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教學設計參考範本

來源:文萃谷 3.11W

  【教學目標】

《故鄉》教學設計參考範本

1、瞭解辛亥革命後農村日益衰敗、農民生活日趨貧困的社會現實;領會魯迅先生改造舊社會,創造新生活的強烈願望。

2、理解運用對比突出小説主題的寫法。

3、理解小説中議論的作用。

  【教學建議】

1、對人物分析,要重點抓住“變”字,考察人物性格發展的外在和內在的原因,進而加深對主題的理解。

2、這篇小説,深刻地反映了當時中國社會生活,分析時不妨從歷史、社會演變等方面作些點撥和指導。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掌握生字詞,理清故事情節,明確線索,劃分段落層次。

  一、課前預習

1、預習生字詞。

2、準備複述主要故事情節。

  二、導入

回憶進入國中以來我們曾學過的魯迅的作品(《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散文、出處《朝花夕拾》、《社戲》短篇小説、出處《吶喊》、《一件小事》短篇小説、出處《吶喊》),其中《一件小事》這篇小説是用第一人稱寫的並且運用了對比的表現手法,今天我們所要學習的同樣是一篇用第一人稱寫的運用了對比手法的魯迅小説。(板書課題、作者)

  三、簡介小説創作背景

魯迅1898年第一次離開老家紹興,1919年12月又最後一次回故鄉,接母親來北京居住。《故鄉》便是根據這一段生活經歷創作出來的。小説中寫的人和事是有事實依據的,但又經過了藝術加工,有虛構的成分。作品中的“我”身上有作者的影子,而“我”又不等於就是作者本人。

小説寫的是1919年的事,它所反映的卻是辛亥革命後十年間中國農村社會的情況。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滿清王朝,但中國人民仍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社會中,當時,帝國主義加緊對我國進行軍事、經濟、文化侵略,加上國內軍閥混戰不休、地主階級對農民的殘酷剝削,使得廣大農民陷入困境。作者回鄉期間,耳聞目睹了故鄉的衰敗景象和農民的貧困生活,加之在這個風雨如磐的社會求索了30餘年的生活經驗,於是寫出了悲涼沉鬱的《故鄉》。

 四、檢查生字詞預習情況(書前預習提示加投影補充)

補充:

瓦楞 歇息 胯下 祭祀(葵) 氈帽 明晃晃 秕穀

縛住 鵓鴣 薄嘴脣 寒噤 打拱 折本 潺潺

五、學生快速默讀課文,思考

1、“我”回故鄉見到了哪些人?

2、課文突出刻畫了哪個人物?

3、課文寫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學會複述主要故事情節)

4、敍事線索是什麼?

5、其情節是如何安排的?劃分情節結構的依據是什麼?

明確:

1、母親、宏兒、楊二嫂、閏土、水生;

2、閏土;

3、兩處插敍(“我”回憶與閏土幼時的交往、楊二嫂説閏土偷埋碗碟一事)不需複述;

4、“我”回故鄉的活動(見聞感受)為線索;

5、回故鄉──在故鄉──離故鄉;劃分情節結構的依據是時間的推移和地點的轉換。

 六、劃分段落層次

(一)§1~5回故鄉;寫“我”漸近故鄉時的悲涼心境和眼前故鄉破敗蕭條的景象,交代了“我”回故鄉的時間和原因。

(二)§6~77在故鄉;敍述“我”在故鄉的見聞感受,通過“我”接觸的兩個人物的巨大變化,反映農村的凋敝和農民的極度貧困、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冷漠、隔膜。

這部分按時間順序又可分為4層:§6~8寫“我”到家的情景;§9~33寫“我”回憶與少年閏土的友誼;§34~52寫鄉鎮小市民楊二嫂;§53~77着重刻畫了與中年閏土見面的情形,表現閏土20年來的巨大變化。

(三)§78~88離故鄉;寫“我”離故鄉時的心情、感觸,表達了“我”對新生活的追求。

七、佈置作業

1、字詞掌握。

2、找出文中對閏土和楊二嫂進行描寫的語段,前後進行比較閲讀,完成書後練習二。

3、讀預習提示,思考其中§1最後一句話所提出的問題。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

着重分析閏土形象的變化,分析楊二嫂形象的變化,理解塑造人物形象對錶達主題的作用。

 一、導入(檢查上一節課掌握情況)

