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詩》的教學設計

來源:文萃谷 6.15K

  教學目標

《木蘭詩》的教學設計

1.通過各種方式反覆誦讀,體會文章的節奏美和音韻美,培養語感,提高記誦能力。

2.引導學生領會故事情節富有戲劇性、生動性的特點。

3.引導學生加深體會本文詳略處理得當的寫作特色。

4.瞭解木蘭這一巾幗形象,體會古代勞動人民的愛國精神和對和平的嚮往。

  教學重點

⑴指導學生朗讀、背誦。

⑵學習課文詳略得當的寫作特色。

  教學難點

⑴引導學生理清文章故事情節,深入分析木蘭這一人物形象。

⑵文中出現的重點古詩詞的積累。

  教學過程

  (一)導語

同學們,你們知道哪些巾幗英雄的事蹟,請講一講。(學生講)説到巾幗英雄不得不提到木蘭,今天我們來學習南北朝時期的一首北方民歌《木蘭詩》,相信大家會對女英雄木蘭有一個更為全面的瞭解。

  (二)探索新知識

1.相關的文學常識(投影顯示)

《木蘭詩》又叫《木蘭辭》《木蘭歌》,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這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樂府詩集》所載“樑鼓角橫吹曲”為主,是當時北方民歌中一種在馬上演奏的軍樂,因為樂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橫吹曲”。《木蘭詩》則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它和《孔雀東南飛》一起,並稱為樂府詩中的“雙璧”。

2.讀文

⑴讓學生認真聽朗讀錄音,注意字音、節奏和感情。(範讀)

需要注意的字音:(幻燈展示)

⑵讓學生結合所聽的錄音和課下注釋自由朗讀課文

⑶找學生讀文,並找其他學生評價朗讀效果。

⑷本詩詩韻婉轉,琅琅上口,讀時要讀出節奏感,例如: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讓學生給自己最喜歡的`話劃分節奏,並大聲讀出來。學生劃節奏,讀文。

找三至五名同學讀。師生共評價。

⑸讓學生結合註釋理解着讀文,提出不懂的字詞句。學生質疑:

學生需積累的重點字詞句的含義:

例如:當户織:户,軍書十二卷:十二,阿爺無大兒:爺,胡騎,戎機,朔,賞賜百千強:強,郭,扶將,著,裳,撲朔,迷離,傍,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互文)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互文:也稱互文見義,指上下文中相關詞語互有省略,而意義上則互有補充,從而使文辭簡潔精練。古詩文中由於字數、平仄、對仗、押韻等方面的限制,常常用互文見義的表達方法,在有限的字數內,表達完備的意義,增加語句的內涵。如王昌齡的《出塞》詩:“秦時明月漢時關”,等於説“秦時漢時的明月,秦時漢時的關”。

3.整體閲讀,把握故事情節,合作探究

⑴課文敍述了一件什麼事?請概括回答。

明確: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

⑵用五個四字短語概括全文主要情節。

明確:木蘭紡織→木蘭從軍→木蘭征戰→木蘭辭官→-木蘭還鄉(最後一節是一段附文,是歌者對木蘭的讚辭)。

⑶引導學生分析這首詩敍述的詳略。

詩中對木蘭出征前置辦行裝、從軍征戰生活以及得勝歸來等情節,哪些寫得詳細?哪些寫得簡略?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

明確:詩中對木蘭從軍的準備以及還朝辭官、回家與親人團聚寫得詳細,對戰場寫得簡略。由於詩的重點不在於表現主人公馳騁沙場、克敵建功的英雄行為,而在於頌揚木蘭勇於獻身、不圖榮華富貴的高尚情操。這樣寫使主題更加突出。

⑷立足全詩,把握人物形象:

反覆朗讀課文,結合具體詩句,説説木蘭有哪些可敬、可愛之處。

學生回答。

這首詩所敍寫的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家喻户曉,木蘭這個巾幗英雄千百年來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根據這首詩的內容,你能用自己的話説説人們喜歡木蘭的原因嗎?

參考:木蘭是一個少女,又是一個金戈鐵馬的英雄。在國家需要的時候,她挺身而出,馳騁沙場,立下汗馬功勞:勝利歸來以後。返回家園,從事和平勞動。她愛親人也愛國家,把對國家對親人的責任感融合到了一起,木蘭的形象,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勤勞、善良、機智、勇敢、剛毅、淳樸的優秀品質。

4.教師有感情地背誦全詩

5.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背誦,看誰背的又快又準

  (三)有感情地齊讀全詩

  (四)作業:背誦全詩

  板書設計:

木蘭詩

南北朝民歌

故事情節:木蘭紡織→木蘭從軍→木蘭征戰→木蘭辭官→木蘭還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