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專項行動方案

來源:文萃谷 2.68W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科學有序進行,通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屬於計劃類文書的一種。那麼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長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專項行動方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長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專項行動方案

長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專項行動方案1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精神,按照生態環境部辦公廳《關於交辦長江入河排污口清單的函》(環辦執法函〔20xx〕708號),20xx年4月30日生態環境部視頻調度長江、渤海入河入海排污口整治工作會議精神和省生態環境廳《關於加強長江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工作的通知》(鄂環辦〔20xx〕32號)要求,結合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全面完成358個入河排污口全流域精準溯源,並實施分類整治,逐步形成“權責清晰、監控到位、管理規範”的`入河排污口管理體系。

二、工作內容

(一)全面溯源,建成“一張排口網絡”,建立“一套責任體系”。按照生態環境部“查、測、溯、治”整體要求,全面開展358個入河排口溯源工作,並結合流域水系及管網分佈,形成一張排污口溯源網絡圖,做到“有口必溯”。在此基礎上根據排污口類型和職責分工,形成仙桃市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責任清單。

(二)分類整治,明確“一套工作標準”,開展“一批深度整治”。根據排污口類型和排入水體水環境功能,對排污口進行分級確定整治要求:工業企業排污口、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排污口、港口碼頭排污口排放應符合相應的排放標準;溪流、溝渠、雨洪徑流等其他類排污口應達到相應水環境功能區要求(不低於V類水質),確保排污口水質只能變好不能變差;通順河流域考核斷面總體達到IV類。按照“取締一批、整治一批、規範一批”“一口一策”的原則進行分類整治。總結推廣一批涵蓋管網建設、河港治理、生態修復等內容的排污口整治工程。

(三)長效管控,總結“一套模式方法”,完善“一套工作機制”。建立全市排污口溯源整治、驗收、銷號工作流程和工作模式。制定排污口動態巡查和跟蹤監測方案,完善聯動工作機制,實施長期動態監控預警和長效管控。

三、工作步驟

(一)前期準備(20xx年6月底前)。完善長江入河排污口台賬。結合仙桃市實際制定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專項行動方案,明確各相關部門具體責任,制定印發排污口管理責任清單,並報送省專項辦公室備案。

(二)溯源分析(20xx年7月1日—9月30日)。完成長江入河排污口溯源工作,明確排污口類型、水質類別及污水來源、責任主體,完成排污口命名及編碼工作。

(三)分類整治(20xx年10月1日—11月30日)。印發“一口一策”整治方案,基本樹立標誌牌,完成全部立行立改整治任務。短期內不能完成整改的,按整改方案持續推進。實行入河排污口整治銷號制度,整治完成一個,銷號一個。

(四)長效管理(20xx年12月31日前)。建立健全入河排污口分類管理機制,形成“政府牽頭、部門各司其職、社會參與監督”的管理體系。階段性整改工作完成後,對入河排污口整治效果進行驗收,迎接省生態環境廳、生態環境部考核。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仙桃市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由市政府分管負責人任組長,市財政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建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水利和湖泊局、市交通運輸局主要負責人,各相關地方行政主要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生態環境局,負責具體工作統籌調度,協調推進,由市生態環境局局長金俊華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

(二)強化工作調度。領導小組辦公室要進一步細化工作任務,嚴格按時間節點,定期調度通報工作進展,上報工作信息,確保各項工作按時有序推進。對進展滯後的單位和地方,要採取預警、通報、約談等方式,督促加快工作進度,對因敷衍應付、工作不力導致我市被省通報的,要移送相關部門予以追責問責。

(三)加強技術支撐。要委託第三方技術機構全程參與我市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工作,真正做到查的細、測的準、溯的清、治的好,確保溯源整治工作質量。要探索創新工作方式方法,真正從源頭上解決入河排污口對河流水質污染問題,從體制機制上解決入河排污口多頭管、無人管、管不好的問題。

(四)加強資金保障。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整治是一項耗時長、耗費大的系統工程,市財政要安排專項資金予以保障。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積極爭取,整合專項資金,用於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

長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專項行動方案2

為貫徹落實《生態環境部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工作方案》和《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江蘇省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工作方案的通知》(蘇政辦發〔20xx〕44號)《揚州市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工作方案》(揚府辦發〔20xx〕46號,以下簡稱“市專項方案”)精神,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總體要求

