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讀後感(彙編15篇)

來源:文萃谷 1.37W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水滸傳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水滸傳讀後感(彙編15篇)

水滸傳讀後感1

這個假期我讀完了《水滸傳》感受頗多,文中塑造的許多有血有肉的人物讓我印象深刻。

林沖剛開始的時候委曲求全,比較窩囊,但幾經挫折,他變得勇猛果敢,做事坦蕩,文武雙全,穩重,十分重義氣。比如山神廟雪恨,府尹派林沖看守草料場,轉眼到了冬天,大雪紛飛,林沖回來時發現自己的屋子倒了,就搬到了山神廟裏,正休息着,聽見陸謙和幾個人商量燒了草料場害死林沖的事,林沖火冒三丈就殺了他們,他走投無路,於是就上了梁山。

魯智深好打抱不平,愛憎分明,見義勇為,性格豪爽,嫉惡如仇,粗中有細是個直爽的熱心人,徵方臘後坐於杭州六和寺。比如拳打鎮關西,魯達在酒館喝酒,得知一個姓鄭的屠户老欺負窮人,大怒,魯達給鎮關西説“來十斤精肉,不能有肥的,來十斤瘦的不能有肥的,要十斤軟骨不能有肉在上面。”鎮關西提起刀向他砍去,魯達最後打死了鎮關西,魯達看他死了,害怕官府會來抓他,就對鄭屠説“你竟然裝死!我不陪你打了。”説完就跑了。還有倒拔垂楊柳,一天,魯智深和幾個想拜他為師的無賴喝酒,這時,樹上的一隻烏鴉嘎嘎的叫個不停,魯智深嫌烏鴉太吵一怒之下把柳樹連根拔起。無賴見此都不由得連聲叫好。武松性格直爽暴躁,好打抱不平,膽大心細,樂於助人但謀略不夠,幾次被人暗算差點沒命,最後和魯智深投奔梁山,作戰英勇。比如醉打蔣門神,武松在牢城結識了施恩,一天,施恩來找他,説是蔣門神搶走了他的快活林,讓武松幫他奪回來。武松答應了,次日他喝得醉醺醺得,把蔣門神的小妾和酒保都扔進了酒缸,不久蔣門神來了,怒衝衝地朝武松撲去,武松打得蔣門神跪地求饒,並答應退讓快活林武松這才罷手。

水滸傳裏的英雄性格不同,長相不同,但有一樣是相同的——懲惡鋤奸。

水滸傳讀後感2

對四大名著的認識存留在兒時看電視劇裏的印象,看完原著後,對這幾本名著的認識完全不同。昨晚剛把《水滸傳》讀完,先從這本書説起。

就劇情來説,輪廓與電視劇裏講述的相差不大,講述了以宋江,吳用,公孫勝為首的梁山伯武裝力量從建立,發展,建功立業而後衰亡的故事。但之前對梁山伯好漢遠征遼國,收復失地的故事印象不深,這次是增加認知了。

梁山泊武裝力量興於宋朝腐敗,衰於宋朝腐敗。正是由於宋朝官僚主義盛行,當政者不關乎民生,各種冤假錯案造成了各位好漢顛沛流離,無處可去,只能上山結夥。民不聊生,才有了那麼多普通百姓去梁山泊當兵。也正是因為宋朝腐敗,他們從未被朝廷當做收復邊疆的遠征軍,而是被朝廷權貴視為敵人,消耗他們的一種策略。在遠征的過程中,不給支持,還抽調兵力,實實在在的“內奸”。

不得不提宋江這位頭領,作為梁山泊大部分時期的核心,一直以忠義作為處事準則。宋江對梁山泊的發展壯大功不可沒,因忠義拉來了很多兄弟,但他也要對其的衰亡負責。他一心招安,歸順朝廷,做回良民的夢想,帶着所有弟兄南征北討。寧可朝廷負他,不可他負朝廷。歸順朝廷,又於權貴無法相處,只能討些賣命的活。明知會給兄弟們帶來生命危險,但仍然無計可施。以一己之念加之眾人,實為可歎。

最後結局最好的都是識大局,看開的人。李俊帶着童威童猛出海,另闢新天地。公孫勝也早早收手,不貪戀榮華富貴。武松因斷了一隻臂留在寺裏因禍得福。達人知命説的就是這樣。

無論怎樣,他們都是不服於權貴,敢於同命運作鬥爭的勇敢者。他們原本是歷史中默默無聞的一顆顆沙粒,但因為在那個時代做出了勇敢的選擇而成為了歷史耀眼的一顆顆星星。

水滸傳讀後感3

關上這本書,不禁又回到了那個動亂的年代,一代英雄的出現,一個個故事的落幕,這洶湧的海浪,終究平息了下來。

在《水滸傳》中,我看到的是朝廷的無能,昏庸。自私自利,貪婪是他們的代言詞,而那些有能力的人卻始終得不到正視,漸漸隱於江湖,這是一個時代的悲哀啊!

