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鈉的知識點總結(精選17篇)

來源:文萃谷 1.21W

總結是指社會團體、企業單位和個人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能夠給人努力工作的動力,為此我們要做好回顧,寫好總結。我們該怎麼寫總結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學鈉的知識點總結,歡迎閲讀與收藏。

高中化學鈉的知識點總結(精選17篇)

高中化學鈉的知識點總結篇1

氧化鈉和過氧化鈉

1、都是固態物,顏色不同。氧化鈉是白色,過氧化鈉是淡黃色;

2、氧化鈉是典型的鹼性氧化物,跟酸、酸性氧化物、水反應都符合鹼性氧化物的通性;

3、過氧化鈉不屬於鹼性氧化物。過氧化鈉與水反應: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用作供氧劑):※作呼吸面具上述兩個反應均存在過氧化鈉有漂白作用(強氧化性)

高中化學鈉的知識點總結篇2

氫氧化鈉的性質

1、白色固體,易潮解,溶解放熱,強腐蝕性(使用中注意安全、稱量時應注意?)

2、強鹼,具有鹼的通性:跟酸中和;跟酸性氧化物反應;跟某些鹽反應生成沉澱;跟銨鹽反應生成氨氣。

3、氫氧化鈉跟兩性氧化物(Al2O3)反應;跟兩性氫氧化物[Al(OH)3]反應

4、氫氧化鈉與金屬鋁反應生成氫氣和偏鋁酸鈉、

5、腐蝕玻璃、陶瓷等硅酸鹽製品,特別是熔融態的氫氧化鈉強腐蝕性。(保存中注意避免在有玻璃塞、玻璃活塞的容器中時間過長;熔化氫氧化鈉的容器選擇等)

高中化學鈉的知識點總結篇3

鈉的化合物

(1)、金屬鈉露置在空氣中的變化過程:銀白色金屬鈉

(2)、Na2CO3與鹽酸的互滴反應

a、向鹽酸裏逐漸滴加入Na2CO3溶液(開始時酸過量)開始就有氣體放出;

b向Na2CO3溶液裏逐滴加入鹽酸(開始時酸不足)開始無氣體產生:HCl+Na2CO3=NaCl+NaHCO3(無氣泡)HCl+NaHCO3=NaCl+CO2↑+H2O

可見不同的滴加順序產生不同的現象,利用這種現象不用其他試劑就可鑑別Na2CO3溶液和鹽酸。

高中化學鈉的知識點總結篇4

一、俗名

無機部分:

純鹼、蘇打、天然鹼、口鹼:Na2CO3小蘇打:NaHCO3大蘇打:Na2S2O3石膏(生石膏):CaSO4.2H2O熟石膏:2CaSO4·.H2O瑩石:CaF2重晶石:BaSO4(無毒)碳銨:NH4HCO3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食鹽:NaCl熟石灰、消石灰:Ca(OH)2芒硝:Na2SO4·7H2O(緩瀉劑)燒鹼、火鹼、苛性鈉:NaOH綠礬:FaSO4·7H2O乾冰:CO2明礬:KAl(SO4)2·12H2O:Ca(ClO)2、CaCl2(混和物)瀉鹽:MgSO4·7H2O膽礬、藍礬:CuSO4·5H2O雙氧水:H2O2皓礬:ZnSO4·7H2O硅石、石英:SiO2剛玉:Al2O3水玻璃、泡花鹼、礦物膠:Na2SiO3鐵紅、鐵礦:Fe2O3磁鐵礦:Fe3O4黃鐵礦、硫鐵礦:FeS2銅綠、孔雀石:Cu2(OH)2CO3菱鐵礦:FeCO3赤銅礦:Cu2O波爾多液:Ca(OH)2和CuSO4石硫合劑:Ca(OH)2和S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過磷酸鈣(主要成分):Ca(H2PO4)2和CaSO4重過磷酸鈣(主要成分):Ca(H2PO4)2天然氣、沼氣、坑氣(主要成分):CH4水煤氣:CO和H2硫酸亞鐵銨(淡藍綠色):Fe(NH4)2(SO4)2溶於水後呈淡綠色

光化學煙霧:NO2在光照下產生的一種有毒氣體王水:濃HNO3與濃HCl按體積比1:3混合而成。鋁熱劑:Al+Fe2O3或其它氧化物。尿素:CO(NH2)2

有機部分:

氯仿:CHCl3電石:CaC2電石氣:C2H2(乙炔)酒精、乙醇:C2H5OH氟氯烴:是良好的製冷劑,有毒,但破壞O3層。醋酸:冰醋酸、食醋CH3COOH裂解氣成分(石油裂化):烯烴、烷烴、炔烴、H2S、CO2、CO等。甘油、丙三醇:C3H8O3焦爐氣成分(煤乾餾):H2、CH4、乙烯、CO等。石炭酸:苯酚蟻醛:甲醛HCHO蟻酸:甲酸HCOOH

葡萄糖:C6H12O6果糖:C6H12O6蔗糖:C12H22O11麥芽糖:C12H22O11澱粉:(C6H10O5)n硬脂酸:C17H35COOH油酸:C17H33COOH軟脂酸:C15H31COOH

草酸:乙二酸HOOC—COOH使藍墨水褪色,強酸性,受熱分解成CO2和水,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二、顏色

鐵:鐵粉是黑色的;一整塊的固體鐵是銀白色的。Fe2+——淺綠色Fe3O4——黑色晶體

Fe(OH)2——白色沉澱Fe3+——黃色Fe(OH)3——紅褐色沉澱Fe(SCN)3——血紅色溶液FeO——黑色的粉末Fe(NH4)2(SO4)2——淡藍綠色Fe2O3——紅棕色粉末FeS——黑色固體

2+

銅:單質是紫紅色Cu——藍色CuO——黑色Cu2O——紅色CuSO4(無水)—白色

CuSO4·5H2O——藍色Cu2(OH)2CO3—綠色Cu(OH)2——藍色[Cu(NH3)4]SO4——深藍色溶液

BaSO4、BaCO3、Ag2CO3、CaCO3、AgCl、Mg(OH)2、三溴苯酚均是白色沉澱Al(OH)3白色絮狀沉澱H4SiO4(原硅酸)白色膠狀沉澱

Cl2、氯水——黃綠色F2——淡黃綠色氣體Br2——深紅棕色液體I2——紫黑色固體HF、HCl、HBr、HI均為無色氣體,在空氣中均形成白霧

CCl4——無色的液體,密度大於水,與水不互溶KMnO4--——紫色MnO4-——紫色Na2O2—淡黃色固體Ag3PO4—黃色沉澱S—黃色固體AgBr—淺黃色沉澱AgI—黃色沉澱O3—淡藍色氣體SO2—無色,有剌激性氣味、有毒的氣體SO3—無色固體(沸點44.8C)品紅溶液——紅色氫氟酸:HF——腐蝕玻璃N2O4、NO——無色氣體NO2——紅棕色氣體NH3——無色、有剌激性氣味氣體

三、現象:

1、鋁片與鹽酸反應是放熱的,Ba(OH)2與NH4Cl反應是吸熱的;

2、Na與H2O(放有酚酞)反應,熔化、浮於水面、轉動、有氣體放出;(熔、浮、遊、嘶、紅)

3、焰色反應:Na黃色、K紫色(透過藍色的鈷玻璃)、Cu綠色、Ca磚紅、Na(黃色)、K(紫色)。

4、Cu絲在Cl2中燃燒產生棕色的煙;

5、H2在Cl2中燃燒是蒼白色的火焰;

6、Na在Cl2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

7、P在Cl2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色煙霧;

8、SO2通入品紅溶液先褪色,加熱後恢復原色;

9、NH3與HCl相遇產生大量的白煙;

10、鋁箔在氧氣中激烈燃燒產生刺眼的白光;

11、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燒生成白色粉末(MgO),產生黑煙;

12、鐵絲在Cl2中燃燒,產生棕色的煙;

13、HF腐蝕玻璃:4HF+SiO2=SiF4+2H2O

14、Fe(OH)2在空氣中被氧化:由白色變為灰綠最後變為紅褐色;

15、在常温下:Fe、Al在濃H2SO4和濃HNO3中鈍化;

16、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試管中滴入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苯酚遇空氣呈粉紅色。

17、蛋白質遇濃HNO3變黃,被灼燒時有燒焦羽毛氣味;

18、在空氣中燃燒:S——微弱的淡藍色火焰H2——淡藍色火焰H2S——淡藍色火焰CO——藍色火焰CH4——明亮並呈藍色的火焰S在O2中燃燒——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紅褐色[Fe(OH)3]

19.特徵反應現象:白色沉澱[Fe(OH)2]

20.淺黃色固體:S或Na2O2或AgBr

21.使品紅溶液褪色的氣體:SO2(加熱後又恢復紅色)、Cl2(加熱後不恢復紅色)

22.有色溶液:Fe2+(淺綠色)、Fe3+(黃色)、Cu2+(藍色)、MnO4-(紫色)有色固體:紅色(Cu、Cu2O、Fe2O3)、紅褐色[Fe(OH)3]黑色(CuO、FeO、FeS、CuS、Ag2S、PbS)藍色[Cu(OH)2]黃色(AgI、Ag3PO4)白色[Fe(0H)2、CaCO3、BaSO4、AgCl、BaSO3]有色氣體:Cl2(黃綠色)、NO2(紅棕色)空氣

四、考試中經常用到的規律:

1、溶解性規律——見溶解性表;

2、常用酸、鹼指示劑的變色範圍:

3、陰極(奪電子的能力):Au3+>Ag+>Hg2+>Cu2+>Pb2+>Fa2+>Zn2+>H+>Al3+>Mg2+>Na+>Ca2+>K+陽極(失電子的能力):S2->I->Br–>Cl->OH->含氧酸根

注意:若用金屬作陽極,電解時陽極本身發生氧化還原反應(Pt、Au除外)

4、雙水解離子方程式的書寫:(1)左邊寫出水解的離子,右邊寫出水解產物;(2)配平:在左邊先配平電荷,再在右邊配平其它原子;(3)H、O不平則在那邊加水。

例:當Na2CO3與AlCl3溶液混和時:3CO32-+2Al3++3H2O=2Al(OH)3↓+3CO2↑

5、寫電解總反應方程式的方法:(1)分析:反應物、生成物是什麼;(2)配平。

例:電解KCl溶液:2KCl+2H2O==H2↑+Cl2↑+2KOH配平:2KCl+2H2O==H2↑+Cl2↑+2KOH

6、將一個化學反應方程式分寫成二個電極反應的方法:(1)按電子得失寫出二個半反應式;(2)再考慮反應時的環境(酸性或鹼性);(3)使二邊的原子數、電荷數相等。例:蓄電池內的反應為:Pb+PbO2+2H2SO4=2PbSO4+2H2O試寫出作為原電池(放電)時的電極反應。寫出二個半反應:Pb–2e-→PbSO4PbO2+2e-→PbSO4