在各有關部門前期工作的基礎上,配合和藉助上級排查力量,用兩年左右時間,全面摸清長江干流廣陵段入河排污口底數,同步開展入河排污口監測,污水溯源,並制定“一口一策”整治方案持續推進整改,從而建立起排污口排查、監測、溯源、整治等工作規範體系,形成權責清晰、監控到位、管理規範的長江入河排污口監管體系,為改善長江水環境質量奠定基礎。

二、整治範圍和對象

以廣陵行政區域內的長江干流為重點,開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長江干流排查範圍以現狀岸線為基準向陸地一側延伸2公里,包括所有人工岸線、自然岸線,具體範圍可根據產業佈局、排污特徵等實際情況適當擴大。排查對象為所有通過管道、溝、渠、涵閘、隧洞等直接向長江排放廢水的排污口,還包括所有通過河流、灘塗、濕地等間接排放廢水的排污口。

三、專項行動任務和時間節點

1、制定專項行動。由區生態環境局牽頭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明確此次專項行動的'工作目標、重點任務、組織分工、經費保障等,全面推進長江入河排口排查工作。

2、開展區級資料整合。各有關部門在前期梳理、核查的基礎上,有重點組織人工現場核查,依據“資料整合技術要求”,進一步充實完善區級排污口資料整合。

3、摸清長江入河排污口底數。各有關部門配合部、省、市排查力量,摸清掌握區內長江入河排污口的數量及其分佈,建立長江入河排污口名錄。6月底前配合完成一級排查,9月底前配合完成二、三級排查。

4、開展入河排污口監測。年底前,按照邊排查、邊監測的要求,在全面排查的基礎上,同步開展入河排污口水質、水量監測。

5、進行入河排污口污水溯源。明年3月底前,在監測基礎上,開展入河排污口溯源分析,基本查清污水來源。

6、分類整治入河排污口問題。明年4月底前,根據監測和溯源分析結果,制定排污口問題清單和“一口一策”整治計劃;明年6月底前完成排污口總體方案和部分整治工作;明年下半年,持續開展排污口整治,按序時推動清單問題銷號。

7、建立入河排污口管理長效機制。通過落實“查、測、溯、治”四項重點任務,全面掌握長江干流廣陵段入河排污口的排放現狀,形成科學完備的監管體系和長效管理機制,防止問題回潮、反彈。

四、專項行動要求

1、強化組織領導。區政府成立全區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負責統籌推進全區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由區政府分管副區長任組長,區政府辦分管副主任、廣陵生態環境局主要負責人任副組長,各鎮、園區和部門分管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廣陵生態環境局。

2、加強溝通協調。構建政府統領、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建立部門協作和信息共享長效機制,在深入自查的基礎上,全面整合排污口相關信息,主動加強與上級排查力量的配合協調。特別是問題整治環節,要着力加強部門之間的橫向協作,主動加強與上級部門的上下協同,合力提升整治效果。各相關部門在落實總體牽頭和條線牽頭任務過程中,要加強銜接,防止漏查漏治和進程斷檔,並專門指定一名聯繫人負責信息報送和工作對接。

3、嚴格落實責任。要積極落實工作任務,做到排查無條件、問題整治無死角、按期銷號無餘地。區政府將定期開展督促指導,推動各園區、鎮和相關部門工作落實。對履職不力、進展遲緩、弄虛作假的,將採取通報批評、公開約談等措施;情節嚴重的,將依法依規實行問責。

4、完善工作保障。要及時落實專項行動的人員、車輛、資金等方面的保障,確保專項行動順利實施。

五、專項行動具體分工

1、根據市專項行動方案精神,區各相關部門按照管理職能分別向市級對口部門報送各類入河排污口資料的梳理、核查完善和彙總工作,同時報送區長江入河排口排查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形成區級排污口整合資料。

2、區發改委負責督促指導全面落實省、市發改委(長江辦)的部署要求,協同推進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

3、區工信局負責提供全區排查範圍內工業企業清單,包括位置信息、行業類別等並負責全區排查範圍內工業企業、工業園區、工業集聚區入河排污口的資料收集、溯源、整治工作並做好條線牽頭任務。

4、區住建局負責提供全區排查範圍內市政雨、污水管網圖及溢流口,農村生活污水管網圖,本行業相關的閘壩、泄洪口、箱涵的位置,建築工地(包括名稱、位置、沖洗廢水排放)等相關資料收集、溯源、整治工作,負責全區排查範圍內農村生活廢水、建築工地沖洗廢水排放等相關排污口的資料收集、溯源、整治工作並做好條線牽頭任務。

