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教案教學設計

來源:文萃谷 2.64W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教案教學設計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教案教學設計

一、目標導航

1.研習文本,激發熱愛生活的感情,培養珍愛生命的意識。

2.學習通過心理描寫表現人物思想情感的手法。

3.學會多角度地觀察生活,豐富情感體驗,對自然、社會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二、相關鏈接

20世紀,一個獨特的生命個體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就是海倫·凱勒——一個生活在黑暗中卻又給人類帶來光明的女性,一個度過了生命的88個春秋,卻熬過了87年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獨歲月的弱女子。然而,正是這麼一個幽閉在盲聾啞世界裏的人,竟然畢業於哈佛大學德吉利夫學院,並用生命的全部力量處處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機構,為殘疾人造福,被美國《時代週刊》評選為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

創造這一奇蹟,全靠一顆不屈不撓的心。海倫接受了生命的挑戰,用愛心去擁抱世界,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境,終於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最後又把慈愛的雙手伸向全世界。

我們都熟悉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也就是《命運交響曲》,幾乎絕聾的貝多芬扼着命運的咽喉,奏出了與命運抗爭的最強音。我們也都熟悉民間藝人阿炳的《二泉映月》,失去光明的阿炳給我們描畫了一個悽婉哀怨的世界,也讓我們感到了命運的殘酷和抗爭的力量。而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海倫·凱勒並沒有向我們展示多少“命運”的多舛,卻讓我們更多地感受到了作者的熱切、坦誠和真摯。在與殘疾的鬥爭中,她表現出了堅強不屈和積極樂觀的精神,在樸素甚至接近於家常的話語中,她流露出了對世人強烈的愛和熱切的希望。可以這樣説,儘管作者受盡了“命運”的折磨,但她給我們的仍然是一顆火熱的心,一顆關愛世界的心。海倫·凱勒的經歷如果説給了我們巨大的心理震撼和敬畏,那麼本文所袒露的心跡,卻給了我們巨大的人生感染,鼓舞我們去珍惜生命、熱愛生活。

名人評論:

1.19世紀有兩個奇人,一個是拿破崙,一個是海倫·凱勒。(馬克·吐温)

2.人類精神的美一旦被認識,我們就永遠不會忘記。在她的生活和生活樂趣中,凱勒小姐給我們這些沒有那麼多困難的需要克服的人們上了永遠不能遺忘的一課。(羅斯福夫人)

三、重點字詞

①輪廓(ku) ②翌日(yì) ③孩稚(zhì)

④虔誠(qián) ⑤堵塞(sè) ⑥憧憬(chōng jǐng)

⑦瞥(piē) ⑧百舸(gě) ⑨禁錮(gù)

⑩絢麗(xuàn) (11)恬靜(tián) (12)如醉如痴(chī)

(13)禁(jìn)錮/弱不禁(jīn)風 (14)堵塞(sè)/塞滿(sāi)/邊塞(sài)

四、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大體上了解全文的面貌。要求:認真思考“三天”這個字眼,注意作者在三天裏看到了什麼,抓住其中主要的事物來透視她的思想感情。最好是一邊讀一邊將自己感受較深的地方畫出來,或者加幾句旁批。

2.再讀課文,填寫下表,然後作簡要分析。

日期

活 動

第一天

白天

看望麥西夫人,約朋友來家,樹林散步,看落日

夜晚

回憶這一天

第二天

白天

參觀自然歷史博物館,參觀藝術博物館

夜晚

看戲

第三天

白天

遊覽紐約城,看日常世界

夜晚

看喜劇

簡要分析:分析中應強調的是:(1)作者對自己周圍的人懷着極其真摯的友愛,希望能看到表現他們內心美的外部特徵,這説明她是何等善良;(2)她希望看到地球和它的居民的簡要歷史,還要看到人類精神的千姿百態,這又顯示了她積極進取的精神;(3)她關心日常世界,希望看到現實生活中的許多場面,把別人的歡樂和痛苦當成自己的歡樂和痛苦,這又表現了她的博愛精神以及跟外部世界交流的強烈願望。

五、文本研習

1.“有了”三天光明的海倫·凱勒,為什麼“首先”要“長時間地凝視着我親愛的教師安妮·莎莉文·麥西夫人的臉”?

對這個問題,教師可先讓學生去發現,或先讓學生結合自己的體會設想:假如重獲光明,最想見到的會是誰,為什麼?海倫·凱勒在假想的三天光明中,首先想看到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的教師,這確實是作者最大和最真誠的心願。麥西夫人來到海倫·凱勒家的第一天,作者就認為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作者説:“她是來對我啟示世間的事理,她是為了愛我才來的。”海倫·凱勒的奇蹟可以説是由她和自己的教師共同創造的。

2.如何理解作者在能見到光明的第三天,最後一眼要看的是喜劇,欣賞人類精神世界的喜劇的泛音?海倫·凱勒最突出的精神品質是什麼?

