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的象徵意義

來源:文萃谷 2.95W

鹿科(Cervidae)是哺乳綱偶蹄目下的一科動物。體型大小不等,鹿科動物其特徵是生有實心的分叉的角,一般僅雄性有1對角,雌性無角,體長0.75~2.90米,體重9~800千克。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鹿的象徵意義,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鹿的象徵意義
  鹿的象徵意義

鹿在古代還被視為神物, 認為鹿能給人們帶來吉祥幸福和長壽,那些長壽神就是騎着梅花鹿;在商代鹿骨已用作占卜,殷虛還發現鹿角刻辭;東周時期,楚墓中流行使用本雕鎮墓鳥獸神怪,它們的頭上都安裝真實的鹿角,形成楚文化的特點。

作為美的象徵,鹿與藝術有着不解之緣,歷代壁畫、繪畫、雕塑中都有鹿。如漢代的騎士射鹿圖,佛座上的卧鹿浮雕;內蒙古白岔河發現商代巖畫,其中以鹿最多,千姿百態,生活氣息濃厚;現代的街心廣場、庭院小區矗立着羣鹿、獨鹿、母子鹿、小鹿、夫妻鹿的雕塑;一些商標、館驛、店鋪扁額也用鹿,是人們嚮往美好,企盼財運興旺的心理反映。 甲骨文鹿字突出一雙鹿角。《説文》中提到:“鹿,旅行也。鹿之性見食急,則必旅行。”由公鹿、母鹿成雙出遊衍生而有婚姻含義。而麗字本來就是與鹿有關的象形字,象兩張鹿皮之形,古人嫁娶男方要送女方以兩張鹿皮作為聘禮。寓意迎娶美麗的姑娘!麗字的美麗之義則是後引申出來的。《通鑑外紀》載:“上古男女無別,太昊始設嫁娶,以儷皮為禮。”後人稱夫妻為伉儷。而儷皮就是鹿皮。而美麗也被作為善良、柔美形容女子端莊、內斂而沿用至今。

過去有兩個成語。一個是“鹿車共挽”,是舊時用於稱讚夫妻同心,安貧樂道。而鹿車就是我們在過去常見的獨輪車。

還有一個叫“鴻案鹿車”,也是比喻夫妻之間相互尊重,相互體貼,同甘共苦之意。 自古以來,鹿對人類健康的促進從開始的食其肉、寢其皮、用其骨,開始發展為後期的不斷深入認識。經過了相當漫長的時間。

《坤雅》雲:‘鹿乃仙獸,自能樂性,行則有涎,不復急走。”可見古人認為食鹿脯有延年益壽的作用,把長壽鹿稱為“仙鹿。

明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提到:“鹿之一身皆益人,或煮或蒸或脯,同酒食之良。大抵鹿乃仙獸,純陽多壽之物,能通督脈,又食良草,故其肉、角有益無損” 。

我國五代一部著名的本草書《日華子本草》中記載:鹿,補虛羸,壯筋骨,破瘀血,安胎下氣。可見人們對鹿藥治療男女生殖疾病是早有認識的。鹿不僅將男性的生殖年限大大延長,而且將做母親的權利重新賜還給那些渴望做母親而不能的芸芸眾生,對人類的繁衍作出了卓越貢獻,受到人們崇拜是理所當然的。所以,鹿自古以就被賦予了健康的象徵意義。 鹿與戰爭的淵源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由於鹿是古時人們經常追逐捕獵的對象,於是,當人們目睹統治階級對權力的追逐時,便很自然地聯想日常生活中逐鹿捕獵的情形,並以此為喻,使鹿具有象徵的意義。

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淮陰侯列傳》説:“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而唐朝宰相魏徵在《述懷》詩中也提到:“中原初逐鹿,投筆事戎軒。”這裏的鹿比喻帝位、政權。鹿為什麼堪比帝位、政權呢?説明鹿在歷史上作用很重要。

在石器時代,乃至青銅武器出現後的相當一段時期內,應該説擁有此類武器的多少,就決定戰爭的勝負。因此,在戰爭之前,各部落都往往要先去追逐鹿羣。鹿角就是武器。得到鹿羣就得到武器,失去鹿羣,就等於失去武器來源。當然帝位、政權、統治地位就難保。這樣,鹿就等同於帝位、政權了。