有一句話叫:亂世出英雄。宋江,魯智深,李逵……這些鮮活的英雄形象至今刻在我的腦海裏,他們深明大義,嫉惡如仇,忠厚率真,卻終受奸人迫害,是他們告訴了我,什麼叫本色英雄。

讀完此書,想起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我會更珍惜現在的和平,這是哪怕要用鮮血也要去守護的東西。我們更不能去學習那種事不關己的態度,除了那些好漢的精神――替天行道,剩下的是不是還有這些人性的沉淪?

再來看看現世,我們身邊也不乏缺少那樣的英雄。一個小女孩,過馬路,她的親人為了救他,把她推開,她的親人當場死亡,小女孩想要進入車禍現場。路人一面阻攔她進入,一面好言好語安撫。她失控,抓起阻攔她的胳膊猛咬,鮮血迅速染紅了他整條胳膊......他不但沒有生氣,還紋絲不動,繼續安慰着她……這,何談最美兩字?雖不曾相識,但關鍵時候也要拔刀相助,這位陌生人的人性是善的,英雄的,若好漢還在的話,他們也一定會這樣做吧。反觀之,若受一丁點來自絕望的痛苦就怒髮衝冠,那何嘗不被古人歎一聲:廢物!

走出卧室,書中的章節如圖畫般浮現在我的腦海裏,我永遠忘不了那些好漢對蒼茫人世弱小的同情,憐憫?這故事,何嘗不是當時社會風起雲湧,必將改頭換面的前奏!

一百零八英雄好漢,風風火火闖九州的怒吼,滌盪人世惡與醜,終將還一個朗朗乾坤滿神州,這樣的理想,我們要有!

水滸傳讀後感4

《水滸裝》,這是一本眾人皆知的書了,它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今年寒假,我重温了一遍。這本書主要講了108位鐵錚錚的好漢因受到小人陷害,陸續被逼上梁山起義,後歸順朝廷。幫助朝廷平山賊,斬方臘、東征西討,位大宋立下了汗馬功勞;最後卻遭遇奸臣高俅所害,沒有戰死的好漢也都被害死了。但是他們的英勇事蹟卻被人們永遠歌頌與傳揚。

正可謂“初讀好書,如獲良友;重讀好書,如逢故知。”每讀一遍好書,內心都會有不同的感受:讀完這本書,我的腦裏印下了兩個字:“忠”、“義”。

一個“忠”字就包含了對自己的國家、親人、朋友的盡心竭力,鞠躬盡瘁。宋江在重重威逼利誘下,仍然只效忠於自己的國家,可謂是忠心耿耿;林沖是妻子在林沖被逼上梁山後,面對高俅之子的調戲,欺凌寧死不屈,最後上吊自殺。這,也是“忠”的表現。

而“義”呢,也包含了很多內容。108個好漢為兄弟赴湯蹈火,兩肋插刀,這就是“義”.為人民,為國家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是義。在108個英雄之中,我認為最能體現“義”的就是花和尚魯智深了。他雖然生性魯莽,經常為小事與他人發生衝突,但是他路見不平就拔“斧”相助的精神;令那些喪盡天良的惡人們聞風喪膽。他也有些野,一身魯莽莊稼漢的習氣,動不動就發火。遇事部分青紅皂白,總是一説二打三罵,結果不是吃虧就是後悔;但是他卻有着“富貴不能淫,貧困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氣概。最重要的是他有一種英雄氣概,有一種為兄弟兩肋插刀的仗義,他這一點讓我尤其感動。

其實也不光是剛才提到的那些人,不管是古今中外,都有許多能表現出“忠”和“義”的人。

俗話説:“小孩兒不讓讀水滸,讀了學打架。”可我並不是這麼認為的,這部書更多的是放映了當代的平民生活狀態,並告訴人們忠義的精神,大家若是細細的品讀水滸傳,也一定會深深的陷入進去,有自己獨特的體會的。

