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來源:文萃谷 3.09W

有這樣一句名言: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有人將這句名言簡化為: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可以這樣説:一個人是否具有良好的習慣關係到他的一生是否幸福,也關係到他的家人的生活是否幸福。作為家長和老師都有義務幫助他們走好第一步。那麼家長應該如何配合學校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家長應該着重培養孩子哪幾方面的良好習慣呢?

如何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一)首先是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就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懂得什麼時間應該做什麼事,並一定要堅持做完;什麼時間不應該做什麼事情,並能夠控制自己的願望和行為。同時,家長要培養孩子做事不要拖拉,每天一定要養成按時睡覺的好習慣,另外,家長應讓孩子關心家務事。家長如果對子女的衣、食、住、行等照顧得無微不至,卻不讓孩子關心家裏的事情,孩子乾點活怕累着,辦點事怕出錯,漸漸地孩子就會對家裏的事情不聞不問,不管父母怎麼累,也想不到幫忙。這不僅不利於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更不利於培養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和關心父母的情感,將來就會出現你捨不得孩子,孩子會捨得你的悲慘局面。因此家長要把佈置孩子做家務勞動作為一項重要教育內容。

(二)、培養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

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對於更好地進行人際交往,提高社會交際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針對國小生的身心特點和認識水

平,在文明禮貌方面要求重點做到語言文明,孝敬父母,尊敬師長,關心他人。平時要教育孩子懂得尊重老師,掌握禮貌用語和體態用語。讓孩子會使用:“您”、“請”、“謝謝”、“不客氣”、“對不起”、“麻煩了”、“您早”、“您好”、“再見”、“歡迎您再來”等等用語。我們要幫助孩子成為文明人。

(三)培養良好個性品質

其中包括:

1、自信——孩子自我感覺良好,相信自己能夠成功。自信的孩子通常更願意嘗試新事物,並且在第一次嘗試失敗後再做努力。

2、獨立——孩子應該學會獨立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有獨立做事的強烈動機和基本能力。

3、毅力——讓孩子學會做事善始善終,懂得凡是教師要求做的事情都應努力完成。如:知道每天值日生所要做的事情;教師佈置的作業必須完成;明確在每項活動中教師要求自己做的事情,並學會做完,不半途而廢。

4、合作——孩子一定要能夠與他人相處,學會與人分享快樂和遵守公共秩序,主動幫助他人。

到底哪些習慣使孩子終身受用呢?在此,我向家長們推薦十種良好的習慣。

1、説了就做就是(誠實)。

2、耐心聽別人講話──在別人講話時不隨便打斷別人的説話。

3、按規則辦事──並不是從小讓孩子養成一個守舊的人,而是養成一種遵守基本法則(如:交通規則、國小生守則、國家的法律法規)的習慣。

4、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如做完家庭作業後把筆、文具盒、作業本放回書包。

5、天天鍛鍊身體。

6、做事有計劃。

7、及時地感謝別人的幫助並用恰當的語言表達。

8、節約每一分錢。

9、對自己做的事情敢於負責任。

10、熱愛生活。

三、家長應該怎樣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呢?

(一)家長要以身作則。

作為家長應該嚴格要求自己,處處以身作則,以自身良好的行為習慣感染孩子,給孩子作出表率。如要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按時送小孩回學校,這兩天的培訓我們發現有個別家長不能按時送小孩回校,這樣會給其他學生或家長造成不良影響。如要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家長先要做到飯前便後洗手、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這樣對於善於模仿的孩子來説必然受益匪淺。

(二)要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主動性

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就要把孩子本來不自覺的行為,轉化為有意識的自覺行動。

第一,要持之以恆,不要半途而廢。

第二,要統一要求,不要各行其是。一家人的意見要一致。如果爸爸媽媽對孩子要求嚴格而爺爺奶奶放縱,或者今天嚴格,明天放鬆。學校培養孩子好的習慣家長不支持,都是難以形成良好的習慣的。

