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胡行賞析與翻譯

來源:文萃谷 6.4K
秋胡行賞析與翻譯1

秋胡行

秋胡行賞析與翻譯

曹操

天地間,人為貴。立君牧民,為之軌則。

車轍馬跡,經緯四極。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於鑠賢聖,總統邦域。封建五爵,井田刑獄。

有燔丹書,無普赦贖。皋陶甫侯,何有失職?

嗟哉後世,改制易律。勞民為君,役賦其力。

舜漆食器,畔者十國,不及唐堯,採椽不斫。

世歎伯夷,欲以厲俗。侈惡之大,儉為共德。

許由推讓,豈有訟曲?兼愛尚同,疏者為戚。

翻譯:

自從造物主鑿開混沌,闢出天地,就選定了人做為其間億萬生物中的靈長。又依照星辰隨從日月的道理在靈長中設立君王,牧養從庶。維繫人間秩序的方軌 也由他劃定 帝王大駕的馬跡轍痕在他巡幸所至的四方八極,留下了經天緯地、至大無匹的一幅藍圖,這神明莫測,天工鬼斧的圖畫,就是在天地之子宏偉的胸臆中運作籌謀的社稷山河的絕妙遠景。在這煌煌日新的淳美藍圖上,譾劣鄙惡受到斥逐,良智懿德得到遷賞。蒸蒸黎民,山澤江河,飛潛動植都在繁衍生息,蓬勃滋長。

讚美你!古之賢君聖,主囊括寰宇,統攝萬幫!封土建國,五等諸侯各轄其域,撫其民,地置井田,為公為私俱安其分,守其職。刑法之立,是國家的要務,寧可焚棄丹書,盡廢成法,也不可輕赦濫贖,讓國家律令成為空文一紙。倘若立法者和執法人都具有上古時皋陶的耿直,甫侯的峻歷,這種品格的本身,不就己是對法律的最完美的盡職?

感慨你!可悲的後繼者,上古治世的善政良法,已在你們的手中盡行改易。你們的足跡只嵌在征斂和虐使子民的道途中,百姓們生命的汁液都在徭役和税賦的絞榨下,涔涔流出,以滋養非分的奢侈。難道你們會不明白:勞瘁枯槁的唐堯,用土碗進食而天下安泰;虞舜只是改用木碗並加以漆飾,並招十三個諸侯的反叛,是出於什麼樣的簡單道理?你們是否還能記起前人對伯夷由衷讚歎,他的博愛和遜讓,苛於待己;是否願意重温“儉,德之共,侈,惡之大”的古訓是否還能以這些懿範和典則自我砥礪?假如人們能如許由那樣毅然推讓掉一個國家世間的一切訴訟紛爭豈不都成了笑話?!兼愛天下每一個同類;一介平民同一國君主之間並沒有等差。墨子所倡揚的這一真諦如能滲化每一個心靈,那時天下億兆必將互為姐妹父兄儘管遠隔天涯。

賞析:

詩從“人為貴”入筆,表達了詩人以“讓”與“兼愛”為基礎的大同思想,為了充分表達這一思想,詩人並寫兩面,一是從“立君牧民”寫起,通過敍述古代君主治民的法則,認為退小人任用德才兼備者是國家昌盛的基本保證;二是通過堯舜之間的對比,怎樣才能糾正“侈惡之大”呢?詩人主張“儉為共德”,在此基礎上,提出“讓”與“兼愛”,即國君賢明,君民平等,執法公正,訟獄不興的大同思想。通過言語,可見詩人渴望國家統一,天下安定的願望。

曹操個人資料: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漢族,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卓有成就的文學家和書法家。

曹魏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先後任錄尚書事、大將軍、司空、車騎將軍、丞相等職,後晉封魏公、魏王,去世後諡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歷武陽、兗州、定陶、穰城、下邳、官渡、徐州、白馬、鄴城、白狼山、渭南等之戰,對內消滅黃巾軍,呂布,張繡,劉表,袁紹,袁譚、袁尚兄弟,韓遂、馬超等義軍、割據勢力,擊潰劉備勢力,對外降烏桓、南匈奴、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為統一中原做出重大貢獻,並實行屯田制等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

曹操精兵法,撰著了《孫子兵法注》、《續孫子兵法注》、《兵書接要》、《兵書略要》等大量兵書。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其文學作品的特色、創新、開創對中國文學史的發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代表作品有《短歌行》、《觀滄海》、《龜雖壽》、《蒿里行》、《度關山》等。同時亦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妙品”。