同學們,在上一節課,我們理清了小説《故鄉》的情節結構,明確了貫穿全文的一條線索。課文是以什麼為線索的?(“我”回故鄉的活動:見聞感受)在這見聞和感受中,作者着力刻畫的人物是誰?(閏土)除了刻畫閏土以外,還刻畫了哪一個有較大變化的人物?(楊二嫂)這兩個人物各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他們分別具有什麼樣的性格特點?魯迅為什麼要選擇刻畫這兩個人物形象呢?這一連串的問題,正是我們這一節課要一一解決的。

  二、分析人物形象

  1、閏土形象:

⑴ 通過填寫表格分析閏土形象的變化:

變化 少年閏土 特點 中年閏土 特點 外貌 十一二歲,紫色圓臉,頭戴小氈帽,頸套銀項圈,雙手紅活圓實。

健壯 可愛 臉色灰黃,皺紋很深,眼睛紅腫,戴破氈帽,穿極薄棉衣,手又粗又笨且開裂。衰老 飽經風霜 動作語態 手捏鋼叉,盡力刺猹;説話脱口而出,滔滔不絕。勇敢、機靈、活潑、見多識廣 渾身瑟索;神情歡喜、淒涼;只是搖頭,默默吸煙,説話斷續。苦不堪言 遲鈍麻木

像木偶人 對“我”的態度 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便熟識了;稱呼“我”為迅哥兒;邀“我”去作客;分手時,哭着不肯出門;後來又託父親帶來貝殼、鳥毛。

友好熱情純樸與“我”建立了純真的友情 恭敬,稱呼“我”為老爺,要水生“給老爺磕頭”,認為少年時的“哥弟稱呼”是“不懂事”、不成“規矩”。 被封建禮教牢牢束縛 對生活的態度 熱愛生活,農村生活知識豐富。

無憂無慮 朝氣蓬勃 覺得生活苦、難,要了香爐、燭台,把希望寄託於神靈。 悲哀、無奈,受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

⑵ 明確變化的原因:

提問:造成閏土巨大變化的根源是什麼?作者在課文中有沒有提示變化的原因?

明確:§74寫道:“多子,饑荒,苛税,兵,匪,官,紳,都苦得他像一個木偶人了。”這些在§71閏土的話當中也有所體現。這説明,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殘酷剝削和壓迫,是使中國農村經濟日趨破產,廣大勞動人民生活日趨貧困的總根源,是造成閏土經濟生活和精神狀態巨大變化的原因。

  2、楊二嫂形象:

提問:楊二嫂有何變化?為什麼要寫這個人物?

明確:20年前,“終日坐着”,是個安分受己的人,“因為伊,這豆腐店買賣非常好”,有幾分姿色,是招徠生意的活廣告。如今,她變得潑辣、放肆了:對“我”又吹捧,又嘲諷;對閏土,則惡語中傷;愛貪小便宜,開口要東西。長期艱辛的生活磨難,使她變得尖酸、刻薄、庸俗、勢利。她是自私自利的小市民的典型。作者寫楊二嫂和她的變化是為了從另一個側面表現主題:在軍閥勢力和封建勢力的統治下,故鄉正日趨破產,連城鎮市民也日趨貧困。

3、20年前“我”家境的紅火,與現在的賣屋遷居形成對比,反映出中產階級經濟狀況的衰敗。

  三、本課小結

1、中年閏土是舊中國備受政治壓迫、經濟剝削和精神毒害的貧苦農民的典型,他被生活的重擔壓得苦不堪言,麻木遲鈍而無抗爭的意識,不明白是什麼原因使他“苦”成這樣,把改變現實生活的希望寄託在對神靈的祈求和禱告上。因而,在中年閏土的各種變化中,精神的變化最大。

2、小説通過對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等的描寫來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會生活畫面、表現主題。作品運用對比手法,着力刻畫人物的變化,目的是反映社會現實,表達強烈願望。

  四、佈置作業

1、找出文中描寫故鄉景物的語段,前後進行比較閲讀,完成書後練習一。

2、思考書後練習三。

  第三課時

  〖教學重點

分析文中關於故鄉的截然不同的圖景及其作用;分析文中的議論及其作用。

  一、導入

小説三要素是人物、情節、環境,前兩個要素我們已經在上兩節課中進行了分析,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故鄉》這篇小説中的環境描寫。這篇小説環境描寫的對象就是文題──“故鄉”,它不僅交代了事件發生、發展的具體地點,而且為人物活動提供了特定的場所和環境。但小説實際上寫了兩個故鄉:一是記憶中的故鄉,一是現實目睹的故鄉。請同學們分別找出描寫這兩個“故鄉”景象的語段。

明確:

§2、§6描寫現實目睹的故鄉;§12、§88描寫記憶中的故鄉。

  二、分析

§2描寫了現實故鄉怎樣的景象?是如何描繪的,通過哪些感官,從哪些角度?哪些詞語富有表現力?這段景物描寫有什麼作用?§6景物描寫的句子有什麼作用?它與§2的描寫有什麼聯繫?