分析:在酸性環境中,補滿其它原子:應為:負極:Pb+SO42--2e-=PbSO4正極:PbO2+4H++SO42-+2e-=PbSO4+2H2O

7、在解計算題中常用到的恆等:原子恆等、離子恆等、電子恆等、電荷恆等、電量恆等,用到的方法有:質量守恆、差量法、歸一法、極限法、關係法、十字交法和估算法。(非氧化還原反應:原子守恆、電荷平衡、物料平衡用得多,氧化還原反應:電子守恆用得多)

8、電子層結構相同的離子,核電荷數越多,離子半徑越小;

9、晶體的熔點:原子晶體>離子晶體>分子晶體中學學到的原子晶體有:Si、SiC、SiO2=和金剛石。原子晶體的熔點的比較是以原子半徑為依據的:金剛石>SiC>Si(因為原子半徑:Si>C>O).10、分子晶體的熔、沸點:組成和結構相似的物質,分子量越大熔、沸點越高。

11、膠體的帶電:一般説來,金屬氫氧化物、金屬氧化物的膠體粒子帶正電,非金屬氧化物、金屬硫化物的膠體粒子帶負電。

12、氧化性:MnO4->Cl2>Br2>Fe3+>I2>S=4(+4價的S)例:I2+SO2+H2O=H2SO4+2HI

13、含有Fe3+的溶液一般呈酸性。14、能形成氫鍵的物質:H2O、NH3、HF、CH3CH2OH。15、氨水(乙醇溶液一樣)的密度小於1,濃度越大,密度越小,硫酸的密度大於1,濃度越大,密度越

大,98%的濃硫酸的密度為:1.84g/cm3。

16、離子是否共存:(1)是否有沉澱生成、氣體放出;(2)是否有弱電解質生成;(3)是否發生氧化還原

反應;(4)是否生成絡離子[Fe(SCN)2、Fe(SCN)3、Ag(NH3)+、[Cu(NH3)4]2+等];(5)是否發生雙水解。17、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Al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是—OHClO4(高氯酸)—是最強的酸。

18、熔點最低的金屬是Hg(-38.9C),;熔點最高的是W(鎢3410c);密度最小(常見)的是K;密度最大(常見)是Pt。

19、雨水的PH值小於5.6時就成為了酸雨。

20、有機酸酸性的強弱:乙二酸>甲酸>苯甲酸>乙酸>碳酸>苯酚>HCO3

21、有機鑑別時,注意用到水和溴水這二種物質。

例:鑑別:乙酸乙酯(不溶於水,浮)、溴苯(不溶於水,沉)、乙醛(與水互溶),則可用水。22、取代反應包括:滷代、硝化、磺化、鹵代烴水解、酯的水解、酯化反應等;

23、最簡式相同的有機物,不論以何種比例混合,只要混和物總質量一定,完全燃燒生成的CO2、H2O及耗O2的量是不變的。恆等於單一成分該質量時產生的CO2、H2O和耗O2量。

24、可使溴水褪色的物質如下,但褪色的原因各自不同:烯、炔等不飽和烴(加成褪色)、苯酚(取代褪色)、乙醇、醛、甲酸、草酸、葡萄糖等(發生氧化褪色)、有機溶劑[CCl4、氯仿、溴苯、CS2(密度大於水),烴、苯、苯的同系物、酯(密度小於水)]發生了萃取而褪色。25、能發生銀鏡反應的有:醛、甲酸、甲酸鹽、甲酰銨(HCNH2O)、葡萄溏、果糖、麥芽糖,均可發生銀鏡反應。(也可同Cu(OH)2反應)計算時的關係式一般為:—CHO——2Ag注意:當銀氨溶液足量時,甲醛的氧化特殊:HCHO——4Ag↓+H2CO3反應式為:HCHO+4[Ag(NH3)2]OH=(NH4)2CO3+4Ag↓+6NH3↑+2H2O26、膠體的聚沉方法:(1)加入電解質;(2)加入電性相反的膠體;(3)加熱。

常見的膠體:液溶膠:Fe(OH)3、AgI、牛奶、豆漿、粥等;氣溶膠:霧、雲、煙等;固溶膠:有色玻璃、煙水晶等。

27、污染大氣氣體:SO2、CO、NO2、NO,其中SO2、NO2形成酸雨。

28、環境污染: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食品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噪聲污染。工業三廢:廢渣、廢水、廢氣。

29、在室温(20C)時溶解度在10克以上——易溶;大於1克的——可溶;小於1克的——微溶;小於0.01克的——難溶。

30、人體含水約佔人體質量的2/3。地面淡水總量不到總水量的1%。當今世界三大礦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氣。石油主要含C、H地元素。

31、生鐵的含C量在:2%——4.3%鋼的含C量在:0.03%——2%。粗鹽:是NaCl中含有MgCl2和CaCl2,因為MgCl2吸水,所以粗鹽易潮解。濃HNO3在空氣中形成白霧。固體NaOH在空氣中易吸水形成溶液。

32、氣體溶解度:在一定的壓強和温度下,1體積水裏達到飽和狀態時氣體的體積。

高中化學鈉的知識點總結篇5

1、空氣的成分:氮氣佔78%,氧氣佔21%,稀有氣體佔0.94%,

二氧化碳佔0.03%,其它氣體與雜質佔0.03%

2、主要的空氣污染物:

NO2、CO、SO2、H2S、NO等物質

3、其它常見氣體的化學式:

NH3(氨氣)、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

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

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氫)、HCl(氯化氫)

4、常見的酸根或離子:

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

MnO4-(高錳酸根)、MnO42-(錳酸根)、PO43-(磷酸根)、Cl-(氯離子)、

HCO3-(碳酸氫根)、HSO4-(硫酸氫根)、HPO42-(磷酸氫根)、

H2PO4-(磷酸二氫根)、OH-(氫氧根)、HS-(硫氫根)、S2-(硫離子)、

NH4+(銨根或銨離子)、K+(鉀離子)、Ca2+(鈣離子)、Na+(鈉離子)、

Mg2+(鎂離子)、Al3+(鋁離子)、Zn2+(鋅離子)、Fe2+(亞鐵離子)、

Fe3+(鐵離子)、Cu2+(銅離子)、Ag+(銀離子)、Ba2+(鋇離子)

各元素或原子團的化合價與上面離子的電荷數相對應:課本P80

一價鉀鈉氫和銀,二價鈣鎂鋇和鋅;

一二銅汞二三鐵,三價鋁來四價硅。(氧-2,氯化物中的氯為-1,氟-1,溴為-1)

(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0;在化合物裏,各元素的化合價的代數和為0)

5、化學式和化合價:

(1)化學式的意義:

①宏觀意義:a.表示一種物質;b.表示該物質的元素組成;

②微觀意義:a.表示該物質的一個分子;b.表示該物質的分子構成;

③量的意義:a.表示物質的一個分子中各原子個數比;b.表示組成物質的各元素質量比。

(2)單質化學式的讀寫

①直接用元素符號表示的:

a.金屬單質。如:鉀K銅Cu銀Ag等;

b.固態非金屬。如:碳C硫S磷P等

c.稀有氣體。如:氦(氣)He氖(氣)Ne氬(氣)Ar等

②多原子構成分子的單質:其分子由幾個同種原子構成的就在元素符號右下角寫幾。

如:每個氧氣分子是由2個氧原子構成,則氧氣的化學式為O2

雙原子分子單質化學式:O2(氧氣)、N2(氮氣)、H2(氫氣)

F2(氟氣)、Cl2(氯氣)、Br2(液態溴)

多原子分子單質化學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學式的讀寫:先讀的後寫,後寫的先讀

①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讀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鎂)、NaCl(氯化鈉)

②酸根與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讀成“某酸某”,如:KMnO4(高錳酸鉀)、K2MnO4(錳酸鉀)

MgSO4(硫酸鎂)、CaCO3(碳酸鈣)

(4)根據化學式判斷元素化合價,根據元素化合價寫出化合物的化學式:

①判斷元素化合價的依據是: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

②根據元素化合價寫化學式的步驟:

a.按元素化合價正左負右寫出元素符號並標出化合價;

b.看元素化合價是否有約數,並約成最簡比;

c.交叉對調把已約成最簡比的化合價寫在元素符號的右下角。

6、課本P73.要記住這27種元素及符號和名稱。

核外電子排布:1-20號元素(要記住元素的名稱及原子結構示意圖)

排布規律:①每層最多排2n2個電子(n表示層數)

②最外層電子數不超過8個(最外層為第一層不超過2個)

③先排滿內層再排外層

注:元素的化學性質取決於最外層電子數

金屬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4,易失電子,化學性質活潑。

非金屬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4,易得電子,化學性質活潑。

稀有氣體元素原子的最外層有8個電子(He有2個),結構穩定,性質穩定。

7、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原則:

①以客觀事實為依據;②遵循質量守恆定律

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寫”、“配”、“注”“等”。

8、酸鹼度的表示方法——PH值

説明:(1)PH值=7,溶液呈中性;PH值<7,溶液呈酸性;ph值>7,溶液呈鹼性。

(2)PH值越接近0,酸性越強;PH值越接近14,鹼性越強;PH值越接近7,溶液的酸、鹼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9、金屬活動性順序表:

(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銅、汞、銀、鉑、金)

説明:(1)越左金屬活動性就越強,左邊的金屬可以從右邊金屬的鹽溶液中置換出該金屬出來

(2)排在氫左邊的金屬,可以從酸中置換出氫氣;排在氫右邊的則不能。

(3)鉀、鈣、鈉三種金屬比較活潑,它們直接跟溶液中的水發生反應置換出氫氣

10、化學符號的意義及書寫:

(1)化學符號的意義:a.元素符號:①表示一種元素;②表示該元素的一個原子。

b.化學式:本知識點的第5點第(1)小點

c.離子符號:表示離子及離子所帶的電荷數。

d.化合價符號:表示元素或原子團的化合價。

當符號前面有數字(化合價符號沒有數字)時,此時組成符號的意義只表示該種粒子的個數。

(2)化學符號的書寫: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表示

b.分子的表示方法:用化學式表示

c.離子的表示方法:用離子符號表示

d.化合價的表示方法:用化合價符號表示

注:原子、分子、離子三種粒子個數不只“1”時,只能在符號的前面加,不能在其它地方加。

11、三種氣體的實驗室製法以及它們的區別:

氣體氧氣(O2)氫氣(H2)二氧化碳(CO2)

藥品高錳酸鉀(KMnO4)或雙氧水(H2O2)和二氧化錳(MnO2)

[固+液]

反應原理2KMnO4==K2MnO4+MnO2+O2↑

或2H2O2====2H2O+O2↑Zn+H2SO4=ZnSO4+H2↑

[固(+固)]或[固+液]鋅粒(Zn)和鹽酸(HCl)或稀硫酸(H2SO4)

