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的教學設計

來源:文萃谷 4.33K

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談讀書不求甚解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更多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下面是《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教學設計,相信小編的整理能夠帶給考生們幫助。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的教學設計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增強民族民主意識,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2.學習寫駁論文的方法。【教學重點】

1.體會魯迅的憂患意識和愛國精神。

2.理解重要語句的深層含義。 3.學習文章的寫作技巧。

【教學時數】:1課時【教學步驟 】

一、解題導入 新課

本文是一篇駁論文。這種文體一般是先指出對方錯誤的實質,或直接批駁(駁論點),或間接批駁(駁論據、駁論證);繼而,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觀點並加以論證。從廣義上來看,這又是一篇雜文,雜文短小精悍、寫法靈活。魯迅的雜文有“投槍”“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窺見魯迅雜文風格之一斑。

本文收入《且介亭雜文》,屬魯迅後期雜文。

二、研習課文

(一)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速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2.對方的錯誤觀點是什麼?作者為什麼認為它是錯誤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觀點是什麼?作者提出觀點的依據是什麼? 明確:對方的錯誤觀點是“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因為信“地”信“物”信“國聯”,從來就沒有相信過自己;而現在的求神拜佛,則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觀點是“中國有並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因為有過去和現在的事實為證。

(二)具體研習,突出重點、難點

1.誦讀第1~5段,討論探究:

(1)作者既然認為對方的觀點是錯誤的,為什麼還要一再承認對方説的都是“事實”?

明確:首先承認對方説的是事實,但通過分析事實後,發現對方要説的其實不是自信力的問題,這樣,對方的觀點就不存在了。

這是駁論的一種方式,由真實存在的依據推導出錯誤的結論,從而證明對方的觀點是錯誤的。指出對方論據證明論點的過程不成立,這是駁論證。它欲擒故縱,先“抬”後“貶”,好像抖包袱,吊起讀者的胃口,達到諷刺的效果。

要駁論證,關鍵要能透過現象看本質,因為對方或因為己方利益或因為認識上的侷限,往往用事實掩蓋了真相,這就需要作者能因此駁論證比駁論點、駁論據更能體現智慧的力量

(2)第5段有一段加點的文字,檢察官曾刪掉這段文字,這説明什麼?

明確:“求神拜佛”恐怕是在山窮水盡時自欺和欺人的最後一招。魯迅是個現實感很強的人,他一針見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嚴重後果,這自然觸到了KMT的痛處,並且,讓他們陷入捉襟見肘的境地。所以,檢察官惟恐去之而不及。

從加點文字也可以看到魯迅的境況,但魯迅卻不憚於在槍林彈雨中為民眾奔走呼號,其無私無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2.品讀第6~9段,討論探究:

(1)“中國的脊樑”指什麼人?為什麼他們的犧牲不能為“大家”所知道?

明確:“中國的脊樑”是指腳踏實地地為民族的進步而奮鬥的人們,他們是使中國挺立起來的“脊樑”,他們往往來自下層或代表着廣大民眾的利益。但由於中國長期的專制奴役統治,“中國人向來就沒有爭到過‘人’的價值,至多不過是奴隸”(《燈下漫筆》),許多事情自然無權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來的許多社會變革多缺乏對廣大民眾的宣傳發動,這樣一來,對於為他們的自由尊嚴而犧牲的先驅者,他們多半表現出“看客”的心態,不能知道在某種程度上演化成不願知道了。對於這一點,文中雖然沒有提到,但結合當時的社會現狀,不能説沒有這個因素。

(2)“狀元宰相”、“地底下”的含義分別是什麼?

明確:“狀元宰相”是指統治階級的御用文人,魯迅曾評述御用文人“他的幫法,是在血案中而沒有血跡,也沒有血腥氣”,他們的功能就是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地底下”指變革社會的積極力量,因為它來自民眾,故稱“地底下”,在當時,這股力量指中國共產黨。他説:“那切切實實,足踏在地上,為這現在中國人的生存而流血奮鬥者,我得引以為同志,是自引以為榮的。”(《答托洛斯基派的信》)把“狀元宰相”、“地底下”相對比,可看出魯迅的“立人”精神和民本思想。

(三)欣賞品味 1.揣摩第1段話,三個副詞“總”、“只”、“一味”能否互換位置?為什麼?

