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資產管理工作合理化建議書

來源:文萃谷 2.62W

資產管理是負責對公司資產的全面統一管理,在工作上,我們可以提出自己合理化建議。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了資產管理優秀建議書,歡迎大家前來閲讀

關於資產管理工作合理化建議書

  資產管理建議書篇一

一、重組國資委。現行國資委是議事協調機構,日常工作是國資辦,是財政局內設機構,人員少、綜合管理,難以擔負管理重任。將國資委由虛該實,作為政府的職能部門,管人、管事與管資產結合,成為完整的國有資產管理部門,設立財務部、人事部、投融資部,人員對外公開招聘。

二、政府委派的董事職責

重大事項行使否決權:

1、公司經營方向與中長期規劃;

2、公司對外投資;

3、公司年度經營預算;

4、年度分配方案;

5、對外簽署的重大合同、協議(涉及資金支付及法律訴訟);

6、公司年度職工工資總額的確定;

7、領導班子薪酬的確定與考核獎懲;

8、總經理、副總經理、財務負責人及主辦會計的聘任;

9、公司資金支付實行聯籤制(50萬以內財務負責人簽署、50萬至100萬委派董事簽署、100萬以上委派單位簽署);

10、會計委派制。

  資產管理建議書篇二

農村信用社的信貸風險,是多年來主要由於信用環境、行業政策、行政干預等原因形成的,對於農村信用社信貸存在的風險,不能簡單的就化解論化解,必須把其置於發展和變革的環境中,在變革中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在發展中消化存在的風險,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因此, 要加強農村信用社的信貸資產質理管理工作,關鍵是要對症下藥。筆者建議:

一、綜合

運用多種清收手段

集中精力清收盤活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是當前形勢下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的工作重點。既重視信貸資產總量的擴大,以增量稀釋存量,又重視以前資產存量的清收與盤活,把優化增量與 盤活存量有機結合起來,應當是當前農村信用社信貸管理工作的着力點。

(一)農村信用社內部要繼續實行不良貸款清收責任人制度。 對不良貸款要按形成原因分為:行政干預、黨政幹部、金融系統幹部職工及家屬、信用社人員發放的明責自清貸款等幾種,並根據實際情況分別上報黨委政府或請求有關部門協助、督促清收。

(二)運用各種手段清收不良貸款。 摸清情況,搞清信貸風險底數,嚴格按照貸款五級分類標準,真實反映信貸風險狀況是清收不良貸款的前提。在對不良資產新老劃段的基礎上劃分具體責任:對個人違規操作形成的不良貸款要追究經濟或刑事責任;對其他歷史原因形成的不良貸款可仿照商業銀行成立金融資產管理機構,專門組織收購管理。要運用多種手段清收欠貸欠息,尤其要注重各級政府的力量,提高清欠效果。

二、強化管理工作

完善的內控制度不僅是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的需要,同時也是實現資產安全性、流動性、效益性和農信社增收及全面發展的需要。農信社要建立健全內控制度並認真落實,確保各項法規制度的貫徹執行和經營目標的全面實施,將各種風險控制在規定的範圍之內,達到查錯防弊,堵塞漏洞,消除隱患,保證業務穩健運行的目的。

一是堅持貸款“三查”制度,貸前調查、貸時審查、貸後檢查始終是信貸工作的生命線。要在防範和降低信貸風險、提高信貸資產質量、優化信貸資產結構上下功夫,嚴格貸款的發放和使用,確保信貸資產安全。

二是加強信貸審貸分離制度,要健全嚴密的信貸手續,通過相互監督相互制約來提高信貸資產質量,嚴防違規違紀事件的發生。

三是適當壓縮信用放款,規範抵押合同,完善擔保手續,全面推行抵押擔保貸款。歷史的經驗表明,信用貸款風險最大,要想規避信貸風險,實行動產及不動產抵押可以將信貸風險降到最低點,相對能較好地確保信貸資產的安全。

因此,儘管發放抵押貸款,涉及到要到各種相關部門進行登記協調,放貸手續要比信用貸款手續煩瑣得多,可能會流失一部份怕麻煩的客户,但是實踐經驗表明,其發放效果比信用貸款效益要高得多。

三、進一步加強營造良好的農村信用環境

信用不僅是市場經濟的基礎,也是最基本的社會關係,是整個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前提。信用環境的好壞,直接關係到經濟和金融的健康發展,已成為全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應積極開展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廣大農民的依法守信觀念,抓好“信用村”建設,通過在廣大農村地域建立“信用村”、“信用户”、“文明户”,營造一個誠實守信的良好風氣;並通過大力開展農户小額信用貸款,有效解決農民貸款難問題,從而促進農村經濟環境的改善。

總之,要解決好農村信用社信貸資產質量存在的問題,信用社要克服面臨的困難,促其健康發展,需要中央與地方、經濟與金融、管理與黨建、組織措施與政策支持的協調配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農村信用社要正確處理好政府支持與自身發展的關係,積極主動地向當地黨委政府彙報工作,爭取各部門的支持、配合和幫助,為農村信用社的發展爭取良好的運營環境。