Zn+2HCl=ZnCl2+H2↑

[固+液]石灰石(大理石)(CaCO3)和稀鹽酸(HCl)

CaCO3+2HCl=CaCl2+H2O+CO2↑

儀器裝置P36圖2-17(如14的A)

或P111.圖6-10(14的B或C)P111.圖6-10

(如14的B或C)P111.圖6-10

(如14的B或C)

檢驗用帶火星的木條,伸進集氣瓶,若木條復燃,是氧氣;否則不是氧氣點燃木條,伸入瓶內,木條上的火焰熄滅,瓶口火焰呈淡藍色,則該氣體是氫氣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變渾濁,若渾濁則是CO2。

收集方法①排水法(不易溶於水)②瓶口向上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大)①排水法(難溶於水)②瓶口向下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小)①瓶口向上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大)(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驗滿(驗純)用帶火星的木條,平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氧氣已滿,否則沒滿<1>用拇指堵住集滿氫氣的試管口;<2>靠近火焰,移開拇指點火

若“噗”的一聲,氫氣已純;若有尖鋭的爆鳴聲,則氫氣不純用燃着的木條,平放在集氣瓶口,若火焰熄滅,則已滿;否則沒滿

放置正放倒放正放

注意事項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當用第一種藥品製取時以下要注意)

②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防止凝結在試管口的小水珠倒流入試管底部使試管破裂)

③加熱時應先使試管均勻受熱,再集中在藥品部位加熱。

④排水法收集完氧氣後,先撤導管後撤酒精燈(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試管破裂)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②長頸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麪下;

③點燃氫氣前,一定要檢驗氫氣的純度(空氣中,氫氣的體積達到總體積的4%—74.2%點燃會爆炸。)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②長頸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麪下;

③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12、一些重要常見氣體的性質(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物質物理性質

(通常狀況下)化學性質用途

氧氣

(O2)無色無味的氣體,不易溶於水,密度比空氣略大

①C+O2==CO2(發出白光,放出熱量)

1、供呼吸

2、鍊鋼

3、氣焊

(注:O2具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燒。)

②S+O2==SO2(空氣中—淡藍色火焰;氧氣中—紫藍色火焰)

③4P+5O2==2P2O5(產生白煙,生成白色固體P2O5)

④3Fe+2O2==Fe3O4(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黑色固體)

⑤蠟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放出熱量

氫氣

(H2)無色無味的氣體,難溶於水,密度比空氣小,是最輕的氣體。①可燃性:

2H2+O2====2H2O

H2+Cl2====2HCl1、填充氣、飛艦(密度比空氣小)

2、合成氨、製鹽酸

3、氣焊、氣割(可燃性)4、提煉金屬(還原性)

②還原性:

H2+CuO===Cu+H2O

3H2+WO3===W+3H2O

3H2+Fe2O3==2Fe+3H2O

二氧化碳(CO2)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大於空氣,能溶於水,固體的CO2叫“乾冰”。CO2+H2O==H2CO3(酸性)

(H2CO3===H2O+CO2↑)(不穩定)

1、用於滅火(應用其不可燃燒,也不支持燃燒的性質)

2、制飲料、化肥和純鹼

CO2+Ca(OH)2==CaCO3↓+H2O(鑑別CO2)

CO2+2NaOH==Na2CO3+H2O

*氧化性:CO2+C==2CO

CaCO3==CaO+CO2↑(工業制CO2)

一氧化碳(CO)無色無味氣體,密度比空氣略小,難溶於水,有毒氣體

(火焰呈藍色,放出大量的熱,可作氣體燃料)1、作燃料

2、冶煉金屬

①可燃性:2CO+O2==2CO2

②還原性:

CO+CuO===Cu+CO2

3CO+WO3===W+3CO2

3CO+Fe2O3==2Fe+3CO2

高中化學鈉的知識點總結篇6

1、物質之間可以發生各種各樣的化學變化,依據一定的標準可以對化學變化進行分類。

(1)根據反應物和生成物的類別以及反應前後物質種類的多少可以分為:

A、化合反應(A+B=AB)B、分解反應(AB=A+B)

C、置換反應(A+BC=AC+B)

D、複分解反應(AB+CD=AD+CB)

(2)根據反應中是否有離子參加可將反應分為:

A、離子反應:有離子參加的一類反應。主要包括複分解反應和有離子參加的氧化還原反應。

B、分子反應(非離子反應)

(3)根據反應中是否有電子轉移可將反應分為:

A、氧化還原反應:反應中有電子轉移(得失或偏移)的反應

實質:有電子轉移(得失或偏移)

特徵:反應前後元素的化合價有變化

B、非氧化還原反應

2、離子反應

(1)、電解質: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叫電解質。酸、鹼、鹽都是電解質。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下都不能導電的化合物,叫非電解質。

注意:

①電解質、非電解質都是化合物,不同之處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狀態下能否導電。

②電解質的導電是有條件的:電解質必須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下才能導電。

③能導電的物質並不全部是電解質:如銅、鋁、石墨等。④非金屬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機物為非電解質。

(2)、離子方程式: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符號來表示反應的式子。它不僅表示一個具體的化學反應,而且表示同一類型的離子反應。

複分解反應這類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是:生成沉澱、氣體或水。書寫方法:

寫: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拆:把易溶於水、易電離的物質拆寫成離子形式

刪:將不參加反應的離子從方程式兩端刪去

查:查方程式兩端原子個數和電荷數是否相等

高中化學鈉的知識點總結篇7

離子共存問題

所謂離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離子之間不發生任何反應;若離子之間能發生反應,則不能大量共存。

A、結合生成難溶物質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和SO42-、Ag+和Cl-、Ca2+和CO32-、Mg2+和OH-等

B、結合生成氣體或易揮發性物質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CO32-,HCO3-,SO32-,OH-和NH4+等

C、結合生成難電離物質(水)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OH-、CH3COO-,OH-和HCO3-等。

D、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水解反應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待學)

注意:題幹中的條件:如無色溶液應排除有色離子:Fe2+、Fe3+、Cu2+、MnO4-等離子,酸性(或鹼性)則應考慮所給離子組外,還有大量的H+(或OH-)。

(4)離子方程式正誤判斷(六看)

高中化學鈉的知識點總結篇8

加熱蒸發和濃縮鹽溶液時,對最後殘留物的判斷應考慮鹽類的水解

(1)加熱濃縮不水解的鹽溶液時一般得原物質.

(2)加熱濃縮Na2CO3型的鹽溶液一般得原物質.

(3)加熱濃縮FeCl3型的鹽溶液.最後得到FeCl3和Fe(OH)3的混合物,灼燒得Fe2O3。

(4)加熱蒸乾(NH4)2CO3或NH4HCO3型的鹽溶液時,得不到固體.

(5)加熱蒸乾Ca(HCO3)2型的鹽溶液時,最後得相應的正鹽.

(6)加熱Mg(HCO3)2、MgCO3溶液最後得到Mg(OH)2固體.

(9淨水劑的選擇:如Al3+,FeCl3等均可作淨水劑,應從水解的角度解釋。

(10)的使用時應考慮水解。如草木灰不能與銨態氮肥混合使用。

(11)打片可治療胃酸過多。

(12)液可洗滌油污。

(13)試劑瓶不能盛放Na2SiO3,Na2CO3等試劑.

高中化學鈉的知識點總結篇9

高中化學苯知識點化學性質

苯參加的化學反應大致有3種:一種是其他基團和苯環上的氫原子之間發生的取代反應;一種是發生在苯環上的加成反應(注:苯環無碳碳雙鍵,而是一種介於單鍵與雙鍵的獨特的鍵);一種是普遍的燃燒(氧化反應)(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褪色)。

取代反應

苯環上的氫原子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被鹵素、硝基、磺酸基、烴基等取代,生成相應的衍生物。由於取代基的不同以及氫原子位置的不同、數量不同,可以生成不同數量和結構的同分異構體。

苯環的電子雲密度較大,所以發生在苯環上的取代反應大都是親電取代反應。親電取代反應是芳環有代表性的反應。苯的取代物在進行親電取代時,第二個取代基的位置與原先取代基的種類有關。

滷代反應

苯的滷代反應的通式可以寫成:

PhH+X2—催化劑(FeBr3/Fe)→PhX+HX

反應過程中,鹵素分子在苯和催化劑的共同作用下異裂,X+進攻苯環,X-與催化劑結合。

以溴為例,將液溴與苯混合,溴溶於苯中,形成紅褐色液體,不發生反應,當加入鐵屑後,在生成的三溴化鐵的催化作用下,溴與苯發生反應,混合物呈微沸狀,反應放熱有紅棕色的溴蒸汽產生,冷凝後的氣體遇空氣出現白霧(HBr)。催化歷程:

FeBr3+Br-——→FeBr4

PhH+Br+FeBr4-——→PhBr+FeBr3+HBr

反應後的混合物倒入冷水中,有紅褐色油狀液團(溶有溴)沉於水底,用稀鹼液洗滌後得無色液體溴苯。

在工業上,滷代苯中以氯和溴的取代物最為重要。

硝化反應

苯和硝酸在濃硫酸作催化劑的條件下可生成硝基苯

PhH+HO-NO2-----H2SO4(濃)△---→PhNO2+H2O

硝化反應是一個強烈的放熱反應,很容易生成一取代物,但是進一步反應速度較慢。其中,濃硫酸做催化劑,加熱至50~60攝氏度時反應,若加熱至70~80攝氏度時苯將與硫酸發生磺化反應,因此一般用水浴加熱法進行控温。苯環上連有一個硝基後,該硝基對苯的進一步硝化有抑制作用,硝基為鈍化基團。

磺化反應

用發煙硫酸或者濃硫酸在較高(70~80攝氏度)温度下可以將苯磺化成苯磺酸。

PhH+HO-SO3H——△—→PhSO3H+H2O

苯環上引入一個磺酸基後反應能力下降,不易進一步磺化,需要更高的温度才能引入第二、第三個磺酸基。這説明硝基、磺酸基都是鈍化基團,即妨礙再次親電取代進行的基團。

傅-克反應

在AlCl3催化下,苯也可以和醇、烯烴和鹵代烴反應,苯環上的氫原子被烷基取代生成烷基苯。這種反應稱為烷基化反應,又稱為傅-克烷基化反應。例如與乙烯烷基化生成乙苯

PhH+CH2=CH2----AlCl3---→Ph-CH2CH3

在反應過程中,R基可能會發生重排:如1-氯丙烷與苯反應生成異丙苯,這是由於自由基總是趨向穩定的構型。

在強硫酸催化下,苯與酰鹵化物或者羧酸酐反應,苯環上的氫原子被酰基取代生成酰基苯。反應條件類似烷基化反應,稱為傅-克酰基化反應。例如乙酰氯的反應:

PhH+CH3COCl——AlCl3—→PhCOCl3

加成反應

苯環雖然很穩定,但是在一定條件下也能夠發生雙鍵的加成反應。通常經過催化加氫,鎳作催化劑,苯可以生成環己烷。但反應極難。

此外由苯生成六氯環己烷(六六六)的反應可以在紫外線照射的條件下,由苯和氯氣加成而得。該反應屬於苯和自由基的加成反應。

氧化反應

苯和其他的烴一樣,都能燃燒。當氧氣充足時,產物為二氧化碳和水。但在空氣中燃燒時,火焰明亮並有濃黑煙。這是由於苯中碳的質量分數較大。

2C6H6+15O2——點燃—→12CO2+6H2O

苯本身不能和酸性KMnO4溶液反應,但在苯環連有直接連着H的C後,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臭氧化反應

苯在特定情況下也可被臭氧氧化,產物是乙二醛。這個反應可以看作是苯的離域電子定域後生成的環狀多烯烴發生的臭氧化反應。

在一般條件下,苯不能被強氧化劑所氧化。但是在氧化鉬等催化劑存在下,與空氣中的氧反應,苯可以選擇性的氧化成順丁烯二酸酐。這是屈指可數的幾種能破壞苯的六元碳環系的反應之一。(馬來酸酐是五元雜環。)

這是一個強烈的放熱反應。

其他

苯在高温下,用鐵、銅、鎳做催化劑,可以發生縮合反應生成聯苯。和甲醛及次氯酸在氯化鋅存在下可生成氯甲基苯。和乙基鈉等烷基金屬化物反應可生成苯基金屬化物。在四氫呋喃、氯苯或溴苯中和鎂反應可生成苯基格氏試劑。

苯不會與高錳酸鉀反應褪色,與溴水混合只會發生萃取,而苯及其衍生物中,只有在苯環側鏈上的取代基中與苯環相連的碳原子與氫相連的情況下才可以使高錳酸鉀褪色(本質是氧化反應),這一條同樣適用於芳香烴(取代基上如果有不飽和鍵則一定可以與高錳酸鉀反應使之褪色)。這裏要注意1,僅當取代基上與苯環相連的碳原子;2,這個碳原子要與氫原子相連(成鍵)。

至於溴水,苯及苯的衍生物以及飽和芳香烴只能發生萃取(條件是取代基上沒有不飽和鍵,不然依然會發生加成反應)。

苯廢氣處理也是及其重要的。

光照異構化

苯在強烈光照的條件下可以轉化為杜瓦苯(Dewar苯):

杜瓦苯的性質十分活潑(苯本身是穩定的芳香狀態,能量很低,而變成杜瓦苯則需要大量光能,所以杜瓦苯能量很高,不穩定)。

在激光作用下,則可轉化成更活潑的稜晶烷:

稜晶烷呈現立體狀態,導致碳原子sp3雜化軌道形成的π鍵間有較大的互斥作用,所以更加不穩定。

高中化學苯知識點異構體及衍生物

異構體

杜瓦苯

盆苯

盆苯(benzvalene)分子組成(CH)6,與苯相同,是苯的同分異構體。故稱盆苯。

休克爾苯

稜柱烷

衍生物

取代苯

烴基取代:甲苯、二甲苯

(對二甲苯、間二甲苯、鄰二甲苯)、苯乙烯、苯乙炔、乙苯

基團取代:苯酚、苯甲酸、苯乙酮、苯醌(對苯醌、鄰苯醌)

滷代:氯苯、溴苯

多次混合基團取代:2.4.6-(TNT)C7H5N3O6;(NO2)3C6H2CH3

多環芳烴

聯苯、三聯苯稠環芳烴:萘、蒽、菲、茚、芴、苊、薁

溶解性:不溶於水,可與乙醇、乙醚、乙酸、汽油、丙酮、四氯化碳和二硫化碳等有機溶劑互溶。

高中化學鈉的知識點總結篇10

中學化學實驗操作中的七原則

掌握下列七個有關操作順序的原則,就可以正確解答“實驗程序判斷題”

1.“從下往上”原則。以Cl2實驗室製法為例,裝配發生裝置順序是:放好鐵架台→擺好酒精燈→根據酒精燈位置固定好鐵圈→石棉網→固定好圓底燒瓶。

2.“從左到右”原則。裝配複雜裝置應遵循從左到右順序。如上裝置裝配順序為:發生裝置→集氣瓶→燒杯。

3.先“塞”後“定”原則。帶導管的塞子在燒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燒瓶固定後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緊或因用力過猛而損壞儀器。

4.“固體先放”原則。上例中,燒瓶內試劑MnO2應在燒瓶固定前裝入,以免固體放入時損壞燒瓶。總之固體試劑應在固定前加入相應容器中。

5.“液體後加”原則。液體藥品在燒瓶固定後加入。如上例中濃鹽酸應在燒瓶固定後在分液漏斗中緩慢加入。

6.先驗氣密性(裝入藥口前進行)原則。

7.後點酒精燈(所有裝置裝完後再點酒精燈)原則。

中學化學實驗中温度計的使用分哪三種情況以及哪些實驗需要温度計

1.測反應混合物的温度:這種類型的實驗需要測出反應混合物的準確温度,因此,應將温度計插入混合物中間。

①測物質溶解度

②實驗室制乙烯

2.測蒸氣的温度:這種類型實驗,多用於測量物質的沸點,由於液體在沸騰時,液體和蒸氣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測蒸氣的温度。

①實驗室蒸餾石油

②測定乙醇的沸點

3.測水浴温度:這種類型的實驗,往往只要使反應物的温度保持相對穩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熱,温度計則插入水浴中。

①温度對反應速率影響的反應

②苯的硝化反應

常見的需要塞入棉花的實驗有哪些

熱KMnO4製氧氣

制乙炔和收集NH3

其作用分別是:防止KMnO4粉末進入導管;防止實驗中產生的泡沫湧入導管;防止氨氣與空氣對流,以縮短收集NH3的時間。

常見物質分離提純的10種方法

1.結晶和重結晶:利用物質在溶液中溶解度隨温度變化較大,如NaCl,KNO3。

2.蒸餾冷卻法:在沸點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餾

3.過濾法:溶與不溶。

4.昇華法:SiO2(I2)。

5.萃取法:如用CCl4來萃取I2水中的I2。

6.溶解法:Fe粉(A1粉):溶解在過量的NaOH溶液裏過濾分離。

7.增加法:把雜質轉化成所需要的物質:CO2(CO):通過熱的CuO;CO2(SO2):通過NaHCO3溶液。

8.吸收法:用做除去混合氣體中的氣體雜質,氣體雜質必須被藥品吸收:N2(O2):將混合氣體通過銅網吸收O2。

9.轉化法:兩種物質難以直接分離,加藥品變得容易分離,然後再還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過濾,除去Fe(OH)3,再加酸讓NaAlO2轉化成A1(OH)3。

常用的去除雜質的方法10種

1.雜質轉化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氫氧化鈉,使苯酚轉化為酚鈉,利用酚鈉易溶於水,使之與苯分開。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熱的方法。

2.吸收洗滌法: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氫和水,可使混合氣體先通過飽和碳酸氫鈉的溶液後,再通過濃硫酸。

3.沉澱過濾法:欲除去硫酸亞鐵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銅,加入過量鐵粉,待充分反應後,過濾除去不溶物,達到目的。

4.加熱昇華法:欲除去碘中的沙子,可採用此法。

5.溶劑萃取法: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溴,可採用此法。

6.溶液結晶法(結晶和重結晶):欲除去硝酸鈉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鈉,可利用二者的溶解度不同,降低溶液温度,使硝酸鈉結晶析出,得到硝酸鈉純晶。

7.分餾蒸餾法:欲除去乙醚中少量的酒精,可採用多次蒸餾的方法

8.分液法:欲將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體混合物分離,可採用此法,如將苯和水分離。

9.滲析法:欲除去膠體中的離子,可採用此法。如除去氫氧化鐵膠體中的氯離子。

化學實驗基本操作中的“不”15例

1.實驗室裏的藥品,不能用手接觸;不要鼻子湊到容器口去聞氣體的氣味,更不能嘗結晶的味道。

2.做完實驗,用剩的藥品不得拋棄,也不要放回原瓶(活潑金屬鈉、鉀等例外)。

3.取用液體藥品時,把瓶塞打開不要正放在桌面上;瓶上的標籤應向着手心,不應向下;放回原處時標籤不應向裏。

4.如果皮膚上不慎灑上濃H2SO4,不得先用水洗,應根據情況迅速用布擦去,再用水沖洗;若眼睛裏濺進了酸或鹼,切不可用手揉眼,應及時想辦法處理。

5.稱量藥品時,不能把稱量物直接放在托盤上;也不能把稱量物放在右盤上;加法碼時不要用手去拿。

6.用滴管添加液體時,不要把滴管伸入量筒(試管)或接觸筒壁(試管壁)。

7.向酒精燈裏添加酒精時,不得超過酒精燈容積的2/3,也不得少於容積的1/3。

8.不得用燃着的酒精燈去對點另一隻酒精燈;熄滅時不得用嘴去吹

9.給物質加熱時不得用酒精燈的內焰和焰心。

10.給試管加熱時,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切不可使試管口對着自己或旁人;液體的體積一般不要超過試管容積的1/3。

11.給燒瓶加熱時不要忘了墊上石棉網。

12.用坩堝或蒸發皿加熱完後,不要直接用手拿回,應用坩堝鉗夾取。

13.使用玻璃容器加熱時,不要使玻璃容器的底部跟燈芯接觸,以免容器破裂。燒得很熱的玻璃容器,不要用冷水沖洗或放在桌面上,以免破裂。

14.過濾液體時,漏斗裏的液體的液麪不要高於濾紙的邊緣,以免雜質進入濾液。

15.在燒瓶口塞橡皮塞時,切不可把燒瓶放在桌上再使勁塞進塞子,以免壓破燒瓶。

化學實驗中的先與後22例

1.加熱試管時,應先均勻加熱後局部加熱。

2.用排水法收集氣體時,先拿出導管後撤酒精燈。

3.製取氣體時,先檢驗氣密性後裝藥品。

4.收集氣體時,先排淨裝置中的空氣後再收集。

5.稀釋濃硫酸時,燒杯中先裝一定量蒸餾水後再沿器壁緩慢注入濃硫酸。

6.點燃H2、CH4、C2H4、C2H2等可燃氣體時,先檢驗純度再點燃。

7.檢驗鹵化烴分子的滷元素時,在水解後的溶液中先加稀HNO3再加AgNO3溶液。

8.檢驗NH3(用紅色石蕊試紙)、Cl2(用澱粉KI試紙)、H2S[用Pb(Ac)2試紙]等氣體時,先用蒸餾水潤濕試紙後再與氣體接觸。

9.做固體藥品之間的反應實驗時,先單獨研碎後再混合。

10.配製FeCl3,SnCl2等易水解的鹽溶液時,先溶於少量濃鹽酸中,再稀釋。

11.中和滴定實驗時,用蒸餾水洗過的滴定管先用標準液潤洗後再裝標準掖;先用待測液潤洗後再移取液體;滴定管讀數時先等一二分鐘後再讀數;觀察錐形瓶中溶液顏色的改變時,先等半分鐘顏色不變後即為滴定終點。