明確:不能。“總”讓人看到國民的政府誇耀“地大物博”時的洋洋自得,同時“總”又寫出誇耀者的底氣不足,因為,誇來誇去只能誇這一樣,且惟恐別人不知,這也暗接“只求國聯”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時的“執著”,仰人鼻息之狀躍然紙上;“一味”則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於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願自拔。這三個副詞準確地寫出了國民的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的“事實”,極富諷刺意味。

2.揣摩下列加點字詞的表達效果:

……不過一面總在被摧殘,被抹殺,……那簡直就是誣衊。

明確:“總”寫出當時社會的黑暗程度,並間接謳歌“中國的脊樑”屢挫屢戰的精神。“簡直”表達了作者的激憤之情。 (四)課堂訓練

1.作者用什麼方法反駁對方的錯誤論調? 明確:用了駁論證的方法,即指出對方的論據不能證明觀點,然後正面立論:“中國有並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

2.“中國的脊樑”在當時有什麼意義? 明確:當時到處散佈悲觀論調,廣大民眾也因“中國的脊樑”的總被摧殘、被抹殺而看不到光明。魯迅反覆讚揚“中國的脊樑”,可以鼓舞鬥志,增強中國人的自信力。

(五)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學習了駁論文的一種寫作方法,理解了魯迅關於“中國人自信力”的闡述,“中國的脊樑”在當時的社會曾大大鼓舞國人的士氣,在今天仍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同時,魯迅雜文的語言技巧和諷刺手法的運用也極大地增強了文章的表達效果。

四、佈置作業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學習駁論文的常識及寫法。

2.培養學生把握議論文駁論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聲情並茂的朗讀,在朗讀中感知、領悟、理解、把握課文的思想內容。

2.品讀文中的重要語句,品味其思想內涵以及作者遣詞造句的技巧。

3.討論、探究文中的關鍵問題,深化對課文的認識,領會魯迅先生的立場、觀點、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魯迅先生的憂患意識和愛國精神。

2.增強民族民主意識,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體會魯迅的憂患意識和愛國精神。

2.理解重要語句的深層含義。

3.學習文章的寫作技巧。

教學難點:

認識魯迅雜文的特點,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教學策略

根據課堂實際需求,採取以下教學策略:

1.這篇文章寫於“九一八”事變三週年之際,距現在八十多年了,文章是針對當時社會現實寫的,預習課文時要引導學生了解文章的時代背景,瞭解魯迅的生平業績和作品風格。

2.學習課文時,引導學生用列提綱的方法,把握課文的層次結構和思想內容。

3.引導學生多誦讀,通過聲情並茂的朗讀去感知、領悟、理解、把握課文的思想內容。對文中的重要語句,要用品讀法品味其思想內涵以及作者遣詞造句的技巧;對文中的關鍵問題,組織學生討論、探究,提倡各抒己見,使學生在多種看法的碰撞中深化對課文的認識,在三個維度上得到提高。

4.引導學生重視領會魯迅先生的立場、觀點、方法,使學生在學習語文和做人兩個方面都獲得益處。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播放一段9·3閲兵視頻。(截取三軍儀仗隊和展示我軍武器時的場景)

教師導入:9·3大閲兵圓滿結束了,驕傲、自豪、感動瞬間匯成我們共同的記憶。當千人合唱團唱響義勇軍進行曲,當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冉冉升起,當威武的三軍正步走過長安街,當蹣跚的老兵向我們敬禮……這些場面令人震撼,讓人感動,此時此刻你們能描述一下自己內心的感受嗎?

2.讓學生根據畫面談談感受。

要求:用一兩個詞語形容心情,並説明理由。

小結:太多的詞語也表達不出我們內心的激動與感動,再多的語言在這莊嚴肅穆的場景下,都會黯然失色,唯有一句“我愛你,中國”是最好的詮釋。然而,八十多年前的中國是怎樣的面貌呢?那時的中國人又是怎樣的精神狀態呢?當時,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頑強的戰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這一切,一次次振臂吶喊、一次次衝鋒陷陣──他,就是魯迅先生。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一篇雜文《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設計意圖】結合9·3閲兵式,激發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為後面學習課文,感受作者傳達的`立場、觀點做鋪墊。

(二)感知學習

1.教師範讀課文並設計相關問題:

(1)這篇文章作者發表了哪些見解和主張?

(2)這些見解主張的提出方法和我們前面學到的文章寫法一樣嗎?

(3)本文的寫作背景是什麼?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整體把握文章時,能找出反面論點和正面論點,根據論點提出者不同引出駁論文的知識概念。瞭解寫作背景,體會作者立場、觀點。

2.講解駁論文的知識。

本文是一篇駁論文。這種文體一般是先指出對方錯誤的實質,或直接批駁(駁論點),或間接批駁(駁論據、駁論證);繼而,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觀點並加以論證。

(三)內容探究

1.誦讀第一至五段,組織討論以下問題:

(1)前兩段的觀點是什麼,支持該觀點的論據是什麼?

明確:觀點是“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論據是:先是自誇“地大物博”,後是寄希望於“國聯”,再後是一味求神拜佛,懷古傷今。由此亮出批駁的靶子──“有人慨歎曰: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

【設計意圖】本題既是訓練學生從語段中歸納提煉要點信息的能力,也是讓學生有意識地思考、學習駁論文,批駁對方論證的方法。

(2)作者既然認為對方的觀點是錯誤的,為什麼還要一再承認對方説的都是“事實”?

