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7》教學設計

來源:文萃谷 2.34W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練習7》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練習7》教學設計

《練習7》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能給6個多音字組成詞語,能説出同一個字在不同語言環境中的不同意思,能選擇恰當的關聯詞語填在句子中。

2.能改正意思前後矛盾的病句,能在一段話中正確使用標點符號:逗號、頓號、句號、引號、冒號和感歎號。

教學時間:2教時

第一課時

一、習題1給下面的多音字組詞。

先讓學生給多音字獨立組詞,然後全班交流。

説説詞語的意思和這個詞語是在什麼地方學到過的,知道多音字的基本用法。

如“喝”,“把”液體喝下去,‘‘喝酒”的“喝”要念“hē”:“大聲喊叫”的意思要念“hè”

二、習題2把下面的詞語補充完整。

讀題後嘗試練習。

再指名回答,交流、評析,然後做在課本上。

三、習題3説説同一個字在不同句子中意思有什麼不同。

,聯繫課文獨立練習,指名逐題回答,討論(答案見《教參》P27)

四、習題4選擇恰當的關聯詞語填寫在括號裏。

嘗試練習,討論交流,説説填上什麼及為什麼要這樣填的理由。(統一後做在課本上)

五、習題5改正下面句子中前後矛盾的地方。

輕聲讀,思考:逐題説説哪些詞語的意思前後矛盾及怎樣改正。(統一後做在課本上)

第二課時

一、習題6給下面一段話加上標點符號。

指名讀,獨立嘗試練習,討論交流更正。

二、習題7默讀短文,簡要複述內容。

1、自由輕聲讀課文。

2、指名朗讀課文,並理解下列詞語:

蝙蝠:哺乳動物,頭部和軀幹象老鼠,四肢和尾部之間有皮質的膜。

夜間在空中飛翔,吃蚊、蛾等昆蟲。

視力很弱,靠本身發出的超聲波來引導飛行:

干擾:擾亂。

不妨:表示可以這樣做,沒有什麼妨礙。

3.各自準備簡要複述。

4.小組內輪流複述。

5.全班交流複述。

三、作業:

完成《練習本》

《練習7》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複習學過的偏旁,能把熟字按偏旁歸類。

2、複習學過的詞語,能幫學生積累詞語。

3、區分完整的句子和不完整的句子,進一步建立句子概念,學習運用句號。

4、初步培養尊敬老人的好思想,初步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複習學過的偏旁,會説出它們的名稱和帶這些偏旁的字,並給這些偏旁歸類。

2、能把熟字按偏旁歸類。

3、讀讀寫寫,幫助學生積累詞語。

4、區分完整的句子和不完整的句子,進一步建立句子概念,學習運用句號。

教學過程:

一、指導練習第1題

1、讀題。

2、要求説説各個偏旁的名稱。

3、分別説出帶這些偏旁的字。

4、把這些偏旁歸併成幾類。

第一類,組成左右結構的字的偏旁;第二類,組成上下結構字的偏旁;第三類,組成半包圍結構的字的偏旁。再告訴學生第一類叫“旁”,第二類叫“頭”,第三類也叫“旁”。

二、指導練習第2題

1、讀題。

2、教給方法。

如第一個是口字旁,先到上面一行字中找出帶口字旁的字,把它寫在一起,每寫一個,在這個字上打個鈎。然後換寫帶第二個偏旁的字。四個偏旁都寫完了,檢查一下,這8個字有沒有漏寫的。

3、指導做“口”字旁。

4、學生練習做另外三個偏旁,注意方法。

5、小結。

三、指導練習第3題

1、讀題。

2、輕聲自由讀詞語。

3、指名讀、正音。

4、齊讀詞語。

5、抄在課堂作業本上。

四、指導練習第4題

1、讀題。

2、告訴學生怎樣才是完整的句子。完整的句子能完整地表達一個意思,一般由“誰”或“什麼”、“怎麼樣”或“幹什麼”兩部分組成。

3、以第一句為例,師生共同分析一下意思是否完整。“我種花。”誰——我,幹什麼——種花,意思是完整的,在句子後面應加上句號。

4、以此逐句討論②、③、④的意思是否完整。

A、輕聲讀②、③、④,思考:句子的意思完整嗎?為什麼?