水滸傳讀後感5

《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以反映農夫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説,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的罪惡,暖情地歌頌了農夫的革命鬥爭。它不僅描述了一個個作惡多端,欺壓庶民的害民賊,同時也描述了一個個劫富擠貧、鋌而走險的好漢,他們被那些大大小小的統治者,上至宋朝天子、高官顯宦,下至惡霸地主、差役爪牙,逼得無法再餬口下往,走投無路,只好走上反抗的道路。通過閲讀《水滸傳》不僅讓我對封建社會有了更本質的瞭解,而且還讓我認識了每一位英雄,如:宋江、吳用、林沖、武松、魯智深……他們是多麼讓人神去啊!他們就迸緦醣浮⒅罡鵒痢⒐賾稹⑺鏤蚩鍘…一般,是永遙存活在人們心中的藝術形象。全書中最讓我記憶猶新的,還算是英雄好漢武松醉後打虎的故事了——

話説武松離了“三碗不外岡”後,便直奔景陽岡。走了一里多路,武松便覺得又累又渴,躺到一塊大石頭上,正閉了眼要睡,突然從亂樹叢中躥出一隻吊睛白額大虎來。武松見了,頓時驚出一身寒汗,酒也醒了一大半,從青石上翻身跳下,抄起哨捧,閃在旁邊。那老虎把兩隻前爪在地上略按一下,縱身一撲,武松急忙閃到一邊,老虎見捉不到武松,便乾脆一掀,一剪,可都讓機靈的武松閃過了。那老虎正預備再次攻擊,武松連忙掄起哨棒,從空中劈下,誰知只打到了一棵樹上,哨捧斷成了兩截。這一下,激得老虎向武松猛撲過來,武松去後一跳,老虎剛好落在他眼前,武松丟掉手中的哨棒,兩手把老虎皮揪住狠勁地踢它,又用拳頭猛打它,不一會兒,老虎就只剩下一口吻了,五官裏全部是血,武松又到樹邊拾起半截哨棒,歸來又打了一二百下,直到老虎一絲氣也沒有了才罷手。武松又歸到青石板上歇了好一陣,才走下岡子往。

《水滸傳》中那些緊張曲折而又富有餬口氣味的故事;那些帶有傳奇色彩而又栩栩如生的人物,永遙都活在我們的心中,永不磨滅!

水滸傳讀後感6

《水滸傳》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施耐庵。書裏講的是各種英雄人物的傳奇故事,他們個個性格鮮明、光彩照人。裏面的魯智深、武松、林沖、宋江等都是家喻户曉的人物,在眾多英雄人物中,我最喜歡的是武松。

武松武藝高強,性格剛烈。他還有超人的力氣和勇氣,在景陽崗他赤手空拳打老虎,鐵錘般的的拳頭,三兩下就把老虎給打死了。這裏我非常佩服武松的勇敢和氣魄。

武松還是一個光明磊落、敢作敢當的人。當他知道哥哥被西門慶欺負而死的時候,他先去向官府告狀,他相信官府會主持公道。可是官官相互,告狀不行,他便親手殺了西門慶和潘金蓮。然後便去了自首。從這兒可以看出他是個敢作敢為光明磊落的人。②

《水滸傳》這本書寫得非常精彩好看,把毎個人物都描寫得栩栩如生,把每個打鬥寫得都非常逼真。比如景陽崗打虎中,把武器鬆、店家、老虎的動作都刻畫得淋漓盡致,讓讀者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裏面的一拳一腳描寫的非常到位,人物性格刻畫得非常鮮明。③

《水滸傳》還反應了宋王朝的腐敗,社會的黑暗。它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我喜歡看這本書。④

①直接交代閲讀篇目。列舉眾多人物,運用對比的表達方法,突出對武松的喜愛。

②這兩段簡要概括武松打虎,為兄報仇兩個事例,突出了武松的性格特點,烘托了人物形象。使人印象深刻。寫出感受。

③評價閲讀篇目,寫出書中給自己留下印象深刻的細節,交代自己的感受。

④首尾呼應。

圍繞感受,寫出自己獨特的感想。語句通順,結構完整。如果再能聯繫自己的生活經歷,寫寫自己的反思與從中得到的啟示,會更加精彩。

水滸傳讀後感7

今天上午,媽媽給我買回了一本課外書,名字叫《水滸傳》。

《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書中的人物有很多,如:宋江、晁蓋、吳用等,其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武松,因為他武藝高強,有勇有謀,是個有仇必復,有恩必報的人。