5、區交通局負責提供全區排查範圍內公路(服務區)、港口企業、碼頭等污水排放信息收集、溯源、整治工作並做好條線牽頭任務。

6、區水利局負責提供全區排查範圍內直接向河道排放的入河排污口信息(包括名稱、位置、設置單位、登記審批、監測),本行業相關的閘壩、泄洪口、箱涵的位置,水系矢量圖、岸線矢量圖和水功能區劃等相關資料收集、溯源、整治工作並做好條線牽頭任務。

7、區農業農村局負責提供全區排查範圍內農田入河退水口、灌溉、水產、畜禽養殖等相關資料收集、溯源、整治工作並做好條線牽頭任務。

8、廣陵生態環境局依據生態環境部制定的“監測技術要求”對各類排污口開展監測並做好條線牽頭任務。

9、各鎮、園區按照生態環境部制定的“入河排污口分類整治政策措施”,全面梳理轄區內排污口問題清單,按照排污口的功能,制定“一口一策”分類整治計劃,按時完成整治任務。

10、區財政局負責協調保障我區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經費。

11、區長江入河排口排查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持續調度全區排污口整治後續進展,督促各地嚴格按照整治方案和“一口一策”整治計劃,持續推動問題“銷號”,確保排污口問題及時全面整治到位。

長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專項行動方案3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策部署,紮實推進我市長江入河排污口規範整治工作,有效管控入河污染物排放,持續改善水環境質量,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緊緊圍繞“改善水生態、優化水環境、確保水安全”要求,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做好長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對生態環境部交辦的329個長江入河排污口,在排查、監測、溯源的基礎上,各有關縣(市)按照前期監測溯源分類,針對存在的問題,因地制宜、精準施策,逐個制定整治方案,明確牽頭部門、責任主體和主管部門,制定時間表、路線圖,經過2—3年努力,基本完成排污口整治工作。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鞏固和深化整治成效,查缺補漏,到20xx年底前,建立起權責清晰、監管到位、管理規範的長江入河排污口監管體系和長效機制。

二、主要措施

咸寧市長江入河排污口329個(詳見附件)。按照“依法取締一批、清理合並一批、規範整治一批”要求,分類推進長江入河排污口規範化整治工作。

(一)依法取締一批。對違反法律法規規定,在生態保護紅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自然保護地及其他需要特殊保護的區域內設置的排污口,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責令拆除、關閉或者恢復原狀。妥善處理歷史遺留問題,對上述區域劃定前已經存在於區域內、暫時難以拆除且對環境影響不大的'排污口,要制定序時推進整治措施,確保相關區域水生態環境安全。經整治已無污水排出且不具備泄洪等功能的管道,需及時拆除或者封堵。擬取締長江入河排污口34個。其中,城鎮生活污水排污口4個,城鎮雨洪排口2個,工業排污口16個,溝渠、河港(湧)、排乾等4個,農業農村排污口6個,其他排口2個。

(二)清理合並一批。加快推進污水、雨水管網和必要的調蓄處理設施建設,對城鎮污水收集管網覆蓋範圍內存在的各類排污口,其排放的污水能夠被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有效處理的,原則上均予以清理合並,污水通過截污納管由集中處理設施進行處理;暫不具備納管條件的,應採取有效措施收集處理污水,確保達標排放。對園區內企業現有排污口,原則上均予以清理合並,通過截污納管由園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統一收集處理。擬清理合並長江入河排污口29個。其中,城鎮生活污水排污口20個,工業排污口8個,溝渠、河港(湧)、排乾等1個。

(三)規範整治一批。對保留的排污口按照有利於明晰責任、維護管理、環境監督的要求開展規範化整治。對存在私搭亂接、借道排污等問題的排污口,應全面清理排污管線違規接入的支管、支線,確保一個排污口只對應一個排污單位;對確需多個排污單位共用一個排污口的,各排污單位應在排水匯入排污管線前安裝監測計量設施,分清各自責任,並在排污許可證中載明。對存在佈局不合理、設施老化破損、排水不暢、檢修維護難等問題的排污口,應合理設置排污口位置、排污管線走向,設置必要的檢查井等。擬規範長江入河排污口229個。其中,城鎮生活污水排污口16個,城鎮雨洪排口15個,港口碼頭排污口8個,工業排污口30個,溝渠、河港(湧)、排乾等52個,農業農村排污口107個,其他排口1個。