第三.要注意方式方法,孩子喜歡受人鼓勵、誇獎,如果總是換來批評、受指責,他情感上接受不了,會產生逆反心理。加上家長的冷眼、厭惡、甚至是打罵會更加激起不良情緒。家長在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時,一定要“蹲下身子和孩子講話”,家長要真正把孩子當成朋友,尊重他們的人格,多采用表揚的方法,這樣良好的行為就會逐漸養成。

孩子入學後,作為家長還應多與老師聯繫,及時溝通了解孩子的情況,給予有效幫助。如果家長對老師的教育方法有不同的見解切忌在孩子面前議論老師,作為家長可以直接或寫信與德育處、校長室進行溝通。家長一定要支持孩子參加學校裏的各項活動,讓其充分展示自我,鍛鍊能力;還應強調的一點是不允許孩子在學校與家中有相反的行為表現。

總之,養成良好的習慣對孩子的健康成長非常重要,兒童時期在人的一生中正處於播種時期,在播種思想、播種知識、播種行為的同時,家長必須重視給孩子播種良好的習慣。願每位家長都能把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當成一件關係孩子健康成長和社會進步、振興民族的大事來抓。

如何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篇2]

習慣伴隨着人的一生,影響人的`生活方式和個人成長的道路。一個人的行為習慣,在很大程度上是在青少年時期形成的。作為家長,應充分認識到培養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就其學習的習慣培養來説,一年級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開端,確切地説一年級第一學期的前三個月最為重要。現在,正是一年級孩子的家庭學習習慣開始形成的時候,家長要非常重視這一習慣培養的關鍵期,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家庭學習習慣。要培養一年級孩子良好的家庭學習習慣,家長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做起:

1,幫助孩子合理安排作息時間。

六七歲的孩子,還不知道怎麼去合理地安排利用時間,一遇到他們喜歡的事,就不會有時間的觀念了,所以,家長要針對孩子平時的生活習慣,幫助他們制定出一個合理的作息時間表,讓孩子有一個比較明確,又相對固定的活動,娛樂,學習,休息的時間。孩子習慣養成後,就會使生活規律化,對其今後的學習,生活帶來很多的益處。

2,重視作業的質量與速度。

孩子在學習時間內,必須讓他專心學習,認真完成回家作業,發現孩子作業質量不好,就要及時提醒,特別是在孩子書寫不認真的時候,應讓他重寫。作業時,要他做到寫字姿勢正確,字跡端正,既要做正確,又要有速度;朗讀要正確,連貫,聲音響亮。孩子作業完成得好,或者有進步,家長要及時的表揚和鼓勵。正面教育,對一年級孩子來説是特別重要的,打罵只會起到相反有效果。

3,讓孩子獨立解決學習上的問題。

孩子學習上有困難請求家長幫助時,家長不能置之不理或敷衍了事,應用熱情的語言鼓勵孩子自己"試一試",讓他從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孩子實在無法獨立解決時,也不能包辦代替,而要一步一步地耐心啟發,使他能在你機智而不露痕跡的引導下,覺得是靠他自己的力量完成的,讓他嚐到勝利的甘甜,對自己增加信心,勇敢地迎接下一個問題的挑

戰。同時,也要鼓勵孩子去向教師請教,養成向別人學習的習慣,對孩子的今後學習會有很大幫助的。

4,要讓孩子從小事做起.

良好的習慣大多表現在日常生活的各種細節小事上.孩子活動後,要讓他養成自覺整理器械的習慣,做完作業後,要讓他自己收拾用具,整理書包,準備好第二天需要的學習用具。我們講的孩子做事認真,就體現在他不丟三落四,做事有條理,觀察細緻等方面。這些習慣的養成,會使他的學習更具條理性,思維更具邏輯性。

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家長既要有耐心與恆心,更重要的是要做到以身作則。當孩子養成了好的學習習慣後,那是他一生的財富,家長也會在從中受益不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