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族的風俗習慣大綱

來源:文萃谷 3.13W

説到哈薩克族的風俗習慣,很多都是在草原遊牧的獨特環境下形成的,包括他們的飲食方面,服飾方面,以及婚俗和葬禮,這些都是很有特點的。朋友們,你們知道哈薩克族的風俗習慣有哪些嗎?

哈薩克族的風俗習慣大綱
  哈薩克族的風俗習慣

公元六世紀,哈薩克部族的咄陸部就在塔城、額敏一帶活動,十三世紀後,居住在額敏河流域的哈薩克部落有乃蠻、克烈、烏克斯、咄陸等部。十七世紀末,西部蒙古族準噶爾部與哈薩克各部因爭奪草場發生戰事,縣境內哈薩克人被迫向西遷移,哈薩克人口劇減。

以前的哈薩克人過着遊牧生活,逐水草而居,流動性較大。

十九世紀中葉,一部分居住在塔爾巴哈台山以北的俄國哈薩克人遷入塔城額敏一帶,和豐、阿爾泰的哈薩克人先後遷至額敏所屬的瑪依爾、加依爾一帶居住。1929年,蘇聯境內居住在塔爾巴哈台山以北的哈薩克人又一次大批遷入中國境內,一部分在額敏定居。1943年,額敏縣內哈薩克人達32222人。

新中國成立前,哈薩克族主要過着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居無定所,受文化教育的機會幾乎沒有,少數貴族及宗教上層掌管着經文,他們把子女送往外地讀書,大多數牧民與教育無緣。新中國成立後,哈薩克族的教育事業得到迅速發展,現有哈語中學9所,在校生4085人,國小17所,在校生5522人,通過普及九年義務教育,適齡兒童入學率已達到100%。

哈薩克人信奉伊斯蘭教,定居的教民建有清真寺,成年男子按時進寺禮拜。哈薩克人崇拜太陽和月亮,所以所住氈房和清真寺的門都是開向太陽升起的地方。

哈薩克族過去主要從事牧業生產,飲食帶有明顯的牧區特點,以牛羊肉和奶製品為主,肉食有手抓肉,紅燒肉、灌腸肉、燻肉等。經醃製、風乾的肉和馬腸不但味道鮮美,而且便於儲存。主食有炒米、饢、饊子、包爾沙克、抓飯、麪條、油餅等,奶製品有奶疙瘩、奶酪、奶油等。喜喝用磚茶加牛奶和適量的鹽煮成的奶茶,奶茶醇香且營養豐富,是每個家庭中必備的飲料。

過去的哈薩克族主要用牲畜的皮毛做衣料,布衣主要在夏秋天穿用。男子多穿用白布做的襯衣和長褲,冬天套以坎肩、短大衣,再套袷袢(棉衣),戴狐皮尖頂四稜皮帽。婦女喜穿連衣裙,年輕女子的連衣裙下襬有二到三層褶子,色彩豔麗,領口袖子繡有花邊,胸襟上飾有銀元等飾物。少女喜戴小花帽,以珠子瑪瑙作裝飾。新中國成立後,年輕人服裝緊隨潮流;男子穿西裝、夾克衫,婦女穿西裝套裙,只有節日時才穿傳統服裝。

哈薩克人在婚嫁上,提倡本民族通婚,但血緣須隔七代以上。婚姻有濃厚的買賣婚姻色彩,男方須交足夠的彩禮,方能迎娶,新中國成立後,這種現象有所好轉。近幾年,索要彩禮現象又有所抬頭。

哈薩克族的喪葬習俗按伊斯蘭教禮儀進行,一般是人死後隔天埋葬,葬前要請毛拉、阿訇為其誦經,屍體洗浴後用白布包裹,不用棺木,抬到墓地挖穴土葬。葬後7天、40天和週年都要舉行祭祀活動,稱過“乃孜爾”,進行緬懷和悼念。

