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的風俗習慣

來源:文萃谷 2.24W

哈尼族的民族節叫“庫扎扎”,時間為夏曆六月二十六日,因此又叫“六月年”。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哈尼族的風俗習慣,希望有所幫助!

哈尼族的風俗習慣

  俗

在雲南墨江一帶的哈尼族,有“踩路”定婚的傳統習俗。哈尼族葉車人男女交往中,如果雙方都有意,就在白傘下細談。居住在雲南哀牢山上的哈尼族人的婚禮多在黃昏時分舉行。哈尼族支系碧約,新娘從出嫁前三天就開始哭婚。

  新谷酒

每年秋收之前,居住在雲南元江一帶的哈尼族,按照傳統習俗,都要舉行一次豐盛的“喝新谷酒”的儀式,以歡慶五穀豐登,人畜平安。所謂“新谷酒”,是各家從田裏割回一把即將成熟的谷把,倒掛在堂屋右後方山牆上部的一塊小篾笆沿邊,意求家神保護莊稼,然後勒下穀粒百十粒,有的炸成谷花,有的不炸,放入酒瓶內泡酒。喝“新谷酒”選定在一個吉祥的日子,家家户户置辦豐盛的飯菜,全家老少都無一例外地喝上幾口“新谷酒”。這頓飯人人都要吃得酒酣飯飽。

  視火如命

哈尼人視火為家庭的生命,小心保護火種,虔誠敬奉火塘。他們每家都有幾個不同的火塘,不僅要煙火長燃,而且不可混用。第一個火塘煮小鍋飯、炒菜,第二個火塘專門蒸飯,還有個火塘只煮豬食,火塘上空吊一個硬篾編成的類似吊牀的"火課",用以薰炙食物。過節殺牲祭祖時,各户特備米飯、肉菜和辣酒各一碗,專門祭祀神聖的火塘。

  葬禮

在哈尼族的人生禮儀中,葬禮是最為隆重的,哈尼族認為:“人生在世一輩子,死在陰間得永生”。因此,死僅僅是跨向另一世界的門檻,人的靈魂永不滅,因而要舉行盛大的葬禮。

哈尼族葬禮中一般都有吃臨終飯、續氣、鳴槍宣告、易牀、停屍、淨身穿壽服、釘棺等一系列儀式。其中哭唱輓歌是最重要的部分,它貫穿了喪葬活動的始終。對輓歌唱詞掌握得多寡深淺,無形中也成了衡量哈尼女子是否聰穎能幹的尺度之一。姑娘少婦一遇喪事,便羣起聚集喪家,實地摹仿學習。因而整個場面,真假哭聲混雜而此起彼伏,熱鬧非凡。然而一曲喪家哀歌唱下,也足以讓每個聽者潸然淚下。

出殯前兩天,喪家要請有名的摩匹(祭司)給死者念育“指路經”和家譜,眼睛半睜半閉,手拿一把竹筒,每唸完一段,竹筒便在地上“咚、咚、咚”敲擊幾下。歸途中還須知道祖先名字,故摩匹也要不斷念誦家譜,這樣,死者才會順利得到祖先承認。

哈尼族葬禮中還有最引人注目的盛大儀式“莫搓搓”,一般都是為正常死亡的高壽男女舉行的。出殯前夜,青年男女在喪家附年燃起箐火,敲鑼打鼓。年輕人眉目傳情,歌聲舞影,通宵達旦。哈尼山寨平時嚴禁有關性內容的玩笑在異性或親戚面前出現,然而,在“莫搓搓”之夜,完全代之以生死融、哀樂共有的景象,而這恰恰體現了哈尼族的人生理念:死,意味着生,沒有生就沒有死,沒有死也就沒有生。個人軀體的死亡和消失,不應成為民族羣體衰落中喻示,而應當成為這個民族嬉體永生與和繁榮的契機。

  婚禮

每逢“扎勒特”(十月年),各地哈尼族的姑媽,娘娘及所有出嫁了的女子都要回孃家來,

父母兄弟同度佳節,藉以追認血緣祖根。孃家親人制作豐美的食品以盛情款待。按照哈尼族男女分桌進食的傳統風俗,女主人特意為回孃家的姑媽、娘娘們單獨設宴。眾女面對着滿桌可口的.食品卻羞於下筷。女主人便將一片芭蘸葉鋪在各人面前,隨即將桌上的各種美味一一揀到芭焦葉中,請客人儘量享用。在女主人的盛情面前,客人只好揀起一片食物好象正在吃,其實,她並沒有吃,而是把食物巧妙地捏在端飯碗的兩個手指問,表示懂禮。如赴宴女子大口進食,將成為世人的笑柄。哀牢山部分地區的哈尼族與漢族同度春節。節日或“阿瑪拖”(祭護寨神)期間,全村各户紛紛置辦豐美的食品,端於街心(村中),在古樸雄渾的鋩鼓聲和歡樂的歌聲中開懷暢飲,同食共樂。滿街心一字成行的豐美宴席實為奇觀,世人將其稱為“街心宴”,哈尼語謂之“多角角”或“資烏都”,意即輪流互飲(酒)。