  資產管理建議書篇三

據統計一般企業固定資產佔企業有形資產總額的40%-60%,目前在企業中出現固定資產管理鬆散混亂、缺乏制衡,造成現有固定資產的流失,運行效率低下等局面,從而間接增加企業製造成本。如果不加強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將削弱企業競爭實力與企業發展後勁。

一、當前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企業固定資產管理較以往雖然強化了管理,節約了添置的成本,但還不夠完善,主要表現在目前企業固定資產在購置、使用、處置及折舊提取等環節的管理上還存在一定問題,值得探討。

(一)增減固定資產業務發生賬務處理不及時,容易誘發腐-敗行為

增減固定資產不能及時正確地處理,導致賬物脱節。有些企業購入、接受捐贈的固定資產應入賬未入賬,變買或報廢的資產應核銷未核銷。有一部分企業購買、建造的辦公樓已使用多年,一直未入賬或仍掛在“在建工程”賬户中。有一些企業出租部分辦公用房,收入未全部進賬,直接抵頂了賬外的單位招待費、福利費支出,財會部門對本單位租賃固定資產租金收入經濟業務沒有任何記錄,會計監督失控。甚至還有單位一部分固定資產長期在帳外出租、出借,其收入極易形成“小金庫”,容易誘發腐-敗行為,不利於對固定資產的嚴格監管。

(二)使用與處置固定資產部門職責劃分不明確,導致權責不明晰

企業固定資產管理職能部門分工職責不明確,管理不到位,導致固定資產管理責任覆蓋有遺漏。部分職能部門權力重疊,使該部分固定資產的`管理互相推諉,使用與處置固定資產部門權力不明確,對建造、出包基本建設項目往往多個業務部門爭着去做,對固定資產維護、檢查、監督等事卻無人問津,導致固定資產管理混亂,部門之間分工協作不力,業務部門管理職責不清晰情況較為嚴重。

(三)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不健全,使用效率不高

部分企業固定資產採購、驗收、核算、使用保管、維修、調拔、處置、清查等核算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流程不規範、考核獎懲制度不夠完善或不兑現。部分固定資產並未進行使用登記和及時交接,因而存在着少數便於攜帶的公用數碼相機、攝像機、筆記本電腦等固定資產被個人無償佔有的現象,出現了重固定資產購置,輕購後日常管理的現象。進而導致目前企業固定資產的閒置浪費、使用效率不高、個別甚至為私人侵佔。形成了不符合常規的怪現象,出現資源的短缺與閒置並存,資金的緊張困難與低效使用同時存在。

(四)缺乏對固定資產定期的清查,固定資產潛力挖掘不充分

企業受舊體制的影響,對固定資產使用較為重視,而忽視了對固定資產的控制。缺少固定資產的定期清查盤點制度,部分企業長期不對賬、不清點,監管不力,賬面反映的固定資產與實物不符,有賬無物、有物無賬的現象較多。出現固定資產修舊利廢挖掘不充分,家底不清等弊端。

(五)內部審計機制不健全,監督力度不夠

企業通過其有效的監督檢查,可以幫助有關部門採取適當的糾正措施,完善內部政策或執行政策的程序,促進企業內部各項管理制度更為有效地運行,保障企業經營管理目標的實現。然而,目前較多企業對內部審計重視不夠。如內部審計機構不夠健全,審計機構獨立性依法審計的執行力度不夠,審計人員業務水平較低,未能適應現代企業固定資產管理,所以固定資產內部審計監督力度無從保證。

二、解決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問題的幾點建議

(一)加強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基礎工作,健全固定資產管理制度

合理界定低值易耗品、固定資產核算管理範圍,建立健全固定資產管理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加大財務控制力度。對固定資產計劃、採購、驗收、保管、使用、維護、修理、處置、報廢直至退出企業全過程,建立合理的核算、管理流程,從制度上保證固定資產業務操作上的規範化、秩序化與高效率,堵住財務管理上的漏洞,維護固定資產的安全完整及賬務的及時準確。適時地改造更新設備,對價值較大的固定資產報廢和轉讓,需由使用部門提出,列出清單,報財務部門、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審核備案,經領導批准後核銷。嚴格遵循不相容職務相分離控制原則,清晰職能部門資產管理分工、職責、權限。將固定資產的核算與管理有機地緊密結合,保證財務核算與監督到位,保證固定資產賬賬相符及賬實相符,同時,完善設備目標責任管理制度。加強固定資產實物、運轉維護、保養等管理責任制,努力提高企業設備台時的產量定額或單位產量的台時定額,提高固定資產運營效率,節約固定資產使用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加強企業固定資產核算、管理網絡信息化,實現固定資產管理的高效性與便捷化。 建立、完善資產管理崗位責任制及管理稽查、考核、獎懲制度等。

