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族的風俗習慣

來源:文萃谷 2.54W

哈薩克族主要是分佈在中國新疆地區,阿勒泰以及塔城地區都有哈薩克族的分佈。那麼關於哈薩克族的風俗文化,具體有哪些的習慣,你都知道嗎?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哈薩克族的風俗習慣,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哈薩克族的風俗習慣
  哈薩克族的風俗習慣

服飾

在歷史上,哈薩克族絕大多數人過着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因而其服飾帶有濃郁的草原畜牧生活的特徵。牧民主要用牲畜的皮毛作衣服的原料。哈薩克族男子喜歡穿棉毛衣褲,喜歡以條絨、華達呢等作衣料。顏色上多選用黑色、咖啡色等深色。冬季主要穿皮大衣、皮褲。選材以羊皮為主,也用狼皮、狐狸皮或其他珍貴獸皮。為了便於上、下馬,褲子用羊皮縫製成大襠褲,因此寬大結實,經久耐磨。襯衣多為高領,上繡花邊。襯衣外套坎肩,坎肩上穿短衣,有時還再套“袷袢”。

哈薩克族男子喜歡扎一條牛皮製成的腰帶,腰帶上鑲嵌有金、銀、寶石等各種裝飾品,腰帶右側佩有精美的刀鞘,內插腰刀,以備隨時使用。在夏季,哈薩克族男子一般戴一種用薄白氈製作的翻邊帽,分為兩瓣,很有特色。而在冬季,則要戴“吐馬克”或“庫拉帕熱”兩種不同的帽子。“吐馬克”有兩個耳扇,一個尾扇,呈四稜尖頂狀,頂上還飾有貓頭鷹毛。“庫拉帕熱”則形似圓錐體,內縫狐皮或黑羊羔皮,外面飾以色彩豔麗的綢緞,美觀實用。哈薩克族男子的鞋、靴比較講究,根據遊牧中不同的需要製成不同的種類,夏季的靴子底子較薄,打獵時的靴子後跟很低,輕便柔軟、易行,卻不易為獵物察覺。長筒靴子有高跟,長及膝蓋,全牛皮製成,在靴底上釘上鐵掌,結實耐用。穿此靴時常穿氈襪,襪口用絨布鑲邊,十分美觀。軟鞋子顧名思義為軟皮製作,沒有高後跟,往往和套鞋一起使用。在牧區,套鞋使用比較廣泛,套鞋既能保護軟鞋不受雨雪侵蝕,同時進帳篷時只脱去套鞋就可,因而十分方便,很受人們喜愛。

哈薩克族婦女的服飾較男子來説更加豐富多彩。她們根據年齡選擇不同的樣式。年輕的姑娘喜歡穿連衣裙,裙袖有美麗的繡花,裙襬闊大自然成褶。上身外套緊身坎肩,坎肩上繡有美麗的圖案並綴有五顏六色的飾品,未出嫁的姑娘頭上戴的是“塔克亞”、“別爾克”或“特特爾”。“塔克亞”是一種鬥形帽。下沿略大,綵緞作面,帽壁有繡花,帽上綴珠,頂上插貓頭鷹毛;“別爾克”是用水獺皮做的圓帽,與“塔克亞”類似,只是夏季扎各種顏色的三角和正方形頭巾;“特特爾”是一種四方的頭飾,上繡各種花紋圖案,折起多褶,紮在頭上。另外,未婚少女喜愛在髮辮上別上髮帶。若是成婚新娘則從結婚那天起要穿一年的“結列克”。“結列克”為紅綢製作,帽子和衣服連在一起,很容易讓人識別出來。一年後,可以換上套頭的蓋巾。中年婦女夏季喜歡穿半袖長襟袷袢和坎肩,多在胸前下襬用彩絨繡邊,兩邊有口袋;冬季喜穿用羊羔皮裁製的、帶布面的“衣什克”,或穿繡有圖案、罩以綢緞面的“庫魯”(皮大衣)等。已婚的婦女一般要戴“沙吾克烈”,即一種外用布、絨或綢作面,用氈作裏的帽子。這種帽子繡滿了花卉,並嵌有珠寶金銀,有一串串珠子垂於臉前。若生了孩子後,就要戴上套頭和蓋巾。蓋巾用白布製作,上有圖案,很寬大,蓋上後可遮住全身,只露出臉頰。蓋巾上有金銀別針,在各種顏色繡制的圖案中有“頰克”花紋。如果要是蓋巾上沒有繡“頰克”花紋的話,説明這個婦女已成寡婦。因而,從哈薩克族婦女的服飾上就能判斷她們的婚否、育否。哈薩克族婦女的鞋、靴也有多種式樣,通常穿的還是皮靴加套靴,較為講究的還要在襪子上繡花,在套鞋上進行一番裝飾。