書中的經典故事也有很多,如:九紋龍夜鬧史家村、魯提轄拳打鎮關西、魯智深大鬧五台山等,其中,我最喜歡的一章是《景陽岡武松打虎》,它講述了宋江在柴進莊上,要回清河縣去見他哥哥武大郎。他在和宋江告別後遇到了一個酒店,酒店的招旗上寫着“三碗不過岡”五個大字。武松見了也不聽店主的勸阻,亂喝一通,最後竟喝了十五碗酒。可是,就當武松準備進山的時候,卻發現這時候已經不能進去了。原來景陽岡有老虎,大家都在晚上進去。可武松不怕,他壯着膽進了山,卻因為酒力而睡着了。當他醒來的時候,突然跳出一隻老虎,向武松撲去。武松拿起哨棒,向老虎打去。結果沒有打到老虎,反而打到了一棵枯樹,正好把哨棒打斷。武松扔掉哨棒,把老虎揪住,一連打了五七十拳,終於把老虎打死了。

《水滸傳》中一百零八位綠林好漢,這位武松棒打猛虎的故事我從小就聽説過了,武松這響亮的名字早就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今天我自己終於能看《水滸傳》了,就特別留意“武松打虎”這一節故事,懷着對這位勇士無限敬佩的心情,認真地讀了好幾遍。

讀完後,我終於長長地吁了一口氣。合上書來,凝望着遠方,彷彿武松打虎的鏡頭就在我的眼前,我的拳頭也不由自主地緊緊攥起來,熱血沸騰,恨不得和武松在一起,力鬥那隻吊睛白額虎。

武松,一個神勇無比的人,他的勇敢、正義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們也要從小做起,打好紮實的學習基礎,練好基本功,學到更多的本領,讓知識武裝自我,在以後的人生征途中,即使遇到最大的“攔路虎”也不懼怕、不氣餒、不退縮。

水滸傳讀後感8

“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相信大家對這句歌詞也都很熟悉吧,這就是水滸英雄們仗義、正直、忠誠的真實寫照。

就拿花和尚魯智深來説吧,他被逼上梁山,是由於他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結果。他本來可以逍遙自在地做他的提轄官,然而,他卻不能忍受他所生存的社會,對他看到的不合理的社會採取了進攻的態度,讀後感《作文讀《水滸傳》有感《水滸傳》讀後感》。當金氏父女哭訴鎮關西的暴行時,和魯智深坐在一起的史進還有李忠都沒什麼反應,魯智深卻激起了強烈的反應,他立刻就要去打死那鎮關西。雖然被人三番五次地勸住,還是不肯甘休,最終三拳打死鎮關西,只好出家去當了和尚。不想出家後還大鬧五台山,拼殺瓦罐寺。後來聽説林沖老婆受了高俅的欺負,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還説“不怕官,只怕管”,不敢去管高俅,魯智深卻“怕他甚鳥!”,可見他的勇氣和仗義。他最終打抱不平大鬧野豬林,到二龍山落了草。他對封建社會的朝廷認識也是明澈的:“……只今滿朝文武,多是邪奸就比俺的織袖做染作皂了,怎洗殺乾淨?”因而他堅決反對招安,死保梁山,氣質不凡。

再説説那耿直的李逵。李逵見宋江時的魯莽,賭場的賴賬,江邊的搶魚,酒樓上的闖禍,都反映了他的純真、渾厚的性格。他心中燃燒着對不公平社會的怒火,不能忍受壓迫。他對山寨十分忠誠,為了山寨,他任何事都走在前面,不怕困難,不畏生死。

梁山好漢們正是這樣“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鬥爭着,打擊貪官污吏,打擊惡霸地主,為人民報仇。後來他們攻城奪縣,反抗官府,擊殺害民賊,也是為民除害,解除百姓的痛苦……

“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這首歌再次從我耳邊響起,水滸英雄們仗義、正直、忠誠的形象再一次浮現在我面前……

水滸傳讀後感9

最近,我讀了《水滸傳》一書。

《水滸傳》一書,講述了以宋江為首的108個梁山好漢從梁山泊聚義到受朝廷招安,再到擊敗遼兵,最終卻遭朝廷內部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