12.焰色反應實驗時,每做一次,鉑絲應先沾上稀鹽酸放在火焰上灼燒到無色時,再做下一次實驗。

13.用H2還原CuO時,先通H2流,後加熱CuO,反應完畢後先撤酒精燈,冷卻後再停止通H2。

14.配製物質的量濃度溶液時,先用燒杯加蒸餾水至容量瓶刻度線1cm~2cm後,再改用膠頭滴管加水至刻度線。

15.安裝發生裝置時,遵循的原則是:自下而上,先左後右或先下後上,先左後右。

16.濃H2SO4不慎灑到皮膚上,先迅速用布擦乾,再用水沖洗,最後再塗上3%一5%的NaHCO3溶液。沾上其他酸時,先水洗,後塗NaHCO3溶液。

17.鹼液沾到皮膚上,先水洗後塗硼酸溶液。

18.酸(或鹼)流到桌子上,先加NaHCO3溶液(或醋酸)中和,再水洗,最後用布擦。

19.檢驗蔗糖、澱粉、纖維素是否水解時,先在水解後的溶液中加NaOH溶液中和H2SO4,再加銀氨溶液或Cu(OH)2懸濁液。

20.用pH試紙時,先用玻璃棒沾取待測溶液塗到試紙上,再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跟標準比色卡對比,定出pH。

21.配製和保存Fe2+,Sn2+等易水解、易被空氣氧化的鹽溶液時;先把蒸餾水煮沸趕走O2,再溶解,並加入少量的相應金屬粉末和相應酸。

22.稱量藥品時,先在盤上各放二張大小,重量相等的紙(腐蝕藥品放在燒杯等玻璃器皿),再放藥品。加熱後的藥品,先冷卻,後稱量。

高中化學鈉的知識點總結篇11

一、硫的物性

淡黃色的晶體,質脆,不溶於水,微溶於酒精,易溶於二硫化碳

二、硫的化學性質

1、與金屬的反應

2Cu+S===Cu2S(黑色不溶於水)Fe+S=====FeS(黑色不溶於水)

(多價金屬與硫單質反應,生成低價金屬硫化物)

2、與非金屬的反應

點燃

S+O2=====SO2S+H2=====H2S

第二節硫的氫化物和氧化物

一、硫的氫化物―――硫化氫

1、硫化氫的的理性質

H2S是一種具有臭雞蛋氣味、無色、有劇毒的氣體,能溶於水,常温常壓1體積水能溶解2.6體積的硫化氫。

2、硫化氫的化學性質:熱不穩定性H2S====H2+S

點燃

可燃性2H2S+3O2===2H2O+2SO2(完全燃燒)(火焰淡藍色)2H2S+O2===2H2O+2S(不完全燃燒)

還原性SO2+2H2S=2H2O+3S

3、氫硫酸

硫化氫的水溶液是一中弱酸,叫氫硫酸,具有酸的通性和還原性。

二、硫的氧化物

1、物理性質:二氧化硫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有毒的氣體,易溶於水,常温常壓1體積水可溶解40體積的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是一種沒有顏色易揮發的晶體,熔沸點低。

2、化學性質

二氧化硫是一種酸性氧化物,與水直接化合生成亞硫酸,是亞硫酸的酸酐,二氧化硫具有漂白作用,可以使品紅溶液腿色,但漂白不穩定。

SO2+H2O====H2SO3(這是一個可逆反應,H2SO3是一種弱酸,不穩定,容易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硫。)

3、二氧化硫的製法Na2SO3+H2SO4===Na2SO4+H2O+SO2↑

第三節硫酸的工業製法――接觸法

一、方法和原料

方法:接觸法

原料:黃鐵礦(主要成份是FeS2)、空氣、水和濃硫酸

二、反應原理和生產過程

步驟主要反應主要設備

點燃

二氧化硫製取和淨化4FeS2+11O2===2Fe2O3+8SO2沸騰爐

二氧化硫氧化成三氧化硫2SO2+O2===2SO3接觸室

三氧化硫氧吸收硫酸生成SO3+H2O=H2SO4吸收塔

思考:1、為什麼製得二氧化硫時要淨化?(為了防止催化劑中毒)

2、為什麼吸收三氧化硫時用濃硫酸作吸收劑而不用水呢?(用水吸收時易形酸霧,吸收速度慢,不利於吸收,而用濃硫酸吸收時不形成酸霧且吸收乾淨,速度快。)

第四節硫酸硫酸鹽

一、濃硫酸的物理性質

98.3%的硫酸是無色粘稠的液體,密度是1.84g/mL,難揮發,與水以任意比互溶

二、濃硫酸的特性

脱水性與蔗糖等有機物的炭化吸水性―用作乾燥劑強氧化性

2H2SO4(濃)+Cu===CuSO4+2H2O+SO2↑(此反應表現H2SO4(濃)具有氧化性又有酸性)

H2SO4(濃)+C=CO2↑+H2O+2SO2↑(此反應只表現H2SO4(濃)的氧化性)

注:H2SO4(濃)可使鐵、鋁發鈍化,故H2SO4(濃)可鐵或鋁容器貯存

四、硫酸鹽

1、硫酸鈣CaSO4石膏CaSO4.2H2O熟石膏2CaSO4.H2O(用作繃帶、制模型等)

2、硫酸鋅ZnSO4皓礬ZnSO4.7H2O(作收斂劑、防腐劑、媒染劑)

3、硫酸鋇BaSO4,天然的叫重晶石,作X射線透視腸胃內服藥劑,俗稱鋇餐。

4、CuSO4.5H2O,藍礬或膽礬,FeSO4.7H2O,綠礬

五、硫酸根離子的檢驗

先加鹽酸酸化後加氯化鋇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澱,則證明有硫酸根離子存在。

第六節氧族元素

一、氧族元素的名稱和符號:氧(O)硫(S)硒(Se)碲(Te)釙(Po)

二、原子結構特點

相同點:最外層都有6個電子;

不同點:核電荷數不同,電子層數不同,原子半徑不同

三、性質的相似性和遞變性

1、從O→Po單質的熔點、沸點、密度都是逐漸升高或增大

2、從O→Po金屬性漸強,非金屬性漸弱。

3、與氫化合通式:H2R,氣體氫化物從H2O→H2Se的穩定性漸弱

4.與氧化合生成RO2型或RO3型的氧化物,都是酸酐,元素最高價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漸弱。

硫的用途:制硫酸、黑火藥、農藥、橡膠製品、硫磺軟膏SO2用於殺菌消毒、漂白

高中化學鈉的知識點總結篇12

一、有機代表物質的物理性質

1.狀態

固態:飽和高級脂肪酸、脂肪、TNT、萘、苯酚、葡萄糖、果糖、麥芽糖、澱粉、

纖維素、醋(16.6℃以下)

氣態:C4以下的烷烴、烯烴、炔烴、甲醛、一氯甲烷

液態:油狀:硝基苯、溴乙烷、乙酸乙酯、油酸

粘稠狀:石油、乙二醇、丙三醇

2.氣味

無味:甲烷、乙炔(常因混有PH3、H2S和AsH3而帶有臭味))

稍有氣味:乙烯特殊氣味:苯及苯的同系物、萘、石油、苯酚刺激性:甲醛、甲酸、乙酸、乙醛

甜味:乙二醇(甘醇)、丙三醇(甘油)、蔗糖、葡萄糖

香味:乙醇、低級酯苦杏仁味:硝基苯

3.顏色

白色:葡萄糖、多糖淡黃色:TNT、不純的硝基苯黑色或深棕色:石油

4.密度

比水輕的:苯及苯的同系物、一氯代烴、乙醇、低級酯、汽油

比水重的:硝基苯、溴苯、乙二醇、丙三醇、CCl4、氯仿、溴代烴、碘代烴

5.揮發性:乙醇、乙醛、乙酸

6.昇華性:萘、蒽

7.水溶性:不溶:高級脂肪酸、酯、硝基苯、溴苯、烷烴、烯烴、炔烴、苯及苯的同系物、萘、蒽、石油、鹵代烴、TNT、氯仿、CCl4能溶:苯酚(0℃時是微溶)微溶:乙炔、苯甲酸易溶:甲醛、乙酸、乙二醇、苯磺酸與水混溶:乙醇、苯酚(65℃以上)、乙醛、甲酸、丙三醇

二、有機物之間的類別異構關係

1.分子組成符合CnH2n(n≥3)的類別異構體:烯烴和環烷烴

2.分子組成符合CnH2n-2(n≥4)的類別異構體:炔烴和二烯烴

3.分子組成符合CnH2n+2O(n≥3)的類別異構體:飽和一元醇和飽和醚

4.分子組成符合CnH2nO(n≥3)的類別異構體:飽和一元醛和飽和一元酮

5.分子組成符合CnH2nO2(n≥2)的類別異構體:飽和一元羧酸和飽和一元酯

6.分子組成符合CnH2n-6O(n≥7)的類別異構體:苯酚的同系物、芳香醇及芳香醚

如n=7,有以下五種:鄰甲苯酚、間甲苯酚、對甲苯酚、苯甲醇、苯甲醚

7.分子組成符合CnH2n+2O2N(n≥2)的類別異構體:氨基酸和硝基化合物

三、能發生取代反應的物質

1.烷烴與鹵素單質:鹵素單質蒸汽(如不能為溴水)。條件:光照

2.苯及苯的同系物與(1)鹵素單質(不能為水溶液):條件:Fe作催化劑

(2)硝化:濃硝酸、50℃—60℃水浴(3)磺化:濃硫酸,70℃—80℃水浴

3.鹵代烴的水解:NaOH的水溶液4.醇與氫鹵酸的反應:新制氫鹵酸

5.乙醇與濃硫酸在140℃時的脱水反應7.酸與醇的酯化反應:濃硫酸、加熱

8.酯類的水解:無機酸或鹼催化9.酚與1)濃溴水2)濃硝酸

四、能發生加成反應的物質

1.烯烴、炔烴、二烯烴、苯乙烯的加成:H2、鹵化氫、水、鹵素單質

2.苯及苯的同系物的加成:H2、Cl2

3.不飽和烴的衍生物的加成:(包括滷代烯烴、滷代炔烴、烯醇、烯醛、烯酸、

烯酸酯、烯酸鹽等)

