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區域活動觀察記錄精選

來源:文萃谷 2.77W

導語:對於數學區域活動,各位老師有怎樣的觀察記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數學區域活動觀察記錄,供各位閲讀,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數學區域活動觀察記錄精選
  數學區域活動觀察記錄【一】

觀察班級:大二班

觀察對象:陸睿

所在區角:數學區

觀察時間:20xx年10月

觀察情況記錄:

陸睿在數學區域活動《統計動物數量》的遊戲中,他把整家操作材料都塗滿了。我都看不清楚我問她:“毛毛,你能告訴老師,為什麼要這樣做嗎?”毛毛很自信地回答:“吳老師,你看,我都塗滿了。”聽了他的話,我知道他可能沒有了解遊戲要求,於是我對他説:“毛毛,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你看這是什麼動物呢?”“這是小螞蟻。”“我們到前面圖上找找小螞蟻吧。”於是,我請毛毛在圖上邊找螞蟻邊數,最後他説:“吳老師,這兒有10只螞蟻。”我問他:“那你該怎麼記下來呢?”他想了想説:“我可以用點點來記。”在一個格子裏畫上了10個點子,然後他開心地笑了。

評價與分析:

毛毛小朋友從小由爺爺帶大,爸爸媽媽感情不和,缺少父母的愛。而爺爺覺得虧欠孩子的童年,於是孩子想要什麼就給什麼,養成了不好的習慣。而且他的家庭教育幾乎就是沒有,數學方面必須要有老師陪同才能完成區域遊戲,如果讓他獨自完成遊戲,那他一定很快地圈,很快地連,很快地擺,很快地畫。

教師指導策略及改進措施:

1.與他爺爺聯繫,希望他的父母能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讓他有安全感。在幼兒園內,多關心他,關注他。發現他取得了一點點的進步,都給予表揚與獎勵。

2.在區域活動中,儘量多給予幫助,以便他能順利地完成遊戲內容。生活活動中,培養他一定的自理能力,樹立他的自信心。

  數學區域活動觀察記錄【二】

觀察班級:中三班

觀察對象:趙?a href='' target='_blank'>雨?/p>

觀察時間:20xx年11月

活動內容:數學區(圖形拼拼樂)

活動實錄:

剛開始遊戲時,他們這個遊戲已經有了4個小朋友,又有一個小男孩來了也想參加這個遊戲,趙子昑對那個小男孩説:“已經有4個人,不可以玩了。”他用一個正文形、一個三角形、一個小的長方形,拼成了一間房子,然後對我説:“老師,我媽媽教我這樣玩的。”過了一會兒,他覺得房頂用三角形不太好看,他三角形換成了梯形:“我拿一塊梯形做房頂,又找了兩個紅顏色的長方形做自動門,我這兩個門只要人想進去就可以自動開了。”他與同伴交流:“我拼了個房子。”同伴對他説:“我拼了小人和花。”“我還想做棵樹。”於是他找了三個三角形和兩個長方形,拼了一棵松樹。我問他:“你還想拼什麼呢?”“我還想拼船。”於是他從筐子裏找了一個梯形、一個長方形、一個正方形和一個小長方形,拼出了船,他邊做邊説:“我在划龍舟的時候就看到過船呀!”

剛把船拼好,同伴説:“我們去玩別的遊戲吧!”當另外三人想離開的時候,他看了看手中的紙板,又看了看同伴,想了想之後還是放下了手中的紙板準備離開。我問他:“趙子晗,這兒怎麼辦呢?”他看了看拼的東西,然後無奈地説了聲:“那我還再玩一會兒吧。”於是他又開始拼長頸鹿,他從筐子裏一塊一塊地找,把不用的筐子放回筐子裏,後來他又拿來了兩塊圓形的紙板,“長頸鹿帶來了一些蘋果,他想吃蘋果了。”

他用一塊長方形和正方形做出了一頂帽子,他將原來的房子加了一塊梯形,我問他:“這是什麼?”他可能已經忘了這就是他拼的房子,他的話恰恰證明了我的猜想:“壓水機連上水管就可以出水了。”“我還想做輛車。”他拿來了一個大正方形、兩個長方形、三個梯形、兩個圓形,邊拼邊説:“這車有好多好多的房頂,這方的裏面也是屋頂。”當他拼好車和長頸鹿,他離開拼好的東西到場地上四處找他想要的紙板,後來他又找了兩個半圓形,放在長頸鹿的腳邊,他邊拼邊想邊改造長頸鹿,他將圓塊放在長頸鹿的頭邊,整個圖案又有了改變,同伴第二次有了換遊戲的想法,他又跟着進了活動室。我問他:“人家離開,那你就離開了嗎?你還想玩這個遊戲嗎?”“想呀,我只是去看看別人玩橡皮泥。”