秋胡行賞析與翻譯2

願登泰華山,神人共遠遊。

經歷崑崙山,到蓬萊,

飄颻八極,與神人俱。

思得神藥,萬歲為期。

歌以言志。願登泰華山。

天地何長久,人道居之短。

世言伯陽,殊不知老。

赤松王喬,亦云得道。

得之未聞,庶以壽考。

歌以言志。天地何長久。

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

二儀合聖化,貴者獨人。

萬國率土,莫非王臣。

仁義為名,禮樂為榮。

歌以言志。明明日月光。

四時更逝去,晝夜以成歲。

大人先天,而天弗違。

不戚年往,憂世不治。

存亡有命,慮之為蚩。

歌以言志。四時更逝去。

慼慼欲何念?歡笑意所之。

壯盛智惠,殊不再來。

愛時進趣,將以惠誰?

泛泛放逸,亦同何為?

歌以言志。慼慼欲何念。

翻譯

我真心地希望登上泰華山,和神仙一起遠遊。

我真心地希望登上泰華山,和神仙一起遠遊。

經過崑崙山,來到蓬萊仙山。

和神仙們一起在天空中遨遊八方。

我想得到長生不老的神藥,活到一萬歲。

用詩歌表達心意,我願登上高高的泰華山。

天地是多麼地長久,與之相比,人生是多麼地短暫。

天地是多麼地長久,與之相比,人生是多麼地短暫。

世人都説老子清靜淡泊,從來都不知道年歲已老。

又説赤松子和王子喬得道成仙。

沒有聽説過真正得道成仙的,也許得道的人可以長壽延年。

用詩歌來表達我的心意,天地是多麼長久。

光明的日月啊照耀四方,何處沒有它們的光芒呢!

光明的日月啊照耀四方,何處沒有它們的光芒呢!

天地化育萬物,最尊貴的難道不是人嗎?

各個諸侯管轄自己的封地,難道他們不是天子的臣民嗎?

以施行仁義為本分,以遵行禮樂為榮耀。

用詩歌表達心意,光明的日月啊照耀四方。

春夏秋冬交替遠去,晝夜推移,成為一年。

春夏秋冬交替遠去,晝夜推移,成為一年。

有德行的人遵從天意,所以他們行為始終與上天保持一致。

他們從不憂慮年歲老去,只會憂慮社會不安定。

生和死都由天命決定,因此,擔心生死是愚蠢的行為。

用詩歌來表達我的心意,春夏秋冬交替遠去。

憂傷的時候將有什麼想法呢?讓歡笑永隨自己的心意。

註釋

泰華山:華山,亦稱太華山,為中國五嶽之西嶽,位於陝西省關中平原東部的華陰縣境內。

神人:神和人。

蓬萊:東海中的.蓬萊山,古代傳説中的神山名。亦常泛指仙境。

飄颻:飄蕩,飛揚,風吹貌。

俱:一起,在一起。

思得:想得到。

何:多麼,為何。

人道:為人之道,人的道路。

居之:居天地之間。

世言:世人説道。

伯陽:道教創始人老子的字。

殊不知:猶言竟不知。

赤松:赤松子,亦稱“赤誦子”、“赤松子輿”。相傳為上古時神仙。神農時為雨師,教神農入火。

王喬:王子喬,傳説中的仙人。

亦云:也説。

得之未聞:得知以前從未聽説之事。

庶:但願,或許。

以:得以。

壽考:壽命的考量,長壽,壽數,壽命。

明明:光明貌。

光昭:光照,照耀,彰明顯揚,發揚光大。

二儀:天地,日月,陰陽,父母。

合聖化:合併聖化。

貴者:尊貴者。

獨人不:唯獨人不是。

率土:“率土之濱”之省。謂境域之內。

莫非王臣:沒有不是王臣的。

四時:指一年四季的農時,四季。

更:更加。再。

以:已經。

成歲:成為一年。

大人:以人為大。

先天:以天為先。

而天:如天。

弗違:不要違逆。

不戚:不悲傷。

年往:年歲過去,年齡老去。

憂世:憂愁人世。

不治:不能治理,不安定。

存亡:生存和滅亡。

有命:有天命。

慮之:憂慮這些。

為蚩:為痴愚。蚩,白痴,無知。

慼慼:憂懼貌,憂傷貌。

欲何念:打算顧念什麼。

所之:所去的地方。

創作背景

根據《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載:建安二十年(215年)三月,“公(曹操)西征張魯,至陳倉,將自武都入氐。夏四月,公自陳倉以出散關,至河池。”曹操時年六十一歲,一生功業,大體成就。這兩首詩當作於經歷散關以後,為曹操晚年的作品。