明確:§2描繪了一幅蕭索、荒寂、破敗的現實的故鄉冬景圖,這一幅畫面正是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殘酷蹂躪下日益破敗的舊中國農村的縮影。通過視覺、聽覺、觸覺描寫了時令、天氣、風聲、天色。富有表現力的詞語有形容詞“陰晦”、“蒼黃”、“蕭索”、“冷”,有數量詞“幾個”(可見零落孤單),有動詞“橫”(不整齊、零零落落,可見了無生氣),這樣的描寫既烘托了“我”在當時的悲涼心情,又形象地揭示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統治給中國農村帶來的巨大災難,併為生活在其中的廣大農民,尤其是中年閏土的悲慘境遇作了環境烘托。§6景物描寫寫出了老屋的破敗,“枯草”、“斷莖”暗示了家庭的衰落,表現了當時農村經濟的凋敝,烘托了人物的悲涼心情。§2是作了“面”上遠觀的描寫,§6是作了“點”上近看的描寫。

§12描寫了哪些景物?這段景物描寫有什麼作用?

明確:藍天、碧海、沙灘、圓月、一望無際的瓜田,用開闊的視野、明麗的色調為少年閏土小英雄的形象作了環境烘托,也是“我”理想故鄉的象徵,從而與現實的故鄉形成鮮明對比。這種對比的景物描寫,既充分表達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也深刻反映了農村的巨大變化,起到了景物描寫為中心思想服務的作用。

在離鄉途中,為何要寫“我”與宏兒的對話?

明確:反映出宏兒的天真與對水生友情的依戀,讓“我”聯想到了20年前的“我”和閏土的親密無間,從而引出下文“我”對現實的感慨和企盼“新的生活”的議論。

“我”離開故鄉時的心情如何?“我”感到“我”的四面有看不到的“高牆”,這個“高牆”與前文的“高牆”意思一樣嗎?

明確:“並不感到怎樣的留戀”,因為“我”記憶中的故鄉、期望中的故鄉與現實中的故鄉差距太大了。前文的“高牆”是現實意義上的“高牆”,而此處的“高牆”是比喻由社會造成的精神上的厚障壁、人與人之間的隔膜。

如何理解§86議論?“路”的含義是什麼?“一氣”指什麼?三個“辛苦”的含義有什麼不同?

明確:寫“我”離鄉途中的感觸,扣住一個“路”字寫。這“路”,既是指漸漸遠離故鄉、通向謀食的異地的路,也指“我”在今後半生要走的或應走的人生之路。“一氣”指的是感情上、思想上的相通。孩子們的友誼,使“我”在悲哀中感到安慰,又產生了希望──“我希望他們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來”。接着,“我”抒發了對下一代在未來應有的生活的嚮往之情:“我又不願意……而生活。”這裏,“展轉”是指“我”千里迢迢的全家遷居,為生計而奔波的狀況。“麻木”是指閏土只把希望寄託於渺茫的神佛保佑的精神狀態。“別人”,指的是雖然並不具有權勢,雖然也要為生活不得不在“辛苦”中掙扎,但由於要取得私利而放肆的人們,這樣的人們,其中就包括像楊二嫂這樣既被損害,但又因自私而潑辣、尖刻,甚至不惜誣賴他人的人物。“辛苦”:奔波勞碌謀生;辛勤、勞苦而毫不覺醒;處心積慮、挖空心思掠奪別人的辛苦。當時魯迅還是一個進化論者,這種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生活到底是什麼樣的,“我”和魯迅先生一樣,還沒有一個清楚的認識,所以只能説是“為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

想到希望,“我”為什麼害怕(“我”為何將自己的希望與閏土的迷信並舉)?為何説閏土的願望“切近”?“我”的願望“茫遠”?

明確:因為想到希望,就想到希望的實現。而“我”並不知道自己的希望怎樣才能實現,這和閏土在香爐中寄託的幻想有着共同的地方,因此,“我”忽然害怕起來。閏土的願望,是祈求神靈保佑眼前的生活,無非是一家人消去飢寒,得以温飽,是一個具體的目標,所以還算“切近”;而“我”的願望,卻是創建一種“為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未來的“新的生活”,目標更加得抽象,所以説是“茫遠”的。

最後一段又再現了記憶中的故鄉的美麗畫面,有什麼作用?

