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的產生和意義的優秀教學設計(精選5篇)

來源:文萃谷 9.01K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那麼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分數的產生和意義的優秀教學設計(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分數的產生和意義的優秀教學設計(精選5篇)

分數的產生和意義的優秀教學設計1

設計説明

“分數的產生和意義”這節課是在學生對分數有了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分數的學習和探究,是一節抽象的概念課。針對這一點,在設計此課時主要突出以下兩點:

1.動手操作,幫助學生理解分數的意義。

動手操作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一種直觀且有效的學習手段,也是《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倡的學習方式。在探究分數意義的過程中,讓學生通過動手分一分、折一折、塗一塗等操作活動理解單位“1”,感受並理解分數的意義。

2.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建立單位“1”的表象。

利用直觀演示,有利於學生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本設計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進行直觀演示,讓學生充分感知分數及單位“1”的意義,再經過比較、歸納,突破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可以看作單位“1”這一難點,從而深入理解分數的意義。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綵帶 米尺 蘋果

學生準備 正方形紙片和圓形紙片 8個小正方形

教學過程

⊙瞭解分數的產生

1.測量。

師生合作測量一條綵帶的長度,發現用米尺量了幾次後還剩一段,這一段不夠一米。

提出問題:如果用“米”作單位能用整數表示嗎?(不能)

2.分物。

(教師拿出一個蘋果)把這個蘋果平均分給2人,每人可以分得多少個?每人分得的部分能用整數表示嗎?(不能)

3.引入新課。

人們在實際生產和生活中進行測量、分物或計算時,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數的結果,這時常用分數來表示。

設計意圖: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分數產生的必要性,感受分數就在我們身邊,從而對分數產生親切感,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分數的興趣。

⊙探究分數的意義

(一)分數的意義。

1.動手操作。

拿出課前準備的圓形紙片和正方形紙片折一折、塗一塗,表示出,並説出的意義。

2.把一條線段平均分成4份,説出的意義。

3.課件出示教材46頁香蕉和麪包圖片。

(1)説一説,每根香蕉是這把香蕉的幾分之幾?

(2)同桌合作分一分這盤面包(用小正方形代替麪包),看看有幾種分法。

預設

生1:把8個麪包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這盤面包的。

生2:把8個麪包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這盤面包的。

生3:把8個麪包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這盤面包的,7份是這盤面包的。

4.認識單位“1”。

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或是一些物體等都可以看作一個整體。一個整體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

5.總結分數的意義。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分數的產生和意義的優秀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下冊P60—64。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在學生原有分數知識基礎上,瞭解分數產生的背景,理解分數的意義,理解單位“1”不僅是一個物體,也可以是許多物體;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數單位的含義。

2、經歷認識分數意義的過程,進而理解分數的意義和分數單位的意義,並學會用分數描述生活中的事物,體會“整體”與“部分”之間的關係。

3、利用操作、討論、交流等形式展開小組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養質疑和驗證科學知識的能力。

4.在輕鬆和諧的氛圍中學習數學,感受生活中處處有分數,並培養抽象、概括能力。教學重難點:明確分數和分數單位的意義,理解單位“1”的含義。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練習紙、一支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回憶舊知

1.師:把6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分得幾個?若老師只有1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

2.師:你們認識它嗎?請大聲地讀出它?(二分之一)

它是什麼數?

3.師:你已經知道了分數的哪些知識?

(分子,分母,分數線)

二、探究新知

(一)瞭解分數的產生

1.師:對於分數同學們知道的真不少,那你們知道分數是怎麼來的嗎?

2.師:我給你們準備了幾幅圖,大家看(課件出示60頁主題圖1)。

3.師:古人把繩子按相同的長度打上結用來測量物體的長度,兩個結中間的一段就表示長度的一個計量單位,(指着圖)如圖上這樣的一段就用1表示,這裏有1、2、3三段就用(3)表示,剩下的不足一段,還能用1表示嗎?(不能)

4.師:(課件出示60頁主題圖2)再來看,把桌上的東西平均分給兩個同學,每個同學分到的東西還能用整數表示嗎?(不能)

5.師:在進行測量、分物或計算時,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數的結果,這時常用分數來表示。

6.師:你知道第一個發明分數的人,他是怎麼寫這個分數的嗎?

