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數學教案及教學設計

來源:文萃谷 2.23W

趣味教學可以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創造性,對於活躍課堂氣氛,軟化知識難點,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都起着很大的作用,趣味數學教案有哪些呢?下面是的趣味數學教案資料,歡迎閲讀

趣味數學教案及教學設計

  趣味數學教案篇1

用一隻平底鍋煎餅,每次只能放兩隻餅。煎熟一隻餅需要2分鐘(正反面各需要1分鐘)。請你想想煎3只餅至少需要幾分鐘?怎樣煎?

再想想:煎99個、100個餅需要多少時間?煎n個呢?為什麼?

思維訓練——四年級趣味數學(2)

括號裏應該填幾?

下面兩個表裏的數的排列都存在着某種規律,你能找出這個規律,並根據這個規律把括號裏的數填進去嗎?試試看,很有趣的。

2 、 5 、 6 、 7 、 11

8 、 10 、()、4 、18

6 、 10 、 12 、9 、20

(表1)

2 、 13 、 5 、 6

4 、 11 、 5 、 7

7 、()、 4 、 10

7 、 11 、 1 、 12

(表2)

思維訓練——四年級趣味數學(3)

巧填運算符號

不用括號,在四個4之間填上適當的運算符號

(+、—、×、÷),使

4 4 4 4=0

思維訓練——四年級趣味數學(4)

巧填括號

請你在下面的算式裏,適當添上括號使等式成立。

(1)4×6+24÷6-5=15

(2)4×6+24÷6-5=0

思維訓練——四年級趣味數學(5)

一個同學不仔細在做一道減法題時,把減數65寫成了56,最後所得的差是40,正確的答案應該是多少?

思維訓練——四年級趣味數學(6)

一個班有48人,班主任統計問:“做完語文作業的舉手”,有37人舉了手。又問:“做完數學作業的舉手”,有42人舉了手。最後問:“語文、數學都沒有做完的舉手”,沒有人舉手。請你算算,這個班語文、數學都做完的有多少人?

思維訓練——四年級趣味數學(7)

在下面的方框裏填上適當的數

1、360÷(6×□)=20

2、125×(28÷□)=500

思維訓練——四年級趣味數學(8)

如果△×□=〇 那麼下面的算式哪幾個是正確的?

(1)□÷〇=△ (2)〇×△=□

(3)〇÷△=□ (4)□+〇=△

(5)〇-□ =△ (6)△=〇÷□

思維訓練——四年級趣味數學(9)

小馬虎在做一道計算題(1800-□)÷25+192時,沒有注意題裏的括號,先用□裏的數除以25,然後按照加減運算的順序計算,得1968。這道題應該得多少?

思維訓練——四年級趣味數學(10)

有一個同學在讀一個小數時,把小數點讀丟了,結果讀成了四萬五千零一。原來的小數讀出來只讀一個零,原來的這個小數應該是多少?

四年級同學思維訓練題(11)

找規律填數的題目要求我們根據已知數之間的聯繫,找出其中的規律,從而求得相應的數。

從數列中找規律,一般有兩種方法:

(1)、根據前後兩個數之間的關係,找出規律,推斷出要填的數。

(2)、根據相鄰兩個或幾個數之間的關係,找出規律,推斷出所要填的數。

請你先找出下面各列數的規律,然後在( )裏填上合適的數。

(1)2、6、10、14、( )、( )…….

(2)18、19、21、24、28、( )…….

(3)2、4、8、16、( )……..

(4)12、2、10、2、8、2、( )、( )

(5)1、1、2、3、5、8、13、21、( )、()

(6)2、3、5、9、17、( )

(7)99、36、15、( )

(8)0、1、3、8、21、( )

思維訓練——四年級趣味數學(10)

有一個同學在讀一個小數時,把小數點讀丟了,結果讀成了四萬五千零一。原來的小數讀出來只讀一個零,原來的這個小數應該是多少?

  趣味數學教案篇2

活動內容:和差問題

活動目標:

1、瞭解和差問題的結構特徵,研究和差問題解答的一般方法,並準確解答。

2、藉助線段圖進行分析,理解用假設法將和差問題轉化,完整口述思路。

3、優選方法,體會和差問題在解決生活實際中的作用。(拓展)

4、營造民主、愉悦的學習氛圍,探求問題特徵與解答方法。(情感)

活動重點: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尋找等量關係,能較熟練地列方程解"和差問題"。

活動難點:從不同角度探究解題的思路,初步體會利用等量關係分析問題的優越性。

活動過程:

一、課前遊戲

(意圖:感知和差問題的結構特徵: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差,求大數與小數)

寫數猜數:

學生選擇1-9中的任何一個數,寫在卡片上,算出與同桌卡片上數的和與差。

填入統計表中。(同桌學生報數,全班猜數,教師輸入,指導學生驗證)

教師填寫後兩列的和與差,和是100,差是20;和是168,差是32。提出質疑:當和與差比較大時,還能猜嗎?有必要去尋找方法.

