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論 讀書筆記

來源:文萃谷 2.28W

資本主義的歷史進步性在於其第一推動力:資本家對剩餘價值的無限追求客觀上提高了勞動生產率,推動了生產力水平的發展。

資本論 讀書筆記

這是由剩餘價值的定義決定了的:剩餘價值是行業中在一定範圍內,單個資本家憑藉對該類商品擁有的生產技術的優勢,使單位商品所凝聚的勞動量低於該範圍內的平均勞動量,這個差額就是剩餘價值,貨幣化表現就是利潤.在勞動力總量一定的情況下,資本家的生產技術越高,佔有的剩餘價值越多.因此,資本家對剩餘價值的追求也是在資本主義體系中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直接推動力,是科學技術成為第一生產力的保障.

資本主義的第一推動力明確可尋,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第一推動力被馬克思定義為高度覺悟,這必須以生產力高度發展,產品極大豐富,人人需求都能得到極大滿足為前提.客觀而言,這與當前世界,尤其是中國實際相距甚遠,因此,中國無法脱離依靠資本主義的第一推動力以實現生產力大發展的階段.

但追逐更大剩餘價值的慾望推動下,在全球勞動力總量一定的情況下,隨着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商品的單位勞動量必然減少,商品數量增加,物質財富(商品的使用價值)總量增加.

不同範圍的資本家佔有的單位剩餘價值量,隨着技術被掌握的範圍擴大,從獨佔到被一定範圍內的資本家掌握,到被普遍掌握,剩餘價值量呈現邊際遞減的趨勢.除非該生產技術能夠長期被最先掌握該項技術的資本家長期獨佔,從而實現該資本家生產的單位產品的勞動量與最大範圍的平均勞動量的差額恆定不變,則這個資本家可以長期享有這種單位剩餘價值量,且不會減少(暴利)。這就是實際生活的壟斷,此種壟斷屬於技術壟斷(非行政壟斷,也非藉助市場和資本優勢利用價格戰打垮或兼併對手造成的壟斷)。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非主要矛盾在於利潤邊際縮小化趨勢不可阻擋:

資本家要獲取低成本的勞動力,並低成本的實現剩餘價值,就需要能夠從公開市場低成本獲取勞動力,且從自由流通的市場獲取最大的銷售範圍以最大量的銷售產品,獲取最大量的剩餘價值。自由流動的勞動力和自由交易的商品,最終都會使商品所凝聚的生產技術被其他不佔有高生產技術的資本家模仿並用於生產,從而使生產技術的應用範圍擴大,最終結果是依靠此項技術的產品所凝聚的勞動量與社會平均勞動量的差距縮小,最終接近於0。

當然,技術傳播有範圍大小和時滯效應。最後掌握菜項技術的資本家能夠獲取的剩餘價值接近於0。

要克服邊際利潤縮小的趨勢,儘量保持剩餘價值的最大化,就必須提高生產技術和勞動效率,這從客觀上實現了人類整體的生產效率不斷提高。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總的和根本矛盾在於:

資本家佔有的,凝聚在單位商品的總成本(勞動力和生產資料)一定小於以社會平均勞動量計算的銷售價格,這種差額產生的根源在於生產技術的提高。但這種差額存在決定了勞動者的工資(資本家付出的僱傭勞動力成本及凝聚在生產資料上的勞動力成本)不足以全部買下由其自身生產的商品(此處不僅包括最終完成這種商品的勞動者,還包括了生產各種生產資料的勞動者)。

根據上述分析,可用以下不等式描述上述關係:

商品銷售價格(總成本+剩餘價值)>勞動力成本(該成本包括了凝聚在生產資料上面的全部勞動力成本)

1、這個不等式一定成立;

2、這個不等式適用於所有生產環節;

3、無論從自然物質形態到終極商品有多少個生產環節,多少次交易,每次交易的價格都會大於該環節商品所凝聚的全部勞動成本。最終商品的銷售價格一定大於凝聚於該商品上的所有環節的全部勞動成本總和。

5、根據不等式,以工資形式由各資本家給予各環節勞動者的貨幣總數值,一定小於終極產品的銷售價格。參與終極商品生產完成前的全部環節的,所有勞動者的全部收入,肯定不能夠全部買下由這些勞動者共同生產的終極商品,商品一定要向外界,即完全沒有參與過該商品的全部相關生產環節的人出售。只有這樣,全部環節的資本家從整體上,才能以貨幣利潤的形式實現剩餘價值。