7.師:(課件出示62頁主題圖)3000多年前,古埃及就有了分數記號,人們藉助橢圓表示分子為1的分數;2000多年前,我們中國用算籌表示分數,像這樣上面擺3根,下面擺5根,就表示3/5;後來,印度用阿拉伯數字表示分數,這種方法和我國的類似,只是這兩種方法都沒有分數線,直至公元12世紀,也就是大約800年前,阿拉伯人發明了分數線,這種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8.師:那分數到底表示什麼呢?接下去我們就重點研究分數的意義。(板書:和意義)

(二)探索研究,理解分數的意義

1.師:你能舉例説明1/4的含義嗎?(學生答)

2.師:下列圖中的陰影部分能用1/4表示嗎?為什麼?

如生説可以,則問:你為什麼覺得可以用1/4表示呢?生説理由。

(強調一定要平均分)(板書:平均分)

3.動手操作,創作分數。

(1)操作。

師:現在你能利用手中的學具,通過折一折、畫一畫、分一分等方法,創造出幾個不同的分數嗎?(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2)交流

師:誰願意上來説一説,你得到了哪些分數?這個分數是怎樣得到的?

4.認識單位“1”。

師:利用手中的學具,同學們創造出了好多分數。剛才在表示這些分數時,我們都是把哪些東西來平均分的?

師:象把一張長方形紙平均分,我們可以稱之為把一個物體平均分

把4根香蕉、8塊麪包平均分,我們又可以稱之為把一些物體平均分。

師小結:

不管是一個正方形、一個圓形、一條線段、、4根香蕉、8個麪包都可以看作一個整體。(板書:一個整體)一個整體可以用自然數來表示,我們通常把它叫做什麼?(學生回答:單位“1”,老師板書),這個1要用雙引號,因為它不單單表示

一個物體也可以表示一些物體。

師:你能舉例説説可以把什麼看作單位“1”?

5.概括分數的意義

師:通過剛才的舉例和學習,誰可以更準確地説説怎樣才用分數表示呢?(兩個學生講後老師小結)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老師板書)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表示。

(三)認識分數單位

1、62頁做一做

2、師:自然數的單位是什麼?7裏面有幾個1?26呢?

分數也有自己的單位,什麼是分數單位呢?請同學們自學課本62頁。

3.找生彙報: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分數,這是分數的意義。而表示其中一份的數叫做分數單位。如2/3的分數單位是1/3。

3、練習:讀出下面的分數,並説出每一個分數的分數單位。(課件)

三、鞏固新知

1.完成課本練習十一部分練習。

2.體會“整體”與“部分”之間的關係

(結合課件演示)

師:這1支粉筆,是全部粉筆的1/5,你能猜出一共有幾支嗎?(5支)師:為什麼是5支呢?

師:現在有2支粉筆,也是全部粉筆的`1/5,你還能猜出一共有幾支粉筆嗎?你是怎麼知道的?

師:現在有3支粉筆,還是全部粉筆的1/5,你還能猜出一共有幾支粉筆嗎?怎麼那麼快就猜出來了?

師:為什麼都是,有的是1支,有的是2支,還有的卻是3支呢?

師小結:雖然都是把全部的粉筆平均分成了5份,但是因為單位“1”的數量不同,所以每一份的數量也就不同。因此説一個分數時,一定要強調是哪一個整體的幾分之幾,即:説清楚是“誰的”幾分之幾。

四、全課總結

師:誰能説一説我們班的每一個同學佔全班同學的幾分之幾?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呢?

