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長的認識”課程教學設計

來源:文萃谷 1.35W

【教學內容】

“周長的認識”課程教學設計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41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操作中感受、體驗、探索圖形的周長,理解周長的意義。

2.在實際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3.在學習活動中激發學生探索問題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樹葉,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菱形的卡片,圓形的鐘面卡片,國旗的卡片,蝴蝶標本等。

學生準備:直尺、線、軟尺,樹葉,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標準五角星、圓形的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巧用“周”字,引導探索“周長”的含義

(一)談話引入

課始,教師採用機動靈活的方式引入“周”字,並板書:周。

師:大家知道這個“周”字是什麼意思嗎?

學生的回答有:一星期、一週;周圍、一圈兒;人的姓氏;等等。

(二)揭示課題

師:我們這節課要研究的知識就與這個“周”字密切相關。

(教師把樹葉、國旗卡片、鐘面卡片、蝴蝶標本及三角形、正方形、菱形、標準五角星形的卡片貼於黑板)

揭題:我們要研究的就是這些圖形的“周長”。

補充板書:長(完善課題“周長”)。

[巧妙的引入,喚醒了“周長”在學生大腦中的第一認知經驗,激發了學生在此基礎上的大膽猜測,推理和實踐的主動探索的願望,體現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三)猜測,探索

師:猜猜看,這些圖形的周長有可能會跟“周”字的哪種意思有關?

生推測:與“周圍”“一圈兒”這種意思有關。

師:那麼,照大家的這種理解,樹葉的'周長應該是指它的……?請學生在實物上指出。

(四)歸納認識

師:這些圖形的大小、形狀各不相同,但它們都有自己的周長。那麼,“周長”究竟是指這些圖形的什麼?能不能用語言表達出來?試一試!

生1:比如三角形的周長就是它三條邊的長度。

生2:周長是一個圖形所有邊的長加起來。

生3:像圓形,沒有直直的邊,它的周長就是它一週的長度。

……

看書對比課本上對周長的描述,在交流中理解“封閉圖形一週的長度就是圖形的周長”。

[讓學生嘗試着表達對周長的理解和認識,學生要經歷獨立把自己對圖形周長的零碎的表象認識歸納並表達出來的過程,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表達能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