居住

“穹廬為室分兮旃為牆”。西漢時遠嫁烏孫的細君公主描述了古代中亞遊牧民的居住習俗。以遊牧為生的哈薩克族在居住形式上繼承了祖先的傳統。穹廬即氈房,由於哈薩克族在春、夏、秋的三季牧場中要不停地遷徙,只有易於搭卸、便於攜帶的房屋,才能適應生產和生活的需要,而氈房正符合了上述要求。一般牧民兩個小時就能搭起一個氈房,若已搭起的氈房地方不太合適的話,幾個人就能抬起來換個位置。氈房拆卸起來也很容易。在很短時間內,牧民就能將整個氈房和全部生活用品用毛繩捆紮起來,轉移到另一個地方去。因而,氈房對哈薩克族來説再合適不過了。

氈房,哈薩克語稱“宇”,它不僅攜帶方便,而且堅固耐用,住居舒適,並具有防寒、防雨、防震的特點。房內空氣流通,光線充足,千百年來一直為哈薩克牧民所喜愛,由於是用白色氈子做成,氈房裏又佈置得十分講究,人們稱之為“白色的宮殿”。氈房由房圍、房杆、頂圈、房氈、房門等組成。下部為圓柱形,上部為穹形。通常氈房有三米高,面積約二三十平方米。氈房內佈置有一定的規矩,分成住宿和放物品兩大部分。房正中對着天窗安設火塘或鐵爐,氈房前半部鋪有地毯。氈房是哈薩克族活動的重要場所。進門按逆時針方向,首先是廚房,製作各種食品;然後是主人的卧室;往下鋪着大地毯之處,可以接待客人或進行禮拜;最後是兒子、兒媳的鋪位。氈房的功用是多方面的,除了居住待客外,也是從事生產和娛樂的場所。是接羔的`“產房”、孩子的課堂、婚禮的典堂,也是哈薩克族唱歌、跳舞的俱樂部。從冬季來臨的11月到來年春季4月期間,哈薩克族一般住在冬季牧場。這種房屋為四方平頂,內置鐵爐或土爐取暖,為避風雪,多用土坯、石塊或木頭構築而成。定居的哈薩克人的住房形式與周鄰其他民族相似。

“忒哈拉”也是哈薩克族的一種建築。此房圓頂,類似氈房,但有土石徹成的圍牆,高二米左右,有天窗。這種房屋冬暖夏涼,基本已屬定居房屋,房屋四周有圍放牲畜的籬笆柵欄或土坯矮牆。

交通

伊犁馬和巴里坤馬早已是聞名全國的馬種,這兩種馬都是哈薩克族及其先民飼養的。由於長期從事遊牧畜牧業,需要不斷移動,馬就成了乘騎的主要交通工具。哈薩克牧民離不開馬,無論是走親訪友,還是遊動遷移、從事狩獵,都需要騎馬,他們有句諺語説:“馬是哈薩克人的翅膀”。哈薩克牧民運輸則主要靠牛車和駱駝。牛善於負重。牛車適應牧場的自然環境,車輪高大,車體輕,軸輪用樺木製成,耐磕碰,適宜於在草原、戈壁和深雪中通行。牧民轉場、運輸貨物,常用牛拉車馱物。

哈薩克族生活的地區乾旱多戈壁,運輸比較困難,在這種條件下,使用駱駝馱運最為適當,而且駱駝載重量也超過其他牲畜,一向被譽為“沙漠之舟”。因而一些有駱駝的人家,多用駱駝轉場搬遷和馱運貨物。駝運一般不用帶草料,通常一早起身即行至午前,中午放牧,讓駱駝得到休息。日落前起身行至深夜,每走一段可以稍事休整,可以説駱駝在哈薩克族人民生活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婚姻