過了一會兒收玩具,他一個人離開把進區卡送了回去,過了四五分鐘之後,他才慢慢地回來收玩具。

評價與分析:

與老師溝通後,瞭解了他的一些情況:平時話語不多,在集體活動中很少發言,很少主動學習。但是在拼拼樂的遊戲中,他一直都很認真積極地參與其中,並且樂在其中,他能不斷地創新,將原來一個簡單圖案逐漸變得完美。只是在收玩具的過程中,他表現得很不積極。

  數學區域活動觀察記錄【三】

觀察目標:

1.瞭解孩子對拼圖的掌握情況。

2.瞭解孩子對各種圖形的認識水平。

活動情況:

今天朱儁楠、開心等小朋友在數學區玩拼圖形娃娃的遊戲。這是一個認識形狀的複習活動,要小朋友先自己拼出一個娃娃來,然後數一數自己用了幾個正方形、幾個三角形、幾個長方形、幾個圓形。

朱儁楠先拿了一個圓形當娃娃的頭,然後拿了一塊大一點的長方形當身體,然後在長方形的下面放了兩個小長方形當腿,接着他又拿了兩個小的長方形放在頭(圓形)的兩邊,我正納悶這是什麼東西的時候,我看到他又拿了兩個小三角形放在這兩個小長方形的旁邊,我問他這是什麼,他告訴我説是手。原來,他把手臂安在頭的兩邊了。再看看其他幾個小朋友,發現他們也是這樣,把手臂安在頭的兩邊。

這時我對他們提問説:“你們看看你們的手臂長在什麼地方?”他們看來看去,然後説:“在身上。”“對,那你們應該把手臂安在什麼地方呢?”朱儁楠猶豫了半天,拿着長方形一會兒在頭上放放,一會兒在身上放放,最後試着在身上拼上,還不放心地看看我的眼睛。看我沒有異議,才確定下來。

最後拼完的時候,我問他:“現在是不是像個娃娃啦?”他點了點頭。

分析反思:

在拼圖的時候,在畫人的時候,小朋友會把手臂畫在頭上,這是小班小朋友繪畫的特點,可能對他們來説,手臂長在肩膀上這個方位,小朋友還是不能正確的.辨別出具體方位才會表現出這種繪畫特點。

我們中班的孩子會有這種情況,是因為他們原來沒有學過繪畫,所以繪畫的水平還是在最原始的狀態中。

教育建議:

當孩子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們需要幫助孩子認識身體的結構,幫助他們提高繪畫的水平,當他們不會畫的時候,也可以用拼圖或者黏貼的方式來表現人物。

因為是很多小朋友都不會畫,所以我們可以進行一個這類的集體活動,幫助大多數孩子掌握這個技能

  數學區域活動觀察記錄【四】

觀察對象:

瑾、越、軒

觀察區域:

桌面搭建

觀察過程:

早上越和軒來的很早,因為他倆都是值日生。進了教室都選擇了桌面搭建區,他倆可以説是不約而同。而且在一面桌子上做了下來,開始了他們的搭建。

起初他們只是各搭各的,沒有什麼動作上的交集。玩了大約幾個回合,倆人沒有什麼進展,這時候,瑾走了過去,但,已經沒有空餘位置了。瑾一直在旁邊看着。

5分鐘過去了,瑾説話了:“我們一起搭吧?”

越:“好啊。”説完開始了搭建工作。

一層,兩層,慢慢的他們大樓越來越高,當他們搭到37層時,樓倒了。頓時,尖叫聲,歎息聲不斷。

緊接着,他們又重新開始了搭建。一層,兩層,一直到43層。這時,樓又再次倒了。

這次和第一次不同,反倒面帶驚喜的跑過來説:“老師,我們搭了43層啊,比上次高。”對他們的舉動表示讚歎:“那你們第二次比第一次高几層呢?”

話音剛落,他倆都低頭:“數太大了?”一向好觀察的瑾也沉默不語,“那老師給你們一個小提示吧,第一次搭了多高?”“39層。”“假設現在我們在39層樓,你們用積木摞到43層,我們看看到底相差幾層?”

説完,倆就開始了行動,最後得出第一次和第二次相差5層,也就是43-39=4。

案例分析:

大班對10以內的加減比較熟練,而在遊戲中39和43超出了孩子們的理解範圍,但並不是説沒有換算能力。

採用走樓梯方法簡單易懂的就把問題簡單化。《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孩子在遊戲中學習在遊戲中成長。這就是遊戲中的數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