明確:最後一段的美麗畫面,不僅是記憶中故鄉的再現,更是新生活的象徵;不僅表達了“我”對記憶中故鄉的眷念之情,更突出了“我”對未來新生活的嚮往與憧憬。説明希望雖然茫遠,但“我”對故鄉的未來、對新的生活依然充滿信心。

§88關於希望的有無的富有哲理的議論給人以怎樣的啟迪?這樣的結尾有什麼作用?

明確:有沒有希望,取決於自己的努力。光有希望而不去努力奮鬥,這樣的希望必然落空,希望便“無所謂有”;只要百折不撓地努力奮鬥,希望終能實現,希望便“無所謂無”。“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一句是對前一句所説事理的形象比喻。希望的有無,正像路的有無一樣。路,是人走出來的,是勇敢的人們開拓出來的,敢於奮戰前行的人多了,世界上也就有了路。由此揭示出,要實現自己的願望,要創建希望中的新生活,就要努力奮鬥、勇敢實踐。這個結尾深化了主題,給人以信心和鼓舞。

 三、結合以上分析,最後三小節文字表現“我”對未來的希望的心理軌跡是怎樣的

希望會有的新生活(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怕想到希望(因為希望茫遠)──→實現希望的方式(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四、小結

文學作品中,除通過描寫,使所記的人、事更生動外,還往往用形象化的議論來揭示事理、點明中心。

  五、主題

小説以“我”回故鄉的活動(見聞感受)為線索,寫“我”回故鄉、在故鄉、離故鄉的經過,通過描寫閏土、楊二嫂這兩個人物的變化,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揭露了農村破產和農民痛苦生活的社會根源,反映了在封建觀念的束縛下人與人之間的隔膜,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的不滿和渴望改造舊社會、創造新生活的強烈願望。

  六、寫作特色

  1、對比手法

⑴ 蕭索的荒村與神異的畫面之間的對比,揭示了辛亥革命前後中國農村經濟破產的悲慘現實。

⑵ 少年閏土與中年閏土之間的肖像、語言、神態的對比,反映了中國農民所遭受的慘重的災難和日益悲慘的生活。

⑶ 閏土和“我”之間關係的對比,突出了封建精神枷鎖(等級制度、尊卑觀念)對勞動人民思想的禁錮。

⑷ 楊二嫂前後生活的對比,反映了在軍閥勢力和封建勢力的統治下,故鄉正日趨破產,連城鎮市民也日趨貧困。

⑸ 20年前“我”家境的紅火,與現在的賣屋遷居形成對比,反映出中產階級經濟狀況的衰敗。

⑹ 楊二嫂與閏土的對比,反映了農村經濟破產涉及面之廣,又起着襯托閏土的性格的作用(閏土和楊二嫂都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壓迫下身體被摧殘、心理被扭曲的人物,都是病態社會中不幸的人,這是他和她的共同點。不同點是:閏土質樸老實、愚昧麻木,楊二嫂尖刻潑辣、庸俗卑劣。楊二嫂的尖刻自私反襯了閏土的憨厚朴實,作者對她身上的自私、惡習持批判態度,但對她的處境仍是同情的)。

⑺ “我”和閏土與宏兒和水生這兩代友誼的對比,表現了作者對舊生活的悲哀和對新生活的希望。

⑻ 閏土父親、閏土、閏土兒子一系列的對比,説明勞苦大眾們仍遭受着經濟上的剝削、政治上的壓迫和精神上的摧殘,而且愈加悲慘了。

  2、通過肖像、語言、神情、動作刻畫鮮明的人物形象。

  ⑴ 閏土形象:

閏土“紫色的”圓臉變作“灰黃”,這是飢寒交迫造成的營養不良的結果;“很深的皺紋”是生活的重負刻下的痕跡;“小氈帽”變成了“破氈帽”,“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縮”都説明了生活的極端貧困;“紅活圓實的手”變成了松樹皮,這是過度操勞造成的結果。閏土肖像的變化説明了他家境的變化。20年前閏土家的生活雖不算好,但還過得去;而此時已是飢寒交迫、不能維持生計了。閏土家境的變化反映了農村破產、農民生活痛苦的現實。

閏土見到我,同樣是高興的,但是二十幾年的世態炎涼以及現實的處境,使他痛苦、難堪、滿腹淒涼,於是“臉上現出歡喜和淒涼的神情”。而且他由於受到封建等級制度、尊卑觀念的影響,在兒時的好友面前深感自卑自賤,於是對“我”恭敬起來,並叫“我”老爺。説明他不止被生活的重壓折磨得形容枯槁,而且也受到封建思想的毒害,變得精神麻木。