賞析

這首詩寫的都是虛幻的內容,寫遊仙時的情境和心態。先寫與神人遠遊。詩人有感於“天地何長久,人道居之短”,希望得到神藥,延長壽命。但人生短暫,有無神藥,能否長壽,將信將疑。於是筆勢陡轉,由神仙世界直轉世俗人間。寫日月普照,“貴者獨人”。在人間,應當尊君王,行仁義,守禮樂,不必追求長壽,需要憂慮的是亂世還沒有得到治理。詩人雖然年老,但雄心不滅。“不戚年往,憂世不治”,在普遍的憂生意識中融入了作為一個傑出的政治家獨有的生命價值觀。但這種情思沒有持續下去,因而最後筆勢再次陡轉,寫想過隨心所欲的放縱生活而又於心不安的矛盾心態。

秋胡行賞析與翻譯3

秋胡行·其一

晨上散關山,此道當何難。

牛頓不起,車墮谷間。

坐盤石之上,彈五絃之琴,

作為清角韻。意中迷煩,

歌以言志。晨上散關山。

有何三老公,卒來在我傍,

有何三老公,卒來在我傍。

負揜被裘,似非恆人,

謂卿雲何困苦以自怨?

徨徨所欲,來到此間?

歌以言志。有何三老公。

我居崑崙山,所謂者真人。

道深有可得,名山歷觀。

遨遊八極,枕石嗽流飲泉。

沉吟不決,遂上升天,

歌以言志。我居崑崙山。

去去不可追,長恨相牽攀,

去去不可追,長恨相牽攀。

夜夜安得寐,惆悵以自憐。

正而不譎,辭賦依因。

經傳所過,西來所傳。

歌以言志,去去不可追。

翻譯

早晨,行進在散關山上,道路是多麼地艱難!

早晨,行進在散關山上,道路是多麼地艱難!

健牛因困頓倒下,傾刻間,車輛墜入山谷。

坐在大石頭上,彈起五絃琴,心中有許多感慨。

那音調悽怨的清角古曲啊,讓我感到迷亂和煩憂。

早晨,我終於登上了散關山,寫下這首詩來表達我的心意。

有三位不知名的老翁,突然來到我的身旁。

有三位不知名的老翁,突然來到我的身旁。

他們身穿狐裘,外披罩衣,看起來不像是平常人。

問我為什麼會這樣地困苦和自我怨恨呢?

為什麼會心神不安地來到這裏?心中有什麼欲求?

三位不知名的老翁啊,我要用詩歌表達我的心意?

