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學中怎樣讓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論文

來源:文萃谷 1.74W

數學教學活動的效果最終取決於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智力和情感態度、興趣、意志等非智力的投入,教從根本上來講是促進和幫助學生進行有效學習和更好發展的手段。因此,新課程改革特別強調讓學生自己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地學習,那麼如何讓學生主動地學習呢?

數學教學中怎樣讓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論文

1把課堂學習活動主動權讓給學生

1.1讓學生有探索的主動性。在人的心靈深處,總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國小生的內心世界中是非常強烈的。那麼,我們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天生好探究的願望,讓每個學生在成功的探究體驗中產生情感上的滿足,讓這種積極的情感成為進一步探索的動力。

教學“三角形面積”時,陳舊的教學方式將學生通過格子,割補等方法,學生在教師的指令下得出的公式,學生感到茫然……如何激發學生,讓其自主參與探索發現的學習活動,就會聽到“我曉得了”,“我發現了”……的聲音。這種由學生自己得出的面積計算公式,練習起來靈活,運用解決問題,更令人驚喜。

1.2讓學生有討論交流的主動權。課標中指出: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一種重要方式。國小生樂於交往,而討論正好滿足了學生的心理需求,多讓學生在多層次和多方面進行討論交流,每個學生都可以自由的發表個人的見解,相互激勵,補充、答題,解決各種問題,有利於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和社會交往的能力。

課堂上,常常只有學優生的“一人言”,學困生的“坐飛機”。有效的討論交流,只有學生經過獨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再展開討論交流才是有價值,有成效的。如在“購物選擇”中,出示題目:小王有10元錢想購體育用品,皮球2元一隻,跳繩2.5元一根,乒乓球拍4.5元一付……如果是你,怎樣打算購買完10元錢?誰能想出最好的方法?經過學生思考3分鐘,小組進行討論交流,各組都有不同的想法。因此,學生已形成了獨特的個人見解,合作交流才有了基礎,也就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思想表現,真正成為交流自信、互助合作、主動獲取的知識的重要渠道。

1.3讓學生有提問的主動權。

充分利用教材資源,“追”使學生擁有自己的問題,通過研讀教材至少提出一個問題,要關注學生提問題的本身,遵循“低要求、重行為、多鼓勵”的原則,引發學生與他人合作交流,借鑑和吸納他人的思維方式,漸漸培養自己的問題意識,激醒學生自我設問的天性,逐漸達到能“簡單——複雜——高質量”問題的能力,並從中體能到帶着問題學習的興趣。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了問題,我們不要在教學設計中有意迴避學生會產生問題的情意,更不能讀然置之或扼殺學生的問題,而應在學習過程加強三個鼓勵,即鼓勵學生質疑,鼓勵學生有不同想法,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思考。經常進行這樣的開放式教學,不但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持續高漲,而且能打破常規,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展現自己才華,課堂成了學生求知的'樂園,學生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為學生創設更多的主動機會

2.1創設和諧的情境,讓學生主動生情。陳舊的教學課堂,“注入式”,“填鴨式”,學生循規蹈矩,不敢發言,呆板坐在那兒,哪有創新。新課程下的課堂,要求學生有積極的學習熱情,旺盛的求知慾望,敢於質疑問題,善於獨立思考,發表不同見解。現在的教師也轉變教育觀念,建立平等、民主、友愛的師生關係,創設和諧的教學氛圍,激活課堂,使課堂生動活潑,充滿生機和活力,學生大膽探索,不斷創新。

2.2給學生敏鋭的眼睛,讓學生主動觀察。“看”是獲得知識必要的前提,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提供足夠多的觀察機會,不斷提高學生的觀察品質,如在教學“長方形的周長”時,教師首先演示多媒體課件,小兔舉牌圍繞長方形操場走,教師的指揮捧在銀幕上跟着指,教師接着問:“小兔走的路就是這個圖形的什麼?”學生看後便很快地説出基本內容,教學效果特別棒。

2.3讓學生有主動表達的機會。語言表達是思維的外化過程,藉助表象用語言來探求新知識的過程,可以促導學生理順思路,對感性材料進行比較、分析、綜合,進而抽象概括。因此,在教學中應讓學生互相説了看,或哪個先説一遍,再看誰説得好些等等,學生説了公式的由來,計算的算理,解題的思路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提高了,不僅有利於知識的鞏固,更有利於思維的激活和發展。

2.4讓學生多動腦筋有思考的機會。教學中最重要是讓學生有思考的機會,要改變老式教學模式,要讓學生有靜思的機會,要平衡學生思維積極性,不能“過熱”,真正有效的思維活動往往是“無聲”的內化過程,我經常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閉眼“靜思”想象空間的大小,用什麼來比方實際事物的大小,這樣在學生頭腦中形成準確的表象,就能牢牢的儲存起來。

2.5提供學生多動手操作的機會。實踐操作活動有助於學生對事物的直觀性和可能性的瞭解,使人“一目瞭然”,之所以在數學教學中不但要把操作活動作為學習知識,掌握知識的一種方法,也提示隱含的發展知識的智能因素,並能使學生認識結構進一步優化。在教學中,讓學生根據實際操作中的“移多補少”,“取長補短”的思考,討論時,確實大約,取值範圍,最大不能超多少,最少不低於幾的,這樣可幫助學生高質量地形成準確的數的概念。

總體來看,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該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創造更好的機會讓學生去體驗,獲得知識,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樂於思考,學會合作交流,勇於探索,敢於創新,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