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的象徵意義

來源:文萃谷 2.03W

長城(Great Wall)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是一種很長的牆體防禦建築,或形式和牆體相近、防禦性質和牆體一樣的防禦建築。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長城的象徵意義,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長城的象徵意義

自秦漢至明清,長城沿線的許多關口成為農、牧兩大經濟、文化系統民族交易的場所或中心,有的逐漸發展成為長城沿線的重要城鎮。長城既保證了農業經濟、文化與畜牧業經濟、文化的正常發展,又為二者的交流和相互補充提供了場所和方便;又起着調解兩種經濟,使農、牧業經濟朝着主輔相互配合的方向發展的重要作用。因此,長城不單純是曾起過將兩種經濟、文化分割開來的作用,還曾擔負着將兩種經濟、文化緊緊繫在一起的重任。秦漢之時,累計投入的兵民有近千萬之眾。秦始皇在修築長城的同時,即着手加強邊境地區的開發建設,揭開了屯田戍邊、開發邊區的序幕。漢代由於修築長城的時間較長,曾有多人提出移民實邊的建議,這些建議先後被漢政府採納接受並組織實施。移民和戍守長城的軍人一起,開墾荒地進行農耕,不但加速了邊區的經濟開發,節省了政府的大量軍費開支,而且大大減少了長途運輸之苦,並將華夏文化遠播四方。

在文化方面,長城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和發展上也起了重要作用。長城的修建和戍守,長城區域的爭戰使中國古代漢族和十幾個少數民族進行了廣泛融合。漢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南匈奴歸漢,實現了中原農業區的華夏漢族與北方畜牧民族的匯合,這便是中華民族的形成之始。建國以後在內蒙古陰山一帶漢代城堡遺址的考古發現,説明漢與匈奴的和平往來,並沒有完全被萬里長城和軍事堡壘所遮斷。唐代,唐太宗大破突厥軍後,使數十萬降眾居住在邊境長城沿線一帶,設置六個都督府,任命突厥人為都督。突厥人接受了漢族先進的經濟和文化,進一步加速了民族融合的步伐。金元時期,雁門關外由起初的“不植桑榆不種麻”,到後來的“生民何處不桑麻”,正反映了這一歷史的規律。明在長城沿線開放“馬市”,表現了漢蒙互相依存、漸趨融合的密切關係。清政府採取懷柔政策,進一步促進了長城一帶的民族大融合。

長城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偉大的軍事防禦工程,它並非簡單孤立的一線城牆,而是由點到線、由線到面,把長城沿線的隘口、軍堡、關城和軍事重鎮連接成一張嚴密的網,形成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軍堡、關城和軍事重鎮這個體系具有戰鬥、指揮、觀察、通訊、隱蔽等多種功能,並配置有長駐軍隊的點線結合防禦工程整體。長城所體現出的軍事防禦思想,在軍事發展史上有重要地位。長城的產生和發展和中國古代的整個軍事發展同步前進,對於研究古代軍事作戰思想形成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秦皇漢武,包括明初,無不是在主動出擊、軍事上取得壓倒優勢時修建長城的。這説明,修築長城既是一種積極防禦,又是積蓄力量、繼續進取的謀略。

修築長城,是針對西北邊地實情所採取的積極措施,是化被動為主動。需要要強調的是,長城的防禦作用不是一般人以為的“不被攻陷”;其真正的用處在於——入侵者或許能集中力量偶爾攻破一兩個關口、闖入內地,但只要整段長城還駐守有強勁的軍隊,入侵者就始終面臨被阻擊、伏擊而無法回家的危險;尤其是,長城扼住了燕山和太行山北支各個交通要道,遊牧民族的騎兵縱然破關而入,但只能對內地實施騷擾,而他們的後勤根本無法通過關口輸送進來,故而無法在內地立足、從而動搖中華帝國的根基。癬疥之疾再重,也侵入不到膏肓,這是長城存在的根本意義。

在長城出現的2000多年來,以長城為中心,南北文化的交流始終沒有停止過。戰國時期,趙武靈王修建趙長城,號召國人學習“胡服騎射”,進行南北文化交流。秦漢時期,長城南北文化進行了空前的對話與交流,在長城沿線發現的秦權、詔版,內蒙和林格爾漢墓壁畫、單于和親瓦當,還有聞名遐爾的昭君墓等,均是南北文化交流融合的見證。在長城地區的文化帶裏,遺留下來眾多的名勝古蹟,諸如敦煌、雲岡石窟、麥積山、萬佛堂石窟壁畫、雕塑;元代居庸關雲台、金代的盧溝橋以及金中都、元大都遺址與出土的文物等,都體現了文化交流的特點,同時也記載着中華民族歷史上文化的輝煌。