因此,

靜態來看,沒有勞動者的參與,就不會有剩餘價值的'產生,勞動者的參與是剩餘價值產生的必要而非充分條件;剩餘價值的產生還必須以生產效率的提高為保障,生產效率越高,剩餘價值量越大,生產效率於低,低至與社會平均勞動量相同,則剩餘價值為0。

動態來看,剩餘價值只有通過與該商品的生產完全無關的獨立第三方進行交易,才能夠真正實現。也就是説只有通過交易,商品甲換回商品乙(乙充當等價物,貨幣為一般等價物)的數量比社會上同類商品換回乙的數量要多,這多出來的部分才是剩餘價值的實現。

實現剩餘價值的唯一途徑決定了——

資本主義體系要維持運轉的兩個條件:

1、 必須要有剩餘價值的產生,沒有剩餘價值,資本家不會從事生產;

2、 必須要能夠實現對外銷售,沒有對外銷售,就無法實現剩餘價值。

這兩個條件是資本主義體系維持運轉的必要且充分條件。

這兩個條件決定了對外擴張是資本主義維持(也是發展)的內在不可遏制的衝動,也決定了資本主義經濟運行的開放性和非平衡性。世界上不存在一個能夠長期維持正常運轉的、封閉的資本主義經濟體系。

資本家的商品最終會:從一個小範圍的市場,到稍大範圍的市場,到全地區,全國,全世界,只要他的商品在任何一個範圍的市場都具有競爭力(都小於該範圍內的該商品的平均勞動量),就能夠銷售出去,直到填滿每個有需求的角落(實現利潤最大化),從而實現剩餘價值;或者遇到競爭力更強的同類產品,而走完產品生命週期(生產效率無法再提高,被淘汰)。

一旦特定範圍內的市場被該資本家的產品充分佔領而資本家無法對外進一步擴大市場的話,迎接資本家的必然結局是停止生產,否則生產的產品無法實現銷售,這就是特定範圍內爆發的生產過剩(經濟危機)。不管這種過剩是絕對過剩(有需要的人都買了,沒有買的不是因為沒錢,而是不需要);還是相對過剩(有需要但沒買的,是因為兜裏沒錢)。

不同的時代,過剩的性質和範圍不同:

1832年的第一次大範圍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不是因為絕對過剩,而是相對過剩(資本家壓縮成本過度,工人的工資僅夠基本生活,生活水平很低,資本家的剩餘價值很大部分不是靠技術提高,而是靠壓縮成本)。這種危機導致的另一個後果是工人階級的反抗。

後來,尤其是二戰以後,發達資本主義體系內的資本家聰明瞭,相對過去的壓縮勞動力成本,把更多努力放在提高生效效率上,勞動力成本上升(主要是為了緩解矛盾而非擴大剩餘價值,如前面分析,勞動力成本上升的總效應是減少資本家的剩餘價值)。隨着生產力的發展,發達資本主義(下簡稱發達)體系內的部分行業出現了絕對過剩(如汽車行業)。

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的擴張,猶如波浪,一浪接一浪,範圍越來越廣,向有需求的每一個角落進發,以標準幣(將資本家生產的商品甲的1/人/天的勞動量比作含金量比作一個標準單位的含金量)換回良幣(假設該商品的全球平均勞動量為2/人/天,則可以用該商品到全球市場上去換回含2/人/天勞動量的商品),從而實現資本家對更多勞動量的佔有。

最後,從總體上看,資本主義經濟體系擴張的必然結果是:

1、 昨天在發達國家出現的絕對過剩危機,今天也在四小龍、四小虎出現;今天在這些欠發達國家發生的過剩危機,明天和後天也必然會在發展中國家出現;更久的將來,同樣的危機最終會在今天看來最落後的地區出現。如此循環下去的最終結果就是,全球範圍看,絕對過剩的危機會在每個角落出現,這就距離馬克思的生產高度發達(技術不斷提高),物質產品極大豐富的共產主義社會不遠了。

2、 但在這個共產主義社會出現之前,所有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只有相對過剩的危機,而沒有絕對過剩的危機。就一個發達經濟體範圍內看可能產生絕對過剩的危機,但相對更廣範圍看這種過剩也是相對過剩的危機。因此,這次因次貸危機引發的全面經濟危機,雖然範圍較1929-1933年的危機更深更廣,但依然是一次相對過剩的危機,尤其是相對非洲等不發達經濟地區來看。本質上與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沒有區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