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級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

來源:文萃谷 2.59W

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這封信首先表達了“我”和媽媽對加利先生的問候和深深的謝意,接着深情地回憶了“我”的爸爸出征前後的情景,在悲痛中懷着自豪和崇敬,並表示要向爸爸學習,用生命捍衞和平!最後,呼籲國際社會一致行動起來,維護和平,制止戰爭!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級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人教版四年級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

  一、學習目標:

1、認識18個生字,學會1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信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所表達的真摯情感。

4、能聯繫實際談自己學習課文的感受,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

  二、教學重點:

理解信中“我”的呼籲,體會“我”對父親的深切懷念、對和平的無比渴望。

教學難點:認識“世界並不太平,不少地區還瀰漫着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着嬌嫩的‘和平之花’,”樹立維護和平的觀念。

  三、教學時數:

2課時

  四、課前準備:

課件、資料

  五、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略)

學習內容:讀課文,學習生字詞,理解主要內容,領悟信中對爸爸的描寫的內容。

  第二課時

課前播放歌曲《讓世界充滿愛》。

  (一)激情——凸顯“呼聲”。

1、聽寫詞語。

2、同桌互評自改。

3、齊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

4、同學們,雷利的呼聲是——要和平不要戰爭。一個生活在和平環境中的雷利,為什麼會發出如此強烈的呼聲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共同探究的重點內容。

[意圖:通過課前播放的歌曲《讓世界充滿愛》那哀婉的音樂與悲慘的景象呼應,為本節課的學習定下了“基調”,又齊讀課文的最後一個自然段,激起學生的情感,凸顯“呼聲”為下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探究——感悟呼聲。

1、默讀課文,找原因。

默讀課文,邊讀邊想,並動筆畫一畫,找出“雷利為什麼會發出如此強烈的呼聲”的最根本原因,讀讀有關句子,體會體會。

2、小組合作、議原因。

小組互相交流讀書體會。

3、班級交流,悟原因。

問題:雷利發出這樣的呼聲,最根本的原因是什麼?

①學生交流——發表自己的見解,體會語句,

教師點拔、領悟“雷利為什麼會發出這樣的呼聲”的最根本原因是“世界並不太平”。

②出示語句——“世界並不太平,不少地區還瀰漫着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着嬌嫩的‘和平之花’”。(課後思考練習2)

③讀句感悟

(a)理解重點詞語“太平”“嬌嫩的和平之花”、體會句子意思。

(b)聯繫課文內容,互評促進,體會“世界並不太平”。

(c)交流具體事例,體會“世界並不太平”。

(d)觀看錄相圖片,體會“世界並不太平”。

④小結:同學們,大家從“雷利的爸爸為維護和平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收集的有關具體事實和這些觸目驚心的畫面”想到了什麼,請用一句話表達出來。(要和平不要戰爭)。

⑤過渡:“要和平不要戰爭”,這是雷利的呼聲,也是我們的呼聲,更是全世界一切熱愛和平的人們共同的心聲,讓我們拿起課本和小作者一同吶喊,一起呼籲!(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意圖:用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關鍵問題切入,找出最根本原因,突出難點所在,再讓學生與文本對話,從有關事例交流和觀看錄相圖片中以評促學突破難點,使學生樹立維護和平的.觀念。]

  (三)延伸——內化呼聲。

1、聯繫實際,寫行動。

學習課文中的有關語言或句式小練筆。

2、內化情感,道心聲。

學生在班上交流,評價。

3、總結:同學們,我們以實際行動來維護和平,制止戰爭,讓和平永駐人間,為了讓明天的世界真正成為充滿陽光、鮮花和愛的人類家園,讓我們一起呼籲——(要和平不要戰爭),讓和平永駐人間,讓世界充滿愛!同學們把我們的心聲唱出來吧!(音樂響起——《讓世界充滿愛》)下課。

[意圖:通過自己寫行動,交流評價道心聲,意在讀寫結合,積累運用語言讓學生內化情感,進一步樹立維護和平的觀念。]

  板書:

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

要和平不要戰爭

世界並不太平

  [設計説明]

  一、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改,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又指出:“突出語文課程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要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幾個方面進行評價,以全面考察學生的語文素養。”在教學設計中,力圖體現這個理念,始終重視“以讀為本”,突出感悟;重視“三維”目標的評價,突出素養;注意加強詞句訓練,紮實基礎,培養能力。

  二、教材處理。

根據《教師教學用書》中的提示,應圍繞思考·練習2、3題教學,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學生第一課時學習的基礎上,把課後思考·練習2——理解“世界並不太平,不少地區還瀰漫着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着嬌嫩的‘和平之花’”這句話,作為本課時的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多角度與文本對話並通過聯繫實際,小練筆、道心聲等途徑讓學生加深感悟,突破難點。

  三、設計意圖。

1、以“呼聲”為情感線——激情。《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注意情感體驗,注重薰陶感染、潛移默化。《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一課,是一篇情感性很強的課文,在設計中,貫穿“呼聲”於全過程。課伊始,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激起學生情感,呼籲——“要和平不要戰爭”;在感悟語句,突破難點,情感共鳴時,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強化學生情感,呼籲——“要和平不要戰爭”;又在“小練筆,道心聲”內化情感時,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昇華學生情感,呼籲——“要和平不要戰爭”。這樣,讓學生沿着小作者的情感階梯,邁向情感高潮,產生共鳴,受到薰陶,得到啟迪。

2、以“評價”為槓桿力——促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課堂教學評價是我們學校“語文學習能力科學評價”實驗課題的子課題,我們力圖在課堂教學中實驗摸索,努力實施,儘量發揮課堂評價的功能,努力達到以評促學的評價目標。如在聽寫詞語後,讓學生對照屏幕同桌互評自改,促進學生把詞語寫正確,把字寫工整漂亮;在突破難點時,讓學生互評感受,讀中互評,以評促理解,以評促朗讀;在小練筆、道心聲時,又讓學生互評行動,互評語言運用,促進知識與能力,情感態度的進一步內化。

3、以“讀悟”為主渠道——內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因此,在設計中,堅持“以讀為本”,讓學生在讀中悟,悟中讀,通過讀書有所感悟,通過感悟促進內化。如:“默讀課文,找原因”這個教學環節中,讓學生帶着問題默讀課文,邊讀邊想,找出最根本的原因,讀讀有關句子,體會體會。這樣,讓學生有的放矢地讀書,通過讀書、思考、感悟原因所在。又如在理解“世界並不太平,不少地區還瀰漫着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着嬌嫩的‘和平之花’”這個語句時,讓學生與文本對話,感悟這個語句的意思,又聯繫全文讀書內化,突破了難點,從而實現了師生與作者、編者之間的交流和思想感情的溝通,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