4.含醛基的化合物(包括葡萄糖)的加成:HCN、H2等

5.酮類、油酸、油酸鹽、油酸某酯、油(不飽和高級脂肪酸甘油酯)等物質的加成:H2

注意:凡是有機物與H2的加成反應條件均為:催化劑(Ni)、加熱

五、六種方法得乙醇(醇)

1.乙醛(醛)還原法:

2.鹵代烴水解法:

3.某酸乙(某)酯水解法:

4.乙醇鈉水解法:

5.乙烯水化法:

6.葡萄糖發酵法:

六、能發生銀鏡反應的物質(含-CHO)

1.所有的醛(RCHO)2.甲酸、甲酸鹽、甲酸某酯

3.葡萄糖、麥芽糖、葡萄糖酯、(果糖)

能和新制Cu(OH)2反應的除以上物質外,還與酸性較強的酸(如甲酸、乙酸、丙酸、鹽酸、硫酸等)發生中和反應。

七、分子中引入羥基的有機反應類型

1.取代(水解)反應:鹵代烴、酯、酚鈉、醇鈉、羧酸鈉

2.加成反應:烯烴水化、醛+H23.氧化:醛氧化4.還原:醛+H2

八、能跟鈉反應放出H2的物質

(一)、有機物

1.醇(也可和K、Mg、Al反應))2.有機羧酸3.酚(苯酚及苯酚的同系物)4.苯磺酸5.苦味酸(2,4,6-三硝基苯酚)6.葡萄糖(熔融)7.氨基酸

(二)、無機物

1.水及水溶液2.無機酸(弱氧化性酸)O4

九、能與溴水反應而使溴水褪色或變色的物質

(一)、有機物

1.不飽和烴(烯烴、炔烴、二烯烴、苯乙烯、苯乙炔),不飽和烴的衍生物(包

括滷代烯、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鹽、油酸某酯、油等)。即含有碳碳雙鍵或碳碳叁鍵的有機物。

2.石油產品(裂化氣、裂解氣、裂化汽油等)

3.苯酚及其同系物(因為能和溴水取代而生成三溴酚類沉澱)

4.含醛基的化合物(醛基被氧化)5.天然橡膠(聚異戊二烯)

(二)、無機物

1.S(-2):硫化氫及硫化物2.S(+4):SO2、H2SO3及亞硫酸鹽

2+例:6FeSO4+3Br2=2Fe2(SO4)3+2FeBr2

6FeCl2+3Br2=4FeCl3+2FeBr32FeI2+3Br2=2FeBr3+2I2

、Mg、Fe等單質如Mg+Br2=MgBr2

(此外,其中亦有Mg與H+、Mg與HBrO的反應)

5.I-:氫碘酸及碘化物變色

等強鹼:因為Br2+H2O=HBr+HBrO加入NaOH後平衡向右移動

2CO3等鹽:因為Br2+H2O=HBr+HBrO

2HBr+Na2CO3=2NaBr+CO2+H2OHBrO+Na2CO3=NaBrO+NaHCO3

3

十、能萃取溴而使溴水褪色的物質

上層變無色的(ρ>1):鹵代烴(CCl4、氯仿、溴苯等)、CS2等

下層變無色的(ρ<1):低級酯、液態飽和烴(如己烷等)、苯及苯的同系物、汽油

十一、最簡式相同的有機物

:C2H2、C6H6和C8H8(苯乙烯或環辛四烯)2:烯烴和環烷烴

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

2nO:飽和一元醛(或飽和一元酮)與二倍於其碳原子數的飽和一元羧酸或酯.例:乙醛(C2H4O)與丁酸及異構體(C4H8O2)

5.炔烴(或二烯烴)與三倍於其碳原子數的苯及苯的同系物

例:丙炔(C3H4)與丙苯(C9H12)

十二、有毒的物質

(一)、毒氣

F2、Cl2、HF、H2S、SO2、CO、NO、NO2等,其中CO和NO使人中毒的原因相同,均是與血紅蛋白迅速結合而喪失輸送氧的能力.

(二)、毒物

液溴、白磷、偏磷酸(HPO3)、水銀、亞硝酸鹽、除BaSO4外的大多數鋇鹽、氰化物(如KCN)、重金屬鹽(如銅鹽、鉛鹽、汞鹽、銀鹽等)、苯酚、硝基苯、六六六(六氯環己烷)、甲醇、砒霜等

十三、能爆炸的物質

1.黑火藥成分有:一硫、二硝(KNO3)三木炭4NO33.火棉

4.紅磷與(雷汞作引爆劑)6.油7.氮化銀

此外,某些混合氣點燃或光照也會爆炸,其中應掌握:H2和O2、“點爆”的CO和O2、“光爆”的H2和Cl2、CH4和O2、CH4和Cl2、C2H2和O2。無需點燃或光照,一經混合即會爆炸,所謂“混爆”的是H2和F2。

另外,工廠與實驗室中,麪粉、鎂粉等散佈於空氣中,也是危險源。

十四、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物質

(一)、有機物

1.不飽和烴(烯烴、炔烴、二烯烴、苯乙烯等)2.苯的同系物

3.不飽和烴的衍生物(包括滷代烯、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鹽、油酸酯等)

4.含醛基的有機物(醛、甲酸、甲酸鹽、甲酸某酯等)

5.還原性糖(葡萄糖、麥芽糖)6.酚類

7.石油產品(裂解氣、裂化氣、裂化汽油等)8.煤產品(煤焦油)

9.天然橡膠(聚異戊二烯)

(二)、無機物

1.氫鹵酸及鹵化物(氫溴酸、氫碘酸、濃鹽酸、溴化物、碘化物)

2.亞鐵鹽及氫氧化亞鐵3.S(-2)的化合物:硫化氫、氫硫酸及硫化物

4.S(-4)的化合物:SO2、H2SO3及亞硫酸鹽5.雙氧水(H2O2)

十五、既能發生氧化反應,又能發生還原反應的物質

(一)、有機物

1.含醛基的化合物:所有醛,甲酸、甲酸鹽、甲酸酯,葡萄糖.

2.不飽和烴:烯烴、炔烴、二烯烴、苯乙烯

3.不飽和烴的衍生物:包括滷代烯、滷代炔烴、烯醇、烯醛、烯酸、烯酸鹽、

烯酸酯、油酸、油酸鹽、油酸酯、油.

(二)、無機物

1.含中間價態元素的物質:①S(+4):SO2、H2SO3及亞硫酸鹽

②Fe2+亞鐵鹽③N:(+4)NONO2

2.N2、S、Cl2等非金屬單質、H2O2等

十六、檢驗澱粉水解的程度

1.“未水解”加新制Cu(OH)2煮沸,若無紅色沉澱,則可證明。

2.“完全水解”加碘水,不顯藍色。

3.“部分水解”取溶液再加新制Cu(OH)2煮沸,有紅色沉澱,另取溶液加碘水,顯藍色。

十七、能使蛋白質發生凝結而變性的物質

1.加熱2.紫外線3.酸、鹼4.重金屬鹽(如Cu2+、Pb2+、Hg2+、Ag+等)

5.部分有機物(如苯酚、乙醇、甲醛等)。

十八、關於纖維素和酯類的總結

(一)、以下物質屬於“纖維素”

1.粘膠纖維2.紙3.人造絲4.人造棉5.玻璃紙6.無灰濾紙7.脱脂棉

(二)、以下物質屬於“酯”

1.硝酸纖維2.油3.膠棉4.珂珞酊5.無煙火藥6.火棉

易錯:TNT、酚醛樹脂、賽璐珞既不是“纖維素”,也不是“酯”。

十九、既能和強酸溶液反應,又能和強鹼溶液反應的物質

1.有機物:蛋白質、氨基酸

2.無機物:兩性元素的單質Al、(Zn)兩性氧化物Al2O3、(ZnO)

兩性氫氧化物Al(OH)3、Zn(OH)2弱酸的酸式鹽NaHCO3、NaH2PO4、NaHS弱酸的銨鹽(NH4)2CO3、NH4HCO3、(NH4)2SO3、(NH4)2S等

屬於“兩性物質”的是:Al2O3、ZnO、Al(OH)3、Zn(OH)2、氨基酸、蛋白質屬於“表現兩性的物質”是:Al、Zn、弱酸的酸式鹽、弱酸的銨鹽

二十、有機實驗問題

(一)、甲烷的製取和性質

1.反應方程式:

2.為什麼必須用無水醋酸鈉?

若有水,電解質CH3COONa和NaOH將電離,使鍵的斷裂位置發生改變而不

生成CH4。

3.必須用鹼石灰而不能用純NaOH固體,這是為何?鹼石灰中的CaO的作用如何?

高温時,NaOH固體腐蝕玻璃;CaO作用:1)能稀釋反應混合物的濃度,減少NaOH跟試管的接觸,防止腐蝕玻璃。2)CaO能吸水,保持NaOH的乾燥。

4.製取甲烷採取哪套裝置?反應裝置中,大試管略微向下傾斜的原因何在?此裝置還可以製取哪些氣體?

採用加熱略微向下傾斜的大試管的裝置,原因是便於固體藥品的鋪開,同時防止產生的濕水倒流而使試管炸裂。還可製取O2、NH3等。

5.點燃甲烷時的火焰為何會略帶黃色?點燃純淨的甲烷呈什麼色?

1)玻璃中鈉元素的影響;反應中副產物丙酮蒸汽燃燒使火焰略帶黃色。

2)點燃純淨的甲烷火焰呈淡藍色。

(二)、乙烯的製取和性質

1.化學方程式:

2.製取乙烯採用哪套裝置?此裝置還可以製備哪些氣體?

分液漏斗、圓底燒瓶(加熱)一套裝置;此裝置還可以制Cl2、HCl、SO2等.

3.預先向燒瓶中加幾片碎玻璃片(碎瓷片),是何目的?

防止暴沸(防止混合液在受熱時劇烈跳動)

4.乙醇和濃硫酸混合,有時得不到乙烯,這可能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這主要是因為未使温度迅速升高到170℃所致,因為在140℃乙醇將發生分子間脱水得乙醚,方程式:

5.温度計的水銀球位置和作用如何?

混合液液麪下,用於測混合液的温度(控制温度)。

6.濃H2SO4的作用?催化劑、脱水劑。

7.反應後期,反應液有時會變黑,且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生,為何?

濃硫酸將乙醇炭化和氧化了,產生的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是SO2。

(三)、乙炔的製取和性質

1.反應方程式:

2.此實驗能否用啟普發生器,為何?

不能,因為1)CaC2吸水性強,與水反應劇烈,若用啟普發生器,不易控制它與水的反應;2)反應放熱,而啟普發生器是不能承受熱量的;3)反應生成的Ca(OH)2微溶於水,會堵塞球形漏斗的下端口。

3.能否用長頸漏斗?不能。用它不易控制CaC2與水的反應。

4.用飽和食鹽水代替水,這是為何?

