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下冊《城市的標識》公開課教案

來源:文萃谷 3.11W

城市的標識》是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第三篇主體課文,是一篇抒情散文,文章以細膩的筆觸描寫了現在的城市已經逐漸變得雷同,失去自己的個性,唯有那充滿活力而又各具特色的樹是城市唯一不可被置換的標誌。表達了作者對環境、對我們生存城市的文化的珍惜。

六年級語文下冊《城市的標識》公開課教案

  一、 設計思路:

1、指導思想:

本節教學設計重在培養學生熱愛樹木,珍愛城市文化特色,重視城市人文建設的情感。教學中要帶領學生在反覆的朗讀中仔細體會文章用比喻、擬人、反襯等寫作手法抒發思想感情,並在城市的“同”與樹的“異”的比較中領會文章的主旨,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熱愛大自然、珍愛城市文化的教育。

六年級學生已經具備獨立閲讀和抽象思維的能力,能夠自讀自悟、標寫批註、查閲資料、小組交流,課堂上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力求達到輕鬆地學習氛圍,注重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重視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訓練,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體驗,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完成對文本的領悟體驗和昇華內化。

2、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積累文中描寫精彩的片段。

過程和方法:自主探究、質疑批註、抓住重點詞句理解樹是“城市的標識”,讀中感悟、交流發現、領會本文的寫作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珍惜城市文化,自覺保護城市的人文精神和傳統文化。

3、教學重點與難點:

理解城市的“同”與樹的“異”, 分析感悟樹是“城市的標識”的內涵;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珍惜城市人文精神和傳統文化的情感。

  二、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課前自主預習清單。

  三、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今天上課前,老師想帶同學們觀看一組《大美鄠邑》圖片,請大家注意觀察户縣都有哪些特色文化,如果讓你推薦户縣的標誌,你會選哪個?學生觀看富含户縣文化氣息的圖片,然後作答。

(預設彙報:鐘樓,重陽宮,農民畫,户太八號葡萄等等)

你們的眾説紛紜,到底哪個更合適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走進現代女作家張抗抗的《城市的標誌》,學完課文你就能明確用什麼作為户縣的標誌更合適。

設計意圖:課前設疑,讓學生了解家鄉的文化特色,促進理解“城市標誌”的內涵。

(二)課前預習檢測:

1、作者資料簡介。(學生簡要介紹,課件重點補充作者的作品風格)

【作者簡介】張抗抗,當代女作家。1950年出生於浙江省杭州市。1972年發表作品, 1988年被英國劍橋大學收入“世界名人錄”。1998年獲首屆女性文學創作獎。代表作有《愛的權利》、《分界線》、《橄欖》等。她的作品中不僅洋溢着青春的朝氣和純淨的詩意,還包含着更多的理性思考,很多作品以深邃而獨到的思索見長。

2、補充詞語。(課件先打出補充提示,指明學生回答後補充完整內容)

茫然(無)(措),(川)(流)不息,(蔚)為(壯)觀

(芸)(芸)眾生,忠心(耿)(耿),(婀)(娜)苗條

千姿(百)(態),各具(風)(韻),(似)(曾)相識

3、請簡要概括文章的內容。

課文描述了現代化城市嚴重雷同的現象,進而列舉了樹才是各個不同城市的唯一標誌,是唯一不可被替代的印記,不可被置換的標識。

(三)新課學習:

課件出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重點詞句理解作者稱樹是“城市的標識”。

2、體會樹作為“城市的標誌”的內涵;領會本文的寫作方法。

3、激發自己熱愛大自然,珍惜城市人文精神和傳統文化的感情。

1、 獨闢蹊徑,梳理內容:

(1)課件提示獨學要求,完成自主探究後交流。

【自主探究提示】默讀課文,解決以下疑惑:

(1)用筆在文中標畫城市的“同”;

(2)羅列城市中樹的“異”,並填寫表格(課前預習時發放);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樹,有感情地讀一讀。

(3) 大膽質疑,求助幫扶。(先自學,然後同桌交流。5分鐘內完成)

(2)指明學生彙報“雷同”現象,對照表格中城市樹的“異”。

預設補充:城市本該各具風韻,然而快速的現代化城市進程卻使得城市之間“似曾相識”“大同小異”,雷同現象大到建築住房,小到生活垃圾。

師:只有各個城市的樹如同旗幟和火炬般標誌着各自特有的氣質。學生齊讀14自然段,然後一起來欣賞不同城市樹的神韻。

(3)重點品析描寫杭州,北京的段落。(課件出示相關城市樹的圖片,學生欣賞感受各種樹的不同特點)

A不失時機點撥,因為作者是杭州人,所以杭州文章的第一個描寫對象

B北京是我們的首都,代表着我們的民族氣質,民族精神,注意作者的用詞,老師範讀,學生體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