地,不斷探索,發現和總結有效的方法。我相信,只要我們遵循教育規律,各方力量統籌兼顧,共同努力,尖子生的培養會不斷突破。

歷史學科如何培養尖子生 [篇2]

尖子生是一個特殊的羣體,他們有獨特的思維方式,具有敏鋭的觀察力、豐富的想像力,善於抽象、概括、思考和判斷,善於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但其成長是有規律可循的。要正確認識尖子生培養工作,堅持科學、務實的態度,創新措施,積極探索。為了更好的研究如何培養尖子生,最有效地挖掘尖子生的潛能並結合歷史學科實際特制定本計劃。

在尖子生的培養方面,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 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1、學習動機:在這方面我們不能要求學生樹立什麼遠大的理想,唱高調。要結合學生的實際以“學習改變命運”為載體,從學生的切身利益出發,積極引導建立良好的學習心態。

2、磨練意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可能一帆風順,學生可能由於一次成績的優異而沾沾自喜,也可能由於一次成績的降低而情緒低落。教師在教學中經常安排適當難度的練習題,讓他們獨立解決。要從思想上加以指導,提高他們抵抗壓力的意志。熟話説“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歷史學科如何培養尖子生》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