長城對於世界瞭解中國,中國走向世界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在漢朝長城就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也起到了很大的促進和保護作用。自從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諸國之後,遂以長城要塞為根據地,開闢和維護着東起漢朝首都長安(今西安),西到大秦(地中海東岸一帶)全長2萬餘里的交通幹道,這就是著名的“絲綢之路”。幾千年來,中外友好使團頻繁往來於這條古道上,中外文化在此融合、交流,直到今天仍在發揮着作用。許多外國人知道中國是從長城開始的,長城是世界上其它國家人民瞭解中國歷史、中國文化、中華民族的一個最好的切入點。萬里長城這一凝結着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智慧與力量的宏偉建築,在人類歷史上留下的寶貴遺產。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將萬里長城定為世界文化遺產,證明長城所具備的歷史文化和人文價值已被世界所承認,長城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長城以其雄偉的氣勢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吸引着歷代文人名士,以長城為題材創作了大量的文藝作品,其中唐代的“邊塞詩”尤為典型。如李白的“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王昌齡的“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王維的“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幹樹萬樹梨花開”等名句,千載傳誦不絕。孟姜女送寒衣的歌詞至今還廣泛傳唱着。唐以下的宋、元、明、清以及近現代,均有不少詩人詞人名人,路經或登臨長城,有感於長城的修築、作用,以及長城兩側的壯美河山等,揮毫寫出了名篇佳作,迄今仍廣為流傳,大大豐富了長城文化的寶庫。

  長城的建築方法

長城的防禦工程建築長城的防禦工程建築,在兩千多年的修築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首先是在佈局上,秦始皇修築萬里長城時就總結出了“因地形,用險制塞”的重要經驗,接着司馬遷又寫入《史記》之中,之後的每一個朝代修築長城都是按照這一原則進行,成為軍事佈防上的重要依據。凡是修築關城隘口都是選擇在兩山峽谷之間,或是河流轉折之處,或是平川往來必經之地,這樣既能控制險要,又可節約人力和材料,以達“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效果。修築城堡或烽火台也是選擇在險要之處。至於修築城牆,更是充分地利用地形,如像居庸關、八達嶺的長城都是沿着山嶺的脊背修築,有的地段從城牆外側看去非常險峻,內側則甚是平緩,有“易守難攻”的效果。在遼寧境內,明代遼東鎮的長城有一種叫山險牆、劈山牆,就是利用懸崖陡壁,稍微地把崖壁劈削一下就成為長城。還有一些地方完全利用危崖絕壁、江河湖泊作為天然屏障。[29]

在建築材料和建築結構上以“就地取材、因材施用”的原則,創造了許多種結構方法。有夯土、塊石片石、磚石混合等結構;在沙漠中還利用了紅柳枝條、蘆葦與砂粒層層鋪築的結構,在今甘肅玉門關、陽關和新疆境內還保存了兩千多年前西漢時期這種長城的遺蹟。[1]

明長城修建1570年

隨着社會生產力進步,制磚技術不斷髮展,明代磚製品產量大增,已不再是珍貴的建築材料,所以明長城不少地方的城牆內外檐牆都以巨磚砌築。在當時全靠手工施工,靠人工搬運建築材料的情況下,採用重量不大,尺寸大小一樣的磚砌築城牆,不僅施工方便,而且提高了施工率,提高了建築水平。其次,許多關隘的大門,多用青磚砌築成大跨度的拱門,這些青磚有的雖然已嚴重風化,但整個城門仍威嚴峙立,表現出當時砌築拱門的高超技能。從關隘的城樓上的建築裝飾看,許多石雕磚刻的製作技術都極其複雜精細,反映了當時工匠匠心獨運的藝術才華。

  長城的建築結構

長城並不只是一道單獨的城牆,而是由城牆、敵樓、關城、墩堡、營城、衞所、鎮城烽火台等多種防禦工事所組成的一個完整的防禦工程體系。這一防禦工程體系,由各級軍事指揮系統層層指揮、節節控制。[1]

牆身

牆身是城牆的主要部分,平均高度為7.8米,有些地段高達14米。凡是山崗陡峭的地方構築的比較低,平坦的地方構築得比較高;緊要的地方比較高,一般的地方比較低。牆身是防禦敵人的主要部分,其總厚度較寬,基礎寬度均有6.5米,牆上地坪寬度平均也有5.8米,保證兩輛輜重馬車並行。牆身由外檐牆和內檐牆構成,內填泥土碎石。

外檐牆是指外皮牆向城外的一面。構築時,有明顯的收分,收分一般為牆高125%。牆身的收分,能增加牆體下部的寬度,增強牆身的穩定度,加強它的防禦性能,而且使外牆雄偉壯觀。內檐牆是指外皮牆城內的一面,構築時一般沒有明顯的收分,構築成垂直的牆體,關於外檐牆的厚度,一般是以“垛口”處的牆體厚度為準,這裏的厚度一般為一磚半寬,根據收分的比例,越往下越厚。磚的砌築方法以扁砌為主。

