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廣東大學聯考語文一輪複習練習題

來源:文萃谷 3.07W

一輪複習是大學聯考中重要的複習階段,也是打好大學聯考基礎的複習階段。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廣東大學聯考語文一輪複習練習題,希望大家喜歡。

2018廣東大學聯考語文一輪複習練習題

  廣東大學聯考語文一輪複習練習題

1.下列作品中不屬於莫泊桑的是(C)

A.《一生》 B.《俊友》 C.《死魂靈》 D.《項鍊》

2、下列故事不是《三國演義》中的一項是( D )

A、三顧茅廬  B、三氣周瑜 C、桃園三結義  D、三打祝家莊

3、英國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是:《李爾王》、《奧瑟羅》、《麥克白》,還有(A )

A、《哈姆萊特》    B、《威尼斯商人》

C、《羅密歐與朱麗葉》  D、《巴黎聖母院》

4、下面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中的人物與情節,其中搭配不當的一項是( C )

A、魯智深____倒拔垂楊柳 B、孫悟空____大鬧天宮

C、諸葛亮____三顧茅廬 D、劉姥姥____進大觀園

5、下列對文學名著的評點不正確的一項是( C )

A、《格列佛遊記》是一部傑出的諷刺小説,作者用虛構的情節和幻想的手法,揭露批判了當時英國統治階級的F·B與罪惡。

B、《童年》是高爾基以自身經歷為原型創作的自傳體小説三部曲中的第一部,這部小説生動地再現了9世紀七八十年代俄羅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

C、《魯濱孫漂流記》的主人公魯濱孫熱衷於航海,性格堅毅。他在小人國、大人國曆險多年,吃盡千辛萬苦,終於得到了可觀的財富。

D、《水滸》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義”這一點上卻是共同的。晁蓋劫取生辰綱是“義”,宋江私放晁蓋是“義”,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也是“義”。

6、在《三國演義》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斬華雄、千里走單騎、刮骨療毒,被後人敬仰並尊為中國的“武聖”,這位英雄是( B)

A. 趙雲 B. 關羽 C. 張飛 D. 馬超

7、《西遊記》中“大鬧五莊觀、推倒人蔘果樹”的是(A)。

A孫悟空 B沙憎 C豬八戒 D唐憎

8、不是《水滸傳》中三位女將的是(C)

A.扈三娘 B.孫二孃 C林二嫂 D.顧大嫂

8、《朝花夕拾》原名《_____》,是魯迅的回憶性散文集。(B)

A《童年回憶錄》 B《舊事重提》 C 《吶喊》 D《童年記事》

9、《西遊記》中,師徒一行經過千難萬險,終於得正果,最後沙僧封為(A)

A.金身羅漢 B.旃檀功德佛 C.鬥戰聖佛 D.淨壇使者

  大學聯考語文哲學複習講義

對立與統一

思想1:一切矛盾的對立面都不能孤立地存在和發展,一方的存在和發展必須以另一方的存在和發展為條件。

闡釋:英雄渴望戰勝對手,但一旦把對手****後,英雄反而悵然,陷入寂寞孤獨,因為矛盾的對立面沒有了。今兩虎共共鬥,其勢不俱生,是的,但一旦只剩其中一虎,這隻虎也會退化成病貓的。國與國,人與人,要善於求同存異。承認差異,相互尊重對方,世界是多極的,任何製造單極都是徒勞的,和諧共榮才是方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更是如此。

思想2:矛盾的對立面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闡釋: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由此可見,人與人之間相處,還是應當以寬容為本。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要善於創造條件,把握機遇,實現向自已有利的方向。

思想3:矛盾的對立面始終處在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過程中。矛盾的對立面的鬥爭、衝突有不同的表現形式,一般要經歷一個由隱蔽到鮮明的過程。

闡釋:見微知着,防微杜漸。

思想4: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相結合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闡釋:海明威《老人與海》中桑地亞哥老人説過一句話:“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如果換一個説法,那就是人是為成功解決矛盾而生的。人與自然有矛盾,由恐懼到順從,由順從到征服,由征服到合理改造和利用。人與人之間,由鬥爭到寬容,由寬容到合作,由合作到無私幫助,人一天一天地高尚着。人自身也是,本我的惡與超我的善矛盾着,人的心靈掙扎着,但終有身心和諧的一天。

思想5:矛盾鬥爭的結果有三種:一是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二是矛盾雙方同歸於盡,為新的矛盾替代;三是矛盾雙方融合為一個新事物。

闡釋:矛盾雙方勢力懸殊,那結果多是一方克服另一方的情況;如果勢力相當,則多是兩敗俱傷;如果矛盾雙方無本質的衝突,則容易走向融合。梁山弟兄,不打不相識。陌路人成了生死弟兄、這是融合經濟市場上強調的“雙贏”也是一種融合。

共性與個性

思想1:個性包含了共性,共性也包含了部分個性。

闡釋:德國哲學家菜布尼茨曾經當過“宮廷顧問”據説,有一次他在宮廷講學,説“天上人間到處都沒有兩個彼此完全相同的東西’宮女們紛紛走進御花園去尋找兩片完全沒有區別的樹葉,想以此****這位哲學家的論斷,結果,她們都失敗了。都是樹葉,這是共性,但樹葉各各不同,這是個性。任何一片樹葉都是共性與個性的統一體。