板書設計:

分數的產生和意義

一個物體

一個整體單位“1”

一些物體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表示。表示這樣一份的數叫分數單位。

分數的產生和意義的優秀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瞭解分數的產生,理解分數的意義和單位1的含義,掌握分數單位。

2、通過活動,引導學生經歷探究分數意義的過程,在經歷分數的意義和單位1的探求過程中,培養學生抽象、概括、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3、通過對分數的意義和單位1的探求,培養學生的鑽研精神和合作意識,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點:

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自己發現分數單位。

教學難點:

理解單位1的概念。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導入課題

師:把兩個蘋果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每人分幾個?把一個蘋果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每人分幾個?(能用整數表示嗎?)

小結:在進行測量、分物或計算時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數的結果,這時就產生了一種新的數,叫分數。板書課題:分數的產生及意義。

2、明確目標:

(1)明確分數的產生及意義。

(2)理解分數的意義和單位1的含義。

3、預期效果

出示1/2,關於分數,你們已經知道了哪些知識(分數由幾部分組成,各部分的名稱。)

二、民主導學

任務一:

1、任務呈現

利用手中的學具表示分數1/4

(1)請同學們利用手中的學具折一折,分一分,塗一塗,表示出1/4.

(2)小組的同學互相説一説,1/4表示什麼意思。

2、自主學習

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3、展示交流

(1)把一張圓形紙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這個圓的1/4.

把一張正方形紙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這個正方形的1/4.

把一條線段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這條線段的1/4.

把4個三角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4個三角的1/4.

把8個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8個圓的1/4.

(2)像一張圓形紙、一張正方形紙等都是一個物體(板書:一個物體);4個三角、8個圓等是一些物體(板書:一些物體)。一個物體和一些物體都可以看成一個整體。

(3)一個整體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板書:單位1 )。

分數的產生和意義的優秀教學設計4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操作使學生知道分數是在人們日常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產生的。

2、在正確理解單位“1”的基礎上,理解分數的意義,並能應用分數解決有關的問題。

3、通過操作、分析討論等活動,提高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1、在理解“整體”的基礎上,理解單位“1”的含義。

2、理解分數的意義及分數單位。

三、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1)根據成語説出下面的分數:

一分為二( )百裏挑一( )十拿九穩( )

(2)引導觀看課本上的插圖及視頻,介紹古時候人們在測量時也遇到了不能正好得到整數的問題。

概括總結:在進行測量、分物或計算時,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數的結果,這時常用分數表示。 (3)板書課題:分數的產生和意義

2、完成導學案的內容

3、合作學習

(1)學生展示自己的方法表示分數。

14請大家仔細觀察同學們的這些作品,它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先自己想一想,在和同桌説一説。相同點: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板書:平均分)不同點:分的東西不同,分的東西的總體的數量也不同。他們把什麼平均分成了4份?

總結:一個物體、一些物體等都可以看作一個整體,把這一個整體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的一份就用來表示。這個整體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板書:整體單位“1”)

(2)我們還可以把哪些東西看成單位“1”?

(3)再次研究、。

露出來的一部分是一個整體的,你能畫一畫,並説一説它的整體是怎樣的嗎?

134414143414的意義。(板書:)

(4)學生任意寫一個分數,並和同桌説一説分數表示的意義。概括分數的意義:把單位“ 1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分數。

(5)認識分數單位:

學生先完成做一做再交流,概括分數單位: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數叫分數的單位。

説一説、、這些分數的分數單位,並説一説它們有幾個這345623樣的分數單位。

5、課堂檢測:導學案的【當堂檢測】內容。

6、佈置作業:練習十一1、2、3。

四、板書設計:分數的意義

(一個物體、一些物體)整體------單位“1”

分數的意義:把單位“ 1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分數。

分數單位: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數叫分數單

分數的產生和意義的優秀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分數的產生和其它數學知識一樣是由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實際中產生的。

2.使學生理解分數的意義和單位“1”的含義及分子、分母的含義。

3.培養學生形象思維,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4.使學生受到初步的辨證唯物主義觀念的啟蒙教育。