(四)待核定非排口。待核定非排口37個。其中,户用散排口(單元)1個、小區域路面排水設施口(單元)2個、過水設施口19個、取水設施(只進不出)14個、重複排口1個。

三、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開展長江入河排污口整治行動是《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計劃》的重要內容,各有關縣(市)人民政府是轄區長江入河排污口整治的責任主體,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優化工作專班,細化職責分工,制定詳實的實施方案,強化調度和全流程管控,建立整改銷號制度,完成一個,公示一個,銷號一個,全力推進各項工作任務落實。

(二)明確部門分工。生態環境部門要統籌全市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負責指導、督辦工業排污口和其他排口的整治工作。住建部門負責指導、督辦城鎮生活污水排污口和城鎮雨洪排口的整治工作。交通運輸部門負責指導、督辦港口碼頭排污口的整治工作。水利和湖泊部門負責指導、督辦溝渠、河港(湧)、排乾等的整治工作。農業農村部門負責指導、督辦農業農村排污口的整治工作。

(三)多措並舉整治。堅持標本兼治、穩紮穩打,對涉及老百姓日常生活或者確有困難短期內難以完成整治的排污口,採取審慎包容措施,防止一堵了之;堅持系統治理、綜合施策,把排污口整治與“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編制實施工作和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結合起來,推動多方共贏;堅持嚴格質量、務求實效,把排污問題有沒有解決、環境質量會不會改善、人民羣眾是不是滿意作為衡量整治工作的標準,確保整治工作取得紮實成效。

(四)嚴格責任落實。各有關縣(市)要構建政府統領、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加強人員、經費保障。市生態環境局要定期開展工作督導,對履職不力、進展遲緩、弄虛作假等問題突出的單位和人員,採取通報批評、公開約談等措施;情節嚴重的,依法依規移交有關部門處理;對工作成效突出的,予以通報表揚。

(五)強化信息公開。各有關縣(市)要加大長江入河排污口管理政策宣傳普及力度,增強公眾對污染物排放監督意識。各排污單位要通過樹立標誌牌、做好媒體宣傳等方式主動向社會公開排污口相關信息,及時公佈整治進展情況。

長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專項行動方案4

一、起草背景

為深入推進淮河生態經濟帶建設,全面排查整治淮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根據《連雲港市淮河流域入河(湖)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工作方案》,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二、主要內容

專項行動包括排查、監測、溯源、整治4個方面工作內容。

(一)排查。開展全面排查,掌握入河排污口的數量及其分佈,建立入河排污口名錄。

(二)監測。開展入河排污口監測,瞭解和掌握排污口污染物排放情況。

(三)溯源。在監測基礎上,開展入河排污口溯源分析,基本查清污水來源。

(四)整治。在排查、監測和溯源的基礎上,制定入河排污口分類整治方案,推進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有效規範和管控入河排污口。

通過排查整治,全面掌握入河排污口排放現狀,有序推進入河排污口整治,完善長效監管機制,進一步強化地方主體責任,確保入河排污口排放狀況得到改善,提升淮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水平。

三、任務分工

(一)各鎮(園區)。作為本轄區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的`責任主體,要制定專項實施方案,全面、深入、細緻開展轄區入河排污口排查、監測、溯源工作,建立入河排污口名錄,推動整治工作的開展。

(二)區級有關部門。區級有關部門依據部門職責和本行業法律法規,督促指導開展淮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

四、工作目標

20xx年底前,完成淮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建立入河排污口名錄;20xx年底前,完成入河排污口監測、溯源;20xx年底前,完成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形成權責清晰、監控到位、管理規範的入河排污口監管體系,為改善淮河流域水環境質量奠定基礎。

長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專項行動方案5

為進一步夯實我鎮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基礎,確保已建設的設施正常運行、發揮效益,避免閒置浪費,同時為落實國務院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大檢查反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問題的整改工作,根據壽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壽縣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整改工作方案的通知》(壽政辦祕【20xx】32號)有關規定和要求,在全面排查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問題的基礎上,制定本整改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全面完成生態環境保護督查意見整改。以問題為導向,突出重點,有序推進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各項整改工作的落實,因地制宜完善農村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條件,逐步提高農村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效率和管理水平,儘快發揮農村污水處理設施的.減排效益和社會效益。