B、討論:

②生病了(句子不完整,缺少“誰”)

③奶奶講故事(句子完整,加上句號)

④我和同學(句子不完整,缺少“幹什麼”)

5、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初步培養尊敬老人的好思想。

2、初步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指導練習第5題

1、讀題。

2、看圖説説圖意。

左圖:丁丁把大蘋果送給奶奶吃。

右圖:小明嚷着要奶奶給他洗腳。

3、討論:誰做得對?為什麼?

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白,從小要尊敬老人,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4、小結。

二、指導練習第6題

1、過渡:那麼哪些事情該自己做呢?

2、指導學生按順序説説圖意。

這6幅圖中“穿衣”、“繫鞋帶”、“洗臉”、“洗腳”的圖意清楚,與口語一致。其中“洗手帕”一幅圖意不清,可靈活處理。“整理書包”一幅圖,可提示學生:“做完作業後,該怎麼做?”或“要放學回家了,該怎麼做?”然後讓學生説。

3、看圖一一對照自己,會做的打上五角星,暫時不會做的、不曾做過的事情要求學生學着做,逐步做到力所能及的事情要自己做。

4、小結:行為指導。

我們從小要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比一比,誰的小手最靈巧。

《練習7》教學設計3

第三課時

一 教學第六題

課前準備:

提前兩三天將口語交際訓練內容佈置下去,請同學們作些思想準備、同學之可適當討論,也可通過其他途徑收集有關素材。

1審題

(1) 談話揭示討論話題:(略)

(2) 指名讀本次口語交際要求,教師引導學生進一步明確本次口語交際要求。

A :如果有什麼不愉快的事情,不要悶在心裏,通過“小煩惱熱線”傾訴一下,以此來釋放心理壓力,同時接受別人的幫助。

B:學會傾聽別人的傾訴,學會在別人不愉快的時候給予及時的適當的幫助。

2 指導

(1) 角色分配:主持人-----教師

(2) 小煩惱-----某位同學

(3) 熱心聽眾-----其餘同學

指導內容:

a:教師要指導“小煩惱”清楚地表達自已內心的煩惱。

B:教師也要指導熱心 聽眾如何設法幫助“小煩惱”,並指導學生規範口語。

C:教師做主持人為同學作示範,從而明確該如何做好主持人。

3 練習

(1) 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小組設一個“小煩惱熱線”,分別為“小煩惱熱線1、2、3、4等”,在每小組中大家各抒已見,盡情傾訴,出謀劃策,互幫互助,互評互補。

(2) 各組選擇較為典型的話題與全班同學交流,上台的主持人,小煩惱及本組熱心聽眾應儘量做到口語表達清楚、有條理、流利等、

4 反饋

(1) 教師引導學生對口語內容進行客觀點評。

(2) 鼓勵“小煩惱”們根據大家提供的方法嘗試着做一做,儘快消除煩惱

教例《特殊的葬禮》:

學生理解了塞特凱達斯瀑布由氣勢雄偉到逐漸枯竭的過程,為了進一步喚起環保意識,提高學生對文本的積累、內化、運用能力,教者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了世界上多幅雄偉壯觀的瀑布圖片,中間配以咆哮的滔滔水聲。從視覺和聽覺上深深地震撼了學生。

師:為了使悲劇不再重演,你打算以怎樣的方式喚起人們去“保護環境,愛護地球”?