用以得到平穩的乙炔氣流(食鹽與CaC2不反應)

5.簡易裝置中在試管口附近放一團棉花,其作用如何?

高中化學鈉的知識點總結篇13

高中化學鈉的知識點總結篇14

1.定義:

化學平衡狀態:一定條件下,當一個可逆反應進行到正逆反應速率相等時,更組成成分濃度不再改變,達到表面上靜止的一種“平衡”,這就是這個反應所能達到的限度即化學平衡狀態。

2、化學平衡的特徵

逆(研究前提是可逆反應)

等(同一物質的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動(動態平衡)

定(各物質的濃度與質量分數恆定)變(條件改變,平衡發生變化)

3、判斷平衡的依據

判斷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方法和依據

高中化學鈉的知識點總結篇15

1、濃度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

(1)影響規律: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增大反應物的濃度或減少生成物的濃度,

都可以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動;增大生成物的濃度或減小反應物的濃度,都可以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動

(2)增加固體或純液體的量,由於濃度不變,所以平衡_不移動_

(3)在溶液中進行的反應,如果稀釋溶液,反應物濃度__減小__,生成物濃度也_減小_,V正_減小__,V逆也_減小__,但是減小的程度不同,總的結果是化學平衡向反應方程式中化學計量數之和_大_的方向移動。

2、温度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

影響規律: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温度升高會使化學平衡向着__吸熱反應__方向移動,温度降低會使化學平衡向着_放熱反應__方向移動。

3、壓強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

影響規律:其他條件不變時,增大壓強,會使平衡向着__體積縮小___方向移動;減小壓強,會使平衡向着___體積增大__方向移動。

注意:(1)改變壓強不能使無氣態物質存在的化學平衡發生移動

(2)氣體減壓或增壓與溶液稀釋或濃縮的化學平衡移動規律相似

4.催化劑對化學平衡的影響:由於使用催化劑對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影響的程度是等同的,所以平衡__不移動___。但是使用催化劑可以影響可逆反應達到平衡所需的_時間_。

5.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動原理):如果改變影響平衡的條件之一(如温度,壓強,濃度),平衡向着能夠減弱這種改變的方向移動。

高中化學鈉的知識點總結篇16

(一)定義:在一定温度下,當一個反應達到化學平衡時,___生成物濃度冪之積與反應物濃度冪之積的`比值是一個常數____比值。符號:__K__

(二)使用化學平衡常數K應注意的問題:

1、表達式中各物質的濃度是__變化的濃度___,不是起始濃度也不是物質的量。

2、K只與__温度(T)___有關,與反應物或生成物的濃度無關。

3、反應物或生產物中有固體或純液體存在時,由於其濃度是固定不變的,可以看做是“1”而不代入公式。

4、稀溶液中進行的反應,如有水參加,水的濃度不必寫在平衡關係式中。

(三)化學平衡常數K的應用:

1、化學平衡常數值的大小是可逆反應__進行程度__的標誌。K值越大,説明平衡時_生成物___的濃度越大,它的___正向反應__進行的程度越大,即該反應進行得越__完全___,反應

5物轉化率越_高___。反之,則相反。一般地,K>_10__時,該反應就進行得基本完全了。

2、可以利用K值做標準,判斷正在進行的可逆反應是否平衡及不平衡時向何方進行建立平衡。(Q:濃度積)

Q_〈__K: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

Q__=_K:反應處於平衡狀態;

Q_〉__K:反應向逆反應方向進行

3、利用K值可判斷反應的熱效應

若温度升高,K值增大,則正反應為__吸熱___反應

若温度升高,K值減小,則正反應為__放熱___反應

高中化學鈉的知識點總結篇17

第一章

1——原子半徑

(1)除第1週期外,其他週期元素(惰性氣體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徑隨原子序數的遞增而減小;

(2)同一族的元素從上到下,隨電子層數增多,原子半徑增大。

2——元素化合價

(1)除第1週期外,同週期從左到右,元素最高正價由鹼金屬+1遞增到+7,非金屬元素負價由碳族-4遞增到-1(氟無正價,氧無+6價,除外);第一章物質結構元素週期律

1.原子結構:如:的質子數與質量數,中子數,電子數之間的關係

2.元素週期表和週期律

(1)元素週期表的結構

A.週期序數=電子層數

B.原子序數=質子數

C.主族序數=最外層電子數=元素的最高正價數

D.主族非金屬元素的負化合價數=8-主族序數

E.週期表結構

(2)元素週期律(重點)

A.元素的金屬性和非金屬性強弱的比較(難點)

a.單質與水或酸反應置換氫的難易或與氫化合的難易及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

b.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鹼性或酸性強弱

c.單質的還原性或氧化性的強弱

(注意:單質與相應離子的性質的變化規律相反)

B.元素性質隨週期和族的變化規律

a.同一週期,從左到右,元素的金屬性逐漸變弱

b.同一週期,從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屬性逐漸增強

c.同一主族,從上到下,元素的金屬性逐漸增強

d.同一主族,從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屬性逐漸減弱

C.第三週期元素的變化規律和鹼金屬族和鹵族元素的變化規律(包括物理、化學性質)

D.微粒半徑大小的比較規律:

a.原子與原子b.原子與其離子c.電子層結構相同的離子

(3)元素週期律的應用(重難點)

A.“位,構,性”三者之間的關係

a.原子結構決定元素在元素週期表中的位置

b.原子結構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

c.以位置推測原子結構和元素性質

B.預測新元素及其性質

3.化學鍵(重點)

(1)離子鍵:

A.相關概念:

B.離子化合物:大多數鹽、強鹼、典型金屬氧化物

C.離子化合物形成過程的電子式的表示(難點)

(AB,A2B,AB2,NaOH,Na2O2,NH4Cl,O22-,NH4+)

(2)共價鍵:

A.相關概念:

B.共價化合物:只有非金屬的化合物(除了銨鹽)

C.共價化合物形成過程的電子式的表示(難點)

(NH3,CH4,CO2,HClO,H2O2)

D極性鍵與非極性鍵

(3)化學鍵的概念和化學反應的本質:

第二章

1.化學能與熱能

(1)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

(2)化學反應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的決定因素: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總能量的相對大小

a.吸熱反應:反應物的總能量小於生成物的總能量

b.放熱反應:反應物的總能量大於生成物的總能量

(3)化學反應的一大特徵:化學反應的過程中總是伴隨着能量變化,通常表現為熱量變化

練習:

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產生藍色火焰,在反應中,破壞1molH-H鍵消耗的能量為Q1kJ,破壞1molO=O鍵消耗的能量為Q2kJ,形成1molH-O鍵釋放的能量為Q3kJ。下列關係式中正確的是(B)

A.2Q1+Q2>4Q3B.2Q1+Q2<4Q3

C.Q1+Q2

(4)常見的放熱反應:

A.所有燃燒反應;B.中和反應;C.大多數化合反應;D.活潑金屬跟水或酸反應;

E.物質的緩慢氧化

(5)常見的吸熱反應:

A.大多數分解反應;

氯化銨與八水合氫氧化鋇的反應。

(6)中和熱:(重點)

A.概念:稀的強酸與強鹼發生中和反應生成1molH2O(液態)時所釋放的熱量。

2.化學能與電能

(1)原電池(重點)

A.概念:

B.工作原理:

a.負極:失電子(化合價升高),發生氧化反應

b.正極:得電子(化合價降低),發生還原反應

C.原電池的構成條件:

關鍵是能自發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能形成原電池

a.有兩種活潑性不同的金屬或金屬與非金屬導體作電極

b.電極均插入同一電解質溶液

c.兩電極相連(直接或間接)形成閉合迴路

D.原電池正、負極的判斷:

a.負極:電子流出的電極(較活潑的金屬),金屬化合價升高

b.正極:電子流入的電極(較不活潑的金屬、石墨等):元素化合價降低

E.金屬活潑性的判斷:

a.金屬活動性順序表

b.原電池的負極(電子流出的電極,質量減少的電極)的金屬更活潑;

c.原電池的正極(電子流入的電極,質量不變或增加的電極,冒氣泡的電極)為較不活潑金屬

F.原電池的電極反應:(難點)

a.負極反應:X-ne=Xn-

b.正極反應:溶液中的陽離子得電子的還原反應

(2)原電池的設計:(難點)

根據電池反應設計原電池:(三部分+導線)

A.負極為失電子的金屬(即化合價升高的物質)

B.正極為比負極不活潑的金屬或石墨

C.電解質溶液含有反應中得電子的陽離子(即化合價降低的物質)

(3)金屬的電化學腐蝕

A.不純的金屬(或合金)在電解質溶液中的腐蝕,關鍵形成了原電池,加速了金屬腐蝕

B.金屬腐蝕的防護:

a.改變金屬內部組成結構,可以增強金屬耐腐蝕的能力。如:不鏽鋼。

b.在金屬表面覆蓋一層保護層,以斷絕金屬與外界物質接觸,達到耐腐蝕的效果。(油脂、油漆、搪瓷、塑料、電鍍金屬、氧化成緻密的氧化膜)

c.電化學保護法:

犧牲活潑金屬保護法,外加電流保護法

(4)發展中的化學電源

A.乾電池(鋅錳電池)

a.負極:Zn-2e-=Zn2+

b.參與正極反應的是MnO2和NH4+

B.充電電池

a.鉛蓄電池:

鉛蓄電池充電和放電的總化學方程式

放電時電極反應:

負極:Pb+SO42--2e-=PbSO4

正極:PbO2+4H++SO42-+2e-=PbSO4+2H2O

b.氫氧燃料電池:它是一種高效、不污染環境的發電裝置。它的電極材料一般為活性電極,具有很強的催化活性,如鉑電極,活性炭電極等。

總反應:2H2+O2=2H2O

電極反應為(電解質溶液為KOH溶液)

負極:2H2+4OH--4e-→4H2O

正極:O2+2H2O+4e-→4OH-

3.化學反應速率與限度

(1)化學反應速率

A.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

B.計算(重點)

a.簡單計算

b.已知物質的量n的變化或者質量m的變化,轉化成物質的量濃度c的變化後再求反應速率v

c.化學反應速率之比=化學計量數之比,據此計算:

已知反應方程和某物質表示的反應速率,求另一物質表示的反應速率;

已知反應中各物質表示的反應速率之比或△C之比,求反應方程。

d.比較不同條件下同一反應的反應速率

關鍵:找同一參照物,比較同一物質表示的速率(即把其他的物質表示的反應速率轉化成同一物質表示的反應速率)

(2)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重點)

A.決定化學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反應物自身的性質(內因)

B.外因:

a.濃度越大,反應速率越快

b.升高温度(任何反應,無論吸熱還是放熱),加快反應速率

c.催化劑一般加快反應速率

d.有氣體參加的反應,增大壓強,反應速率加快

e.固體表面積越大,反應速率越快

f.光、反應物的狀態、溶劑等

(3)化學反應的限度

A.可逆反應的概念和特點

B.絕大多數化學反應都有可逆性,只是不同的化學反應的限度不同;相同的化學反應,不同的條件下其限度也可能不同

a.化學反應限度的概念:

一定條件下,當一個可逆反應進行到正反應和逆反應的速率相等,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不再改變,達到表面上靜止的一種“平衡狀態”,這種狀態稱為化學平衡狀態,簡稱化學平衡,這就是可逆反應所能達到的限度。

b.化學平衡的曲線:

c.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標誌:

反應混合物中各組分濃度保持不變

正反應速率=逆反應速率

消耗A的速率=生成A的速率

d.怎樣判斷一個反應是否達到平衡:

(1)正反應速率與逆反應速率相等;(2)反應物與生成物濃度不再改變;

(3)混合體系中各組分的質量分數不再發生變化;

(4)條件變,反應所能達到的限度發生變化。

化學平衡的特點:逆、等、動、定、變、同。

【典型例題】

例1.在密閉容器中充入SO2和18O2,在一定條件下開始反應,在達到平衡時,18O存在於(D)

A.只存在於氧氣中

B.只存在於O2和SO3中

C.只存在於SO2和SO3中

2、SO3、O2中都有可能存在

例2.下列各項中,可以説明2HIH2+I2(g)已經達到平衡狀態的是(BDE)

A.單位時間內,生成nmolH2的同時生成nmolHI

B.一個H—H鍵斷裂的同時,有2個H—I鍵斷裂

C.温度和體積一定時,容器內壓強不再變化

D.温度和體積一定時,某一生成物濃度不再變化

E.温度和體積一定時,混合氣體的顏色不再變化

F.條件一定,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變化

化學平衡移動原因:v正≠v逆

v正>v逆正向v正.<v逆逆向

濃度:其他條件不變,增大反應物濃度或減小生成物濃度,正向移動反之

壓強:其他條件不變,對於反應前後氣體,總體積發生變化的反應,增大壓強,平衡向氣體體積縮小的方向移動,反之…

温度:其他條件不變,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熱方向移動反之…

催化劑:縮短到達平衡的時間,但平衡的移動無影響

勒沙特列原理:如果改變影響化學平衡的一個條件,平衡將向着減弱這種改變的方向發生移動。

第三章

(一)甲烷

一、甲烷的元素組成與分子結構

CH4正四面體

二、甲烷的物理性質

三、甲烷的化學性質

1、甲烷的氧化反應

實驗現象: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甲烷的取代反應

甲烷與氯氣在光照下發生取代反應,甲烷分子裏的四個氫原子逐步被氯原子取代反應能生成一系列甲烷的氯取代物和氯化氫。

有機化合物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團)被另一種原子(或原子團)所替代的反應,叫做取代反應。

3、甲烷受熱分

(二)烷烴

烷烴的概念:叫做飽和鏈烴,或稱烷烴。

1、烷烴的通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烷烴物理性質:

(1)狀態:一般情況下,1—4個碳原子烷烴為___________,

5—16個碳原子為__________,16個碳原子以上為_____________。

(2)溶解性:烷烴________溶於水,_________溶(填“易”、“難”)於有機溶劑。

(3)熔沸點:隨着碳原子數的遞增,熔沸點逐漸_____________。

(4)密度:隨着碳原子數的遞增,密度逐漸___________。

3、烷烴的化學性質

(1)一般比較穩定,在通常情況下跟酸、鹼和高錳酸鉀等都______反應。

(2)取代反應:在光照條件下能跟鹵素發生取代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反應:在點燃條件下,烷烴能燃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同系物

同系物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掌握概念的三個關鍵:(1)通式相同;(2)結構相似;(3)組成上相差n個(n≥1)

CH2原子團。

例1、下列化合物互為同系物的是:D

A、和B、C2H6和C4H10

HBrCH3

C、Br—C—Br和Br—C—HD、CH3CH2CH3和CH3—CH—CH3

HH

(四)同分異構現象和同分異構物體

1、同分異構現象:化合物具有相同的________,但具有不同_________的現象。

2、同分異構體:化合物具有相同的_________,不同________的物質互稱為同分異構體。

3、同分異構體的特點:________相同,________不同,性質也不相同。

〔知識拓展〕

烷烴的系統命名法:

選主鏈——碳原子最多的碳鏈為主鏈;

編號位——定支鏈,要求取代基所在的碳原子的編號代數和為最小;

寫名稱——支鏈名稱在前,母體名稱在後;先寫簡單取代基,後寫複雜取代基;相

同的取代基合併起來,用二、三等數字表示。

(五)烯烴

一、乙烯的組成和分子結構

1、組成:分子式:含碳量比甲烷高。

2、分子結構:含有碳碳雙鍵。雙鍵的鍵長比單鍵的鍵長要短些。

二、乙烯的氧化反應

1、燃燒反應(請書寫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化學方程式

2、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的作用——被氧化,高錳酸鉀被還原而退色,這是由於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的緣故。(乙烯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

三、乙烯的加成反應

1、與溴的加成反應(乙烯氣體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

CH2═CH2+Br-Br→CH2Br-CH2Br1,2-二溴乙烷(無色)

2、與水的加成反應

CH2═CH2+H-OH→CH3—CH2OH乙醇(酒精)

書寫乙烯與氫氣、氯氣、溴化氫的加成反應。

乙烯與氫氣反應

乙烯與氯氣反應

乙烯與溴化氫反應

[知識拓展]

四、乙烯的加聚反應:nCH2═CH2→[CH2-CH2]n

(六)苯、芳香烴

一、苯的組成與結構

1、分子式C6H6

2、結構特點

二、苯的物理性質:

三、苯的主要化學性質

1、苯的氧化反應

點燃

苯的可燃性,苯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在空氣中燃燒冒濃煙。

2C6H6+15O212CO2+6H2O

[思考]你能解釋苯在空氣中燃燒冒黑煙的原因嗎?

注意:苯不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

2、苯的取代反應

在一定條件下苯能夠發生取代反應

書寫苯與液溴、硝酸發生取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苯與液溴反應與硝酸反應

反應條件

化學反應方程式

注意事項

[知識拓展]苯的磺化反應

化學方程式:

3、在特殊條件下,苯能與氫氣、氯氣發生加成反應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七)烴的衍生物

一、乙醇的物理性質:

〔練習〕某有機物中只含C、H、O三種元素,其蒸氣的是同温同壓下氫氣的23倍,2.3g該物質完全燃燒後生成0.1mol二氧化碳和27g水,求該化合物的分子式。

二、乙醇的分子結構

結構式:

結構簡式:

三、乙醇的化學性質

1、乙醇能與金屬鈉(活潑的金屬)反應:

2、乙醇的氧化反應

(1)乙醇燃燒

化學反應方程式:

(2)乙醇的催化氧化

化學反應方程式:

(3)乙醇還可以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或酸性重鉻酸鉀溶液反應,被直接氧化成乙酸。

〔知識拓展〕

1、乙醇的脱水反應

(1)分子內脱水,生成乙烯

化學反應方程式:

(2)分子間脱水,生成乙醚

化學反應方程式:

四、乙酸

乙酸的物理性質:

寫出乙酸的結構式、結構簡式。

酯化反應:酸跟醇作用而生成酯和水的反應,叫做酯化反應。

反應現象:

反應化學方程式:

1、在酯化反應中,乙酸最終變成乙酸乙酯。這時乙酸的分子結構發生什麼變化?

2、酯化反應在常温下反應極慢,一般15年才能達到平衡。怎樣能使反應加快呢?

3、酯化反應的實驗時加熱、加入濃硫酸。濃硫酸在這裏起什麼作用?

4為什麼用來吸收反應生成物的試管裏要裝飽和碳酸鈉溶液?不用飽和碳酸鈉溶液而改用水來吸收酯化反應的生成物,會有什麼不同的結果?

5為什麼出氣導管口不能插入碳酸鈉液麪下?

五、基本營養物質

1、糖類、油脂、蛋白質主要含有元素,分子的組成比較複雜。

2、葡萄糖和果糖,蔗糖和麥芽糖分別互稱為,由於結構決定性質,因此它們具有性質。

1、有一個糖尿病患者去醫院檢驗病情,如果你是一名醫生,你將用什麼化學原理去確定其病情的輕重?

2、已知方誌敏同志在監獄中寫給魯迅

的信是用米湯寫的,魯迅

的是如何看到信的內容的?

3、如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在使用濃硝酸時不慎濺到皮膚上,皮膚會有什麼變化?為什麼?

第四章化學與可持續發展

化學研究和應用的目標:用已有的化學知識開發利用自然界的物質資源和能量資源,同時創造新物質(主要是高分子)使人類的生活更方便、舒適。在開發利用資源的同時要注意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建立“綠色化學”理念:創建源頭治理環境污染的生產工藝。(又稱“環境無害化學”)

目的: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損害後代發展的需求!

一、金屬礦物的開發利用

1、常見金屬的冶煉:

①加熱分解法:

②加熱還原法:

③電解法:

2、金屬活動順序與金屬冶煉的關係:

金屬活動性序表中,位置越靠後,越容易被還原,用一般的還原方法就能使金屬還原;金屬的位置越靠前,越難被還原,最活潑金屬只能用最強的還原手段來還原。(離子)

二、海水資源的開發利用

1、海水的組成:含八十多種元素。

其中,H、O、Cl、Na、K、Mg、Ca、S、C、F、B、Br、Sr等總量佔99%以上,其餘為微量元素;特點是總儲量大而濃度小,以無機物或有機物的形式溶解或懸浮在海水中。

總礦物儲量約5億億噸,有“液體礦山”之稱。堆積在陸地上可使地面平均上升153米。

如:金元素的總儲量約為5×107噸,而濃度僅為4×10-6g/噸。

另有金屬結核約3萬億噸,海底石油1350億噸,天然氣140萬億米3。

2、海水資源的利用:

(1)海水淡化:①蒸餾法;②電滲析法;③離子交換法;④反滲透法等。

(2)海水製鹽:利用濃縮、沉澱、過濾、結晶、重結晶等分離方法制備得到各種鹽。

三、環境保護與綠色化學

1.環境:

2.環境污染:

環境污染的分類:

按環境要素:分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土壤污染

按人類活動分:工業環境污染、城市環境污染、農業環境污染

按造成污染的性質、來源分:化學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聲、放射性、熱、電磁波等)、固體廢物污染、能源污染

3.綠色化學理念(預防優於治理)

核心:利用化學原理從源頭上減少和消除工業生產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又稱為“環境無害化學”、“環境友好化學”、“清潔化學”。

從學科觀點看:是化學基礎內容的更新。(改變反應歷程)

從環境觀點看:強調從源頭上消除污染。(從一開始就避免污染物的產生)

從經濟觀點看:它提倡合理利用資源和能源,降低生產成本。(儘可能提高原子利用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