鴛鴦的象徵意義

來源:文萃谷 9.36K

鴛鴦為中國著名的觀賞鳥類,之所以被看成愛情的象徵,因為人們見到的鴛鴦都是出雙入對的。作為經常出現在古代中國神話傳説和文學作品中的鳥類。人們常用鴛鴦來比喻男女之間的愛情。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鴛鴦的象徵意義,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鴛鴦的象徵意義
  鴛鴦的象徵意義

鴛鴦在當代中國人概念裏是愛情的象徵,但其實鴛鴦這個詞最早並不是形容男女之情的,而是用來形容男人與男人的感情。

在我國現存最早的詩文總集《昭明文選》中曾有這樣的記載:蘇武形容自己和李陵“夕為鴛與鴦,今為參與商”。意思是,我們以前就像是鴛鴦一樣的好兄弟,現在卻如同參星和商星,一個在西,一個在東,此出彼沒,永遠不能相聚了。

蘇武這麼説,是因為他和李陵都曾同時在匈奴落難。蘇武最終重返故土,在與李陵惜別時,互贈詩句,作出了這種比喻。

後來曹植在給弟弟的《釋思賦》中也曾寫道:“樂鴛鴦之同池,羨比翼之共林。”可見,曹植也曾用“鴛鴦”比喻兄弟。

用“鴛鴦”比喻男女愛情,開始於唐朝。詩人盧照鄰的《長安古意》中有這樣一句詩:“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 意思是説“只要能和心愛的人廝守在一起,就是死了也心甘情願”。

加上鴛鴦本來就是一雄一雌,人們逐漸更加認同將它們作為男女之情的比喻,從此,這種用法就逐漸固定下來,成為了男女愛情的象徵。

  鴛鴦的外形特徵

鴛鴦是小型遊禽,雄鳥額和頭頂中央翠綠色,並具金屬光澤;枕部銅赤色,與後頸的暗紫綠色長羽組成羽冠。眉紋白色,寬而且長,並向後延伸構成羽冠的一部分。眼先淡黃色,頰部具棕栗色斑,眼上方和耳羽棕白色,頸側具長矛形的'輝栗色領羽。背、腰暗褐色,並具銅綠色金屬光澤;內側肩羽紫色,外側數枚純白色,並具絨黑色邊;翅上覆羽與背同色。初級飛羽暗褐色,外翈具銀白色羽緣,內翈先端具銅綠色光澤;次級飛羽褐色,具白色羽端,內側數枚外翈呈金屬綠色;三級飛羽黑褐色,外翈亦呈金屬綠色,與內側次級飛羽外翈上的綠色共同組成藍綠色翼鏡,最後一枚三級飛羽外翈為金屬綠色,具慄黃色先端,而內翈則擴大成扇狀,直立如帆,慄黃色,邊緣前段為棕白色,後段為絨黑色,羽幹黃色。尾羽暗褐色而帶金屬綠色。頦、喉純栗色。上胸和胸側暗紫色,下胸至尾下覆羽乳白色,下胸兩側絨黑色,具兩條白色斜帶,兩脅近腰處具黑白相間的橫斑,其後兩脅為紫赭色,腋羽褐色。[1]

雌鳥頭和後頸灰褐色,無冠羽,眼周白色,其後一條白紋與眼周白圈相連,形成特有的白色眉紋。上體灰褐色,兩翅和雄鳥相似,但無金屬光澤和帆狀直立羽。頦、喉白色。胸、胸側和兩脅暗棕褐色,雜有淡色斑點。腹和尾下覆羽白色。[1]

虹膜褐色,嘴雄鳥暗角紅色,尖端白色。雌鳥褐色至粉紅色,嘴基白色,腳橙黃色。[1]

大小量度:體重♂430-590g,♀435-550g;體長♂401-430mm,♀438-450mm;嘴峯♂26-31mm,♀27-38mm;翅♂179-240mm,♀202-229mm;尾♂77-127mm,♀92-138mm;跗蹠♂37-47mm,♀38-48mm。(注:♂雄性;♀雌性)

  鴛鴦的生活習性

遷徙

每年3月末4月初陸續遷到東北繁殖地,9月末10月初離開繁殖地南遷。遷徙時成羣,常呈7-8只或10多隻的小羣遷飛,有時亦見有多達50餘隻的大羣。在貴州、台灣等地,亦有部分鴛鴦不遷徙而為留鳥。[1]

習性

常成羣到達繁殖地,剛遷到繁殖地時活動在低山開闊地帶的水塘和溪流中,休息時則成羣棲息在水邊或未融化的冰上。除繁殖期外,常成羣活動,特別是遷徙季節和冬季,集羣多達50-60只,有時達近百隻。善游泳和潛水,在地上行走也很好,除在水上活動外,也常到陸地上活動和覓食。性機警,遇人或其他驚擾立即起飛,併發出一種尖細的‘哦兒’聲。[1]

鴛鴦生性機警,極善隱蔽,飛行的本領也很強。在飽餐之後,返回棲居之處時,常常先有一對鴛鴦在棲居地的上空盤旋偵察,確認沒有危險後才招呼大羣一起落下歇息。如果發現情況,就發出“哦兒,哦兒”的報警聲,與同伴們一起迅速逃離。[1]

食性

雜食性。食物的種類常隨季節和棲息地的不同而有變化,繁殖季節以動物性食物為主,冬季的食物幾乎都是櫟樹等植物的堅果。春季和冬季,主要以青草、草葉、樹葉、草根、草子、苔蘚等植物性食物為食,也吃玉米、稻穀等農作物和忍冬、橡子等植物果實與種子。繁殖季節則主要以動物性食物為食,如螞蟻、石蠅、螽斯、蝗蟲、蚊子、甲蟲等昆蟲和昆蟲幼蟲,也吃蝲蛄、蝦、蝸牛、蜘蛛以及小型魚類和蛙等動物性食物。覓食活動主要在白天,特別是早晨天亮以後到日出前和14:00-16:00最為頻繁。一般在河中水流平穩處和水邊淺水處覓食,有時也到路邊水塘和收穫後的農田與耕地中覓食。在水中覓食時,除在水邊淺水處直接涉水覓食外,有時也潛水覓食和將頭伸入水中邊游泳邊覓食。休息時或漂浮在水面打噸或在水中來回游泳,有時亦成羣站在水邊沙灘上或石頭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