(二)建立權責運行機制,促進各項指標順利完成

通過科學、明細、合理的組織結構設置和職責權力的嚴格劃分,使企業的各個組成部分及其成員都應清楚自己在企業中的位置、承擔的責任、擁有的權利。實行成本核算,提高固定資產管理效益,應積極推行企業厂部與車間兩級全成本核算,將固定資產折舊納入車間(科室)成本範圍,實行固定資產有償佔用,通過成本核算促進車間(科室)重視對固定資產的管理和利用,樹立起投資要有回報,佔用資產要交費的成本意識,用經濟槓桿調節固定資產專用資金的投向,優化企業資源的配置。運用一系列指標體系,對固定資產進行考核評價。財務部門制定出一套切實可行的符合實際的固定資產指標體系,諸如固定資產的使用率、完好率、維修率、收益率等。在嚴格考評的基礎上調整企業的投資方向,促進各項指標順利完成,使固定資產發揮最大的使用價值,實現固定資產價值最大化。

(三)注重固定資產折舊管理,完善會計核算體系

固定資產通過折舊方式以達到更新改造的目的,而固定資產折舊方式是多種多樣的。筆者認為有條件的企業應採用加速折舊法,即在固定資產使用早期多提折舊,增加了當期的成本費用,相應也減少當期收益,從而減輕了公司前幾年的所得税負擔。這也就延遲了所得税的交納時間,從貨幣資金的時間價值角度考慮,為公司爭得了一定時期的無利息貸款,對於一些税負過高的公司來説,也部分緩解了流動資金供應緊張的矛盾,有利於公司設備的更新改造,同時降低了籌資成本,這對公司是十分有利的。固定資產在其投入使用的初期,生產效率較高,應多提些折舊。隨着固定資產使用時間的延長,其效率逐漸降低,產生的效益相應減少,應減少提取的固定資產折舊費。這樣做,完全符合收入與其相應成本、費用的配比原則。體現會計核算中的穩健性原則,要求公司的會計核算在有多種方案可供選擇的條件下,應充分估計可能承擔的損失和風險,併力爭將其減少到最低程度。因而加速折舊的實施,可以使投入的資金更快地收回,這樣能減少企業的隱性損失。

(四)強化資產清查力度,提高固定資產使用效率

根據會計制度規定,固定資產應進行定期清查。要求每年至少盤點一次,以保證固定資產的實有數與賬面結存數是否相符,固定資產的保管、使用、維修等情況是否正常。通過清查盤點,及時發現和堵塞管理中的漏洞,妥善處理和解決出現的各種問題,制定相應的改進措施,保證固定資產的安全和完整。但在實際工作中,固定資產的盤點往往因為人手少、工作任務重而流於形式,這也是賬實不符等違規現象長期未被發現、整改的直接原因。因此,固定資產的盤點工作必須認真落實,從小從細抓起,對發現的賬實不符(盤盈或盤虧)等歷史遺留問題及時進行整改,使固定資產的安全、完整得到充分保障,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固定資產的清查應填制“固定資產盤點明細表”,詳細反應所盤點的固定資產的實有數,並與固定資產帳面數核對,做到帳務、實物、和固定資產卡片相一致。若有盤盈或盤虧,須編報“固定資產盤盈盤虧報告表”,列出原因和責任,報部門經理、生產部門經理、財務部和總經理批准後,財務部進行相應的帳務調整。管理部門對台帳和固定資產卡片內容進行更新。如企業可以首先將相關的存量固定資產按照營運狀況分為正常運轉、帶病運轉、停機待修等類別。對於後兩類,該修的修,該報廢的報廢,以實現資金的轉換。對於正常運轉的固定資產,也應從技術水平、經濟合理性以及效率性等角度,進行分析評價。對於技術陳舊落後、經濟上不合算、效率低下的固定資產,應當及時停用,以有償的方式轉讓,收回資金,不斷更新現有的固定資產,從而提高固定資產的技術結構與整體運轉效率,為企業增強市場競爭優勢奠定良好的物質基矗

(五)健全企業內部審計制度,增強監控力度

加強固定資產管理審計和經濟效益審計,謀取更大的固定資產管理效益。要有一支作風優良、技術過硬的內部審計隊伍,提高內審人員素質。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內部審計工作考核辦法,接受上級領導和公司員工的監督。加強企業的固定資產管理內部控制制度評審,建立嚴密、完善的控制體系。拓展內部資產審計業務領域,強化企業的資產風險管理,將風險控制到最低限度,防患於未然。可建立由董事會直接領導的審計委員會來全面負責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或推行審計人員委派制,賦予了審計人員更強的獨立性和權威性,以保障現代企業固定資產的安全與效益。

總之,在目前企業的固定資產的管理中,應在總結以往較好管理經驗的基礎上,克服管理中不足之處,加強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的基礎工作,健全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建立權責運行機制,注重固定資產折舊管理,健全企業內部審計制度,增強清查和監控力度,完善會計核算體系,提高固定資產使用效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