生:我打算設計一份有創意的宣傳廣告寄給電視台或報社。

生:我打算給課文配上音樂,在特殊的葬禮上聲情並茂地朗誦。

生:我打算瀏覽相關網站,瞭解更多的環保知識,掌握更多的環保本領。

生:我想出一份有關環保的電子小報。

生:我想寫一篇讀後感。

生:我想今天回去就動員爸爸在屋後的空地上栽種小樹。

生:我想向全校同學發出一份“給小紙屑安家”的倡議書,提請學校開展“環保小衞士”活動。

師:同學們的點子真多,希望課後大家都能積極行動起來。假如你們也出席了巴西總統菲格雷特為塞特凱達斯瀑布舉行的特殊葬禮,你又將以怎樣的身份作一番怎樣的演説呢?請大家準備一下,在演説中要儘量運用課文中的語言。

生:我是菲格雷特總統,……

生:我是來自日本的生態學家,……

生:我是來自丹陽實驗國小的一名少先隊員,……

…………

師:同學們的演説十分精彩,請大家將它寫下來。

新課標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要掌握這一交際工具最實在的辦法便是反覆地實踐。文本是語文實踐的一種基本憑藉。教者的高明之處就在於對文本實踐資源的充分挖掘和利用,使學生在多角度(讀、説、寫、編、畫,多種角色的演説)、多時空(既有課內的演説、朗讀,又有向課外拓展延伸的宣傳、製作)中得到了語言訓練,實現了語言積累、內化、外顯的過程。顯然,解讀文本式的教學已經與新課標的精神相悖,文本在此只是學生語文學習的一個載體,是用來幫助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的,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因此,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應淡化學科意識、課堂意識,強化資源意識和實踐意識,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中學得、習得語言。

教例:《祁黃羊》

師:同學們理解了課文,大家覺得祁黃羊是個怎樣的人?

生:祁黃羊是個一心為國的人,因為他生病了就主動讓賢,而不是硬佔着中軍尉的位置。

生:祁黃羊是個善於發現人才的人,因為他不僅知道自己的兒子祁午是合適人選,還知道自己的殺父仇人解狐也能勝任中軍尉之職。。

生:祁黃羊是個任人唯賢、處事公正的人,因為他“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

生:我有不同看法,我認為祁黃羊是狡詐的人。

師:哦,何以見得?

生:我有兩點理由,一是祁黃羊很清楚,如果不主動辭職,晉悼公看到其體弱多病,遲早也會叫他讓位,於是主動辭去了中軍尉之職,這樣下台顯得很體面;二是祁黃羊早就打算讓自己的兒子做中軍尉,但怕人説閒話,當他探知自己的殺父仇人解狐大病纏身,已經卧牀不起,於是他就先推舉了解狐。當解狐不久去世,祁黃羊再保舉自己的兒子便顯得很自然,而且還讓悼公覺得他胸懷寬廣,以國家利益為重。

師:(沉吟片刻)你的見解很獨特。生活中確實有你説的這樣的人,我們一起去查查歷史資料,看看祁黃羊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好嗎?

語文文本有着豐厚的人文內涵,學生個體有着敏感多變的內心世界。兩者碰撞,勢必會產生五彩繽紛的火花。正所謂“一千個《哈姆雷特》讀者,心目中會有一千個不同的哈姆雷特形象。”無論是學生將祁黃羊理解成奸詐之流,還是祁黃羊不同的事實在學生的心屏中折射出不同的形象,都充分印證了學生對文本感受的獨特多姿。新課標在“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部分明確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學生對文本材料的多元化感受,正反映了學生較高的閲讀、理解能力以及對語文學習的投入和熱情。對此,教師沒有囿於教參的唯一答案,沒有將學生一棍子打死,也沒有淡然了之,而是充分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讓學生的智慧之花盡情吐豔,並且將學生引入了更為廣泛的語文領域。教者正積極實踐着新課標的精神:“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只有這樣,諸如“我認為……”、“我有不同的看法。”這樣的句式才會如美麗的音符一樣時時跳躍在課堂;也只有這樣,我們的課堂才會喚發出生命的活力,學生的探究創新能力才會得到充分的培養。

《練習7》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 複習鞏固漢語拼音,能區分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