教學重點與難點:

讓學生理解分數的意義是本節課的重點,講清單位“1”的含義是本節課的難點。

教具準備:

電腦軟件一套。

學具準備:

每人一張正方形紙片、每組一個信封裏面裝有一張圓形、長方形紙片,4個蘋果圖片,6個玩具熊貓圖片。

教學過程:

課前組織教學

今天我們和許多小動物一起去參加小猴的生日聚會高興嗎?你們看小猴準備了許多好吃的、好玩的東西(電腦顯示畫面)請同學們觀察一下都有什麼?它還想測測同學們的智力利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幫它分一分、算一算能做到嗎?(上課)

一、 分數的產生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在進行測量和計算的時候,有時不能得到整數得結果,例如,用一個計量單位“米”測量黑板的長度(屏幕顯示)量了3米後,剩下的一段不夠1米了,還能用整數表示嗎?又如,老師只有一個蘋果要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分得多少個/還能用整數表示嗎?這就需要用新的數,誰知道用什麼數來表示?

板書:分數

對於分數同學們並不陌生,在三年級的時候我們已經初步認識過誰能説幾個分數(指名説老師板書),誰還記得分數各部分的名稱是什麼?

到底什麼樣的數叫分數呢?分子、分母各表示什麼意思呢?這節課我們就來進一步學習分數的意義,板書:的意義

二、 分數的意義

1。把小猴準備的一部分禮物裝在信封裏,倒出來看一看都有什麼?下面小猴要利用這些東西測測同學們的智力,看哪一個小組表現的好?聽要求小組同學研究想辦法表示出每種東西的 。小組研究彙報。

2.根據剛才分的過程,把這些物體歸兩類,為什麼這樣分?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一個物體、一個整體(解釋整體的含義)。

説明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或許多物體組成的整體都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叫做單位“1”

上面我們分的這些物體就可以用一句話表示出來誰能説出來?(把單位“1”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它的 )

3.請同學們看屏幕,仔細觀察回答問題

(1)把一塊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它的( )。

(2)把一張正方形的紙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 ),其餘的3份是它的( )。

(3)把一條線段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 )其餘的是它的( )。

(4)同時顯示以上3幅圖,讓同學們認真觀察它們的分法和表示每一部分的分數有什麼異同?小組討論彙報。

4.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蘋果和熊貓圖片,平均分看有幾種分法,其中的一份用什麼數表示,小組討論彙報,電腦顯示平均分的蘋果和熊貓圖畫,讓學生按照第一幅圖的説法説一説其餘的幾幅圖的意思。

5.電腦同時顯示一塊餅、一張正方形紙、一條線段、四個蘋果、六隻熊貓圖,提問:剛才我們分了這些物體都是把誰看作單位“1”?誰來説一説什麼叫做單位“1”?電腦顯示單位“1”的含義。

6.根據剛才所學的知識小組討論到底什麼樣的數叫做分數呢?引導學生總結分數的意義,電腦顯示分數的意義。

7.根據分數的意義指名説出剛才寫的這些分數表示的意義。

8.教學分子、分母的含義:電腦顯示分數各部分的名稱,指名回答分子、分母各表示什麼?寫幾個分數讓學生説出分子、分母所表示的含義。

9.做一做 電腦顯示。

三、 課堂練習:

1.讓同學們闖三關,電腦顯示三關題。

2.三關闖過了,別忘了還要幫小猴分東西呢,蘋果、熊貓已分過,還有西瓜和蛋糕,看小狗分西瓜(電腦顯示)學生回答。提問:如果小狗把西瓜平均分成8塊,小猴吃了3塊,吃了西瓜的幾分之幾?小兔吃了2塊,吃了幾分之幾?還剩下西瓜的幾分之幾?

分蛋糕,蛋糕上有四朵小花、12 支蠟燭,平均分成4份,每份都能用 來表示,但是這個 所表示的數量一樣多嗎?為什麼?

四、 課堂小結: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

五、 板書設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