哈薩克族的小男孩一般5-7歲要舉行割禮儀式,即割除少部分生殖器的包皮,並大宴賓客。

哈薩克人的節日主要有古爾邦節、肉孜節和納吾熱孜節。哈薩克人傳統的娛樂活動有刁羊、姑娘追、阿肯彈唱、賽馬和摔跤活動。

  哈薩克族舞蹈

黑走馬

卡拉角勒哈是哈薩克語,意為“黑色的走馬”。哈薩克族有一句古老的諺語:“歌和馬是哈薩克的兩支翅膀”。馬是哈薩克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和夥伴,而“黑走馬”更是馬中尤物,它形象剽悍雄壯,通體黑亮,走時步伐平穩有力,姿勢優美,蹄聲猶如鏗鏘的鼓點。騎上黑走馬,猶如進入一種藝術境界,人在舞,馬亦在舞。由此而形成了以卡拉角勒哈命名的民間舞蹈和同名樂曲。

卡拉角勒哈是一種比較古老的舞蹈,關於它的來源,在哈薩克族民間有這樣的傳説:很久以前,草原上有一位哈薩克族小夥子發現了一羣野馬,他揮動套馬索套住了一匹非常剽悍的黑色野馬。小夥子歷盡種種艱辛,克服重重困難,終於將它馴化成一匹上好的走馬。當他騎着黑走馬回到阿吾勒(家鄉)時,鄉親們聞訊紛紛前來祝賀。小夥子在馬上和馬下,用各種動作自豪而詼諧地表演了他捕捉和馴化黑馬的整個過程。從此,以騎馬為題材的'表現草原上駿馬奔馳時矯健姿態的卡拉角勒哈舞蹈便在哈薩克族民間流傳。

卡拉角勒哈男性的動作輕快有力,剛健蒼勁,模仿黑走馬的走、跑、跳、躍等姿態,在全身一張一弛的律動中表現狙獷、剽悍和豪放的風格。女性的動作優美舒展、活潑含蓄,如顯示姑娘美麗而自豪的“花兒贊”,窺視戀人的“羞窺”,前俯後仰的“展裙吊花”等。男女的這些動作,都包含着特定的內容,與表演者的內心情感和幽默詼諧的面部表情融為一體,並根據舞者自身水平可以自由發揮,不斷增加新的內容和動作。表演者時常把勞動和生活中具有濃厚特色的各種動態揉進舞蹈之中,使卡拉角勒哈的舞蹈語彙和表演內容更加豐富多樣,並由此衍化出諸如“擀氈舞”、“擠奶舞”、“繡花舞”、“拉麪舞”等舞蹈。

卡拉角勒哈既可以在歡樂的大型集會中,也可以在小小的氈房裏進行表演。可以由一人單獨跳,也可以雙人對跳或多人集體表演。舞法亦可以因人、因地而異。視當時的氣氛和環境,有輕鬆愉快的表演,有剛強有力的表演,也有幽默滑稽的表演,從而得到各種不同的藝術效果。哈薩克族人在放牧、勞動之餘,常常伴着冬布拉的琴聲跳卡拉角勒哈,高歌歡舞達旦。

卡拉角勒哈以同名樂曲伴奏。這種樂曲的節奏感極強,明快活潑,旋律宛如駿馬在草原上馳騁。它由哈薩克族的傳統樂器冬布拉彈奏,按照舞蹈的快慢來變換節奏,並形成了大同小異的地方特點和個人演奏技巧。

卡拉角勒哈可以隨時隨地即興起舞表演,即興表演時不需要專門的服飾和道具。在民俗活動等演出時需要戴氈帽,穿襯衫和帶彩色圖案的坎肩,穿長褲和靴子,扎牛皮腰帶。

阿嘎加依

“阿嘎加依”是哈薩克語,故鄉的意思,哈薩克族人只要一提到“阿嘎加依”就會想到阿勒泰。大型哈薩克民族歌舞詩《阿嘎加依》以詩的抒情方式表達哈薩克族歌舞,以現代藝術手法演繹草原文化,反映了新疆大地上哈薩克族的歷史與傳統、生活與夢想,是一部美輪美奐、有靈魂、充滿想象力的作品。

《阿嘎加依》演出陣容龐大。作品演出時間為90分鐘,分《序幕》、《生命達斯坦》、《英雄達斯坦》、《愛情達斯坦》、《狂歡達斯坦》和《尾聲》6個部分,在所涉及到的節目內容中,80%以上都是哈薩克民族傳承下來的受國家或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經典文化元素。獨特的民族服飾、原生態的歌舞文化、優美的音樂和超凡的舞美給觀眾帶來了無與倫比的藝術享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