二、工作目標

加快設施完善改造;加大對污水處理設施水質監測的頻次,定期對污水處理設施運營情況進行檢查,確保達標排放;在第三方檢測反饋問題提出整改方案的基礎上逐一落實整改,建立健全農村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管理長效機制,確保已建成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在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中發揮應有作用。

三、主要任務

(一)解阜社區生活污水處理站:

1.存在問題:提升泵故障、跳閘;收水管網少量進水,無格柵,標識標牌缺失;TBO系統上種植芝麻等農作物;地埋式調節池、厭氧池鋼結構池體鏽蝕。

2.整改方案:提升泵修復,恢復使用,測試TBO系統布水狀 態;增設進水格柵,完善現場標識標牌;修復TBO系統上管路、地埋式鋼結構池體除鏽防腐;穩步推進管網建設並提升污水收集率,加強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管理;開展站區周邊環境清理整治。

3.責任領導:

4.責任單位:鎮環保工作站解阜社區

5.責 任 人:

(二)建設村生活污水處理站:

1.存在問題:時控開關控制系統,未設置時間;無標準化排口,無出水,標識標牌 缺失;收水管網無進水,無格柵,提升泵故障;潛水曝氣器兩台:一台氣量較小,另一台無氣量,曝氣盤安裝位置錯誤;太陽能無供電,電源為居民區臨時電,裸電纜從水塘穿過,存在很大安全隱患。護欄高度不夠,存在安全隱患。

2.整改方案:改時空開關為PLC控制;增設標準化排水口,完善標識標牌;改太陽能為市電、市電電纜架空敷設,消除安全隱患;更換潛水曝氣器為鼓風機池底曝氣盤重新安裝,更換提升泵;增設不低於1.5米高度護欄並加鎖管理;穩步推進管網建設並提升污水收集率,加強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管理;開展站區周邊環境清理整治。

3.責任領導:

4.責任單位:

5.責 任 人:

(三)譚套村生活污水處理站:

1.存在問題:生化系統停運,現場只用砂濾處理污水後排放;收水管網正常,無格 柵,護欄高度不夠,存安全隱患;二氧化氯不能運行,通過時空 開關控制系統;砂濾出口漏水,無壓差表;厭氧池口堵塞大量塑 料泡沫塊,除調節池,所以池內都曝氣,大量白色泡沬。

2.整改方案:增設標準化排水口,完善標識標牌;兩台砂濾系統更換濾料,增設不低於1.5米高度護欄並加鎖管理;修復漏水點,恢復消毒設備功能;曝氣管路增加調節閥門,生化段培菌;改時空開關為PLC控制;穩步推進管網建設並提升污水收集率,加強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管理;開展站區周邊環境清理整治。

3.責任領導:周德祥

4.責任單位:鎮環保工作站譚套村

5.責 任 人:

(四)紅旗村生活污水處理站:

1.存在問題:無標準化排口,無出水;系統通過時空開關控制,未設置參數;收水管網有進水且存在直接河流,進水無格柵;迴流泵、硝化液迴流到對應池體管口未固定,漏水;現場標識標牌缺失,好氧段無菌;地埋式鋼結構池體有鏽蝕。

2.整改方案:增設標準化排水口;改時空開關為PLC控制;完善標識標牌,好氧段培菌,恢復系統運行狀態;修復漏水點、鋼結構池體防腐措施;穩步推進管網建設並提升污水收集率,加強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管理;開展站區周邊環境清理整治。

3.責任領導:

4.責任單位:

5.責 任 人:

四、保障措施

1.加強領導,完善機制。成立以鎮長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各相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農村污水處理設施整改工作領導組;落實主體責任,明確工作目標、時間節點,確保20xx年12月底前完成整改任務。

2.積極籌措資金,保障整改資金需求,確保整改工作落到實處。

3.強化獎懲,狠抓落實。對整改任務未能按時完成的單位和個人,兑現績效獎懲,造成嚴重後果和不良影響,依法依規進行問責。

長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專項行動方案6

為貫徹落實《生態環境部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工作方案》和《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江蘇省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工作方案的通知》(蘇政辦發〔20xx〕44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總體要求