海倫·凱勒的奇蹟是在逆境中甚至可以説是在絕境中創造的。“絕處逢生”取決於什麼因素?從人的本體角度來看,取決於一個人對待生活和生命的態度。堅強不屈是海倫非凡生命的一個基點,而樂觀向上的品質,更是她創造奇蹟的源泉和亮點。

作者雖寫了“假如”中的三天時間,但卻展示了自己最突出的精神品質。聯繫到第一天她最想看到自己教師的願望,可以認為,海倫·凱勒的內心世界裏充滿着真摯友愛和樂觀的情懷。

3.作者在文章中多次提到了“有視力的人”對諸多“奇觀”的“忽略”,如何理解其中所要表達的感情?怎樣認識海倫·凱勒心中的“奇觀”?

在節選部分中,有7個地方提到了“有視力的人”,這中間有善意的`批評,也有真誠的規勸。提醒有健全的五官和四肢的人,要意識到這種天賦的可貴。要充分利用眼睛和其他感官,感受生活的美好,做幸福的人,充實地活着。這種情感是真摯的,是關愛的。

海倫·凱勒説,“由黑夜變成白天”是“奇觀”,這對正常視力的人來説,如果不會感到“激動人心”,似乎還可以理解。但對於歷史和藝術的“奇蹟”和巧奪天工的紐約塔,人們的眼睛也“看不見這壯美的奇觀”,這確實是我們每個身體正常的人要進行反省的。我們是不是對生活缺少了必要的欣賞,必要的熱情和美感。

4.“有些場面是令人愉快的,讓你內心喜悦,可有些情景卻使你感到悲哀和憂鬱。對後者我也不會閉上眼睛,因為它們畢竟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對它們閉上眼睛就等於緊鎖心靈,禁錮思想。”怎樣理解這段話?海倫·凱勒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

作者在遊覽整個城市時,要到花園大街去,到貧民區去,到工廠去,到孩子們玩耍的公園去。“對於歡樂和悲哀,我總是睜大眼睛去關心。”一個殘疾人,本應該讓世人同情、關懷,但她卻同情、關懷別人,表達了海倫·凱勒對世人的博愛襟懷。從她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人類最美好的心靈和最善良的天性。

海倫·凱勒讓人們不要對“悲哀和憂鬱”閉上眼睛,就是要直面現實、直麪人生。儘管她善良,但她並不迴避世間的陰暗和痛苦;她客觀、冷靜,具有堅韌不拔的性格和直面抗爭的勇氣,這也是她另外一個突出的精神品質。

5.“假如”是一種假想,從海倫·凱勒的實際情況來看是不可能實現的,如何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見、所聞和所感的真實性和感染力?文章樸素的表達方式對體現真實性有什麼作用?

這是把文章的內容和形式結合起來進行設計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把“假想”和“真實”要統一起來認識,使學生更加理解“假如”的真實性和感染力,同時領會作者運用“假如”這種構思所特有的表達效果。

儘管她的描述和現實生活不盡一致,比如,對陽光的描寫等都有些想像的色彩,但並不影響讀者的介入和共鳴。特別是作者豐富的想像(全文都是想像出來的),更讓人感受到她豐富的內心世界,那種無法體驗的渴望,不可遏止的追求,甚至“假想”的內容有了出入,更會讓人產生特殊的感動。

本文不像其他散文那樣比較注意技巧方法,比較善於運用修辭來表情達意。作者大多采用白描的手法,直白地寫自己的感情、心聲,樸素、真摯,使文章更具真實感,更具感染力。

六、比較閲讀

閲讀下面文章,思考:《盲人看》和《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節選)》有什麼異同點。

盲人看

畢淑敏

每逢下學的時候,附近的那所國小,就有稠厚的人羣,糊在鐵門前,好似風暴前的蟻穴。那是家長等着接各自的孩童回家。

在遠離人羣的地方,有個人,倚着毛白楊,悄無聲息地站着,從不張望校門口。直到有一個孩子飛快地跑過來,拉着他説:“爸,咱們回家。”他把左手交給孩子,右手拄起盲杖,一同橫穿馬路。

多年前,這盲人常蹲在路邊,用二胡奏很哀傷的曲調。他技藝不好,琴也質劣,音符斷斷續續地抽噎,聽了只想快快遠離。他面前盛着零碎錢的破罐頭盒,永遠看得到鏽蝕的罐底。我偶爾放一點錢進去,也是堵着耳朵近前。