這應是司馬遷所説“失其鹿”的原意。惟其少,因而要去逐,逐鹿是戰爭之前必經的過程。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逐鹿中原”、“進祿加官”等等,都有仕途、權利的象徵。

  鹿的生長繁殖

角是雄鹿的第二特徵(僅馴鹿Rangifer tarandus雌雄皆有角),同時是爭偶的武器,其生長與脱落受腦下垂體和睾丸激素的影響。北方的鹿過了繁殖季節,角便自下面毛口處脱落,第二年又從額骨上面的1對梗節上面的毛口處生出,初長出的角叫茸,外面包着皮膚,有毛,有血管大量供血,分杈;隨着角的長大,供血即逐漸減少,外皮遂乾枯脱落。1~2歲生出的初角幾乎是直的,以後角的分杈逐年增多,到成年後定型。有角種類的雌鹿如無角亦不具獠牙狀上犬齒。雄鹿大於雌鹿。毛色冬深夏淺,多數幼鹿有白色斑點,有的種類(如梅花鹿Cervus nippon和豚鹿Axis porcinus)成體也有斑。足4趾,第三和第四趾發達,支撐身體重量,第二和五趾退化變小。雌鹿有2對乳頭。熱帶鹿沒有固定的繁殖季節,一年發情多次,角不脱落;温帶鹿晚秋至冬季交配,多數一雄多雌,每胎產1~2仔,多達3~4仔。

  鹿的生活習性

鹿是偶蹄目的1科,眼窩凹陷,有顏面腺;有足腺;肝無膽囊。體長0.75~2.90米,體重9~800公斤。共16屬約52種。梅花鹿是鹿科鹿屬的'1種。因為身上有一些明顯的白斑在背脊兩旁和體側下緣排列成行而得名。也叫花鹿。梅花鹿分7個亞種,中國有5個亞種。體型中等,體長約150釐米,肩高80~110釐米;鼻端裸出而呈裂縫狀;雄鹿有 角,每年約4月脱盤長茸,其角一般到4杈為止,眉杈斜向下伸,第2杈與眉杈相距甚遠;冬天毛的顏色為慄棕色,白色斑點不顯,尾下部為白色,腹毛淡棕;夏天毛紅棕色,有的為暗灰褐色,背部中線地方為黑色,有的至尾部黑色線變細,尾上部黑色,下部白色。分佈於西伯利亞東南方,日本,中國的東北、華北、東南和台灣。喜棲於混交林,山地草原和森林邊緣,一般不進入密林。冬季多在陽坡低凹背風處,春秋則在空曠少樹地區活動。夏季喜蔭涼,多在陰坡開闊透風的地方,有時為了避免蚊蠅叮咬也到高山草原活動。性機警,晨昏時結羣。主要以青草、嫩芽、樹葉、沙蔘等為食。每年8~11月交配,懷孕期7~8個月,4~6月為產仔盛期,每胎1~2仔。梅花鹿為重要的經濟獸類,現今野生梅花鹿數量非常稀少;中國列為一類保護動物。鹿茸是名貴的藥材。國內已大量進行人工飼養,並進行活鹿取茸(對鹿不會造成傷害)。角是鹿科動物中雄鹿的第二性徵(個別屬無角,如獐屬),同時也是雄鹿之間爭奪配偶的武器。角的生長與脱落受腦下垂體和睾丸激素的影響。北方的鹿過了繁殖季節,角便自下面毛口處脱落,第2年又從額骨上面的1對梗節上面的毛口處生出。剛長出來的角叫茸(我們通常叫鹿茸),外面包着皮膚,有毛,有血管大量供血,分杈。隨着角的長大,供血即逐漸減少,外皮遂乾枯脱落。1~2歲時生出的初角幾乎是直的,以後角的分杈逐年增多,到成年後定型。鹿是典型的草食性動物,吃草、樹皮、嫩枝和幼樹苗。腿細長,善奔跑。雄鹿大於雌鹿,多數一雄多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