2、 知道有些字成偏旁後,筆畫要有變化,個別字的筆順也有變化。

3、 能區分音近字“紅”與“虹”、“園”和“圓”,能按筆寫字。

重點:第2、3、4、5題

難點:第5題

教學準備:掛圖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複習鞏固漢語拼音,能區分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

2、知道有些字成偏旁後,筆畫要有變化,個別字的筆順也有變化。

3、複習鞏固筆順規則,能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

教學過程:

一、 出示課題,明確任務

今天學習“練習7”,共有五題。這堂課我們要學會正確區分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知道有些字做偏旁後,它的筆畫會友變化而且個別字的筆順也會發生變化,以及能按筆畫寫字。比一比,看誰最認真,學得最好。

二、 學習第1題

1、 認讀23個聲母,24個韻母和16個整體認讀音節。

2、 把有關的聲、韻母及整體認讀音節貼在磁性黑板上,問:哪些是聲母?哪些是韻母?哪些是整體認讀音節?

3、 請三位學生上來,照“i—yi”的樣子,把整體認讀音節貼到相應的韻母身邊。

4、 指名逐組認讀。指正、齊讀。

5、 比一比,讀一讀。

①橫線左右分別是韻母、聲母和整體認讀音節。

②韻母與整體認讀音節,讀音完全相同。韻母不能直接給漢字注音,整體認讀音節能。

③聲母與整體認讀音節,讀音相同,氣息和力量不同。聲母不能直接給漢字注音,整體認讀音節能。

三、 學習第2題

1、出示卡片:王——王字旁子——子字旁蟲——蟲字旁

①左邊和右邊有什麼不同?

②把字作為偏旁時有什麼不同?書空。説筆畫名稱。

③寫出帶有這些偏旁的字。

2、出示卡片:車——車字旁米——米字旁金——金字旁

①左邊和右邊有什麼不同?把字作為偏旁時有什麼不同?

②書空偏旁,邊寫邊説出筆畫名稱。

③寫出帶有這些偏旁的字。

四、 學習第3題。

1、 認讀七個生字。

2、 集體書空。

3、 按要求填空。

五、 教師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學到了不少知識。請小朋友們回憶:我們學懂了哪些知識?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會在實際應用中區別音近字“虹——紅”“圓——園”。

2、 看圖讀拼音寫句子。

教學過程:

一、 交待學習任務

這節課繼續學習第3、4題。比一比,看誰學得最努力。

二、 學習第4題

1、 讀題,明要求

2、 同桌互認兩組字。

3、 口頭組詞。

4、 選擇:彩()掛在天上,()花開在地上。

我們坐在公()草地上,看見天上的()月亮。

5、 打開作業本,完成練習。

三、 學習第5題

1、 出示圖一

①説説圖上畫的是什麼季節?春天給你一種什麼感覺?用“春天,什麼怎麼樣了。”的句式説説春天的特點。

②看圖拼讀音節,寫句子。

③校對,齊讀。

2、 出示圖二

①説説圖上畫的是什麼季節?夏天給你一種什麼感覺?用“夏天,什麼怎麼樣了。”的句式説説夏天的特點。

②看圖拼讀音節,寫句子。

③校對,齊讀。

3、小朋友,一年中除了春季、夏季以外,還有那兩個季節?你能用一句或幾句話説説它們的特點嗎?

《練習7》教學設計5

《練習7》教學設計之一

佚名

教學要求:

按筆順書寫、形近字組詞、按課文內容填空、把句子補充完整、修改病句、熟記成語、學寫毛筆字。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明確練習要求。

