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音樂《彼得與狼》教學構想及教學設計

來源:文萃谷 6.93K

素材:交響樂或稱交響曲,源出於古希臘文的“和諧“之意,現代意義的交響曲是指一種用大型管絃樂隊演奏的器樂套曲,是音樂表現的最高形式,它能表現重大的題材,豐富的感情和深刻的思想。從創作到演奏都要求較高超的技巧。為此它是衡量一個國家或民族的音樂文化水平的重要標誌。

國小音樂《彼得與狼》教學構想及教學設計

交響童話《彼得與狼》是一首用不同樂器的演奏來描繪和刻畫人物、動物的性格、動態和故事情節的樂曲。其中主人公彼得是用絃樂演奏來表現的,那明快活潑和富於進行曲的曲調,給人以異常清新的感覺,描繪出了彼得的聰明可愛和勇敢。當三支圓號以濃重的和聲奏出陰森可怕的狼嚎時,使學生會頓時感到毛骨驚然產生一種恐懼心理。可見旋律、節奏、和聲、音色的變化,會使一首樂曲的情緒、形象等發生變化,它帶給欣賞者的情感聯覺不盡相同,所受到的教育也就不同。

一、組織教學

播放主題音樂片段

1)聽凱旋主題,想象:

如果這是一支行進中的隊伍,那麼你覺得這是一支怎樣的隊伍?(知覺欣賞,感受音樂的進行曲風格與輝煌的音效。)

2)設疑引課:

這到底是一支怎樣的隊伍,他們之前究竟經歷了什麼呢?今天,我們就要用音樂來講一個故事。(提出疑問,激起學生學習的慾望。)

二、導入新課(瞭解音樂表現形式,在聯繫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知覺欣賞)

1)交響樂隊相關知識

·在學習之前,需要認識一下西洋管絃樂隊的幾種樂器。

圖片:六種樂器

·嘗試讓學生叫出名字,然後老師介紹。

2)出示音樂中的七個角色,並聽辯每個音樂形象的主奏樂器及旋律特點。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欣賞的音樂故事,就是由這幾種樂器來主奏的,每一種樂器都代表了不同的人物和動物的形象。我們來看一看這個音樂故事裏的七個角色吧。

出示七個人物、動物形象圖片

··先播放小鳥的音樂。提問:你覺得它的音色以及奏出的這段旋律的特點表現的是這7個角色中的哪個形象呢?

··播放獵人的音樂

··播放爺爺的音樂

··播放貓的音樂

··播放鴨子的音樂

··播放狼的音樂

(環節設想:給樂器找主人——動作表現——説出對音樂片段的感受,即所樂器所代表的形象的特點,初步的即可。)

····重點播放彼得音樂(主角)

師:彼得的音樂是通過旋樂四重奏來表現的。一起來聽。

···重新播放彼得音樂主旋律,要求學生哼唱。説感受。

三、聽音樂,演故事(聽第一段音樂,熟悉相應音樂旋律,為整體欣賞做準備)

播放第一段音樂。(到彼得,小鳥,貓,鴨子出現的音樂)(爭取一氣呵成)

備份:小鳥和鴨子爭執音樂

··活動準備:把學生分成三組,老師扮小鳥,學生依次為彼得、貓、鴨子。要求各自在聽到相應的音樂時有所反應。

達到兩個目的:

1、聽出是自己扮演角色的音樂

2、能隨着音樂做律動,體現分組羣體活動,增強趣味性和音樂的體驗性。

··引導創設出鴨子和小鳥發生爭執的情景(重點感受兩條旋律的交織進行,滲透對感知創作手法的滲透與展開對音樂情節的理解)

四、聽音樂、説故事(在“聆聽音樂”、討論情節、聯想畫面、思考道理的過程中熟悉故事情節,瞭解相關音樂要素在表現故事情節時的變化,並自主的領悟故事中所傳遞的勇敢、正義、安全、善良的主題)

準備爺爺音樂(告戒彼得不要輕易到草地上,有狼)

1)播放爺爺出現音樂。(師説,爺爺不讓彼得在草地上來,説草地上會有危險,到底是什麼危險呢)

播放狼的音樂。準備個片段:貓上樹。狼抓鳥,吃鴨子。

2)聽狼的音樂——請生説感受——在創想故事情景:狼來了,草地上的安靜還能持續下去呢,會發生怎樣的事情呢?——啟發想象和討論(給一些時間)

3)狼來了,貓會怎樣:聽貓上樹的音樂,感知音樂加速、上行的表現方式,聯想情景。

4)狼來了,小鳥會怎樣:

·學生想象

·聽狼抓小鳥音樂(小鳥靈巧的飛行,感知音樂表現手法,聯想情景。

5)狼來了,鴨子又會怎樣呢:

·學生猜想

·聽小鴨子慌亂中竟跳出池塘最終被吃掉的音樂,感知音樂表現方式,聯想情景

·感悟道理:小鴨子由於關鍵時候不鎮定所導致的後果。

6)彼得這個時候會怎麼樣呢?