揭示課題:

共同特徵: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差,就能找到大數和小數。我們把這類題型稱為和差問題,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生活中的和差問題。

二、創境新授

(意圖:藉助線段圖,通過小組探究,理解假設法進行轉化的三種方法)

1.情景研究:

理解畫形結合圖的意思,明確大數是蘋果,小數是桔子。小組開展探究活動。

PPT三種方法配合進行分析與彙報。體會三種假設的過程,感悟轉化思想。

方法一:假設拿去了4個蘋果,還有10個水果,蘋果和桔子的個數就相等了。就是轉化成了小數桔子的兩倍。再除以2就算出桔子的個數。

方法二:假設再拿來4個桔子,就有了18個水果,蘋果和桔子的個數也相等了。就是轉化成了大數蘋果的兩倍。再除以2就算出蘋果的個數。

啟發:這兩種方法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不同點是第一種方法是和+差,第二種方法是和-差;相同點是都用了假設轉化的方法,最後都除以2。

方法三:也可以將4個蘋果平均分成2份,然後將總數14平均分成2份,再用7+2或算出蘋果個數,用7-2算出桔子個數。這也是巧妙運用假設,將平均數運用到和差問題的解答中。

完整板書,規範學生對綜合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大數=(和+差)÷2 小數=(和-差)÷2

蘋果:(14+4)÷2 桔子:(14+4)÷2 蘋果:14÷2 +4÷2

=18÷2 =10÷2 =7+2

=9(只) =5(只) =9(只)

桔子:9-4=5(只) 蘋果:5+4=9(只) 桔子:7-2=5(只)

或14-9=5(只) 或14-5=9(只)

2.再理解方法:大數-差=小數的2倍,再除以2=小數

小數+差=大數的2倍,再除以2=大數

3.嘗試應用:小強和爸爸年齡和45歲,爸爸比小強大25歲,爸爸和兒子各多少歲?

(1)讀出兩個信息與問題,課件展示線段圖,學生空畫。

(2)理解列式:假設爸爸少25歲就和小強年齡一樣,小強和爸爸的年齡和45歲就變成了是45-20=20歲。20歲表示是兩個小強的年齡和,再用20除以2算出小強的年齡。知道了小強的年齡,爸爸的年齡又怎樣算呢?完整口述假設過程,上台板演,學生欣賞

(3)再次強調求和差問題的方法:解答和差問題你最感欣賞的方法是什麼?

生:假設法

生:(和+差)÷2=大數 (和-差)÷2=小數

4.鞏固方法,準確填數:

回到猜數遊戲,用假設法求出大數與小數:和168,差32。和999,差111。

引導學生根據數據對第一組選擇(和+差)÷2=大數的方法,對後一組選擇(和-差)÷2=小數的方法。

三、探究變化

師:生活中還有許多和差問題。

1、小強在本單元測試中語文數學的平均成績是96分,數學比語文多8分。語文和數學各得幾分?(一題多變,你能有幾種轉化的.方法。再判斷分析。)

猜測語文與數學分數。理解平均分數的意義。

A、數學:(96+8)÷2=104÷2=52(分) 語文:96-52=44(分)

語文:(98-8)÷2=88÷2=44(分) 數學:96-44=52(分)

對方法A進行反思和質疑。尋找錯誤的原因。

B.數學:96×2=192(分) (192+8)÷2=200÷2=100(分) 語文:192-100=92(分)

語文:96×2=192(分) (192-8)÷2=184÷2=92(分) 數學:192-92=100(分)

C、數學:96+8÷2=96+4=100(分) D、語文:96-8÷2=96-4=92(分)

怎樣理解8÷2?

2、認真選擇(機動題):大強和小強共有300元去買書,大強給小強50元兩人的錢就一樣多了,你知道大強和小強各有多少錢?

藉助線段圖來理解。選擇合理的算式。

四、課堂總結

今天你記憶最深的是什麼?評價同學或老師。

學習總結: 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差,求這兩個數的問題就是和差問題。解和差問題的策略很多,用假設法將大數轉化成小數,(和-差)÷2=小數;或者將小數轉化成大數,(和+差)÷2=大數;巧用平均數移多補少等。

五、欣賞變化

1.轉化成3個大強

2.轉化成3個小強

3.轉化成3個爸爸

課堂延伸:

讓我們在音樂中帶着思考,將假設轉化的思想,將優化選擇的策略帶回家,去解決更多的數學問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