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大班《神奇的排笛》科學教案

來源:文萃谷 2.44W

[教學目標]:

幼兒大班《神奇的排笛》科學教案

1、感受聲音的音高、音低。

2、培養幼兒養成細緻的觀察習慣和態度,以及加強孩子的動手、動腦能力。

3、嘗試製作排笛,感受制作過程中的樂趣。

[教學重點]:

認真的傾聽,感受聲音的音高、音低。

[教學難點]:

探索長短不同的吸管,發出不同高低的聲音。

[教學流程]:

利用“身體樂器”讓孩子與“聲音”在遊戲中拉近距離,從而產生興趣——教師示範小豆實驗,讓孩子知道聲音是由振動而產生的——讓幼兒觀察、傾聽長度不同的管子所發出的聲音有高低之分——小組合作共同製作“排笛”。

[教學準備]:

1、長度不同的吸管、雙面膠、托盤若干。2、黃豆、手鼓、手鼓棒、中音鐵琴。3、多媒體教學軟件一份。

[教學過程]:

一、引入探究內容,通過“身體樂器”遊戲,讓幼兒產生興趣。

教師引導幼兒踏步地走進教室,讓幼兒感受自己的腳步聲。

教師提問1:“為什麼小腳會發出聲音?”——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提問2:“那麼,我們的身體還有哪些部位也能夠發出聲音?”

——幼兒自由發揮

幼兒與教師一起玩“身體樂器”遊戲。

二、引出聲音的產生。

師:“小朋友,真不錯!現在,我們要開始研究關於聲音的問題了,在研究的過程中,請小朋友要保持教室內的安靜,這樣我們才能夠聽見“聲音”有什麼不同,你們能做到嗎?”

——教師示範小豆實驗。

提問1:“你們聽到什麼?”

提問2:“你們看到什麼?”

提問3:“聲音從哪裏來?”教師請一名幼兒上台用手,感受敲打的鼓面的振動。

提問4:“你感覺到了什麼?”

教師由四個關聯問題,讓孩子知道聲音是由振動而產生的。

教師小結: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當振動停止了,聲音也停止了。

三、通過樂器實驗,傾聽、感受聲音的音高、音低,從而引出吸管實驗。

實驗一:敲擊中音鐵琴

教師提問1:“你們認識它嗎?對,它就是中音鐵琴,請你們看看它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提問2:“它們發的聲音一樣嗎?”——(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提問3:“好,讓我們聽聽它發出的聲音有什麼不同?”——(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提問4:同樣的物體在振動,只是鐵琴板長短不同,我們來聽聽兩根長短不同的鐵琴板發出的聲音有什麼變化?我們坐着先聽一次……現在可以用身體來表達你聽到的聲音。”——(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小結:原來,相同的物體會因為長、短的不同,而發出高低的.不同聲音。

實驗二:吹吸管,傾聽聲音

師:“同樣是吸管,我們來聽聽兩根長短不同的吸管吹出的聲音,你們發現了什麼?”

1、接着,教師再出示兩排吸管,一排是長的,一排是短的。

讓幼兒長的、短的吸管每人各拿一根,用吹的方法感受自己聽到聲音的高與低。

2、教師提問1:“你在吹這兩根長短不同的吸管時,發現有什麼不同?”

(教師可請各別幼兒上台吹,讓台下的幼兒感受)

教師引語:“哦,原來聲音不同。吸管的長短也有高低之分。”

3、教師展示:與幼兒對比實驗的結果。

教師小結:吹奏時,嘴裏的氣流會振動吸管中的空氣,產生聲音。短的吸管振動頻率快,所以音高;長的吸管振動頻率慢,所以音低。

四、製作“排笛”。

1、教師與幼兒一起觀看教學軟件,獲得相關物體特性的經驗

2、教師示範“排笛”製作方法,小組合作共同製作“排笛”。

3、幼兒吹奏“排笛”,感受成功的喜悦。

4、活動結束。

延伸教學:

教師與幼兒來到區域裏,通過自制排笛的音律不同,自由吹奏自己喜歡的旋律,舉辦一場親子“排笛”小演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