明確:首先承認對方説的是事實,但通過分析事實後,發現對方要説的其實不是自信力的問題,得出對方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這叫歸謬法。

這是駁論的一種方式,由真實存在的依據推導出錯誤的結論,從而證明對方的觀點是錯誤的。指出對方論據證明論點的過程是不成立的,在論證方法上這是駁論證。它欲擒故縱,先“抬”後“貶”,好像抖包袱,吊起讀者的胃口,達到諷刺的效果。

要駁論證,關鍵要能透過現象看本質,因為對方或因為己方利益或因為認識上的侷限,往往用事實掩蓋了真相,這就需要作者能因此駁論證比駁論點、駁論據更能體現智慧和力量。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思考發現本文所採用的“駁論證”的駁論方法,並分析領會作者是怎樣在直接批駁了對方論證的基礎上駁倒錯誤論點的。

(3)第四段有一段加點的文字,檢察官曾刪掉這段文字,這説明什麼?

明確:“求神拜佛”恐怕是在山窮水盡時自欺和欺人的最後一招。魯迅是個現實感很強的人,他一針見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嚴重後果,這自然觸到了KMT的痛處,並且讓他們陷入捉襟見肘的境地。所以,檢察官惟恐去之而不及。

從加點文字也可以看到魯迅的境況,但魯迅卻不憚於在槍林彈雨中為民眾奔走呼號,其無私無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設計意圖】這樣設計可以讓學生認識到“自欺力”的表現和實質,並瞭解當時的社會現狀。

2.默讀第六至九段後,討論探究:

(1)作者是怎樣提出並論證自己的正面論點從而間接反駁了敵論點的?

明確:文中第六段作者提出:“我們有並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從正面樹立起自己的論點,與敵論點針鋒相對。接着在第七、八兩段中,作者歷數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以之作為事實論據,證明他們都是沒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這樣,就間接地反駁了敵論點。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掌握本文直接反駁和間接反駁相結合的寫法,同時啟發學生論事説理從不同角度多側面的展開,培養學生思考、分析問題的全面性和辯證性能力。

(2)第九段作者用了一連串的比喻,體會其中含義,並分析第九段的作用。

明確:“脂粉”比喻統治階級的欺騙性宣傳;“筋骨和脊樑”比喻氣節、操守、人格、品質;“狀元宰相”比喻反動政客及其御用文人;“地底下”比喻當時還處於地下鬥爭的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革命力量。第九段照應標題,對標題提出的問題作出回答。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體會文中多種修辭方法的作用,運用多種修辭方法可以增強語言的説服力和感染力。

(3)“中國的脊樑”在當時有什麼意義?

明確:當時到外散佈悲觀論調,廣大民眾也因“中國的脊樑”總被摧殘、被抹殺而看不到光明。魯迅反覆讚揚“中國的脊樑”,可以鼓舞鬥志,增強中國人的自信力。

【設計意圖】通過揣摩重點語句的含義加強對文章思想內容的理解。

(四)語言探究

揣摩第一段話,三個副詞“總”“只”“一味”能否互換位置?為什麼?

明確:不能。“總”讓人看到國民的政府誇耀“地大物博”時的洋洋自得,盲目自大;“只”是抓救命稻草時的“執著”,仰人鼻息之狀躍然紙上;“一味”則是深陷其中而不願自拔。這三個副詞準確地寫出了國民的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的“事實”,極富諷刺意味。

【設計意圖】體會用詞的準確,學習語言技巧,體會諷刺的意味。

(五)寫法探究

課文結構十分縝密,段與段、句與句銜接自然,勾連緊密,層次推進,無懈可擊。試作具體説明。

【設計意圖】讓學生鞏固駁論的方法並梳理文章的思路。

(六)活動學習

1.看一組圖片,再次感悟民族自豪感。

小結:引用一段話──祖國是那個無論在哪裏,都惦記的地方。祖國是那個雖不完美但別人都不可觸碰的地方。廢墟中崛起,救亡中重生,一代代英雄豪傑為你的尊嚴拋灑熱血,一輩輩仁人義士為你的榮耀鞠躬盡瘁。七十年後,祖國有我們,同樣會用心跳起龍的舞步,用生命托起龍的脊樑!中國威武,祖國萬歲!

2.看一場辯論會錄像。

3.出一期手抄報,主題是“走近魯迅”。

【設計意圖】1.共同分享中國人的驕傲,共同分享勝利者的榮光,增強民族民主意識,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2.看辯論會錄像,分析正、反方論辯的方式,把握駁論文的論證方式。

3.出手抄報,引導學生了解魯迅的生平業績和作品風格。

(七)佈置作業

1.課後閲讀:《讀〈孟嘗君傳〉》《“友邦驚詫”論》。

2.以“看,今天的民族脊樑”為題,寫一篇不少於五百字的文章。

【設計意圖】1.體會駁論文的論證思路。2.讓學生感受在實現中國夢的今天,這些“民族的脊樑”又有何種時代特徵,從而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