我們住在崑崙山,就是人們所説的神仙。

我們住在崑崙山,就是人們所説的神仙。

雖然成仙之道深不可測,但是隻要誠心追求,就一定會得到。

我們遍觀名山,遨遊八方極遠之處,枕着石頭睡覺,用流水漱洗。

喝着山泉水,正當我猶豫不決的時候,三位老翁已經飛身上天了。

用詩歌來表達我的心意,我們住在崑崙山。

仙人走了,已經很難再追回來,我真恨自己為世事牽絆,不能追隨他們而去。

仙人走了,已經很難再追回來,我真恨自己為世事牽絆,不能追隨他們而去。

自從仙人走了以後,我每夜都不能安睡,惆悵哀怨啊,自我憐憫。

齊桓公德行端正,從來沒有欺詐行為。因此,有德能的甯戚通過唱歌前去依附他。

註釋

秋胡行:樂府舊題,屬《相和歌·清調曲》。

散關:即大散關。在陝西省寶雞市西南大散嶺上。當秦嶺咽喉,扼川陝間交通,為古代兵家必爭之地。

當何難:應當多麼艱難。

頓:停頓。

墮:掉下,墜落。

盤石:似盤之石,即磐石、大石,喻穩定堅固。

五絃之琴:五絃琴,古琴。

清角韻:以清角曲的歌辭為韻腳。清角,角,古代五音之一。古人以為角音清,故曰清角。

意中:心意之中。

迷煩:迷惑煩惱。

言志:表明心志。

有何:有什麼。

三老公:三個老人。應是對道家的三天尊的戲稱。

卒:突然。同“猝”。倉促,急速。

負揜:揹負着遮掩物。揜,弇,遮蔽,掩藏。應是指頭頂華蓋。

被裘:披着裘衣。

恆人:永恆的人,常人,一般的人。

謂:説道。

卿雲:公卿説。

何:什麼,多麼,如此。

以:而。

自怨:自怨自艾。

徨徨:彷徨貌。心驚不寧貌。

所欲:有所欲求,想要點什麼。

我:曹操自己。多被解為仙人。

崑崙山:在新疆西藏之間,西接帕米爾高原,東延入青海境內。勢極高峻,多雪峯冰川。最高峯達七七一九米。古代神話傳説,崑崙山是仙人所居,上有瑤池、閬苑、增城、懸圃等仙境。

者真人:真人者,是真人者。

道深:道行深。

有可得:有所得,有所得道。

歷觀:遊歷觀看,逐一地看。

八極:八方極遠之地。

嗽流:用流水漱口。嗽,漱。

沉吟:間斷地低聲自語,遲疑不決。

遂:遂即。

上:上騰。

昇天:升至天空。

去去:去者已去。謂遠去。永別,死。

長恨:長長的恨意。

牽攀:牽扯羈攀。

安得寐:哪得入睡。

惆悵:因失意或失望而傷感懊惱。

自憐:自我憐惜。

不譎:不詭詐。

辭賦:歌辭詩賦。

依因:依從因襲,順應,利用。

創作背景

根據《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載:建安二十年(215年)三月,“公(曹操)西征張魯,至陳倉,將自武都入氐。夏四月,公自陳倉以出散關,至河池。”曹操時年六十一歲,一生功業,大體成就。這兩首詩當作於經歷散關以後,為曹操晚年的作品。

賞析

這首詩語言雖粗略,境界卻是相當優美,顯示了曹操個性中不常展露的一面。

第一解開頭二句重複詠唱,大約是為了適應曲調的需要而有意拉長的。(每一“解”的末二句,是演唱時的和聲,無實義。)但從實際效果來説,這一重複,使得感歎的情緒顯得格外沉重。這裏,詩人不會真是感歎道路之艱難。無論以曹操的英雄性格,還是以他的丞相地位所享有的條件,都不會把道路的艱難當作一回事。這一唱三歎的調子,只是借道路的艱難,表達人生艱難的感慨罷了。下面寫牛困車墮,獨坐盤石之上,彈琴奏清角之韻(悲涼的樂調),更是從經歷散關的見聞中,激發起來的想像和虛構。以曹操的身份,他給自己虛構這樣一種艱難跋涉、困頓山谷、獨坐無侶、心中煩苦的遭遇,這是很有趣的事情。

在常人的目光中,曹操要麼是一個奸詐險惡的野心家,要麼是一個叱吒風雲、不可一世的英雄。但從曹操自己來説,事情遠不是那麼簡單。當他從漢末的動亂中突拔而起時,並沒有預料到後來的成功。只是在與各支政治和軍事力量的激烈衝突中,有進無退,不擊潰敵手便無以自存,才漸漸成為北方的實際統治者。在這個過程中,是充滿了艱辛、充滿了危險的。關於他與內外敵人反覆苦鬥、多次僅因僥俸才得脱離危險的經歷,大家都很熟悉,不必多説了。就在曹操寫這詩前不久,還發生過漢獻帝伏皇后與父親伏完謀殺他的事件,皇帝本人,恐怕也牽涉在內。這種危機四伏、如履薄冰的環境,難免令他產生一旦失足的憂慮吧。再説,理想永遠高於現實,任何已經得到的東西都不能滿足人的心理需要。甚至,愈是功業輝煌的人物,愈是容易感覺到個人不過是歷史實現其自身目的的工具,感覺到個人本質上的渺小。一個人拿他的生命做成了偉大的事業,而這事業歸根結蒂是與生命本身相分離的。在這個境地上,英雄更深刻地體會到生命的孤獨。曹操臨死之際,並無功成名就的滿足,卻安排了許多瑣瑣碎碎的日常小事,似乎與他的英雄氣質不符;其實,這正反映了曹操對生命本身的留戀和迷惘。從以上的心理來理解《秋胡行》首節所表現的境界,就不覺得奇怪了。