讀完全書,我感慨萬千,但是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義”這個字。“義”我理解為正義,它所包含的內容非常廣泛,梁山108個好漢,為了家國奮不顧身,為兄弟,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為百姓出生入死,除暴安良,這些都是“義”的表現。

這本書中的黑旋風李逵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生性魯莽,性格暴躁,經常因為小事與他人發生激烈衝突。但是,他的所作所為卻很好的體現了“義”字。在他身上,有一種“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英雄氣概,也有一種願為兄弟赴湯蹈火,兩肋插刀的俠義豪氣,令人佩服,感動。

當然,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少能碰到這樣驚心動魄的大事,但是這並不是説我們的生活中就不需要“義”了。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義“無處不在,在生活中,我們,對親人朋友關心講義氣,這是“義”,對素不相識的人進行幫助,關心,小到一個微笑,一句關懷,一份體貼,這也是“義”。

而我呢?平日我在班裏總是喜歡打打鬧鬧,甚至出手傷人,有時心裏常常只想着自己,從未為他人想過,有時不但沒幫助別人,還給大家帶來了麻煩,説起來真的很慚愧,所謂的“義”不用在正道上又有何意義呢?

一個人,不要吝嗇你的“義”,多行“義”,不會讓你失去什麼,而會讓你的人格得到昇華。那我們又何嘗不多行“義”呢!

水滸傳讀後感10

《水滸傳》這本書對於人們來説並不陌生,而我在仔細讀完後,認為有一些人物形象的細節,可以拿來好好琢磨。

對於整本書,我認為其中最突出的形象是宋江。不過我並不是很看好這個人物本身,在我眼中,表面是一位優秀的領導者,並且有情有義,以“及時雨”形象貫徹人心,但我個人認為,他城府很深。

為什麼這麼説?答案很簡單,他的`每一次幫助都不無道理,看似為兄弟兩肋插刀,事實上是為了自己的私利。他一心向着官府朝廷,以名利地位為重,他根本沒有意識到當時的形勢嚴峻,政治腐敗,佞臣當道,此時為朝廷效力根本無力迴天,只會搭入梁山一幫兄弟們的性命。再説直白點,他的“招安”一事其實等同於投降,而他所為梁山做的所有事,都僅僅只是為自己的未來奠基,讓一百零八好漢為他效力。事實上,這些都是無用功。梁山最終的滅亡其實正是因為招安的決定,最終釀成大禍。

有人説,宋江只是錯了這一步,我認為並不是。宋江之所以執着於朝廷,是因為他的眼界不夠,沒有預測好將來的打算,相反,説明了迂腐的思想深入人心。並且我個人認為,他們之間,根本不可能有永遠的領導者。因為在這個組織中,其實每個人的目標都不同,有的是自願上梁山,有的是被官府追逼無奈,才上梁山,有的甚至是被騙上梁山。因此從開始,就已經註定了慘敗的結局。

可以這麼説,看完全本書,我覺得這本書除了在為我們展現一個個忠心俠膽的英雄好漢,更是在用一個悲劇寫時代。

“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書中,就是這麼寫的,也確實是現實。此書很好地展現了北宋末年政治腐敗,佞臣當道,民不聊生的社會現實。所以梁山的滅亡也在情理之中了,也正是證實了這一點。這本書總體來説,若是光從文學角度分析,是一部非常精彩的人物刻畫作品,並且在用辭手法方面,巧妙絕倫;若從歷史深層角度分析,作者更是借這本書展現了社會現實,細細讀來字字泣血。

水滸傳讀後感11

當我捧着這本《水滸傳》時,我便情不自禁的哼起了那首耳熟能詳的好漢歌:“大河向東流,天上的星星參北斗哇……”,頗有一番梁山好漢豪爽的氣勢。

“逼上梁山”是民間的一句俚語,是描寫一個人走投無路之下選擇的無奈之舉。水滸傳中的英雄個個都是歷經了無數的險阻,他們可以説是“仗義疏財歸水泊山,報仇雪恨上梁山”.水滸英雄的忠、信、義,讓我崇拜的五體投地,還有宋江的領袖才能、吳用的神機妙算、李逵的粗魯莽撞、魯智深的俠肝義膽、武松的神威神勇、林沖的驍勇善戰、燕青的伶俐機靈……他們每個人都險象環生,他們背後的故事又怎是能用一篇篇文章所可以表述的呢?