2、指導。

(1)指名認讀“脹”、“賊”、“舅”3個字。

(2)學生自己觀察每個字的筆順,指名説説關鍵偏旁“長、戎、臼”並練習。

(3)練習按筆順書寫。

(4)反饋寫字情況,表揚寫得正確的同學,幫助寫得錯誤的同學。

3、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

(2)根據描紅情況,教師及時小結,再讓學生仿寫。

4、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裏。

(2)指出不足,進行糾正強化練習。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要求。

(2)讓學生説説着一題應這樣練習。

2、指導。

(1)指導分別讀一讀這三組形近字,注意讀正確。

(2)分組引導邊讀邊比較音、形、義的異同。

3、練習

(1)學生分組練習口頭組詞,根據組詞,進一步引導區別三組字的異同,特別是“形、型”的區別。

(2)選擇最合適的詞語寫在書上的括號裏。

(3)指名學生朗讀自己所組的詞語。

三、教學第三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教師談話幫學生弄清本題的學習要求。

2、指導。

(1)引導學生回憶兩句話所在的課文,背一背有關的句段。

(2)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填寫,同座位再交流填寫的情況。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這兩句,邊讀邊想象句子描繪的圖景,領悟所填詞的意思。

(4)讓學生談一談讀句子時腦海中所浮現的畫面。

(5)再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四、課堂作業

1、用三組形近字分別組詞。

2、抄寫填好的句子。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四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讓學生説一説題目的要求

2、指導

3、練習

學生自己練習口述地(2)(3)(3)句的答案。

4、反饋

指名説説,每句話補充的內容,表揚説的正確、説的與眾不同、説的有創意的同學。

二、教學第五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説説要求。

2、指導

(1)讀一讀例句,想一想例句有什麼毛病?

(2)説一説詞序混亂的毛病,應怎麼樣改?

3、練習

(1)讓學生用讀、想、調的方法練習修改第(1)(2)(3)句。

(2)教師進行鍼對性輔導。

4、反饋

(1)逐題彙報修改的情況,並將修改後的句子與原句做一個對比,體會改後的句子的正確,反覆朗讀修改後的句子。

(2)同座位互相修改。

(3)將正確的句子在本子上抄寫一遍。

三、教學第六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教師談話幫助學生弄清本題的學習要求。

2、指導

(1)學生自由鍍條成語。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問老師。

(2)教師範讀。

(3)學習自由讀。

(4)理解8條成語的意思,學生只要大體説出成語的意思即可,對一些難理解的成語,教師給於講解。

3、練習

(1)學生自由練讀。

(2)同座位練習背誦。

4、反饋

(1)集體齊背。

(2)指名背。

《練習7》教學設計6

教學要求

1.語文與生活,關於讀書。

2.誦讀與積累,古今賢文。(讀書篇)

3.寫好鋼筆字。

4.口語交際,推薦一本書。

5.學寫毛筆字。

重難點、關鍵

語文與生活;口語交際。

課時劃分

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語文與生活,培養學生勤學好問的習慣,指導正確的讀書方法,引導學生有效地讀書。

教具準備

視頻展示台

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一部分

1.指名讀題。

2.你能體會出老師這麼講的意思嗎?

(讀書貴疑,在讀書的過程中提出疑問,並努力解決疑問,就能夠獲得真知。)

3.劉讀老師的話,深入理解老師話中的.意思。

二、學習第二部分

1.指名讀題。

2.書怎麼可以煮呢?你對“煮書”是怎麼理解的?

3.是不是所有的書都要“煮”?你覺得哪些書要“煮”,哪些書不要“煮”?

4.你覺得該怎麼“煮書”呢?

三、學習第三部分

1.魯迅是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狂人日記》、《阿Q正傳》等。他針對讀書中可能存在的誤區,提出了兩個方面的讀書方法,讓我們來讀一讀,看看從中你有什麼收穫?