後來,他擺了個小攤子,賣點手絹襪子什麼的,生意很淡。一天晚上,我回家一下公共汽車,黑就包抄過來。原來這一片停電,連路燈都滅了。只有電線杆旁,一束光柱如食指捅破星天。靠攏才見是那盲人打了手電,在賣蠟燭火柴,價錢很便宜。我趕緊買了一份,喜洋洋地覺得帶回光明給親人。

之後的某個白日,我又在路旁看到盲人,就氣哼哼地走過去,説:“你也不能趁着停電,發這種不義之財啊!那天你賣的蠟燭,算什麼貨色啊?蠟燭油四下流,燙了我的手。燭捻一點也不亮,小得像個螢火蟲尾巴。”

他愣愣地把塌陷的眼窩對着我,半天才説:“對不起,我……不知道……蠟燭的光……該有多大,螢火蟲的尾巴……是多亮。那天聽説停電,就趕緊批了蠟燭來賣。我知道……黑了,難受。”

我呆住了。那個漆黑的夜晚,即使燭光如豆,還是比完全的黑暗,好了不知多少。一個盲人,在為明眼人操勞,我還不分青紅皂白地指責他,我好悔。

後來,我很長時間沒有到他的攤子買東西。確信他把我的聲音忘掉之後,有一天,我買了一堆雜物,然後放下了50塊錢,對盲人説:“不必找了。”

我抱那些東西,走了沒幾步,被他叫住了。“大姐,你給我的是多少錢啊?”

我説:“是50元。”

他説,我從來沒拿過這麼大的票子。

見他先是平着指肚,後是立起掌根,反覆摩挲鈔票的正反面。我説:“這錢是真的。你放心。”

他笑笑説:“我從來沒收過假錢。誰要是欺負一個瞎子,他的心就先瞎了。我只是不能收您這麼多的錢,我是在做買賣啊。”

我知道自己又一次錯了。

不知他在哪裏學了按摩,經濟上漸漸有了起色,從鄉下找了一個盲姑娘,成了親。一天,我到公園去,忽然看到他們夫妻相跟着,沿着花徑在走。四周湖光山色美若仙境,我想,這對他們來講,真是一種殘酷。

閃過他們身旁的時候,聽到盲夫在炫耀地問:“怎麼樣?我領你來這兒,景色不錯吧?好好看看吧。”

盲妻不服氣地説:“好像你看過似的。”

盲夫很肯定地説:“我看過。常來看的。”

聽一個盲人連連響亮地説出“看”這個詞,叫人頓生悲涼,也覺出一些滑稽。

盲妻反脣相譏:“介紹人不是説你胎裏瞎嗎?啥時看到這裏好景色呢?”

盲夫説:“別人用眼看,咱可以用心看,用耳朵看,用手看,用鼻子看……加起來一點不比別人少啊。”

他説着,用手捉了妻子的手指,沿着粗糙的樹皮攀上去,停在一片極小的葉子上,説:“你看到了嗎?多老的樹,芽子也是嫩的。”

那一瞬,我凜然一驚。世上有很多東西,看了如同未看,我們眼在神不在。記住並真正懂得的東西,必得被心房繭住啊。

後來盲夫婦有了果實,一個瞳仁亮如秋水的男孩。他漸漸長大,上了國小,盲人便天天接送。

起初那孩童躲在盲人背後,跟着杖子走。慢慢膽子壯了,綠燈一亮,就跳着要越過去。父親總是死死拽住他,用盲杖戳着柏油路説,讓我再聽聽,近處沒有車輪聲,我們才可動……

終有一天,孩子對父親講:“爸,我給你帶路吧。”他拉起父親,東張西望,然後一蹦一跳地越過地上的斑馬線。於是盲人第一次提起他的盲杖,跟着目光如炬的孩子,無所顧忌地前行,腳步抬得高高,輕捷如飛。

孩子越來越大了。當明眼人都不再接送這麼高的孩子時,盲人依舊每天倚在校旁的楊樹下,等待着。

參考:

《盲人看》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節選)》

相同點: 1、 對親情的珍愛之情

盲人接送孩子 看望親友安排在第一天

2、 對生命的珍愛 ,內心充滿了光明和希望

盲人領盲妻去公園“欣賞”美景 到大森林裏做一次漫步旅行

3、博愛襟懷,最美好的心靈,最善良的天性

停電後,盲人批蠟燭賣 對於歡樂和悲哀,我總是睜大眼睛去關心

不同點: 兩位作者的情感及提出的角度不同:

畢淑敏是從健全人的角度,對健全人提出勸告的,同時也含蓄地表達着自責之情。

海倫則不一樣,她作為一名嚴重殘疾的人,以自己的“設想”證明擁有光明的幸福,並勸告人們珍惜自己擁有的這份幸福,珍惜光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