長城的城牆是這一防禦工程中的主體部分。它建於高山峻嶺或平原險阻之處,根據地形和防禦功能的需要而修建,凡在平原或要隘之處修築得十分高大堅固,而在高山險處則較為低矮狹窄,以節約人力和費用,甚至一些最為陡峻之處無法修築的地方便採取了“山險牆”和“劈山牆”的辦法,在居庸關、八達嶺和河北、山西、甘肅等地區的長城城牆,一般平均高約7、8米,底部厚約6、7米,牆頂寬約4、5米。在城牆頂上,內側設宇牆,高1米餘,以防巡邏士兵跌落,外側一面設垛口牆,高2米左右,垛口牆的上部設有望口,下部有射洞和擂石孔,以觀看敵情和射擊、滾放擂石之用。有的重要城牆頂上,還建有層層障牆,以抵抗萬一登上城牆的`敵人。到了明代中期,抗倭名將戚繼光調任薊鎮總兵時,對長城的防禦工事作了重大的改進,在城牆頂上設置了敵樓或敵台,以住宿巡邏士兵和儲存武器糧襪,使長城的防禦功能極大的加強。[1]

牆的結構內容是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而定的,總觀萬里長城的構築方法,有如下幾種類型:

1.版築夯土牆;2.土坯壘砌牆;3.青磚砌牆;4.石砌牆;5.磚石混合砌築;6.條石;7.泥土連接磚。

用磚砌、石砌、磚石混合砌的方法砌築城牆,在地勢坡度較小時,砌築的磚塊或條石與地勢平行,而當地勢坡度較大時,則用水平跌落的方法來砌築。

烽燧

長城體系中設置有大量烽燧(烽火台)作為情報傳遞系統,是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消息傳遞方式。古代邊防報警有兩種信號,遇有敵情發生,白天放煙叫“烽”,夜間舉火叫“燧”,台台相連,傳遞訊息。白天燃煙,夜間舉火,是因為白天陽光很強,火光不易看見,煙霧相對矚目;而夜間煙霧不顯,火光在很遠處就能看見,這是很科學的方法。為了報告敵兵來犯的多少,還以燃煙、舉火數目的多少來加以區別。到了明朝還在燃煙、舉火數目的同時加放炮聲,以增強報警的效果,使軍情可迅速傳達千里之外。按明朝制度,舉一煙鳴一炮表示來敵100人左右;舉二煙鳴二炮,來敵500人左右;1000人以上舉三煙鳴三炮。

烽燧

按配置的位置和功能,烽燧可以分為四組:設在大漠深處的烽火台是發出警訊的最前線,沿長城兩側設置的烽火台向沿線傳遞情報,由長城通往京師的系列烽火台與王朝中央聯繫,還有一組烽火台與長城所在地附近的地方政府和駐軍聯繫。

烽燧的建築早於長城,但自長城出現後,長城沿線的烽火台便與長城密切結為一體,成為長城防禦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的就建在長城之上。烽燧在漢代稱作烽堠(烽候)、亭燧,唐宋稱作烽台,並把“烽燧”一詞也引申為烽火台,明代則一般稱作煙墩或墩台(西北明代墩台,大的還有禦敵之功能,小的則只有望而無點烽火之功能)。烽火台一般相距10裏左右,明代也有距離5裏左右的。

烽燧的佈局也十分重要,關鍵為要將其佈置在高山險處或峯迴路轉的地方,而且必須臨近的三個烽燧都在彼此的視野範圍內,以便於隨時查看和傳遞消息。烽燧除了傳遞軍情之外,還為來往使節保護安全,提供食宿、供應馬匹糧秣等服務。有些地段的長城只設烽台、亭燧而不築牆。[1]

城堡

城堡按等級分為衞城、守禦或幹户所城和堡城,按防禦體系和兵制要求配置在長城內側,間有設於牆外者。

萬里長城第一台——鎮北台

衞、所城之間相距約百餘里,衞城周長6—9裏,千户所城周長4—5裏,磚砌城牆,外設馬面、角樓,城門建甕城,有的城門外還築月城或正對甕城門的翼城,以加強城門的控守。城內有衙署、營房、民居和寺廟。衞、所城與長城的距離或近或遠,視長城內位置適中、地勢平緩、便於屯墾的地方而建。

堡城或稱邊堡,間距10裏左右,城周1—3裏,磚包城垣,開1—2門,建甕城門。城內有駐軍營房、校場、寺廟,邊堡同長城的間距一般不超過10裏,遇警時可迅速登城。

關城

天下雄關——嘉峪關

關城是萬里長城防線上最為集中的防禦據點。關城設置的位置至關重要,均是選擇在有利防守的地形之處,以收到以極少的兵力抵禦強大的入侵者的效果,古稱“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生動地説明了關城的重要性。

長城沿線的關城有大有小,數量很多。就以明長城的關城來説,大大小小有近千處之多。有些大的關城附近還帶有許多小關,如山海關附近就有十多處小關城,共同組成了萬里長城的防禦工程建築系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