2.自由讀四則名言,交流從中的收穫。

(一、二兩則講的是要博覽羣書,“採得百花成蜜後”,不能侷限過分單一的讀書種類和內容;三四兩則

《練習7》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複習音序查字法;能正確拼讀音節,根據音節寫出漢字。

2能根據意思寫出學過的詞語。

3能按要求把句子寫具體;能用“誰、在什麼情況下、總是怎麼樣”的句式寫句子;能將不完整的句子補充完整。

4學會按指定的要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建議

1教學第一題。

參考答案:鋼鐵鑄成;查“

2教學第2題。

先讓學生拼讀音節,讀準字音,讀得不準的,讓學學生自己糾正,填寫後,師生共同訂正。答案;恢復、健康、烈士、撫摸、鄉親、新奇。

3教學第3題

答案;(1)輓詞;(2)將信將疑;;930如釋重負;940安然無恙。

4教學第4題。

指導步驟:(1)從本單元的課文中分別找出題目所列的3個句子。

(2)按課文內容,在括號裏填上修飾詞語。

(3)讓學生説説加與不加修飾詞語在意思的表達上有什麼不一樣。

5教學第5題。

該題訓練目的是讓學生了解什麼樣的句子是完整的句子,並能把句子補充完整。指導步驟:

1)教給學生判斷一句話是否完整的基本方法。一般説完整的句子至少至少包括兩個部分:“誰”、“幹什麼”(或“怎麼樣”)“什麼”、“怎麼樣”;“什麼”、“是什麼”。如果一句中缺其中的某一部分,就是不完整的,意思也就無法表達清楚。

2)用上述方法去檢驗練習中的句子,就能發現,第2句是完整的句子,它將了“誰”“怎麼樣”

3)用同樣的方法把地(1)、(3)句補充完整。

6教學第6題

指導步驟:

1)明確題意,讓學生知道寫句子的要求是什麼;

2)讓學生充分思考後指名試説,並評議訂正;

3)筆答時,注意語句通順,不寫錯別字,並加上標點符號。

7教學第7題

本題是本單元閲讀訓練的重點:

先讓學生評評讀讀生字,要求讀準字音;

然後讓學生輕自由朗讀,邊朗讀邊體會短文的思想感情,並進行簡單的交流;

接着指名試讀,評議訂正;

最後全班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短文,注意把小剛“焦急---高興---失望----快樂”的感情變化讀出來。

三課時安排

第1課時:教學第1~4題

第2課時:教學第5~7題

《練習7》教學設計8

一、教學要求

1、用鋼筆描紅。

2、通過查字典和聯繫上下文來知道加點字的讀音和意思。

3、瞭解分號的用法。

5、修改一段話。

6、熟記六組成語。

7、讀背名人名言。

8、蒐集、講述生肖故事。

9、學寫毛筆字。

二、教學時間 四課時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教師進一步明確練習要求。

2、指導。

(1)仔細觀察每一個字的行書特點。

(2)在自備本上練習基本筆畫,教師提示運筆方法。

(3)教師示範書寫。

(4)學生自練。

3、練習。

學生按要求練習描紅。

4、反饋。

將寫得好的字展示給大家看,指出存在的問題,進行矯正性練習。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教師進一步明確練習要求。

2、指導。

(1)幫助學生複習查字法,重點是部首查字法。

(2)讓學生判斷“隅”、“鮮”二字的部首。

(3)讓學生數清“隅”、“鮮”二字的筆畫數。

3、練習。

4、反饋。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三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教師進一步明確練習要求。

2、指導。

(1)出示例句,指名讀。

(2)讓學生上黑板把句子中的分號描粗,描大。

(3)教師用三色粉筆畫出三個分句,讓學生思考:這三部分之間是一種什麼關係?

(4)教師總結。

3、練習。

二、教學第四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教師進一步明確練習要求。

2、指導。

(1)這一段話中常見的錯誤主要表現在哪幾方面?

(2)出示要修改的一段話。

(3)提出修改要求。

3、練習。

第三課時

一、教學第五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教師進一步明確練習要求。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六組成語。不認識的可以查字典。

(2)教師範讀。

(3)學生讀,思考每組成語是什麼意思。

(4)討論,理解意思。

3、練習。

(1)學生大聲自由練讀。

(2)同桌之間練習背誦。

4、反饋。

二、教學第六題

1、審題。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三條名人名言。

(2)指名試讀。

(3)教師範讀。

(4)理解三條名人名言的意思。

一、許多人自以為機遇很多,不加珍惜,結果一無所獲。

二、許多人有了機遇,卻認識不到它的價值,以致白白錯過。

三、機遇來得快,去得也快,要及時抓住。

3、練習。

4、反饋。

三、作業

選擇自己喜歡的成語抄寫下來。

第四課時

一、教學第七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教師進一步明確練習要求。

2、指導。

(1)按十二生肖推算今年是什麼年?