·學生猜想

·聽彼得鎮定的音樂,感知音樂表現形式,聯想情景。

五、抓狼

1)解説:彼得的計策。團結、巧計、小鳥誘狼、放繩、套狼、狼掙扎的情節。

2)聽抓狼的音樂

3)再聽分角色表演,老師提示解説,營造高潮。

4)聽獵人來的音樂——是解説。獵人一路抓狼,從森林到草地。

六、再聽凱旋音樂,首尾呼應。(由感知欣賞上升到情感欣賞的階段)

説怎樣的隊伍:勝利的'隊伍,凱旋的隊伍。

七、揭示課題:交響童話《彼得與狼》

作曲家介紹:

揭示主題思想:遇到困難和邪惡的勢力要機智勇敢(真善美教育)

八、聽故事剪接版(時間隨定)

九、結課,建議網上搜聽原作品。

聽彼得主旋律讓生走出教師

師願望,願你們都能象彼得一樣……

《彼得與狼》教學設計

年級:六年級

內容:十二冊教材第七課欣賞《彼得與狼》

教學目標:

1、通過故事的講述比,發展學生對音樂的聽覺想象力。

2、鞏固和運用已學過的樂器知識,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

3、根據音樂創作連環畫,加深理解《彼得與狼》這首樂曲所表現的內容。

教學難點:根據音樂描述故事情節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磁帶、錄音機、畫紙、畫筆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同學們,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到音樂教室。

二、複習學過的樂器知識,聽賞不同樂器演奏的音樂片斷。

1、導入:

(師)今天的音樂教室帶給大傢什麼呢?請看——這是什麼地方?

(生)森林中一片美麗的草地上。

2、認識樂器:

(師)在這兒馬上要舉行一場器樂演奏會,參加演出的樂器有很多,你認識他們嗎?

(多媒體出示各種樂器)——請説説它們的名稱?屬於哪一類樂器?

生回答……

3、聽賞七個樂器演奏的音樂片斷:

(師)演奏會開始了,同學們想先聽聽誰的演奏呢?聽後,請説説音樂給你的感受是明快的還是暗淡的?(明快的把手舉起,暗淡的把手放下)

生聽賞、感受。

(設計意圖:通過“器樂演奏會”這一形式營造一種自然和諧的氛圍,讓學生在愉悦的氣氛中複習了舊知識,學習了新知識)

三、熟悉、選擇不同音樂所代表的不同形象。

1、認識各角色。

(師)七個樂器給我們演奏了七段精彩的音樂,這音樂分別代表着樂器主人的性格特點和形象。我們來看一看,這七個主人分別是誰?

(多媒體出示角色)——生回答……

2、復聽七段音樂。

(師)現在要請同學們根據主人們的不同性格特徵和形象,找一找樂器演奏的音樂分別代表誰?老師把七段音樂重播一遍,同學們在心中做好選擇。

——聽賞選擇

3、選擇樂器所代表的角色。

(師)選擇開始了!假如正確了,樂器在會奏響音樂;假如錯誤的,樂器會飛回原地等待!

——樂器們都找到主人了嗎?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運用新穎適用的多媒體輔助教學,通過遊戲“找一找”,讓學生在興趣盎然中為各樂器找到了它們所代表的各角色,在遊戲中充分發揮學生參與積極性,在愉悦中掌握知識。)

四、欣賞《彼得與狼》

1、引入:

在一天清晨,在這美麗的森林中,七個主人相遇了,你覺得森林還會安

靜嗎?那麼會發生一些什麼事呢?讓音樂來告訴你吧!

2、聽賞:(分段聽賞)

師引導:音樂告訴我們森林中先後出現了誰?來幹什麼?在他們之間發生了什

麼事?

(生回答……)

3、學生討論,講述整個故事。

以小組為單位,一起討論,講述整個故事。

4、完整聽賞。(一位學生旁白)

5、揭題:

大家知道我們剛才欣賞的這首樂曲嗎?它是俄國作曲家普羅科菲耶夫作曲的交響童話《彼得與狼》。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是學生完整聽賞樂曲的部分,讓學生根據音樂講述故事,在這聽一聽、想一想、説一説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發散性思維。)

五、創作畫面。

(師)這首樂曲它既是一個動人的童話故事,又是一幅美麗的連環畫,你看,上面這幅畫面展現的是哪一段音樂的內容?(結尾)

那麼,前面隨着七個主人的陸續出現,不同的音樂給我們展現的七幅不同的畫面,要請同學們創作完成!(首先,請問,貓出現時的畫面是怎樣的呢?

這是第幾副畫面?(第四幅),那就由第四小組每一位同學負責這幅畫面創作。)

最後由組長從小組中選出最漂亮的一幅上前展示,並用語言描述一下畫面的內容。

(設計意圖:讓學生根據童話音樂創作連環畫,是一個大膽又創新的嘗試。

我們都知道“想不如説,説不如做。”通過畫一畫促使學生更完整、更準確、更深刻地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和理解音樂。當然這些畫並不象美術課那樣追求畫面的高質量,而追求畫面上所反映出的內容。)

六、小結。

今天的音樂教室帶給了我們什麼呢?(交響童話《彼得與狼》)

歡迎大家下次繼續光臨音樂教室,同學們再見!

(這是一堂音樂的綜合課,一改過去“聽故事——複述故事”這一傳統的教學模式,充分結合美術學科(樂器的圖片、角色的形象、連環畫創作等),巧妙地安排教學環節(參加演奏會——尋找樂器的主人——主人間發生的故事),讓學生在各種意境中一次次地熟悉主題音樂,循環漸進地掌握作品的主題和作品所表現的內容。整堂課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提高學習慾望,變被動為主動,把知識的掌握當作一種精神的享受,在愉悦中得到羙的薰陶,得到情感的審美體驗。新頒佈的《音樂課程標準》不僅提出了“音樂教學不同領域之間的綜合”,而且還增加了與姐妹藝術的綜合、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的綜合。這是新的理念,新的舉措,富有鮮明的改革色彩。我們在付諸實施推廣中,既要大膽實踐,又要不斷地總結經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