閏土的語言描寫虛實加在一起只有7句話,前6句用斷斷續續的話表達自己的心情和謙恭,最後一句話訴説自己的苦況。在§71閏土的話當中,四次使用省略號,有的表示閏土生活中那無盡的苦難,有倒不盡的苦水;有的説明閏土對一些問題想不清,也説不明;有的表示閏土對今後的生活感到心中茫然。同時省略號在句中還表現閏土説話語句斷斷續續,反應遲鈍呆滯,生活中、精神上的痛苦似乎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這和少年閏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閏土的神態:“只是搖頭……默默地吸煙了”,他一再搖頭,反映了對現實的不滿;“彷彿石像一般”,反映了他由於飽受磨難,已經變得衰老、麻木、了無生氣;“默默地吸煙”反映他內心不平,卻又無力反抗,更不知道如何改變現狀。

  ⑵ 楊二嫂形象:

作者描寫楊二嫂和描寫閏土的方法有何異同?

① 都通過肖像、語言、神情、動作刻畫鮮明的人物形象;

② 都寫出了人物的前後變化;

③ 寫閏土是先回憶,再眼見,因為少年閏土的美好形象在“我”頭腦中印象深刻。寫楊二嫂是“先聞其聲,再見其人”,這符合楊二嫂尖利潑辣的性格。

⑶ “我”的形象:

“我”是一個同情、熱愛勞動人民的具有民主進步思想傾向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形象。對於“我”的描寫着重於心理描寫。

“我”不僅是小説中的一個典型人物,還是串聯全文的一個重要角色。

3、通過景物描寫為人物活動提供背景,為表達中心服務。

 七、佈置作業

按下面的內容寫一篇記敍文,要求突出一個“變”字:

幾十年後,宏兒回故鄉去探望水生。

  【板書設計】

  【資料鏈接】

對小説中楊二嫂這個人物的評價褒貶不一,結合閲讀體驗,談談你對段話的理解。“作者對他身上的各種惡習是取批判態度的,所以用了漫畫的筆調,繪其形,摹其聲,然而作者對其處境也是同情的。”

提示:根據這種説法,楊二嫂似乎是個反面人物。對這樣一個人物,究竟應該怎樣認識?

其實,楊二嫂和閏土一樣,“二十餘年”後,她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當年她“終日”坐在豆腐店裏,可見她原是很本分的;這隻能理解她生得標緻,別無它義;至於“豆腐店的買賣非常好”,更不能理解為她本人有什麼過錯。可“二十餘年”後,她卻變成“細腳伶仃的圓規”,竟“順便將我母親的一副手套塞在褲腰裏”,還藉口有功,拿走了“我”家的狗氣殺。不難理解,楊二嫂這種變化和閏土的變化一樣,也是那樣的社會造成的。作者寫楊二嫂和閏土不同的變化,顯然是為了從不同的角度反映當時的農村日益衰敗、日趨破產,從而揭示出廣大勞動人民痛苦生活的社會根源。可見作者塑造楊二嫂這個藝術形象,意在映襯閏土。

閏土是個農民,他深切地感受到生活非常“苦”,“卻又形容不出”;他對小時候的好友,二十餘年後由於意識到身分不同,竟稱呼起“老爺”!楊二嫂是個小工商業者,她對社會生活的感受雖不像閏土那樣深,但她卻看到了統治階級荒淫無恥,討三房姨太太,坐八抬大轎;她甚至悟出了一條規律:“愈有錢,便愈是一毫不肯放鬆,愈是一毫不肯放鬆,便愈有錢……”(儘管這是她出於誤會“我”而説的)。表現出她對不平的社會現實,敢於潑潑辣辣、無所顧忌地控訴,這卻是老實巴交的閏土所不具有的性格。可見楊二嫂這個人物,又是對閏土形象的補充。

閏土與“我”之間,以及楊二嫂與“我”之間,都存在着深深的隔膜,儘管其隔膜的情況不同,但都使“我”受到震撼──覺得“四面有着看不見的高牆,將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氣悶”。

當然,作者對閏土這個人物完全是同情;對楊二嫂這個人物則是“哀其不幸”,既同情,又鞭撻,但決不是作為反面人物來刻畫的。從作品的結構來看,寫楊二嫂分明是為下文寫中年閏土作鋪墊。楊二嫂的形象意義也是顯而易見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