(2)明確説話要求:

所講故事與十二生生肖有關。

看到、聽到的故事都可以説。

講故事的同學要在講台上用普通話説。

聲音要響亮、舉止要自然。

3、練習。

(1)請學生講與今年生肖有關的故事。

(2)請同學講與自己生肖有關的故事。

(3)請學生任意將一個生效故事。

4、反饋。

二、教學第八題。(略)

《練習7》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會比較形近字,選字填空。

2、在理解詞義的基礎上,進行詞語歸類。

3、把帶有“終於”的句子補充完整。

4、閲讀短文,學習讀懂文章。

5、語言實踐活動,交流“我的學習小體會”。

6、熟記名言,瞭解大意。

7、學習寫好木字旁的字。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積累、實踐。

【教學準備】

1、教師方面:教學媒體

2、學生方面:複習本單元課文,把自己的學習體會寫一寫。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同學們,在這個單元中我們認識了許多名人,還記得嗎?(瑞典科學家諾貝爾,中國科學家陳景潤、法國雕塑家羅丹……)

今天這節課我們不僅要交流你認識了這些名人後的體會,還要再認識一位美國著名的運動員。

出示:綜合練習7 學生齊讀

説明:先讓學生回顧本單元所學的內容,為語言實踐活動作鋪墊,還引出了課題。

二、語言實踐活動

課前,老師請大家複習了本單元的課文,然後寫了自己學了課文後的一些體會。現在我們來進行一次“我的學習小體會”的交流會。

(1) 先在小組裏進行。

(2) 每小組選派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從學習生活中的一點一滴説起,從很小的方面介紹,主要話題是:成功的前提是努力實踐。)

(3) 評選出最佳交流者。

説明:這一大題是綜合性的語言實踐活動,要讓每個學生都發揮主動性,通過小組合作以及評選“最佳交流者”為學生搭建了展示的平台

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也讓他們分享了他人的學習經驗。

三、閲讀短文

現在我們再來認識一位美國的著名運動員。

1、自由讀短文,讀通、讀順,遇到不認識的字,解決。

2、默讀短文,思考:短文主要講什麼?揭示了一個什麼道理?用直線在文中劃出。認真讀一讀,並説出你的感受。

3、再讀短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理解“不同凡響、虛掩、極限。”

4、通過學習,你能給短文取個合適的題目嗎?

5、小結:若想獲得成功,只有努力地實踐。

説明: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自讀短文,通過掃除生字障礙。

培養學生從整體入手,在瞭解短文大意的基礎上,結合短文後的練習再來讀懂短文,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

四、熟記名言

我們來讀讀名人為我們留下的話。

1、出示3句名言,學生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名朗讀,用自己的話説説你對每句話的理解。教師補充。

3、學生再次選擇自己喜歡的名言朗讀、背誦。

4、你還知道哪些有關“體育”及“學習”方面的名言?

如:在我們勞動人民的國家內,需要千百萬身體健壯、意志堅強、勇敢無畏、朝氣蓬勃、堅韌不拔的人。 ——列寧

生命在於運動 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

讀一切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 ——笛卡爾

學習知識要善於思考,思考,再思.我就是靠這個方法成為科學家的。

——愛因斯坦

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

……

説明: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熟讀成誦,鼓勵學生大膽交流這方面的名言,進一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積累名言的興趣。

五、選字填空

在學習中,我們經常被有些形近字、同音字混淆。瞧,他們又來了!

