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麓版高中歷史必修三知識要點總結

來源:文萃谷 1.88W

很多學生都認為學習必修三的歷史,背書就能學好。這個觀點是不對的,想要真正掌握好歷史知識,除了背書,還要會思考,會運用所學知識。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歷史必修三知識歸納,希望對大家有用!

嶽麓版高中歷史必修三知識要點總結

  高中歷史必修三知識

漢代思想的大一統

(一)漢初的黃老之學

1、出現的社會背景:經濟殘敗,百業待興,休養生息政策的需要 ;吸取秦亡的教訓。

2、主要內容:

①黃帝的學説:治身(養生);

②老子的學説:治國(無為而無不為,積極無為)

3、特點:兼採眾家、積極無為 “無為而無不為”。

4、作用:西漢初年的指導思想,使漢初社會迅速恢復元氣,但到漢武帝時被新儒學取代。

(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1、原因:漢武帝大一統事業的需要。

背景:(經濟)經濟發展,國家富強;(思想)黃老之學不適應。

2、新儒學理論來源:以《公羊春秋》為骨幹,融合陰陽、黃老和法家思想 。

3、新儒學內容:天人感應學説(基礎);君權神授;大一統;施政應以德為主;以刑輔德,人倫道德標準,”王道之綱”。

【注】天人感應思想:一方面是將君主作為最高象徵;一方面制約君主.

4、新儒學的影響:

有利於君主統治和鞏固國家統一; 也有限制君主權力過度膨脹的作用。

5、新儒學的特點:適應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實質是思想文化專制。即宣揚君權神授,又繼承和發揮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的思想;外儒內法,兼採各家思想,儒學披上神學外衣。根本目的是維護封建專制統治秩序,所以成為正統思想。

6、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提出及其影響:

①從此儒學在政治上統治地位。有利於鞏固中央集權和打擊地方割據勢力。(這是漢武帝採納的根本原因)。

②使儒學確立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③推動重視教育的文化風尚。

④利用王權對思想進行干預,禁錮了文化思想發展,限制了民主思想自由發展。

  高中歷史必備知識

1、近代物理學

瞭解伽利略、牛頓對建立經典力學所作的貢獻

伽利略:通過實驗證實,外力並不是維持運動狀態的原因,只是改變運動狀態的原因。他還發現了自由落體定律等物理學定律;開創了以實驗事實為根據並具有嚴密邏輯體系的近代科學(研究方法),為後來經典力學的創立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牛頓:在伽利略研究基礎上,英國科學家牛頓確認了物體宏觀運動的規律。1687年,牛頓出版了《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創立了牛頓力學體系,即經典力學體系。

A 內容:提出了物體運動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

B 特徵:以實驗為基礎、以數學為表達形式。

C 意義:他把地球上的物體的運動和天體的運動概括在同一個理論之中;這一體系對解釋和預見物理現象,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後來,根據萬有引力定律,人們發現了海王星等。

瞭解愛因斯坦創立相對論、普朗克提出量子論

愛因斯坦創立相對論:20世紀初,德國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提出了相對論,包括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

A 狹義相對論(1905年):認為物體運動時,質量會隨着物體運動速度增大而增加,同時,空間和時間也會隨着物體運動速度的變化而變化,即會發生尺縮效應和鐘慢效應。

B 廣義相對論(1916年):認為空間和時間的性質不僅取決於物質的運動情況,也取決於物質本身的分佈狀態。

普朗克的量子論:1900年,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説,這一假説宣告了量子論的誕生。

理解相對論、量子論提出的意義

相對論提出的意義:相對論的提出是物理學領域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否定了經典力學的'絕對時空觀,深刻地揭示了時間和空間的本質屬性。它也發展了牛頓力學,將其概括在相對論力學之中,推動物理學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

量子論提出的意義:量子論使人類對微觀世界的基本認識取得革命性的進步,成為20世紀最深刻、最有成就的科學理論之一。它與相對論一起,構成了現代物理學的基礎。

相對論和量子論彌補了經典力學在認識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方面的不足。它們的提出,不僅推動了物理學自身的進步,而且開闊了人們的視野,改變了人們認識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2、進化論

瞭解《物種起源》

1859年,英國科學家達爾文發表了《物種起源》一書,創立了生物進化論。

瞭解達爾文進化論的主要觀點

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原理被後人歸納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自然選擇”。

A 生物既不是上帝創造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進化而來的,它們經歷了由低級向高級、由簡單到複雜的發展過程。

B 生物現存的物種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不同物種的變異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C 生物為了生存和繁育後代,必須適應或對付周邊環境的挑戰,還必須與其他種類的生物互相競爭,同時,生物個體之間還存在着本種類內部的競爭。(這一過程中遵循“優勝劣汰”原則。)

D 生物進化學説以自然選擇為基礎。

  高中歷史必修三基礎知識

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1、 春秋戰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

瞭解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諸家的代表人物

道家:老子(春秋)、莊子;

儒家:孔子(春秋)、孟子、荀子;

墨家:墨子;

法家:韓非子

理解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觀點

孔子:

①孔子的主要成就:春秋晚期魯國人。中國古代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首創私人講學,晚年編訂古代文化典籍。孔子整理的《詩》《書》《禮》《易》《樂》《春秋》,後稱為“六經”。

②孔子的主要觀點:

A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他認為仁就是愛人,要求人與人之間要互相愛護,融洽相處;實現“仁”,要做到待人寬容,“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B強調統治者要以德治民。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

C主張“克己復禮”。希望恢復西周的禮樂制度,使每個人的行為符合禮的要求。

D主張“有教無類”。

孟子:

A主張實行“仁政”。B提出“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C主張“性善論”。

荀子:

A主張統治者施政用“仁義”和“王道”,以德服人;B提出“君舟民水”的論斷。

C提出“性惡論”,強調用禮樂來規範人的行為,使人向善。

經過孟子、荀子對儒家思想的總結和改造,戰國後期,儒學發展成為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2、漢代儒學

瞭解漢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和太學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①提出:漢武帝時,儒生董仲舒對儒家思想進行了改造,把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陰陽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新的儒學體系。董仲舒提出了“春秋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他提出不在儒家六經範圍之內的各家學術都應罷黜。目的是為適應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以思想上的統一來鞏固政治上的統一。著有《春秋繁露》一書。

②實施: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並付諸實行。

③影響:儒學思想逐漸被統治者確立為正統思想,逐漸成為兩千多年來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