哈薩克族實行氏族外婚制。在哈薩克族傳統婚姻中存在過“哈凌瑪了”制度。哈薩克族的婚禮富有古代遊牧民族的特色,極其複雜。婚禮儀式要在女方家舉辦四次,即説親——“庫達拉蘇”,由男方家長或委託近親帶上禮物到女方家。女方若有意,收下禮物,款待來人,商定訂婚日期;訂婚——“烏勒特熱託依”,這是婚禮中的重要儀式,從此將男女雙方命運聯結在一起,其中有送禮、宰羊、踏水禮等內容;送彩禮,是給女方各種結婚用品,其中衣、裙、被、巾必須是奇數;出嫁——“託依”,在這個儀式上,要唱許多婚禮歌。在男方家舉辦的儀式有兩次,一是“吉爾特斯”,就是男方要擇一吉日子向眾人展示自己到底為新娘準備好了哪些物品、彩禮,讓大家觀賞。二是迎親——“克靈推斯如託依”,將新娘迎進家門,揭開婚紗。這一系列儀式的規模不同,每次儀式都要設宴、唱歌、跳舞和進行各種娛樂活動。婚禮結束後,新娘將原來代表年齡的小辮梳成兩條大辮,並在一年內披戴“結列克”。

家庭

哈薩克族的家庭為嚴格的父系家長制。丈夫在家庭中享有較高權力,但家內事務一般是尊重婦女意見。哈薩克族婚姻是終身的,婚約一經締結,不許隨便解除。在特殊情況下,如果夫妻離異子女全部歸於男方。若是丈夫主動提出離婚,女方可以帶走自己出嫁時的嫁粧。若是女方提出,那麼任何東西也不允許帶走,只能單身離開家門。

在家庭分工中,男子主要從事放牧,婦女從事家務。家庭生活中盛行敬老風尚,若有對父母不尊敬的人,要遭人恥笑,還會受到懲罰。

哈薩克族過去還存在着一種獨特的“還子”習俗。“還子”就是新婚夫婦把婚後所生的第一個孩子過繼給男方的生身父母,以示孝敬。原祖父母與孫兒女的關係要改變為父母與兒女的關係。原為祖父母的稱謂改為父母的稱謂。與新生父母的關係成為兄弟姐妹的關係,稱謂也隨之改為哥嫂、弟妹。這種習俗,目前已基本消失。

哈薩克族家庭的繼嗣是男繼女不繼,按傳統習慣,實行財產幼子繼承製。

  哈薩克族樂器文化

冬不拉

冬不拉是哈薩克民間最流行的傳統樂器。冬不拉的種類繁多大豆油是松木和樺木鑿成,雕刻精細,鑲嵌美觀冬不拉的形式,一種音箱是三角形,哈薩克以近代大詩人阿拜命名,叫“阿拜冬不拉”,一種音箱是橢圓形,以哈薩克民間阿肯江布爾命名,叫“江布爾冬不拉”。這兩種冬不拉,外形不同,音色也各有千秋。多數是兩根弦,也有三根弦,弦一般用羊腸製作,現在已用尼龍纏鋼絲線替代,並增加和使用了銅質品位。現在的冬不拉,在原有的基礎上擴大了音域,增大了音量。冬不拉一般有5、7、9個琴品,有的冬不拉有13、14個琴品,還出現了調21個琴品的冬不拉。根據冬不拉的槽面、覆手、曲首、大小、長短、所繃琴絃和纏品位數目多少以及伸縮的音域和音量的大小,有人將其定名為五種不同類型的冬不拉,即:4弦12品的最高音冬不拉稱為“皮克洛”;4弦15品高音冬不拉,稱為“魯裏瑪”;2弦13(或14、16)品的中音冬不拉,稱為“巴茲”,2弦10品低音冬不拉,稱為“庫拉勒巴茲”。此外還因哈薩克族歷史、地域、部落、文化心理、生活習俗差異,在民間還存在其他各種形制的冬不拉,據不完全統計其品種大約有十幾種。

節特根

節特根,琴身長1米左右,呈長方形,用整塊木頭雕鑿而成,木盆狀音室,類似漢民族的古琴和古箏式的卧式彈奏樂器,用馬尾絲固定7根弦,弦下由7枚畜踝骨當琴碼。節特根無鬆緊弦的琴軸,而是通過左右移動做為琴碼的踝骨來調節音調高低。由於琴有精良的共鳴箱,備有較多的琴絃,所以彈奏起來音量大,音域寬,音色優美動聽。

