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鶴峪散文隨筆

來源:文萃谷 1.63W

素喜仙鶴的優雅、安靜與超然物外,所以,明知仙鶴已無蹤,但憑了此名,也有了去看看的衝動。

仙鶴峪散文隨筆

窄窄的山路彎彎曲曲引我們進入大山的深處。中型的大巴車剛剛能夠駛過,幸好對面幾乎無車。唯一的一次是與一輛皮卡車相遇,皮卡車的司機很禮貌地給我們讓路,自己的車使勁地靠向山坡,我們都捏了一把汗,當客車順利通過後,許多人打開窗户向他致謝。

又繞過一道彎,一條不大的隧道迎面而來,這便是讓會長擔心客車過不去的“山門”,與現代的隧道比起來,它溝壑縱橫,粗糙而簡單,見到它便讓人想起了“愚公移山”、“紅旗渠”。這條簡單卻很有親和力的山門像山裏粗獷的漢子,張開雙臂歡迎着遠道而來的人們。不知是在什麼情況下,是什麼樣的人,開啟了這扇厚重的山門,也開啟了山裏的文明新時代。

在村口的小樹林,一羣白鬍子的山羊悠閒地卧在一起,見到我們倒也沒有絲毫的吃驚。不遠處有一座攔水壩,幾個小姑娘穿着日常的衣服在水裏游泳嬉戲。兩位大媽做在村口的石頭上納着鞋底,已經有20多年不見的場景立即吸引了我,戴着老花鏡的大媽一邊回答我們的問題,一邊不緊不慢地穿針引線,原來她們是替別人加工,一雙可以有幾元錢收入。在村子裏,我們見到了據説北方唯一的一株茶樹,在北方生長久了,它已入鄉隨俗,成了地道的北方樹,結實、高大。山坡上兩個閃動的精靈抓住了我的目光,是兩隻羽翼鮮豔的大公雞,純正的柴公雞,它們威武機敏,追逐着在草裏覓食。

緣溪水前行,我們依次越過山民自架的一座簡易浮橋,村民們為進出山裏方便,用結實的木棍、木板搭成,兩側有鐵絲護欄,但習慣了一馬平川的人們還是心有餘悸,好在大家相互鼓勵,還有人在橋下相助,橋也只有一人多高,大家緊張地、順利地通過去了。

浮橋把人們送到了窄窄的峽谷,幾乎處處都是“一線天”,兩側是猿猴不能攀越的陡峭懸崖,中間是一條潺潺的'小溪,峽谷陰暗潮濕,是夏季絕好的避暑勝地,更是苔蘚、蕨類和野花的天堂。許多不知名的野花好奇地打量着這羣不速之客,一雙雙紫羅蘭、青蓮、雪青、水粉的眼睛剔透晶瑩,尤其在葱綠、玉色葉子的襯托下更顯得純淨雅緻,色澤明而不媚,豔而不嬌。一路上陪伴我們最多的是山海棠,與家海棠比起來,山海棠“苗條”了許多,如山坡上青青草間的牧羊女亭亭玉立,如山裏回眸的阿妹別有情致。她們如繁星點綴着兩側的崖壁,一層一層,凡是有泥土的地方便有她明媚的衣袂,讓人喜不勝收,目不暇接。

一道峭壁擋在了“一線天”的前面,一條水瀑高懸,,沒有攀登繩索的幫助,再也無法前行了。人們陸陸續續原路返回,狹長的山谷收起了人們的談笑聲、腳步聲。

駛出厚重的“山門”,我們告別了仙鶴峪,告別了樹下靜靜的羊羣、納鞋底的老媽媽、草叢裏追逐啄食的大公雞,還有那座連接山裏山外飄搖的浮橋、山谷裏翹首回望的山海棠….

我想,這裏一定居住過仙鶴,只是不知何時,“武陵人”泄露了天機,“劉子驥”等尋着山上的小口走進來,於是雖雞犬仍相聞,仙鶴卻已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