在各地、各有關部門前期工作的基礎上,配合和藉助省級以上排查力量,用兩年左右時間,在全面摸清長江干流揚州段入河排污口底數的基礎上,制定整治方案並持續推進整改,建立排污口排查、監測、溯源、整治等工作規範體系,形成權責清晰、監控到位、管理規範的長江入河排污口監管體系,為改善長江水環境質量奠定基礎。

二、排查整治範圍和對象

(一)範圍。以我市行政區域內的長江干流為重點,開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包括儀徵市、江都區、邗江區、廣陵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化工園區。原則上,長江干流排查範圍以現狀岸線為基準向陸地一側延伸2公里,包括所有人工岸線(城鎮岸線、漁業岸線、臨江工業岸線、江堤岸線、特殊用途岸線等),自然岸線(灘塗、濕地等)和江心島。具體範圍可根據產業佈局、排污特徵等實際情況適當擴大,其中沿江工業園區、居民區、畜禽養殖和水產養殖區等要全覆蓋。

(二)對象。排查對象為所有通過管道、溝、渠、涵閘、隧洞等直接向長江排放廢水的排污口,還包括所有通過河流、灘塗、濕地等間接排放廢水的排污口。

三、重點任務

(一)摸清入河排污口底數。全面掌握長江入河排污口的數量及其分佈,建立長江入河排污口名錄。

(二)開展入河排污口監測。瞭解長江入河排污口污染排放狀況,分析掌握污染物入河情況。

(三)進行入河排污口污水溯源。在監測基礎上,開展入河排污口溯源分析,基本查清污水來源。

(四)整治入河排污口問題。在排查、監測和溯源的基礎上,推進入河排污口整治,制定實施整治方案,有效規範和管控入河排污口。

通過落實“查、測、溯、治”四項重點任務,全面掌握長江干流揚州段入河排污口的排放現狀,有序推進入河排污口整治,進一步完善長效監管機制,強化地方主體責任,確保入河排污口排放狀況得到改善,努力提升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水平。

四、工作安排

(一)制定專項行動具體實施方案

各地結合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明確工作目標、重點任務、組織分工、經費保障等,分解落實責任,全面推進排查整治工作。

分工要求:

5月25日前,各地將本行政區具體實施方案報送市政府,並抄送市生態環境局。

(二)梳理、核查、整合各類入河污染物排放信息

各地組織相關部門在全面收集整理各類入河排污口、河岸帶、水系分佈等相關信息資料的基礎上,對規定範圍內地形複雜地段、污染源集中地段和日常管理薄弱地段,有重點地組織人工現場核查,充實完善現有資料台賬。同時,將分散在各部門的入河排污口設置、污染源及入河排污口監管、水系及排污管網等信息進行有效整合,初步分析入河排污口基本信息及特點,為全面排查奠定基礎。

分工要求:

1.各地統一部署並督促各有關部門按照管理職能,對口開展各類入河排污口資料的梳理、核查完善和彙總報送等工作,並依據生態環境部制定的“資料整合技術要求”,指定牽頭部門完成屬地排污口資料整合。

2.各有關部門負責對口督促指導各地相應部門完成資料梳理、核查完善和彙總報送,於5月25日前將條線彙總資料報市生態環境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負責提供全市排查範圍內工業企業清單,包括位置信息、行業類別等;市自然資源局負責提供全市排查範圍內自然保護區等相關資料;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負責提供全市排查範圍內市政雨、污水管網圖及溢流口,農村生活污水管網圖,本行業相關的閘壩、泄洪口、箱涵的位置,建築工地(包括名稱、位置、沖洗廢水排放)等相關資料;市交通運輸局負責提供全市排查範圍內公路(服務區)、港口企業、碼頭等污水排放信息;市水利局負責提供全市排查範圍內直接向河道排放的入河排污口信息(包括名稱、位置、設置單位、登記審批、監測),本行業相關的閘壩、泄洪口、箱涵的位置,水系矢量圖、岸線矢量圖和水功能區劃等相關資料;市農業農村局負責提供全市排查範圍內農田入河退水口、灌溉、水產、畜禽養殖等相關資料。