在紅河一帶奕車人男女青年社交擇偶活動中,還有一種奇妙的戀愛宴會,當地哈尼語稱作“阿巴多”。“阿巴多”多在“十月年”期間舉行。經同村的一羣男青年商議,邀請遠村一羣姑娘於某日夜晚前來“阿巴多”。屆時,一二十位妙齡女郎整裝一新,手持火把來到男方村赴宴。男青年們見姑娘們應邀赴宴,欣喜若狂,便在一間燈燭通明的公房裏,擺開數張八仙桌,桌面上擺滿了大塊臘肉、乾巴、清蒸鯉魚、醃鴨蛋、大塊煎豆腐、大塊粑粑,煮大公雞,能上桌面的各種菜應有盡有。準備就緒,宴會開始,男女青年配對入席。桌外有一位風趣的斟酒人,給每人面前的酒杯裏盛滿酒。隨即,夥子頭和姑娘頭先舉杯互相對唱敬酒歌,互相敬酒,然後一一互唱互敬下去。當一對男女相互敬酒之際,其餘各對則相互敬菜唱歌。酒過三巡,東方欲曉,姑娘們便要告辭回去了。夥子們用芭蕉葉包紮好各種美味,分別送給站娘們在半路上吃,並定好到姑娘村還“阿巴多”的具體時間,姑娘們這才腳踏青霜消失在山路盡頭。

在哀牢山區部分哈尼族中,至今仍殘存着不同形式的“不落夫家”婚俗,即新娘分住孃家和夫家兩地。當新娘從孃家回夫家時,要用一個小巧精美的篾盒盛滿可口的米飯和火薰豬肉,醃鴨蛋帶去,當地哈尼語謂之“合戛拖”。據説,這是做孃的生怕自己的女兒在夫家不習慣、怕羞、受餓而特意備下的。當然,這盒可口的食物帶到夫家並非是新娘一人獨食,有時是夫妻一同享用,更多的時候是送給丈夫的弟妹們共食

墨江自稱阿木人的哈尼族,在整個婚禮儀式中,從頭到尾都離不開舞蹈。婚禮前夕,男女雙方都要在自家屋外用鬆、竹等搭一座棚子,作為迎送新人和待客的活動場所。婚禮這一天,迎親隊在途中留下一部分人準備回程時接應,其餘跟隨新郎前往女家。當他們來到女家寨口時,寨內鼓樂齊鳴,送親隊跳起傳統的舞蹈向寨口舞去,給接親人一一敬酒敬茶,然後大家共舞進寨直抵棚子裏。休息片刻,一對新人站在一張方桌旁,女家親屬用兩指夾着一片筍葉,環繞方桌起舞,意在禳災祈祥。

新郎、新娘在迎新隊和送親隊簇擁下前往男家的半途中,與等候多時的另一部分接親人相遇。大家就地圍成圓圈,踏着鋩鑼和鼓點節奏縱情起舞,以表示相互祝賀。當他們一起來到男家時,棚子內外已擺滿了豐盛的酒席。賓客剛落座,一位能歌善舞的婦女從上席起挨桌又唱又跳,緊跟其後的是一位男方主人,他端着上置三隻碗和一個酒葫蘆的簸箕,向每一桌取一點酒菜。待酒席快要結束時,一位廚師端着放有八隻大碗的竹篩,從廚房裏出來舞向每一酒席,客人們又象徵性地給搛上菜餚。最後,在他“該跳舞了”的一聲號令下,眾賓客紛紛離席,圍成一圈又一圈歡舞高歌,大家熱烈地祝福新人喜結良緣,勉勵他們勤儉持家、尊老愛幼。

新平等地自稱卡多的哈尼族,迎親時有一幕新娘“捶新郎”的喜劇。迎親隊到了女家,主客寒暄幾句就開懷暢飲,雙方家長也在那裏大吃大喝,説東道西,似乎忘了這天是新娘出嫁的日子。過了好一陣子,頭系紅綢、胸前掛滿銀飾的新娘,才羞澀地緩緩出現在迎親隊前。當走到新郎面前時,她突然愠怒於色,舉起雙手向新郎劈頭蓋臉地捶去。這時,大家起鬨助興。只見新娘又哭又捶,新郎則東躲西閃,毫不還手。當新娘捶夠了,突然破涕為笑時,新郎這才説“現在該走了吧”。在難分難捨之際,母女倆抱着又哭又唱。此時,新娘的兄弟姐妹強行把她倆分開,背起新娘就往外跑,迎親隊也尾隨而去。據説,“捶新郎”的本意是考驗新郎對愛情的忠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