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的教育隨筆

來源:文萃谷 2.04W
吃飯的教育隨筆1

在幼兒園裏,幼兒進餐慢是很多教師遇到的的問題,也是一個尷尬的話題,因此,對待這樣的孩子,我們要有耐心,不能催促他們,還是要求他們細嚼慢嚥,獨立進餐。中午吃飯我們分飯菜時,可以讓吃飯慢的孩子們先上來取菜,或少盛多添,每次盛的飯量少,孩子們吃完了,老師要及時給予表揚:“呀,你今天有進步了,一下子就吃完了,再來一碗好嗎?”孩子們也會很高興的點點頭,再來一碗。等下午家長來接孩子們的時候,我們就會聽見孩子們對媽媽説“媽媽,我今天吃飯很快,吃了三碗,老師表揚我了。”家長們也會高興地對孩子説:“寶貝,你真棒!”這樣的做法不僅讓吃得慢的孩子們體驗到快樂,同時也讓家長們放心。

吃飯的教育隨筆

此外,當其他幼兒都吃完時,我們可以安慰這些吃飯慢的孩子們:“沒關係,其他小朋友先去進行其他活動,你們慢慢吃,老師邊收拾教室邊等着你。”這樣也可以消除幼兒吃飯慢的恐懼心理。久而久之,吃飯慢的孩子們也會有所改變,那麼我們的進餐就會變得愉快而輕鬆了。

吃飯的教育隨筆2

俗話説“無規矩不成方圓”,規矩是維持我們正常社會秩序的保證。規矩存在於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並時時刻刻的規範着我們的行為準則。所以説一個人只有從國小會守規矩,才能讓他將來更好的融入到社會當中。

幼兒園就像是一個小小的社會,在這裏孩子們也要守規矩。孩子剛來時總是好以自我為中心,絲毫不知道規矩是什麼,這也與我們的家庭教育有莫大的關係。

而我們老師為了園裏的秩序、為了孩子的成長就不得不肩負起“立規矩”的重任了。正所謂“民以食為天”,首先當然要從吃飯開始了。

第一,吃飯時間是固定的,時間一到我們老師就要組織小朋友們吃飯。

第二,吃飯時要用筷子或是勺子,不允許用手去抓(不會的我們會耐心教會他們)。

第三,吃飯時不允許大聲喧譁、玩樂,不能走來走去。

第四,要在半個小時以內吃完飯,如果提前吃完飯也要在座位上等候,當然這個時間也是可調的。

第五,吃飯時不可以挑食,更不可以浪費糧食等等。

當然,要想讓這些“小祖宗”們遵守這些規矩簡直是太難了。但是,我們都相信終有一天他們會適應的。

自從這些規矩實行開始,小朋友們每天都會給我們很多的驚喜,他們已在不知不覺中改變着。家長們也常説自己的孩子長大了:會用筷子了、吃飯不用餵了、不挑食了等等。孩子的進步,我想我們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吃飯的教育隨筆3

每次吃飯,總有一些不喜歡吃蔬菜的孩子,對他們,我是傷透了腦筋卻又無可奈何。不斷的提醒對他們來説只是耳邊風,達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怎麼辦呢?

後來,我靈機一動,為什麼不換一種教育方式呢?於是,在一次午餐前,我從阿姨手裏接過飯菜時就故意大聲的説:“今天的飯菜好香哦!你們聞到了嗎?”這時,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了起來,都翹起小鼻子誇張得聞着。一邊聞一邊説:“真的,好香!”“今天的蔬菜聞起來也很香,一定也很好吃。”説着神祕的偷瞄了一眼今天的蔬菜盆子,大家也都好奇地睜大了眼睛。我又説“那誰來猜猜我們今天吃什麼菜?蔬菜吃了有什麼好處呢?”我剛説完,好多小朋友都爭着要回答,飛飛説:“老師,我媽媽説多吃蔬菜就會不生病,還會更聰明。”小茹説:“吃蔬菜會變得更漂亮。”“哦,是嗎?那還有誰也喜歡吃蔬菜呢?”“我!”“我!”

在我的鼓動下,大家的熱情高漲,就連幾個不愛吃蔬菜的小傢伙也樂在其中。果然,那天的蔬菜是供不應求,而且小朋友吃飯的速度也快了很多,菜好吃,飯也多吃了。

從此,在每次吃飯前,我總是用生動的形式介紹菜名或討論有關菜的作用或者是一些簡單得吃飯禮儀,用自己的熱情來帶動幼兒吃飯的興趣,幼兒良好的用餐習慣也在無形中逐漸養成了,這就是吃飯中的樂趣吧!