3.市生態環境局負責依據生態環境部制定的“資料整合技術要求”,於5月底前牽頭完成全市長江入河排污口資料整合並報送省生態環境廳。

(三)全面開展長江入河排污口摸底排查

綜合運用無人機航測和人員現場踏勘等手段,對排查範圍及對象進行全面調查,實現應查盡查。具體採用“三級排查”方式推進排查工作。第一級排查:市級統一組織無人機航測。按照“全覆蓋”的要求開展技術排查,分析辨別疑似入河排污口。第二級排查:配合生態環境部開展人工徒步現場排查。生態環境部將在下半年抽調部屬單位和沿江11省(市)生態環境部門業務骨幹,對規定範圍內匯入河流、河涌、溪流、溝渠、灘塗、濕地、潮間帶、島嶼、碼頭、工業聚集區、城鎮、暗管、滲坑、裂縫等開展“全口徑”現場排查,核實確定入河排污口信息。第三級排查:配合生態環境部對疑難點進行重點攻堅,結合二級排查進一步完善入河排污口名錄。

分工要求:

1.市生態環境局負責按照生態環境部制定的“無人機航測排查技術要求”,編制報送全市《無人機航測實施方案》,對接省生態環境廳申請臨時飛行空域,5月底前完成無人機航測(一級排查)任務,並將航測數據報送省生態環境廳。

2.市生態環境局負責生態環境部第二、三級人工排查的總體對接,各地負責屬地排查的具體配合,各有關部門負責全市排查的對口配合。各地、各有關部門共同配合,協助生態環境部於9月底前完成入河排污口摸底排查。

3.市生態環境局負責對接省生態環境廳,根據生態環境部的排查結果,明確全市長江入河排污口名錄,並通報給各地、各有關部門,為後期監測、溯源、整治奠定基礎。

(四)開展入河排污口監測

按照邊排查、邊監測的要求,在全面排查的基礎上,同步開展入河排污口水質、水量監測。根據實際條件,可採取自動在線監測、人工取樣監測相結合的'方式實施,有污染源普查監測、監督性監測或者在線監測數據的排污口,可直接使用其監測數據。

分工要求:

各地負責屬地長江入河排污口的全覆蓋、全要素監測,可安排當地生態環境部門牽頭,依據生態環境部制定的“監測技術要求”,利用現有監測力量或委託社會監測機構,確保20xx年底前完成監測,並將監測結果彙總後報市生態環境局。市生態環境局根據實際工作需要,視情向省生態環境廳申請監測力量,支持重點區域的排污口監測,同時負責彙總報送全市排污口監測數據。

(五)開展入河排污口排放情況的溯源分析

在排查和監測的基礎上,開展入河污染物溯源分析,基本查清污水來源。

分工要求:

1.各地統一部署並督促各有關部門按照管理職能分工,依據生態環境部制定的“溯源技術要求”,對口完成各類入河排污口溯源工作,指定牽頭部門彙總溯源結果並於20xx年3月25日前報市生態環境局。

2.各有關部門負責對口督促指導各地相應部門,按時完成本行業相關的排污口溯源工作。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負責牽頭督促指導全市排查範圍內工業企業、工業園區、工業集聚區,特別是沿江化工園區涉及入河排污口的溯源工作;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負責牽頭督促指導全市排查範圍內市政雨污管網及溢流口,本行業相關的閘壩、泄洪口、箱涵,農村生活廢水、建築工地沖洗廢水排放等相關排污口的溯源工作;市交通運輸局負責牽頭督促指導全市排查範圍內公路(服務區)、港口企業、碼頭等排污口的溯源工作;市農業農村局負責牽頭督促指導全市排查範圍內農田入河退水口和水產、畜禽養殖廢水排污口的溯源工作;市水利局負責牽頭督促指導全市排查範圍內與本行業相關的閘壩、泄洪口、箱涵等排污口的溯源工作。

3.市生態環境局負責彙總全市長江入河排污口溯源結果,於20xx年3月底前報送省生態環境廳。

(六)分類整治入河排污口問題

在排查、監測、溯源的基礎上,按“一口一策”的工作原則,逐一明確入河排污口整治要求,落實整治銷號制度,分類推進入河排污口規範整治。

分工要求:

1.各地按照生態環境部制定的“入河排污口分類整治政策措施”,全面梳理轄區內排污口問題清單,20xx年4月底前制定“一口一策”分類整治計劃並報送市生態環境局,20xx年6月底前完成排污口整治總體方案制定和部分整治工作,並將方案和整治進展報送市生態環境局。嚴格按照整治方案和“一口一策”整治計劃,持續推動問題“銷號”,確保排污口問題及時全面整治到位。

