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培養學生的數學創造性思維

來源:文萃谷 2.23W

所謂創造性思維,就是對常規思路的揚棄,對某一事物的獨創的見解,其思維過程具有流暢性、變通性、獨創性等特徵,即在考慮數學問題時,不僅能在短時間內迅速進行各層次、各角度的思考,而是善於隨機應變、靈活變通,使思維突破常規和經驗的束縛,產生新思想、新觀念和新方法。

怎樣培養學生的數學創造性思維

在數學教學中提倡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不僅是培養數學研究人才的需要,而且是素質教育的需要,通過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使學生在學習中及今後的社會和生活中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正如華羅庚教授所指出的:“如果沒有獨創精神,不去探索新的道路,只是跟着別人的腳印走路,也總會落後別人一步,要想趕過別人,非有獨創精神不可。”

以下便結合自己個人粗淺的教學體會,談談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創造性思維。

一、精心設計問題情境,激發認知潛能

學生學習活動過程的心理需要、有趣味性和新奇性,如果能精心設計讓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可引起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現實、最活躍的因素,也是推動學習的最有效的.動力,能使學生的思維變得非常活躍,可以啟發學生的認識處於最積極、最活躍的狀態,給學生帶來一種高漲和激動的情緒。

例如《三元一次方程組》的教學,因方程較多,學生有畏難情緒,為了調動他們的熱情,我這樣處理引入新課的問題:我在課堂上悄悄問了兩個學生的歲數,然後以這兩個學生的歲數和我的歲數遍一道簡單的三元應用題,然後讓學生來求我們三個的歲數。身邊的數學問題一下子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因此他們便會想方設法去解答,從而提高他們的創新思維。

二、巧設疑問,促進學生思維

有句名言:學貴在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疑能讓學生產生茫然,產生認知衝突,從而撥動創新之弦。數學教學中,要適時巧妙地設置疑問,提出能夠引起爭論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在釋疑解疑的過程中,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例如,公式(a+b)2=a2+2ab+b2的教學我設置了兩個問題:(1)(a+b)2和a2+b2相等嗎?(可根據情況指導學生用具體數字去檢驗)。

(2)要使等式(a+h)2=a2+口+b2成立,方框內應加上一個什麼樣的代數式。當學生躍躍欲試時,老師趁熱打鐵,引導學生取特殊值進行試驗,找出規律並大膽猜想,讓學生在猜想中提高了創新思維。

三、改變接受式的學習方式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生的學習方式有接受和發現兩種,在接受學習中,學習內容是以定論的形式直接呈現出來的,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在發現學習中,學習內容是以問題形式間接呈現出來的,學生是知識的發現者。前者過分強調接受和掌握,忽略了發現探究,壓抑了學生的興趣和熱情,後者則是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發現、探究等認識活動突顯出來,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提高了學生的思維,促進了智力的發展。因此,上課時儘量不給結論而給出問題,讓學生去探索。

例如,《二元一次方程組》第一課時的教學、我不按課本直接亮出“代入消元法”的整個思路,而是設置比較簡單的應用題,先讓學生用一元方程求解,再讓學生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組,然後引導學生比較一元方程與二元方程組的區別與聯繫,最後鼓勵學生去探索二元方程組的解法。

四、多搞數學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中,要通過學生的自主實踐活動,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得出數學的結論或結果,因此,學生必須大膽進行想象、思維、探索。而課外活動一般是貼近生活聯繫實際的,讓學生知道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的影子,學數學就是為了用數學。因此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自主活動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我搞過一次廣告圖案及商標的收集活動,讓學生對所收集到的圖形進行分解,因為它們當中的許多圖案是由三角形、圓形等幾何圖形組成的。當時班級裏有個喜歡繪畫卻很討厭數學的女生,搞完這個活動後,她寫了一篇小論文,談自己關於這次活動的收穫。她説她從來沒有想到美麗圖案世界也有豐富多彩的數學知識,開始對數學產生興趣並表示一定要學好數學,最讓我難忘的是她還設計出一個很有創意的廣告圖案。

五、抓住學生心理特點,從情感入手

有人打過一個比方,情感對思維,猶如能源與發動機,沒有能源,再好的發動機也無法啟動。良好的情感氛圍能賦予學生愉快積極的情緒,使學生大腦皮層處於興奮狀態,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積極思維。因此,平時要尊重和關心學生,多鼓勵少批評。

數學與現代計算技術的結合,使數學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以及思維科學構成了空前密切的聯繫。數學素質已經成為新時代公民文化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信息時代要求人們具有更高的數學素養。我們的數學教育學知識,必須面向所有學生,要讓所有的學生獲得更多的數學知識,並會運用數學。因此,必須努力提高學生的數學創造性思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