吃飯的教育隨筆4

我們託班有個漂亮的小美女叫茹茹,她不僅漂亮聰明,也給大家帶來了許多的歡樂。對於託班的寶寶在吃飯問題上,我們需要從頭開始。比如飯前洗手,教寶寶先認識手心手背,在教寶寶洗手的方法,先洗手心再洗手背,吃飯姿勢的糾正,要用右手拿勺子吃飯,勺子怎麼拿,用哪個手拿等這些都需要從零開始慢慢教。

第一次吃飯我們是花功夫最多的一次,他們也是學的最認真的一次,茹茹是學的最好也是學的最快的寶寶。到了下午餐時,大多數的寶寶根據提示都基本記住了。就在大家吃的香噴噴的時候,我突然聽到洪亮而且稚嫩的一句話“小朋友快用右手拿勺子老師説吃飯要用右手拿勺子”。

通過我的觀察,糾正後的寶寶們吃飯用手的姿勢都是對的。我疑惑的問茹茹指的那位小朋友。茹茹指着對面的'寶寶説“老師他不是用右手拿的勺子”。當時的我特別高興我覺得這個寶寶的洞察力非常好,我又想怎麼形容她就明白的更快呢?後來我想寶寶們只有自身真正的體會了他才會理解真相的,然後我就讓茹茹用右手拿着勺子走到對面的小朋友的邊上,我説茹茹你發現了什麼呀?他拿的和你用手一樣嗎?她天真的説,老師他怎麼的手和我的一樣。我説茹茹真棒,老師跟你説,因為你們坐的方向不一樣,你們右手拿東西的方向就是相反的,等你長大了就明白了。”

吃飯的教育隨筆5

吃飯進餐,無疑是幼兒生活中的大事。很多家長為孩子選擇幼兒園時以及入園後,最關心的話題之一就是“吃”。不但要吃得飽、還要吃得好。因此,常常會聽到離園時家長問孩子:“今天吃什麼?你吃飽了嗎?”在幼兒園每學期所做的調查問卷中,關於“吃”的問題,也是家長們討論的重點。

同時,吃飯進餐也藴含着豐富而獨特的教育與發展價值。如何讓幼兒愛吃飯,吃好飯,是幼兒園保育和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紅黃藍幼教集團管理與研究的重點。

反思日常餐桌現象,孩子們出現最多的問題就是:不愛吃飯、吃飯慢、挑食、掉飯粒、餐具使用不當、衞生習慣不佳,等等。雖然老師們在努力營造寬鬆愉快的進餐環境,比如,進餐時播放舒緩優美的音樂,但幼兒進餐始終處於被動管理中,教師會催促幼兒“快吃”、“吃完”,也會不斷提醒幼兒注意“規則”,導致幼兒體驗不到品嚐美食以及進餐本身的快樂,也無法發自內心地遵守各種文明進餐的禮儀和規範。

為了充分發揮進餐環節獨特的教育和發展價值,我們認真學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從關注每個孩子出發,瞭解並尊重每個孩子的問題和需要,採取各種不同的教育措施,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快樂進餐、文明進餐。

吃飯的教育隨筆6

每每到了吃飯時間,教室裏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有的孩子看起來大口大口吃飯菜,可是碗裏的飯菜總還是那麼多;有的孩子吃飯像在吃藥一樣,一點也不香;有的孩子飯菜都含在嘴裏“打餅”,就是不下嚥。面對種種不良飲食習慣,老師也是動足了腦筋,讓寶貝們吃飯更香,胃口更好!

注意觀察,分析原因

就像醫生給病人看病一樣,如果能夠“對症下藥”,那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們吃飯不香的原因一般有:

1.挑食嚴重。有的寶貝從小被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精心照顧,對於寶貝挑挑揀揀的行為,從來就是聽之任之,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嚴重的挑食。

2.胃口小。孩子的各項器官都在發育之中,本來胃就小,每餐進食的量少,需要一天多餐,因此和成人一樣每天三餐的飲食習慣,顯然不符合孩子生理髮育的特點。

3.咀嚼方式不正確。有的孩子喜歡用門牙進行咀嚼,這個時候家長就要教給幼兒正確的咀嚼方法,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

4.運動少。孩子的天性是玩,有時候家長出於對孩子安全的考慮,往往會提醒孩子“不要奔跑”、“不要玩得滿頭大汗”等等,而忽視了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可以消耗體力、能量,增加孩子們的食慾。

合理安排飲食時間

除了一日三餐外,家長在給孩子提供加餐時要注意合理安排,比如早餐和午餐之間適合給孩子們安排一頓點心,量不用太多。午餐和晚餐之間也同樣。孩子的胃小,消化食物的功能也尚未健全,因此合理安排飲食時間,能讓孩子的胃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消化食物,吸收營養。