2.各有關部門負責對口督促指導各地相應部門,按時完成本行業相關的排污口整治工作,推動問題按時“銷號”。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負責牽頭督促指導全市排查範圍內工業企業、工業園區、工業集聚區,特別是沿江化工園區涉及的入河排污口的整治工作;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負責牽頭督促指導全市排查範圍內市政雨污管網及溢流口,本行業相關的閘壩、泄洪口、箱涵,農村生活廢水、建築工地沖洗廢水排放等相關排污口的整治工作;市交通運輸局負責牽頭督促指導全市排查範圍內公路(服務區)、港口企業、碼頭等排污口的整治工作;市農業農村局負責牽頭督促指導全市排查範圍內農田入河退水口和水產、畜禽養殖廢水排污口的整治工作;市水利局負責牽頭督促指導全市排查範圍內與本行業相關的閘壩、泄洪口、箱涵等排污口的整治工作。

3.20xx年6月底前,市生態環境局完成全市長江入河排污口整治總體方案制定和階段整治進展彙總,持續調度全市排污口整治後續進展,督促各地完成排污口整治“銷號”。

(七)建立入河排污口管理長效機制

各地深入探索並建立健全入河排污口排查、監測、溯源、整治等工作規範體系,推動形成更加科學完備的監管體系和長效機制,防止問題回潮、反彈。

五、工作要求

(一)強化組織領導。市政府成立全市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負責統籌推進全市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長任組長,市政府分管副祕書長、市生態環境局主要負責人任副組長,相關地區和部門分管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生態環境局。市生態環境局總體牽頭負責專項行動的籌劃組織和協調調度工作;市發改委負責督促指導各地全面落實國家發改委(長江辦)的部署要求,協同推進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其他各有關部門牽頭負責各自職能範圍內排污口的資料提供,並督促指導溯源、整治工作。沿江各縣(市、區)政府、功能區管委會作為排查整治的責任主體單位,要成立相應的專門領導機構,加強工作統籌,壓實工作責任,積極配合上級排查,規範開展監測、溯源,全面梳理問題清單,確保排查整治取得實效。

(二)加強溝通協調。各地要加強統籌協調,構建政府統領、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建立部門協作和信息共享長效機制,在深入自查的基礎上,全面整合排污口相關信息,主動加強與部、省、市排查力量的配合協調。特別是問題整治環節,要着力加強屬地部門之間的橫向協作,主動加強與上級部門的上下協同,合力提升整治效果。市生態環境局等有關部門在落實總體牽頭和條線牽頭任務過程中,要加強工作銜接,防止漏查漏治和進程斷檔。相關地區和部門要專門指定一名聯繫人,負責專項行動的工作對接和資料信息的梳理報送,聯繫人信息請於5月25日前報市生態環境局。

(三)嚴格落實責任。各地要積極落實工作佈置,做到排查無條件、問題整治無死角、按期銷號無餘地。市政府將定期開展督促指導,推動各地工作落實。對履職不力、進展遲緩、弄虛作假的,將採取通報批評、公開約談等措施;情節嚴重的,將依法依規實行問責;對工作成效突出的,將予以通報表揚。

(四)嚴格技術要求。此次專項行動,生態環境部對長江入河排污口資料整合、無人機航測、排污監測、污染物溯源和分類整治等關鍵環節,均將制定嚴格的技術要求和相應政策,各地、各有關部門要認真研究、對照執行,必要時委託社會技術力量組織實施,確保排查整治各個環節紮實規範。特別是要嚴格對照生態環境部制定的“入河排污口分類整治政策措施”,準確區分問題類別,有力落實整治措施,嚴防隨意降低標準,杜絕“軟弱整治”“敷衍整治”。

(五)完善工作保障。各地要及時落實專項行動的人員、車輛、資金等方面的保障,確保專項行動順利實施。市政府統一承擔全市排污口資料市級整合和無人機航測(一級排查)的技術經費,由市生態環境局負責申請,市財政局負責協調保障。各地承擔本行政區域排查範圍內的排污口資料整合、監測、溯源、整治等工作經費。

(六)強化信息公開。各地要建立專門的信息公開制度,在門户網站開設“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專欄,集中展示本區域各項工作情況,定期公開問題清單和整治進展,接受社會監督。同時,邀請媒體、公眾等參與排查整治,公開曝光典型環境違法案件。市生態環境局要通過報紙、電視、官方網站、“雙微”等平台,適時公開專項行動進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