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冊教案:《小池》

來源:文萃谷 3.06W

一年級下冊教案:《小池》

一年級下冊教案:《小池》

《小池》是新教材一年級下冊第十二課《古詩兩首》中的一首。古詩從“小”處入手,把大自然中極平常的細小事物池、泉、流、荷和蜻蜓寫得相親相依,和諧自然,猶如一幅色彩明麗的水墨畫。這首詩的語言淺顯易懂,對仗工整,適合學生吟誦積累。

教學目標:

1.多種方式識記“泉”、“流”等7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

3.誦讀古詩感受詩中藴藏的夏天的情趣。

教學重點:

1.學會吟誦古詩。

2.讀中理解詩句的含義。

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卡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出示荷花圖。)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幾幅圖畫,圖畫上有什麼?

2、荷花開在小池中?

3、古人當時也看到一個美麗的小池,並寫成了一首古詩《小池》。

請大家跟老師讀課題,齊讀課題。我們一起走進這首古詩。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設計,從讓學生看圖片,直觀形象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本首古詩興趣】

二、初讀感知,趣味識字

1. 古詩中描述小池有什麼呢,請同學們自由讀古詩,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讀。

(1)小老師領讀生字 (2)摘蘋果的遊戲,看看誰摘的多。

大豐收啊,古詩中描述小池有什麼景物呢(荷葉、泉水,蜻蜓 等等)

2. 出示“荷”的篆文,看篆文猜字,再出示圖片,識字:荷,帶學生誦讀,強調拖長音

3.出示“流”的金文和小篆讓學生猜字,出示“流”字,帶學生誦讀,強調拖長音。

4.水從哪裏流出來呢,請大家看泉水的出口叫泉眼,帶學生誦讀“泉”,強調拖長音。

5.出示“蜻蜓”圖片,帶學生讀蜻蜓,強調拖長音。

6.將平聲字歸類出示:泉、荷、蜓、才、池,帶學生誦讀,看這些字的聲調,告訴孩子在我們古代,第一聲和第二聲合起來是平聲,凡是平聲,都要拖長音。再次誦讀這些字。

7.將仄聲字歸類出示:小、眼、有,帶學生誦讀,看這三個字的聲調,引出告訴孩子在我國古代,第三聲和第四聲合起來是仄聲。凡是仄聲都要讀短音。讓同學們讀小、眼、有。

8.教師誦讀古詩。

9.指名讀古詩

10.老師再次範讀古詩

11.男生女生比賽誦讀,分小組誦讀,全班誦讀。

12.師:剛才的同學在朗讀時,都將詩的作者告訴了我們,他是誰呀?

生(齊):楊萬里

板書: 宋 楊萬里

13.介紹作者:《小池》是南宋著名詩人楊萬里寫的。他一生寫過2萬多首詩,保留到現在的有4200多首。他對自然景物有濃厚的興趣,寫了許多這方面的詩。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設計通過學生看篆文猜字、初步瞭解平聲字和仄聲字及誦讀古詩】

三、趣味識字

第一關:生字回家(事先準備好生字卡,發給學生貼到相對應的地方。)

泉、流、愛、柔、荷、露、角、蜻、蜓

( )眼無聲惜細(),

樹蔭照水( )晴()。

小( )( )尖尖( ),

早有( )( )立上頭。

第二關:生字找朋友

流:河流、流水、水流、流汗

愛:愛心、關愛、熱愛、可愛

泉:泉水、清泉

荷:荷花、荷葉

第三關:我會猜字謎

柔:把矛放在樹上。

露:路上有雨組成露

第四關:我會分類

泉、流、愛、柔、荷、露、角

上下結構:

左右結構:

(評出識字能手小組)識字方法多,識字樂趣多。

【設計意圖:多種方式識字,激發了孩子們識字的興趣。】

四、交流,簡單瞭解詩意

1.一起走進這首古詩,説説通過讀,你讀懂了什麼?你是從哪句讀懂的?

2.出示詩句一、二句,解釋詩句意思

3.出示詩句三、四句

(1)請小朋友們在頭腦中想象畫圖

(2)解釋小荷和尖尖在詩句的意思

(3)小晴蜓飛過來了,立在了荷葉上,你能給立換個詞嗎?

(4)書寫“尖”,先看書寫示範,然後自己寫,再展示,教案《一年級下冊《小池》教學設計》。老師提醒記住“小”字變成部件後豎鈎變成一條短豎。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設計通過解釋晴柔、尖尖、小荷等詞語的意思,初知古詩大意】

五、總結全詩

小池景色只是大自然中的一個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還有更多的美麗的景色呢。這些美景正等待着小朋友去發現,去觀賞,去讚美。當然,大自然更期待你們去愛護萬物,保護環境。這樣,美景才會越來越美,越來越多。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設計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

3月2日童趣名師工作室網絡學習後,工作室成員提出如下修改意見:

1.第二環和識字大闖關似乎有交錯的地方,環節不夠明晰。

2.誦讀時,建議教師要逐句帶領誦讀,再讓學生分小組、男女賽讀等,指名讀放在這些形式之後,作為反饋會不會好一些。

3.瞭解詩人的部分感覺有點突然,時機要不要放在前面或後面,或者直接刪去。

4.生字分類遊戲的時候,PPT可以做得精美一些,比如做兩個房子、兩個籃子之類的,更加童趣。

5.古詩識字和閲讀課文識字應該有所區別,識字完後要放回古詩中。

6.吟和誦要區分開來,加入吟唱和表演環節(擬人詩),可以讓孩子更好地理解詩歌的情感和意境。

7.不建議出示古詩的.意思,要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自己感悟,如:看圖猜詩句

8.理解詩句畫面美,多層次讀古詩較少比重,古詩教學還是應該多讀。

反思:第一次備吟誦的課,需要學習學習再學習,集體備課時工作室裏老師們對古詩教學有很好的教學方法,讓我受益匪淺。通過集體備課讓我認識到,一年級古詩教學中古詩識字和閲讀課文識字應該有所區別,識字完後要放回古詩中。多種形式誦讀,教師要逐句帶領誦讀,理解詩意時可以讓學生通過觀察圖片、猜詩句等趣味活動。

以下是修改稿(紅色為修改部分)

一年級下冊《小池》教學設計(第二稿)

教學目標:

1、多種方式識識記“泉”、“流”等7個生字,學會寫“尖”字 。

2、能正確、流利、誦讀古詩。

3、圖文結合,初知古詩大意。

教學重難點:

1.認識7個生字,通過吟誦古詩,發現古詩之美

教學準備:課件、字卡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幾幅圖畫,説説你看到了什麼?

2.荷花開在小池非常美麗。

3. 古人楊萬里當時也看到一個美麗的小池,並寫成了一首古詩《小池》。

4.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設計,從讓學生看圖片,直觀形象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本首古詩興趣】

二、初讀感知,趣味識字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古詩。(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認讀)

2.古詩中描述小池有哪些景物呢?(荷葉、泉水、蜻蜓等等)

3.(哇,古詩寫得這麼美,老師也想來讀一讀)教師示範誦讀《小池》。

4.(1)出示泉眼的圖片,泉水的出口叫泉眼,帶學生誦讀“泉”。強調拖長音。給生字泉找朋友:泉水、清泉

(2)繼續出示“流”的金文和小篆讓同學們猜一猜,並看圖片,出示帶平聲符號“流”字,帶學生誦讀,強調拖長音。

(3)帶學生誦讀“泉眼無聲惜細流”

5.帶學生誦讀“樹蔭照水愛晴柔”

猜字謎:把矛放在樹上。

識字:柔 誦讀“柔”

識字:愛 愛:愛心、關愛

6.帶學生誦讀“小荷才露尖尖角”

(1)出示荷的篆文猜一猜這是什麼字,識字:荷,帶學生誦讀,強調拖長音 (平聲出示圖片)

(2)猜字謎:露:路上有雨組成什麼字?

7.帶學生誦讀“早有蜻蜓立上頭”

出示蜻蜓圖片,誦讀“蜻蜓”

8.(1)將平聲字歸類出示:泉、荷、蜓、才、池,帶學生誦讀,看這些字的聲調,告訴孩子在我們古代,第一聲和第二聲合起來是平聲,凡是平聲,都要拖長音。再次誦讀這些字。

(2)將仄聲字歸類出示:小、眼、有,帶學生誦讀,看看這三個字的聲調,告訴孩子在我國古代,第三聲和第四聲合起來是仄聲。凡是仄聲都要讀短音。讓同學們讀小、眼、有。

9.教師示範誦讀《小池》

(1)學生分小組讀

(2)男女賽讀

(3)指名讀,教師相機評價

(4)全班齊讀

10.玩遊戲:生字回家

泉、流、愛、柔、荷、露、角、蜻、蜓

( )眼無聲惜細( ),

樹蔭照水( )晴( )。

小( )( )尖尖( ),

早有( )( )立上頭。

【設計意圖:本環節藉助圖片與字理變化識字,識字也識平仄,利於孩子學習誦讀古詩,多種方式誦讀古詩,使誦讀更加紮實】

三、看圖猜詩句,理解詩意

1.出示一、二句古詩圖片,讓學生猜一猜。

2.教師誦讀,學生跟着誦讀。

3.出示三、四句詩圖片,猜一猜。

4.請小朋友們在頭腦中想象畫圖

5.理解“露”字:借圖體會意思“長出來了、冒出來了”

6.理解“立”字

(1)小蜻蜓飛過來了,立在了荷葉上,你能給立換個詞嗎?

(2)指名錶演:誰會做做“立”的動作?

7.誦讀“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8.寫字,出現“尖”字,讓學生觀察字的結構,田字格的位置,注意“小”字變成部件後豎鈎變成一條短豎。教師範寫,學生練寫。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設計,這首詩有畫面感,再通過圖片直觀形象理解詩意,讓孩子更好的理解詩歌的意境】

四、總結全詩

1.教師吟誦《小池》

2.小池景色只是大自然中的一個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還有更多的美麗的景色呢。這些美景正等待着小朋友去發現,去觀賞,去讚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