梁山好漢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為百姓們除暴安良,是人人嘴裏的“救世主”.最終,他們在梁山上聚集了一百零八個頭領,排定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座次,本以為這就是結局了,可沒有想到朝廷一聲令下,讓梁山的好漢前去徵遼,當他們正要凱旋而歸時卻又奉命至江南征討方臘,弄的一百零八條好漢死的死、殘的殘、隱的隱,稀稀落落,最後僅僅剩下了二十七人。朝廷的最終目的其實就是想“借刀殺人”,而梁山的好漢只不過是朝廷的一顆子,他們在戰場上為朝廷殺敵,而朝廷卻在背後想着如何斬草除根。梁山好漢已經落到如此下場了,朝廷卻還不罷休,那些倖存者還是未能逃脱接?而至的厄運,宋江、盧俊義被毒死,李逵在宋江臨死時被拉去一同陪葬,吳用、花榮自縊身亡……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就這樣悲慘的結束了。

水滸傳讀後感12

翻開你古樸的書頁,品讀你古奧的文字,我方才知道,何為忠心,何為仗義。《水滸傳》,你書中的那些好漢故事,淋漓盡致的顯現出了好漢的忠義。

在一百零八個好漢中,宋江可謂是忠義這二字的代表人。“忠”與“義”,在他身上覆雜地顯現了出來。

宋江對朝廷忠心耿耿,儘管已被逼上了梁山,與一眾好漢進行了起義。但在面臨朝廷的招安時,他卻又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接受。從此帶着梁山眾好漢替朝廷南征北伐,哪怕弟兄們傷亡慘重,死的死,逃的逃,他也沒有對那個接受招安的選擇感到半分後悔。甚至在朝廷猜忌他,騙他飲下毒酒後,仍是忠心耿耿,幫朝廷毒殺了在他死後可能會造反的李逵。最後心甘情願的離開了世間。

宋江的“忠”確實讓人敬服,但我卻並不認同他的忠心。在我看來這是愚忠。朝廷昏庸,奸臣當權,起義才是真正正確的決定。接受招安不但不會得到朝廷的信任,還會讓弟兄們寒心。忠誠是必要的,但忠誠應該獻給真正應該效忠的人。

儘管愚忠,但宋江卻也為人仗義,對待梁山的弟兄們也十分真誠。

比如,晁蓋偷取生辰綱,意外被人發現,是宋江因為與晁蓋幾人間的義氣,不顧自己的安危給他們送信,讓他們逃過了一劫,也因此獲得了梁山眾人的信任。

宋江還有個及時雨的名頭,他總是仗義疏財,濟弱扶貧,在他人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手,讓江湖中的人們都對他敬服不已。

宋江之義,讓我不能不稱讚。同時,也正是因為幫助他人,宋江得到了他人的愛戴與忠心。可以説是“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吧。

好漢的“忠”與“義”,在宋江這一人身上表現的徹底,正是這樣一個極為複雜的人物,讓所有人都對他印象深刻。

《水滸傳》這本好書,給我講述了一個關於好漢忠義的故事。

水滸傳讀後感13

在這個炎熱的夏日,我終於把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啃完了。雖然對於《水滸傳》早已略知一二,對於書中的人物也早有認識,但讀起這本書來甚覺辛苦。

作者施耐庵足足寫了一百回,以宋江領導的農民起義為主,再現了中國古代人民反抗壓迫、英勇鬥爭的歷史畫卷,也充分體現了朝廷的昏庸腐敗,突現了一個個有情有義的江湖漢子。

我靜下心來,慢慢品讀之後,對書中的人物也有了更深的瞭解。在書中,最令我敬佩的是阮氏三兄弟——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他們赴湯蹈火、同生共死、義氣最重,在第十五回——吳學究説三阮撞籌,公孫勝應七星聚義中可以看出。吳學究在這回中評價他們三兄弟是最有義氣最守信的,雖然他們不通文墨,但他們都是好男子,在後來,也幫了吳學究不少的忙呢!

