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選修《旅夜書懷》教案

來源:文萃谷 2.52W

《旅夜書懷》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甫於765年離開四川成都草堂以後在旅途中所作。這首詩深刻地表現了作者內心飄泊無依的感傷,是杜甫詩歌中的經典作品。作品體裁為五言律詩,作品題材為羈旅行役詩。以下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高二選修《旅夜書懷》教案,歡迎閲讀

人教版高二選修《旅夜書懷》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誦讀體會詩人當時孤苦寂寞、漂泊無依的感情。

2.比較學習本文寓情於景、 直抒胸臆手法的運用 。

 教學設想

1.重點難點:理解詩句藴含的情感

2.教學方法:朗讀、點撥、背誦

3.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簡介寫作背景。

杜甫於唐代宗廣德二年(764)春攜家人到成都投靠好友嚴武,在其幫助下,杜甫本可以在成都長久居住,不料嚴武在第二年四月突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離開成都,帶着家人乘舟東下,在岷江、長江飄泊。這首五言律詩大概是他舟經渝州、忠州一帶時寫的。

這一年杜甫已滿53歲,他一直患有肺病和風痺,不時發作。這回因嚴武之死,他決心離開四川,轉作瀟湘之遊,其實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因此一路上心情十分沉重,不知一生飄泊何時是了。這首詩集中地表現了他這種心情。

二、指導誦讀

這首詩是感歎身世之作。前一層寫旅夜風景,其實是寓情於景,為下文抒懷作鋪墊,應當讀得緩慢一些,使聽者能品出此中情味。後一層直抒胸臆,“名豈”二句中上句為賓,下句為主.詩人後半生飄泊四方,居無定所,正是因“休官”之故,要讀出壓抑感。這兩句可以不按“義羣”讀,仍讀作:“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最後兩句形象地概括了詩人的後半生生活,要緩緩讀出,有自傷飄泊之意。

三、整體感知

詩的前半部分描寫“旅夜”的情景。

第一、二句寫近景:微風吹拂着江岸上的細草,豎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獨地停泊着。當時杜甫離成都是迫於無奈。這一年的正月,他辭去節度使參謀職務,四月,在成都賴以存身的好友嚴武死去。處此悽孤無依之境,便決意離蜀東下。因此,這裏不是空泛地寫景,而是寓情於景,通過寫景展示他的境況和情懷:像江岸細草一樣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第三、四句寫遠景:明星低垂,平野廣闊;月隨波湧,大江東流。這兩句寫景雄渾闊大,歷來為人所稱道。詩人寫遼闊的`平野、浩蕩的大江、燦爛的星月,正是為了反襯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顛沛無告的悽愴心情。這種以樂景寫哀情的手法,在古典作品中是經常使用的。如《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用春日的美好景物反襯出徵士兵的悲苦心情,二者異曲同工。

詩的後半是“書懷”。

第五、六句説,有點名聲,哪裏是因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應該因為年老多病而退休。這是反話,立意至為含蓄。詩人素有遠大的政治抱負,但長期被壓抑而不能施展,因此聲名竟因文章而著,這實在不是他的心願。杜甫此時確實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卻主要不是因為老和病,而是由於被排擠。這裏表現出詩人心中的不平,同時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飄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最後兩句説,飄然一身像個什麼呢?不過像廣闊的天地間的一隻沙鷗罷了。詩人即景自況以抒悲懷。水天空闊,沙鷗飄零;人似沙鷗,轉徙江湖。這一聯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現了詩人內心飄泊無依的感傷,真是一字一淚,感人至深。

 四、朗讀,嘗試背誦。

  五、鑑賞點撥

1.寓情於景

前兩聯寫景,詩眼在“獨夜舟”三字上,其餘全屬烘托。舟泊於岸,所以首句寫岸,次句寫舟。稱“獨舟”者,僅此一舟之謂也;“夜”,用於點明泊舟時間。這兩句勾畫了這樣一個境界:河邊孤零零地泊着一隻小船,桅杆高聳;岸上只見小草,不見人家,簡直冷寂得很。第三、四句承“夜”字寫詩人所見景色:遠處,星空低垂,原野遼闊無邊;近處,明朗的月光下,江水洶湧澎湃,奔流不息。這難免使詩人感到,在這樣的境遇中,一葉小舟顯得何等孤單、渺小,它的命運簡直可以聽憑大自然的擺佈;而江水的奔流更使他聯想到時光的迅速流逝,愈發增添了悽苦無依之感。這小舟的命運正是詩人命運的寫照。詩人這時已到垂暮之年,他的好友李白、高適、嚴武等在近幾年裏相繼去世,使他的孤獨感與日俱增。詩人的萬千思緒都藴含在這景物描寫之中,由此再發展到下文的直抒胸臆就顯得順理成章了。

2.直抒胸臆

在頸聯中,詩人將“名”和“官”相對提出是有深意的,因為這兩件事關係到詩人一生的命運。詩人由於詩名滿天下,儘管後半生顛沛流離,居無定所,但所到之處都受到人們的尊重和關照,這總算給了他一些寬慰。然而詩人的本志是“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所以,不能得官以實現其本志,是他一生最大的憾事。這樣看來,這兩句顯然有主、賓之分:上句説“名”,只是作為烘托;下句説“官”,才是正意所在。這兩句,一句否定,一句肯定,其實意思正好相反,即“名因文章著,官非老病休”。既然休官原因不是“老病”,那是什麼呢?詩人沒有説出來,但我們從杜甫為官的經歷卻不難看出,原因就是他不受皇帝重視,又遭同列排擠。但又不明説,因為詩人不願怨君,也不敢怨君。這一點,我們從他三年前在梓州寫的“聖朝無棄物,衰病已成翁”(《客亭》)也可以得到證明。總之,詩人是胸存塊壘,不吐不快,卻又不能直吐出來,只能採用這種含蓄的表達方式。

最後兩句的意思很明白:詩人以沙鷗自況,乃自傷飄泊之意。這跟他剛離成都時寫的“萬事已黃髮,殘生隨白鷗”(《去蜀》)和此後不久寫的“關塞極天唯鳥道,江湖滿地一漁翁”(《秋興·其七》)語意相同。

  六、課堂小結,背誦全詩。

  七、佈置作業。

1.思考“品讀與探討”第一題。

2.完成“積累運用”一、六、七題。

 附:板書設計

一 借景抒情

1 首聯—近景—孤舟夜泊

2 頷聯—遠景—雄渾闊大

二 直抒胸臆

1 頸聯—名因文章著,官非老病休

2 尾聯—以沙鷗自況,自傷漂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