第二解寫遇仙。正當虛構的主人公彈琴抒發內心煩苦之際,忽然有三位老人來到他的身旁。“負揜”不易解,“被裘”即披着裘衣。這句同下句,大概是説三位老人遮掩在寬大的裘衣之下,看上去不像是平常人。他們問主人公:你為何如此困苦,自怨自艾?你惶惶然來到這裏,是想尋求什麼?這個情節,使故事向神異的方向發展,形成幻想性的趣味,並便於作象徵的抒情表現。“三老公”的發問,一方面從旁觀者的眼光,進一步強化前一節所説“心中迷煩”的困苦氣氛,一方面,又在不知不覺之中,把事不得已的失足(牛頓車墮)情節,轉變為似有所求而來到此間的情節。就字面來説,因是不知情者的發問,所以與前文並無牴牾;但從抒情的需要來説,作者正是要表達一種試圖擺脱現實矛盾、探求某種新的人生出路的慾望。這一節文字雖不很講究,卻相當巧妙地完成了一種過渡。

第三解從開頭到“枕石”一句止,是仙人自述。他們本來似乎也是常人,修道既深,乃能得道,於是擺脱了凡人所遭受的束縛,自由自在地遊歷名山,飄飄然行於天地之間。他們的生活是簡樸而無所求的,倦了便睡在石頭上,飢渴時只需喝一點泉水,因此決沒有常人因貪慾而造成的無數困苦。

有各種資料可以證明,曹操實際是不相信神仙的。那麼,這一節虛構就有較深的意味。從大處説,即使一個不相信神仙的人,也並不能擺脱人生短暫所帶來的煩憂,和對永恆存在的嚮往,而神仙的形象,正是永恆的象徵。從小處説,神仙也可以比喻從世俗矛盾中解脱的境界。權勢名位,物慾情慾,是導致人類相互競爭、引發無數衝突與煩惱的根本原因。倘能捨棄這一切,也就超越了現實生活的痛苦。“枕石漱流飲泉”,與世無爭,就不會有什麼麻煩。至於整個這一節,到底是從哪一方面説,還是兼而有之,無法加以確定。文學形象的意義,總是很寬泛的,讀者只需將它理解為一種超越和自由的象徵就行了。

如果主人公聽了“真人”即仙人的話,便跟着走了,這詩就變成了真正的遊仙詩,也就沒有多少味道了。在曹操的筆下,主人公對“真人”的陳述,反應卻是“沉吟不決”;而正在他猶豫之間,“真人”已棄他而去,“遂上升天”。這也許意味着,所謂永恆自由是一個抓不住的幻影,它只是擾人心煩而已;也許還意味着:所謂從現實中解脱,也只是一種幻想,事實上不可能作出這樣的抉擇。確實,如果説從曹操臨死時對種種瑣碎後事的安排中,可以看出他懂得一切輝煌的事業都是生命以外的東西,卻也必須知道相反的一面:像他這樣一個豪傑之士,若無不凡的成就,生命的慾望更不能得到滿足。人本質上是一個矛盾的存在:他必須在某個對象上建立自我,但這對象到頭來仍舊不是自我;然而反過來説,沒有對象,卻又根本沒有自我。

第四解自“正而不譎”以下,文字已無法理解,也許是流傳中產生了訛誤。但從開頭到“惆悵以自憐”,意思是清楚的。主人公正“沉吟不決”,“真人”已“遂上升天”,他忽然驚覺,想要追上前去,卻已經根本追趕不上。失去這樣一個機緣,從此抱恨不已,夜夜難寐,惆悵自憐。這一節在視覺形象的描繪上,顯得十分優美動人。似乎可以看到:三位仙人冉冉升空,駕着風雲悠悠而去,漸漸消逝在天邊,而山谷間那個凡夫俗子,一面仰首呼喊,一面踉蹌奔逐,不時被葛藤、巖石絆倒,直到什麼也看不到的時候,終於落下痛悔的眼淚。

這裏寫的人生情緒,應該就是人對完美的人生理想的追逐。這種理想是人們自己創造出來的,卻永遠高於人們的生活現實;人們想要追上它,卻永遠也追不上。就是在永無止境的追逐中,人們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途。對於安於現狀、容易滿足的人説來,大概未必會感覺到人生有這一種痛苦;但任何一個具有強烈的人生慾望的人,最終都將明白:無論他走過多長的路,有過多少成功,他也終究要絆倒在追逐的路途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