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美術教案六年級下冊城市靈光

來源:文萃谷 2.41W

一、教材城市靈光分析

國小美術教案六年級下冊城市靈光

城市靈光從秦長城、明清故宮到現代的香港中國銀行大廈、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城市靈光由古至今,建築與人類結下了不解之緣。建築藝術是佔據龐大空間的立體造型藝術,是實用與審美相結合的產物,是藝術與科學技術的結合。城市靈光它見證了人類社會漫長而偉大的發展歷程。城市靈光同時,建築的風格特點、外形結構也隨着人類政治、經濟的變遷與審美觀念的變化以及科學技術的進步呈現出更多的變化。建築是綜合的藝術,也是生活的藝術。建築的藝術美不僅表現為單純的視覺意義上的形式美,同時也藴涵着精神和物質生活方面的功能美。在矗立着一座座鋼筋森林的現代城市之中,優秀的建築更是成為其標誌甚至象徵。本課以“城市靈光”為題,圍繞城市標誌性建築展開學習活動,通過畫自己喜歡的建築以及製作和設計建築模型,在讓學生了解身邊建築的同時,培養學生感受生活、創造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材城市靈光以建築圖片欣賞入手,主圖為香港繁華的夜景,其中高高矗立的為香港的.標誌性建築——中國銀行大廈。在大片閃爍着霓虹燈光的建築羣中,無論是高度,還是整體的風格造型,中國銀行大廈都充分體現出了標誌性建築的獨特風範和氣勢,為香港這座不夜之城增添了更加迷人的光彩。

主圖下方的另一圖片為高聳在迷霧中的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提到東方明珠,人們總是不約而同地想到上海,它是這座現代化大都市的重要標誌。霧色掩映中的東方明珠電視塔,與外灘的萬國建築博覽羣隔江相望,人稱“大珠小珠落玉盤”的兩個巨大的球體,以及彷彿馬上就要劃破雲霄的高高的塔尖,突顯出了它有着美好曲線的“身段”。本課通過這兩張圖片將學生帶入一種美的藝術情境,充分感受到城市標誌性建築中所藴涵的視覺審美特點和特有的魅力,初步瞭解其之所以成為標誌性建築的真正原因。

本單元城市靈光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活動一”讓學生通過課外調查,瞭解身邊城市的哪些建築是大家普遍認可的標誌性建築,及時記錄自己喜愛的建築的造型特點,並結合課外調查,畫一畫自己喜愛的標誌性建築;“活動二”是讓學生選擇身邊合適的紙材,設計和製作建築模型。活動安排體現了“看看——畫畫——做做”的學習過程,讓學生在初步瞭解身邊標誌性建築的基礎上設計和製作具有個人特色的作品,在活動的同時感受城市建設的意義,培養民族自豪感,增強作為一個新時代接班人建設祖國、美化家園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二、教學目標

能瞭解身邊城市大家普遍認可的標誌性建築,對建築藝術有初步的瞭解。

能結合課外調查,畫出自己喜愛的標誌性建築;並能選擇合適的紙張,嘗試設計和製作建築模型。

能進一步認識城市建築藝術的魅力,培養感受生活,創造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思路

本課教學建立在廣泛的美術文化背景之上,重在指導學生聯繫生活,通過課外調查實踐瞭解生活中的各種標誌性建築,並在此基礎上自由、大膽地進行創作表現,發展創新思維和審美能力。

教學過程可做如下安排:

“活動一”:課前準備——欣賞感受——繪畫體驗——交流感悟。

教師可在課前佈置學生分組進行課外調查實踐活動,瞭解本市大家普遍認可的標誌性建築,並做好相應的調查記錄。

教學時可從欣賞繁華的香港夜景和霧色中的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導入,讓學生充分感受一個現代化大城市的文明氣息,以及體驗建築與城市發展之間相互影響、相互體現的微妙關係。在此基礎上對中國銀行大廈和東方明珠電視塔做進一步的接觸和了解,並引導學生根據課前所調查瞭解到的知識,從功能和形式兩個方面分小組交流、分析這兩座建築之所以成為所在城市的標誌性建築甚至城市象徵的根本原因,也可安排學生直接向大家介紹自己所瞭解到的或自己喜愛的建築,交流調查實踐心得。

在對城市標誌性建築有了一定見解之後,選擇自己喜歡的繪畫方式試着描繪自己喜愛的建築或者建築模型,注意引導學生抓住所畫建築最有特點的部分,以記憶畫為主,也可適當加入學生自己的構想,同時,教師可進行簡略的繪畫技術的相關指導。

作品完成後,師生共同欣賞學習成果。

“活動二”:課前準備——欣賞激趣——自主製作——拓展延伸。

課前可讓學生尋找合適的紙材,一般質地較硬但又易於折壓的紙是最佳的選擇,如:皮紋紙、厚的牛皮紙等等。另還應準備好相應的製作工具,如剪刀、膠水一類。

教學活動可由欣賞已經完成好的建築模型導入,分析建築有哪些基本型以及作品是如何來體現建築的外部形態特徵的,思考製作過程可分為哪幾個步驟,為學生的創作環節做好充分的思維引導和技術指導。

學生的製作活動可以小組為單位來進行,選擇合適的紙張,兼顧色彩搭配,嘗試分工合作。完成後可安排將各組的作品集中起來組合成建築羣或者微觀城市模型,激發學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養長久的學習興趣。

拓展延伸環節可從製作材料的多樣性來展開討論,除了各種紙材,我們還可以運用生活中許許多多廢棄的材料來進行建築模型的設計和製作,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環保意識。

四、教學選擇

本課將欣賞和創作融為一體,並結合了一定的課後調查實踐艏動。有條件的學校可組織學生參觀當地的標誌性建築,併成立本地標誌性建築調查活動小組,課後還可以舉辦“展望未來城市”、“我是小小建築設計師”等小型的建築模型展示活動,邀請其他班的同學一起來觀看展覽,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立志肩負起作為一個新時代接班人建設祖國、美化家園的歷史重任。

五、教學建議

1.“活動一”的欣賞感受環節,教師可課前將學生收集到的圖片和資料集中製作成多媒體或投影片,在教學中讓學生以講解員的身份對建築的設計思想、風格特點、外形結構做簡單的介紹,給學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同時也更好地促進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2.“活動二”可以從製作材料的角度出發,合理利用生活中各種廢棄物品來進行創作,滲透環保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3.製作中注重學生的養成教育和安全教育,幫助學生養成不浪費、不毛躁的好習慣,使用剪刀、刀片等利器時注意安全,工具和材料應分門別類地進行擺放。

4.可在課後或課堂時間充裕的情況下,針對“學習屋”的提示展開小型的討論會,交流歸納一下影響建築成為標誌性建築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談談對這些因素會產生哪些具體影響的看法,培養學生對社會、對生活的關心和敏鋭的洞察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