激發孩子吃飯的慾望

孩子們對於新鮮的、未接觸過的東西似乎有天生的探索慾望,同樣對於新的菜式也會表現出一定的好奇心。提供給孩子的食物除了注意營養的搭配外,還要注意顏色的搭配,因為孩子們對於顏色鮮豔的菜更有想吃的慾望。就比如説胡蘿蔔,很多孩子都不太愛吃,家長可以在菜式上翻新,吸引孩子的關注。比如做成“胡蘿蔔火箭”(胡蘿蔔切成下尖上粗的形狀,粗的一頭放上肉圓子)。

在吃飯之前,家長可以先介紹一下菜的名稱,讓幼兒觀察菜的顏色、樣子,家長還可以説一説自己對這個菜的感覺(比如,媽媽小時候最喜歡吃的就是這個菜,不僅顏色好看,而且湯也特別鮮,讓我先來嚐嚐今天的味道),以此來激發孩子想吃的願望。有時候甚至可以帶着孩子一起去菜場買菜,在認識各種菜的同時,還可以用生動的語言告訴孩子菜的營養價值。比如,多吃蔬菜,拉臭臭小屁股就不痛啦;多吃魚、蝦,更會動小腦筋,媽媽給你講的故事你更容易記住;多吃肉,你會更有力氣幫奶奶拎東西等等。

逐步增強運動量

喜歡動,喜歡玩,這是孩子們的天性。家長要根據孩子的這一特點,充分利用一日生活中的時間:

1.早晨去幼兒園 對於離幼兒園近的小朋友,建議家長帶着孩子步行至幼兒園。對於離幼兒園遠的小朋友,建議家長開車到幼兒園周邊停車,步行至幼兒園。

2.帶孩子去小公園 小公園是孩子們的樂園,孩子們在一起嬉戲打鬧,運動量自然增加了。親子之間還可以在小公園踢球、跑步比賽等等。

3.讓孩子幫幫你 當你需要拿安全的小東西時,請讓孩子幫你;當你需要整理東西時,請讓孩子幫你;當你想去散步的時候,請帶着孩子一起;當你提着東西時,請把輕的袋子給孩子拎一拎。

其實,只要家長有意識,每天給孩子們運動的機會數不勝數,只要不是過量運動,對孩子來説有益無害,這樣,多數孩子的胃口都會更好。

家園合作

家長在為孩子的吃飯問題而煩惱時,可別忘了和老師及時溝通;孩子胃口好了,讓老師也及時肯定;詢問孩子茌園的用餐情況,以便及時調整家裏的用餐量;和保健醫生溝通關於孩子的飯菜營養、搭配;及時關注幼兒園的菜單,對於做法簡便的菜也可以學一學,回家之後做一做。家園配合能找到更多靈感和教育措施。

吃飯的教育隨筆7

每天工作的一項,就是看孩子吃午飯。希望他們吃多一點,早點長大。當然,大多數家長也是這麼想的,不希望孩子在園吃不飽,捱餓。

當然,誰都有情緒不好、胃口不好或者不想吃某種菜的時候,所以,孩子們不可能每次都吃那麼多。記得剛工作的時候,我不太懂得情緒對胃口的影響,在一次孩子吃飯的時候,批評了一個孩子。那孩子當時一哭,吃進去的飯都吐了出來。我嚇到了,也覺得噁心。從此,再也不在吃飯的時候,説讓人難受的話了。

孩子們不吃的時候,我會問:你餓不餓?吃飽了沒有?他們通常會説“吃飽了,不餓”之類的。問題又來了,如果是挑食,營養不均衡,聽之任之,對身體的成長也是不利的。所以,在分飯的時候,我會介紹今天吃的是什麼,對我們身體有什麼好處。而且,用“味道美極了”的口氣和他們説。

大多數家庭在吃飯的時候,家長都會問孩子的學習情況,殊不知,這樣的問題不一定都有好的回答。它會讓回答者心理緊張。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學習的時間增加,家長和孩子的溝通的機會越來越少,可能有的父母只有在進餐時才能和孩子在一起。他們只有在這個時候,才有時間有機會去了解孩子,而他們最關心的,莫過於孩子的學習了,所以,“現在成績怎樣?”“就這樣”“什麼時候考試?”“……”“考了什麼?多少分?”這些問題,讓孩子心理緊張,胃口自然就不會好。

記得剛工作時,在食堂吃晚餐,聽到一些同事的抱怨,我沒有多想,只作為佐料,一笑而過。而一次,一位年級組長,一語驚人,“下班了就不要談工作了!”工作時間一長,很多的煩惱隨之未來,胃口不一定好,再聽那些愛抱怨人的聲音,我更吃不好。所以,常常端飯去宿舍,如果有摯友在,三五人一桌,遠離抱怨聲,談論着輕鬆的話題。

我在吃飯的時候,不希望聽到讓人情緒緊張的聲音,“子所不欲,勿施於人”所以,也會避免談到讓他人緊張的話題。如果心情不愉快,飯吃不好,覺睡不好,這樣的人生,有什麼可期待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