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 讀後感

來源:文萃谷 1.17W

關鍵詞:淡化教師主體角色意識、學生自主

自主學習 讀後感

主要觀點: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淡化教師的角色意識,給學生充分的自主權,培養他們的獨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達到“教為不教”的目的、達到“理想的教育”的目的

作為教師,沒有起碼的教師角色意識肯定是不行的——那會使班集體失去凝聚力,使學校失去正常的教學秩序。因此,我們必須具有教師的角色意識,也就是要有一種教師對學生的威信、尊嚴、權利、義務和責任的角色思考。但從學生的長遠發展來看,教師的角色意識太強的話,也會有礙教育的效果——強烈的教師角色意識會使我們放大自己的能力與責任,誤以為學生的一切都繫於教師身上。而實際上,這種信念並不科學。強烈的教師角色意識會使我們忽視學生的主體性,甚至不把學生當作獨立的個人來看待,這樣,必然會傷害學生的心靈與人格,致使學生對老師望而生畏,自然也就不可能營造出平等的師生關係,長此以往學生還會產生壓抑、煩躁、厭學、逆反甚至仇視等情緒,教育效果自然也就不佳了。針對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着的這種過於強調-教師角色意識的現狀,筆者認為,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淡化教師的主體角色意識。那麼,如何淡化呢?

一、 開好“半畝方塘”

由於軟硬件設施的有限,傳統教育要求語文教師在上新課文前給學生講一些文學常識,發放一些與課文內容有關的資料;但在科學技術不斷髮展更新的信息時代,這種以傳授知識為主要目的的教學方式必須要革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出版的《教育——財富藴藏其中》一書指出:“這種學習更多的是為了掌握認識的手段,而不是獲得經過分類的系統化知識。既可以將其視為一種人生手段,也可將其視為一種人生目的。作為手段,它應使每個人學會了解他周圍的世界,至少是使他能夠尊嚴地生活,能夠發展自己的專業能力和進行交往。作為目的,其基礎是樂於理解、認識和發現。”在今天這樣的時代,學生學習知識的主要目的已經不是學以致用,而在於學習知識的過程本身,在於通過學習而成為一個聰明的人,文明的人,有高尚精神生活的人。因此我們教師在語文教學活動過程中,要多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而不能太過於強調-教師的角色意識——文學常識與有關的資料,我們大多可以留給學生自己查找、收集並作整理,我們只需挖好“半畝方塘”就可以了,學生在發掘源頭活水的過程中,自會成“清如許”之渠。以沈括的《活板》一文為例,要學習這篇古文中所藴涵的人文知識,自然要了解沈括其人,印刷術的歷史以及畢昇的有關情況。這些我們完全可以交給學生自己去查找、收集、整理,我們只要做一個旁觀者,適時加以點撥就可以了。在查找、收集整理的過程中學生很可能會碰到各種自己無法確定或無法解決的問題,這樣同學間就必然會產生討論,由討論再生出新的問題,再尋找、探究出新問題的答案。這種由學生自己查找、收集、討論並整理成資料的做法,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對自己所整理的資料印象深刻;另一方面,更是培養了學生收集信息的意識及能力,讓學生掌握了一種學習手段,避免了過於依賴教師、自己坐享其成的弊端;同時也為學生的終身教育奠定好基矗

二、 點燃“閲讀火苗”

語文教師備課的對象之一就是書本。面對一本書、一篇課文,教師的角色意識使我們多想的是我們該如何教,而少考慮到學生如何學。實際上,學生作為語文教學活動過程中的主體,必然會有些閲讀習慣的差異性。但是,在真正的課堂上,學生總是跟着教師的步伐在走,由教師引領着他們走向一個個預先設好的“圈套”,他們作為讀者的個性自然也就很難顯現出來了。面對這種現狀,我認為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需要“把書本留給學生讀”。語文教學的過程,不應該僅僅是學生交付任務的過程,還應該是學生實現自己生命價值和發展自身的過程。新學期開始,我們可以給學生一到兩個星期的時間熟悉課本內容,熟悉每一篇課文的內容,而不必急於上新課。古語云:“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 誇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也指出:“一切知識都是由感官開始的。”“在可能的範圍內,一切事物應儘量地放到感官的眼前。”一本書、一篇課文,在學生對它的作者、對它的寫作背景甚至對它本身還沒有熟悉之前,我們就指導學生如何進行分析討論的話,既忽視了作為獨立個體、處於不同狀態的教師與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多種需要與潛在的能力;又忽視了作為共同活動體的師生羣體,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多邊多重、多種形式的交互作用和創造能力。這顯然是違背教育規律的。而“把書本留給學生讀”,點燃學生閲讀的火苗,既尊重了學生的主體性,又培養了他們的閲讀能力。由此可見,我們有必要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將書本還給學生,讓他們有讀、悟的時間和空間。

三、 做個引路底人”