是啊,三阮兄弟是一個個值得信任的朋友,一個個很仗義。

説到這裏,我聯想到我自己在國小的時候發生的一件事。有一天,我的一個好朋友看到我的一支鉛筆很是精緻,她特別喜歡,也想擁有一隻,可是她對於我説的地址一頭霧水,於是讓我幫她購買,我當時很爽快快地就答應了:“小事一樁,包在我身上了。”“好姐妹,明天行嗎?明天?”她雙手抱拳,笑着對我説。“沒問題,明天一早給你。”我想,這點小事是肯定忘不掉的。可是,在放學回家的路上,我跟同學們聊着聊那的,把她交託給我的事忘得一乾二淨了。到了家想起了這事兒,可是我懶得再跑一趟了,心想:明天問起,就説是忘了,以後再説吧。

第二天一到校,她就笑臉相迎,托起雙手,眨巴着眼睛看着我 。頓時,我臉刷的一下全紅了,避開了她的雙眼,結巴着説:“我……我……忘了。”只見她眉頭彎成了“V”字形,低頭就走了,輕輕地説“真是個不講信用的人。”我既難受,又慚愧,隱隱地感到了自己做人的失敗。

是啊,“言不信者,行不果”,“失信就是失敗”。感謝《水滸傳》,感謝《水滸傳》中的三阮兄弟,讓我在這個暑假更加堅定了 “守信,做個成功的人”這個信念。

水滸傳讀後感14

在暑假裏我讀了《水滸傳》。《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小説家施耐庵。

這本書講述了梁山上一百零八將個個是英雄豪傑,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他們打着‘替天行道’的大旗做着行俠仗義的事!

我最喜歡‘行者’武松和‘智多星’吳用。武松本是在官府裏謀職,無奈遭小人餡害,最之後到梁山。武松很勇猛,他走過景陽崗,聽説那裏有一隻老虎經常出來傷人,過路的人都不不敢從那裏經過。可武松不害怕,他説老虎可是是一隻大蟲而已。他一口氣喝下十八碗酒,趁着酒勁,只用了一雙拳頭硬是將那隻吃人的老虎活活給打死了!大家明白了紛紛跑來感激他,真是為民除害了!人們送他外號‘打虎英雄’。

我更喜歡‘智多星’吳用。他熟讀兵書,精通兵法,文思如泉,一生正氣。排兵佈陣是我更喜歡‘智多星’吳用。他熟讀兵書,精通兵法,文思如泉,一生正氣。排兵佈陣是他的強項。‘智取生辰綱’‘三打祝家莊’等,每次戰鬥都能體現他的足智多謀,運籌帷幄。他為大家想出了許多奇妙的好點子,事後大家都佩服不已,真不愧是‘智多星’啊!我最崇拜這樣有才華的人了!

梁山上個個都是好漢,如梁山五虎將,‘大刀’關勝,‘豹子頭’林沖,‘雙鞭’呼延灼,‘雙槍將’董平,‘霹靂火’秦明,個個身懷絕技,勇猛過人,重情重義,豪氣沖天,一生正氣!可惜他們生不逢時,當時皇帝腐敗,政權又都握在小人手裏,他們空有一身本領,卻無處施展。如果他們都活在現代,活在人人平等的世界裏,他們又都本領超強,並且心繫百姓,必定能成為受人敬仰的大英雄,成為國家的棟樑!

水滸傳讀後感15

《水滸傳》這篇文章記述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位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後剿滅叛黨,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全書,印在我的腦海裏面只有:忠,義兩個字。

在這裏(忠)的含義是:“即是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的含義”

但是在這裏(義)字包含了太多的內容。《水滸傳》中一百零八位好漢,為兄弟、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為了一個(義)字;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為一個(義)字。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去寫。在現實生活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於危難之中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因為它需要有相當的勇氣,甚至是一命換一命的決心。這就是這篇文章(義)。

我本人在《水滸傳》裏最喜歡的人物是花榮和武松,武松的英雄事蹟就是他在景陽岡打虎和武都頭獅子樓鋤奸的故事,在這些方面武松還是動了腦筋的冷靜的解決了這些問題。花榮是人們稱他為“小李廣”能鐵別顯示花榮的箭法的故事就是《小李廣梁山射飛雁》。

《水滸傳》中令我又喜歡又討厭的人就是主角宋江,因為他不是官,是吏,所以他對百姓很好,深知百姓的疾苦,百姓有難,能夠解囊相助,很有忠義感;但是他一直是梁山好漢中的主降派,並最終導致了起義軍和他自己的悲劇命運。

《水滸傳》塑造了眾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最具反抗精神的李逵、性格剛烈的武松,以及聰明善戰的花榮,都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正是這些藝術成就,才使《水滸傳》成為中國四大文學之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