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户縣吃擺湯麪散文

來源:文萃谷 1.76W

早就聽聞陝西關中有“户縣有三寶,擺湯麪、鍋盔、豆腐腦”這一説法。鍋盔和豆腐腦我都曾吃過許多回,唯獨擺湯麪還從沒有品嚐過。上個月,遠嫁給户縣的侄女結婚,我前去參加婚禮,也有幸品嚐了一回當地地道的擺湯麪。

在户縣吃擺湯麪散文

在陝西户縣,若有村民家過紅白喜事,或是逢年過節、給老人祝壽等一些盛大待客場合,都要吃擺湯麪。也因此,在當地還流傳有這樣一段樸素而又形象的歌謠來形容擺湯麪:“下到鍋裏蓮花轉,撈到碗裏疊絲線,吃到口裏嚼不斷,嚥到肚裏香半年”。由此可見擺湯麪在當地人的飲食習俗中佔有多大地位?

那天天氣晴朗,我們剛剛下車,在一聲聲爆竹震耳欲聾的籠罩下,對方的迎賓隊伍就熱情的將我們“孃家人”請到了上房裏。剛剛落座,幾位老者就熱情備至的不是遞煙就是斟茶,好不客氣:“你們一路上可辛苦了啊,大家先抽煙喝茶,麪條馬上就下好了,先吃點面打打尖(陝西方言:飯前充飢),等會婚禮結束後可就要正式開席了……”話音剛落,兩個年輕媳婦就分別用托盤各自端着麪條進了屋。只見一個媳婦端着一托盤碗裝的面和湯勻稱的細麪條,另一個則端着一托盤碗裝的臊子湯,她們和幾位老者邊朝桌子上放碗和筷子邊對我們説:“大家趕緊吃,一路上可把大家餓壞咧,快趕緊吃……”我們見每人面前都分別放了一碗麪條和一碗臊子湯,中間還放了一小壺陳醋、一碟食鹽和一蝶油潑辣子以及大蒜等佐料。望着面前這麼多的碟碟碗碗,我們一時間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是好。還是堂哥先開了頭説了聲:“吃。”就將一碗油亮亮的'臊子湯一下倒進了他面前的麪條裏,就邊攪拌邊大快朵頤起來。

堂哥剛吃了一口,身旁的一位老者就説:“這是擺湯麪,最好是將麪條挑入臊子湯碗裏擺一擺再吃才香哩。”説着,他就把臊子湯碗端到離他嘴最近的位置,從較遠的麪條碗裏挑一筷頭面條放入臊子湯中,來回擺動,讓麪條充分沾上調料汁水後才開始時吃,“麪條這樣在臊子湯裏擺一擺就有了味道,我們這裏這樣吃習慣了就叫擺湯麪,擺湯麪味道比一般的臊子面更醇厚,口味的濃淡也可以根據個人愛好隨意,想吃濃了就多擺一會兒,想吃淡了就適當擺一下就好。總體的口味臊子濃香,油汪湯煎(滾燙),酸香適口。其實吃完麪再喝口臊子湯,那才最美咧,你們隨意吃,鍋裏還有面,喜歡口味重的就自己重調味道……”聽老者這麼一説,我馬上明白了,這不就是過橋米線的吃法麼?我嚐了一口,味道果然是名不虛傳。

一位本家的伯母問這位老者:“請問老人,你們這擺湯麪是咋麼做出來的?”“哎呀,這面簡單得很,擺湯麪所用的面通常是細麪條,講究一些的是手擀的細面,也有大刀鍘出來的細面,而且比一般的麪條薄很多,這種面下到鍋裏很容易煮熟,基本上開了鍋翻上一浪就可以撈到碗裏了。至於這臊子湯也很簡單,先給鍋裏倒入適量的油,燒滾後先放入肉末煸炒出油,下入葱薑蒜和幹辣椒炒出香味後滴點料酒和生抽炒一炒,再放入事先切好的西紅柿、油炸豆腐丁、黃花菜、木耳丁、煎雞蛋皮(菱形片),加入合適的水,燒開後調入鹽、胡椒粉、陳醋、香油和味精,出鍋時撒入綠色的蒜苗、韭菜、葱花和芫荽,一鍋五顏六色香噴噴的紅油臊子湯就算做成了。”老者邊吃邊津津有味地説着。

大夥兒個個都吃的紅光滿面大汗淋漓,直誇過癮。一向喜歡烹飪的伯母認真的聽着,還不時地説:“這擺湯麪就是好吃,趕明回家了,我還要按照老人説的做法做給我們家裏人吃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