優秀的傳統語文教育思想認為,培養創新精神,就應該提倡和鼓勵受教育者大膽的質疑,增強其創新的精神動力。宋朝的著名教育家朱熹在教書時就常諄諄告誡學生:“事事都用你自去理會,自去體察,自去涵養。書用你自去讀,道理用你自去究索。某隻是做得個引路底人,做得個證明底人,有疑難處,同商量而已。”作為教師的我們,也僅僅是一個“而已”罷了,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不應當過分強調自己的教師角色意識,而要儘量“把疑問留給學生提”,將課堂變成學生展示自己的舞台。

我想我們都聽過不少的精彩的“教師一問到底式”的語文課。但作為評價者的我們多是在評價這節課中的教師的表現怎麼樣,而忽視了作為教學活動主體的學生。不錯,我們的教師在教學設計中確實設計了不少激發學生回答熱情的問題,設計了不少引起學生熱烈討論的問題,設計了不少激活學生思維的問題……但,這些問題不管教師如何的掩飾,説到底仍然有設“圈套”等學生跳的痕跡。

我們都明白現代課堂教學是學生在內部和外部活動的基礎上,主動用現有的知識結構去同化或順應外部世界的過程,是學生自主建構知識意義的過程。作為學生個性化行為的語文教學課堂,我們更應該鼓勵讓學生自己去讀,讀出若干個疑問來,再讓學生自己通過查找資料、小組討論等方式探究出問題的答案來。作為“而已”的我們所要做的不過是“讓學生想提問”,“讓學生會提問題”。以《孔乙己》一文為例,學生在充分閲讀了課文內容之後,自然會運用已有的知識來審視這篇課文,在審視當中他們會想了解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會對孔乙己這個人物的出現背景產生好奇心、會想去探究孔乙己這個人物的'悲劇原因、會想要了解作者為什麼要用一些矛盾的詞語以及孔乙己這個人物的最終結局怎麼樣了……學生自己讀出了問題後,我們再引導他們去查找、探究、討論這些問題的答案。這樣的整個教學活動過程,我們這些“而已”既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性,又使他們擺脱了傳統教學中學生過多依賴教師的分析習慣的弊端,強化了他們的探究意識,自然也就大大增強了他們的學習技巧、自學能力。

四、 教是為了不教

現在越來越多的教師主張要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但我認為,從長遠來看,從學生髮展的角度上來講,這種獲取知識的方法,我們最好不要自己輕易的教給學生,而要引導他們在學習、探究、討論的過程中自己總結出來。全國人大棠委、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朱永新在《新教育之夢》一書中就説:“我所謂的‘教給方法’仍然不能是空洞而孤立的‘傳授’,而是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學習,在研究中學會研究,在創造中學會創造。”如我們在教古文時,可以指導學生留心古代漢語與現代漢語的區別,讓他們自己總結出學習古代漢語要注意些什麼。這樣他們在觀察比較後可以比較容易地總結出古文中的“通假字”、“賓語前置”、“狀語後置”、“詞類活用”等現象;在教現代文時,我們可以指導學生對各類文體進行比較分析,讓他們自己總結出各類文體的特徵。在我的引導下,我所任教的兩個班的學生,在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複習時就可以總結出,學習記敍文的重點——弄清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瞭解人物的性格特徵(哪些句子體現人物什麼樣的性格特徵)等;學習散文的要點——瞭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弄清文章抒發感情的對象,理解有關抒情的詞語、句子在課文中的意義等;説明文的學習要點——課文所要説明的對象、説明對象的特徵以及説明文的語言(準確、形象)等……

實際上,學生在總結各類文體學習要點的時候,還會連帶的考慮到許多問題。比如説,我的課代表在總結散文的學習要點時向我指出,把總結出來的這些要點放到具體的課文中去,她可以猜到考試時每一篇課內閲讀老師大概會出些什麼題目,另外還有同學指出,這些具體文體的學習要點對課外閲讀理解也有很大的幫助,再不像從前一樣,拿到一篇文章覺得無所適從了……所謂“實踐中出真理,真理用來指導實踐”,學生們從具體課文中總結出了各類文體的學習要點,再用這些學習要點去指導他們以後的問題閲讀,效果果然很是不錯,在七年級第一學期的期末考試中,兩個班級的語文成績在年級中皆名列前茅。而這些由學生自己作出的總結使他們在以後的語文學習過程中也得益良多,同時也使我獲益匪淺——後來的語文教學工作也相對輕鬆了許多。由此可見,這些由學生自己所作出的總結,既比教師總結後再硬塞給學生的效果好許多,又讓學生提高了自學的能力,增強了“教材不是唯一的課程”的意識,為他們的終身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矗現代教育提倡終身學習、發展學習的方式,這種讓學生自己作總結的教學方式能讓學生更適應時代的發展與需要。因此,我認為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是為了不教,我們不妨“把總結留給學生作”。

“理想的教育,應該超越知識、走向智慧、激發創造、健全人格,為學生將來擁有終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堅實的知識能力基矗”從這方面來講,也許教師教的東西越多,反而對學生的發展也許越不利——教師越會教,也許就意味着學生越不會學。作為語文教育工作者的我們,要達到“教為不教”的目的、達到“理想的教育”的目的,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淡化教師的角色意識,給學生充分的自主權,培養他們的獨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完全必要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