1、出示題目,讀要求。

2、學生自行完成填空。。

3、集體交流。

4、補充練習

壁 璧 撼 憾 瑞 揣 堪 勘

和氏( ) 遺( ) ( )點 ( )探

牆( ) 震( ) ( )摩 疲憊不( )

説明:三年級學生有能力完成選字填空,先讓學生試着完成,再讓學生從交流中找到自己的不足,然後通過補充練習,鞏固對同音字和形近字的辨析能力。

六、按要求,詞語歸類

1、指名讀題,審清題意。

2、讀讀這些成語,按出示的要求歸類。

3、學生完成練習。

4、全班交流

學習:

時間:

動作:

聚精會神、真才實學、

孜孜不倦、學以致用

光陰似箭、海枯石爛、

日月如梭、千秋萬代

手舞足蹈、眼疾手快、

昂首挺胸、健步如飛

5、你還積累了哪些類似的詞語?小組間進行比賽,看哪個小組知道的詞語多?如:

專心致志、全神貫注、

不恥下問、鍥而不捨

……

爭分奪秒、惜時如金、

一日三秋、一年半載

……

竊竊私語、高談闊論、

談笑風聲、目不斜視

……

説明:通過進一步的詞語積累,豐富和擴大了學生的詞彙量,提高了學生積累詞語的興趣和能力。

七、把句子補充完整

1、出示表格,指名讀例句,“終於”是什麼意思?

(表示經過種種變化或等待之後出現的情況。)

2、學生自行完成練習。

3、小組先交流,評選出説的好的句子。

4、全班交流。

説明:通過小組合作交流,使每個學困生能有一個表達的機會,調動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及積極性。

八、寫字

1、讀題。

2、觀察這四個字,有什麼特點?

(1) 部首都是木字旁,木字旁由“橫、豎、撇、點”四筆組成。在桌面上寫一寫。

(2) 這四個字均左窄右寬。

3、在書上寫一寫,教師巡視。注意學生的寫字姿勢。

4、集體交流。表揚寫得特棒的同學,同時鼓勵寫字一般的同學,指出努力方向。

説明:讓學生觀察生字的特點,從而逐步培養他們獨立的觀察能力。通過交流,講評,讓學生找到寫好這些字的“祕訣。”

《練習7》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熟練的根據提供的字的音節,用音序查字法查字。

2、能寫出帶有“提手旁、絞絲旁、耳朵旁、草字頭”偏旁的字各四個,能勻稱地寫出品字形結構的字和上下結構的字各三個,能寫出“買、害、快、對”的反義詞。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

1、讓學生看清要查的字的拼音,指名讀,評議讀得正確。

2、找出要查的字的大寫字母。

3、在字母表中找到音節的頁碼,在字典正文中找到這個字。

4、讀字典對這個字的註釋,幫助學生用這個字恰當地組詞。

二、教學第二題

1、讀準拼音,在自由讀的基礎上指名讀,評議讀得是否正確。

2、寫出同偏旁的字。

3、評説同偏旁的字有什麼規律或特點。

三、教學第三題。

1、寫好品字形結構的字,要放好上面半部分。例:森。指導在田字格中書寫。

2、練習書寫“晶、眾”,評議。

3、指導寫好上下結構的字。

四、教學第四題。

1、寫出意思相反的詞。

2、反饋、校對。

五、教學第五題。

1、比一比,説説你發現上面一排和下面一排有什麼規律。

2、口頭組詞。

3、選擇一個寫下來。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第六題的對話,初步懂得眉毛的作用。

2、看圖説祝賀的話,並能寫下來。懂得對人有禮貌,平時會説祝賀的話。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六題。

1、學生自由朗讀。

2、抽四個學生分角色朗讀。

3、小小組分角色朗讀。

4、討論丁丁、青青、鼕鼕和平平的話,誰説得對,鼓勵學生各抒己見。

二、教學第七題。

1、看圖逐幅想象説祝賀的話,鼓勵多種説法。

2、根同桌説一説。

3、寫下來,交流評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