庫布孜

庫布孜,用整塊木頭雕鑿製成,呈彎柄勺行,琴頸短,琴腹是大勺狀,全長60-70釐米,音箱腹面張開,背面下部蒙有駱駝羔皮或羊皮。上張兩根或三根用馬尾或牛筋、駱駝筋製成的琴絃,琴絃和弓弦用松木膠擦拭,琴勁無指板、無品位。演奏時,兩膝夾琴,一手按弦,一手用馬尾弓拉奏。琴聲與小提琴相仿,演奏方法較小提琴複雜。現代庫布孜改進後,增加為四根琴絃,並安裝有紙板和共鳴箱,拉走起來,聲音細膩、深沉、典雅、柔美,富有表現力。

色布孜克

色布孜克,哈薩克語是“吹”的意思。色布孜克是哈薩克族民間藝人最常使用的一種吹奏樂器,被哈薩克人民譽為“心笛”。這種樂器類似於漢民族的豎蕭,是一種豎吹木笛。原先用草原上的一種“從文依草”製成,如今發展到用松木、骨頭、銅片、鐵筒和鋼管做原料。色布孜克長約50-70釐米不等。管開3孔、4孔或5孔。原先管外扎套羊腸細繩保護,先改用銅絲。不吹時套木塞,以保護木笛。吹走前,先吸水潤濕管口,用舌頭堵住關口大部,留一小口為吹孔。吹奏時發出不同音階,同時用喉頭髮出持續低音,形成雙聲部,音量較小,音色柔和

尚庫布孜

尚庫布孜為哈薩克民間近代流行的一種複合拉奏樂器。此琴由鐵皮製成,梨形,上面固定鋼弦。演奏者手上套音手鈴,拉奏鋼弦。演奏時,琴絃與鈴聲融匯一體,形成獨具特色的曲調和音響,此樂器在民間多為婦女演奏。

阿薩塔亞克

阿薩塔亞克,是握在手中搖撼發聲的樂器,亦為薩滿巫師跳神時所用,形同花傘,由一大一小組成,圓頂周圍綴有許多小項鍊式的銀響環,蓋上雕鏤出各種美麗的圖案,全長月1.3米。演奏時主要靠撼搖發出沙沙聲,富有節奏感。故亦稱搖撼杆或棍棍音。

  哈薩克族的起源

解放前的哈薩克族

國外學者多認為“哈薩克”名稱最早出現於15世紀初期。據民間有關白鵝的傳説,認為哈薩克為“白鵝”之意。還有人把哈薩克解釋為“戰士”、“自由的人”。13世紀上半葉,成吉思汗把從亞洲到歐洲凡是蒙古人馬蹄所到之處,分給了自己的四個兒子。長子朮赤分得欽察草原,建立金帳汗國。不久,由於領户分封,造成了新的割據局面。斡魯朵分得了今哈薩克斯坦東部地區,建立“白帳汗國”,並於14世紀一度強大,統一了整個金帳汗國。

與中國古代曾經統治過今伊犁河谷及伊塞克湖四周地帶的古代民族烏孫(公元前2世紀~2世紀)、突厥(6世紀中葉)、葛邏祿、回鶻(10世紀~12世紀)、哈刺契丹(12世紀)、克烈、乃蠻、欽察(12世紀末~13世紀)等有淵源關係。在現代哈薩克族中間仍有一些部落保留着上述古代的名稱。

歷史上,哈薩克族人民曾和新疆各族人民一起為維護祖國統一,反抗沙皇俄國侵略做出過重要貢獻。19世紀後半葉,沙皇俄國武力征服中亞,強迫清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割佔中國西北大片領土,使大批哈薩克牧民遭受到殘酷統治。哈薩克人民不畏強暴,多次起義,打擊了沙皇俄國在中亞的統治。《中俄伊犁條約》簽訂後,沙皇俄國強迫伊犁各族人民遷移,遭到哈薩克人民的頑強抵抗。

不僅如此,在1855年火燒俄國“貿易圈”的鬥爭中,在1871年抵抗沙皇俄國入侵伊犁的戰鬥以及阿勒泰地區抗俄的鬥爭中,哈薩克人民均表現出了堅決反對外敵入侵的愛國主義精神。1944年~1949年,哈薩克族人民積極參加了反對國民黨統治的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區革命,為新疆的和平解放做出了貢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