思想2:個性與共性可以相互轉化。

闡釋:共性的成長依賴於個性的自由發展。個性越多越優則共性的根基越深厚越發達,發展的空間亦越寬廣。因此,雖説社會是共性使然,但因為共性又是個性使然,所以,從最根本的意義上説,社會乃是個性使然。最好的個性組合成最好的共性,最好的個體組合成最好的社會,最好的個人利益組合成最好的社會利益。個性並非社會的敵人,而是社會的邏輯前提。社會是人之共性和個性的統一體;共性相約,個性相得;共性是社會的基礎,個性是社會的靈魂。扼制個性便是扼制了社會之根本。人們對某個城市某種商品的特點評價是:這個城市或商品的特點就是沒有特點。足見一斑。

眾所周知的是,模仿得再好也比不上原創。模仿永遠不能代替創造。當前,許多媒體所開展的形形色色“模仿秀”是對缺乏個性的fans順水推舟,並進行誤導,即便屬遊戲性質,也不利於人們素質的提高,它只會使現在和未來的社會創造力削弱。“東施效顰”的歷史笑話競演變成為當今時尚!這種現象將更有資格成為後人的笑柄。

個性的塑造須推陳出新,求異而不趨同。文學藝術史上不乏題材和風格迴旋往復的情形,同樣能表現出個性特徵。舉一個很近的大家熟悉的例子:在眾多“前衞”流行歌手充斥的舞台上,久別復出的台灣歌唱家費玉清以其懷舊的曲目和優雅的風格又再次贏得了廣大聽眾,究其原因難道不正是個性的魅力麼?同時也表明求異不受時間限制,只要與眾不同即可。又比如當紅的民間藝人阿寶和最近一些原聲態歌者的興起,無不揭示了箇中奧祕。試設想一下,若張學友那樣唱,阿寶他們也跟着那樣唱,舞台上那一道又一道獨特的亮光還能在人們眼前閃耀嗎?那一股接一股的個性張力還會在聽眾心裏震顫麼?生物界的葉子尚且無兩片完全相同,作為社會人也恥於沒有個性,而對於文藝作品來説,獨特的個性和風格就更加重要和寶貴了,與其説它是方法論,毋寧説是生命力。

內因與外因

思想1:內因外因的辯證統一,外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條件,內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根據。

闡釋:懂得內因是關鍵的'道理,對我們的人生有重要意義。我們只能做好可能做的事,而不能做完全不可能的事。我們有些家長經濟條件好了,就不管孩子自身的內因,如興趣愛好、資質天賦等,一味要求學鋼琴,學舞蹈,學書法,結果只能是一相情願的事。

同一塊地上的草,牛吃了長牛肉,羊吃了長羊肉;同一塊地,卻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化肥給植物吃了可以果實累累,給牛羊吃了就會中毒;使牛羊膘肥體壯的青草給人吃大概是長不了膘的。原因就是各自的基因不同。

《藍色狂想曲》的誕生有一段故事。一天,美國最著名的斯坎德爵士樂團的指揮請作家喬治·格什温寫一部“莊嚴的作品”,但格什温稱自己對交響樂“一竅不通”,因而拒不從命,這位指揮無意中想出一條妙計,他在報紙上刊登了一則廣告,説三天以後音樂廳將上演格什温的交響樂新作,格什温聽了這則廣告後哭笑不得,只好硬着頭皮埋頭苦幹,一個星期後,交響曲《藍色狂想曲》問世,而首場演出,出人意料地大獲成功,此曲奠定了格什温的音樂家生涯。《藍色狂想曲》的成功,無非兩條:一是聰明的指揮登廣告給格什温的壓力。二是作曲家格什温自身功底,在這兩個條件中可以説格什温的自身功底是他成功的根本原因,而壓力是起到推動作用。

思想2: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外因的作用也不可忽視。

  大學聯考語文複習方法

語文學習,重在在平時的積累和領悟。很多同學在進入高三總複習階段後,總是覺得找不到複習的頭緒,無從下手。七十,只要在複習階段能夠在複習中突出重點,在模擬訓練中強化正確的審題。

目前大多數學校都在採取三輪複習法。三輪複習法中把高三的複習時間大致分為三段,每段時間裏的複習目的各有側重,時間長短也各不相同。第一輪複習從高三複習到二月底,主要目的是基礎能力過關;第二輪複習是從第二年的三月初到五月初,主要目的是綜合能力突破;第三輪複習從五月初到大學聯考前,主要目的是提高應用能力。

①第一輪複習

第一輪複習要全面閲讀教材,查漏補缺,徹底掃除知識結構中理解上的障礙。在這一基礎上,對語文基礎知識進行梳理和歸納,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同時配以課堂針對性訓練和單元訓練,提高應用能力。建立完整的語文知識系統,指的是整理、完善語文知識的各個系統。這一輪的複習中,同學們需熟悉大系統和小系統,並在複習具體知識點時,有意的將複習的知識點和其所屬的知識系統聯繫起來,有利於後面全面、深入的複習。

②第二輪複習

第二輪複習要明確重點、難點。深刻理解每一個知識結構及其知識點中的重點,突破難點,把握知識結構內部之間的聯繫。同時進行

解題訓練,提高應戰能力。在這一輪中,要防止兩種偏向:一是拼命做題目,自以為做得越多越好;二是不認真複習,自以為複習未必有用,指望臨場發揮。這兩種偏向都是僥倖心理的反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