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春天來了教學反思

來源:文萃谷 6.72K

導語:綜合實踐活動課,要求教師要有新的師生觀、新的教學觀。以下小編為大家介紹美術春天來了教學反思文章,歡迎大家閲讀參考!

美術春天來了教學反思

  美術春天來了教學反思1

大梁王國小 龐文明 5月9日中心國小領導來我校視導檢查,並進行了聽評課活動。我一共聽了四節課,覺得深有感觸、收穫很大。

給我印象最深的要數胡炳浩老師執教的科學課--《小蘇打和白醋的變化》以及劉立雲老師執教的情境作文課。他們兩個的共同點就是基本功紮實、語言流暢,教學設計科學合理,課堂上師生關係融洽,聽他們上課感到舒服、享受。而他們又各具特色,其中劉老師採用的是“情境式”教學,教學過程是通過遊戲把學生帶進課堂,通過用嘴寫字遊戲把學生們步步引入課堂,整節課學生們表現的都很積極主動。教師的語言精練、引導到位,可以這麼説這是一節有效的課堂。

胡老師的科學課給我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從實驗的提出到實驗過程、得出結論,一環扣一環、一步一步有條不紊。問題的提出恰到好處,無論是問題的設計還是結論的推斷都體現了由易到難、由淺入深,易於學生接受。用同事的話説這節課非常適合考試,沒有發現什麼不足的地方。下面我想談一下我上的綜合實踐課中的不足:

綜合實踐活動課,要求教師要有新的師生觀、新的教學觀。而自己以教學主宰者自居慣了卻渾然不覺,依賴講授法多了卻秉性難移。本節《春天來了》剛開始,我還是不知不覺地老用講授法,介紹春天有多麼美麗、多麼動人、多麼值

得我們去珍惜,結果妨礙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時,我才發覺:不對勁!活動課不能這麼上!活動活動,必須讓學生動起來,在活動中發展,在活動中受益,在活動中體驗成長,在活動中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另外本節課我的語言有點“多而熟練”,引用聽課老師們的話就是“課堂語言無效”。課後我一直在思考,這些難道是我追求的嗎?我本想把春天的美,更加深情並茂的展現給同學們。然而這好像完全違背了我的初衷。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我繪製手抄報的時間太長了或者説不該設計這一環節。課後有老師親切的告訴我“用20分鐘的時間辦手抄報,這不是語文課嗎?”······此時,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幾天的備課、幾次的試課等等的努力,原來都是做着無用功。看來是我還不懂什麼是綜合實踐活動課!如果前面熟練無效的課堂語言讓我遺憾的話,那這裏我就深深的感受到自己的無能為力了!

通過學習和反思我認識到綜合實踐活動課是與其他學科的完美結合,它能和美術、品社、語文、數學、音樂等學科結合在一起形成有特色的綜合實踐活動課。

  美術春天來了教學反思2

《春天來了》是北師大《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主題,教學時間正是大連地區初春時節。學生生活的六、七年中,每年都經歷春天,看到了春天各種變化,瞭解春天的部分特點,感受過春天的温暖,也經歷了動植物秋冬的寂靜和春夏的歡悦。但是春天常見的動植物有什麼特點,它們的生活習性是什麼,學生們知道的不多。尤其是春天是怎樣來到我們身邊的,從時間上、順序上、什麼温度時出現的……學生都未曾留意過。通過本課學習,旨在促使學生產生對春天裏常見的動植物的探索興趣,初步學習用觀察記錄的方法進行簡單探索,體會收穫的喜悦。

在我的教學設計中,由兩個謎語導入,“拽着冬天的尾巴到來,讓樹木綠,讓百花開,讓冰凍的小河流淌,讓沉睡的動物醒來。(春天)”,長着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尾巴像把鋒利的剪刀,秋天去南方春天回北方,總愛在屋檐下壘窩築巢。(小燕子),既突出了特點,又很有童趣,學生非常喜歡,在課堂開始就把孩子們帶入積極的情緒中。

讓學生自己查找到許多動植物資料,並在課堂進行交流,在老師的幫助指導下學生對春天裏出現的動植物有了更深的瞭解,能夠分清部分益蟲和害蟲,樹立保護益蟲、消滅害蟲的觀念。學生的資料通過實物投影來展示,效果清晰,教學效果明顯,開闊了學生的眼界,提高了學習的興趣,體現了電子化教學的優勢。但如果電腦或投影出現問題,則對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課堂的另一重頭戲就是指導學生填寫《春天的温度》表格和《春天來了》記錄表。這對於學生來説是第一次見到,也是第一次真正地自己記錄。因此首先對學生進行温度計的認識,知道温度計有四部分,紅色汞柱、刻度線、數字、單位名稱,會看具體的温度;再進行填表,同時告訴學生還可以聽天氣預報來記錄,通過觀察書中的觀察記錄表,引導學生自己進行觀察記錄,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學生記錄得很好。告訴他們一段時間之後就會看到春天温度的變化和春天來到的腳步。

但課堂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學生彙報時過於簡單,傾聽的習慣需要進一步加強,課堂中的內容應更加突出春天。在以後的教學中,設計再細緻些,目標更突出些,效率更高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