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禪師語錄

來源:文萃谷 3.12W

釋一行禪師系越南人,是現代著名的佛教禪宗僧侶、詩人、學者及和平主義者。下面本站小編整理了一行禪師語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行禪師語錄
  一行禪師語錄篇一

生命的富足來自獨處。獨處意味着生活在當下,深入觀察正在發生的事情。假如我們做到了這一點,我們將不會被捲進過去,或者被對未來的思慮所吞沒。

迴歸當下就是與生命相接觸。生命只能從當下發現,因為"過去事已滅","未來尚未到"。佛性、解脱、覺悟、安寧、快樂和幸福只能在當下發現。我們與生命的約會就在當下。我們約會的地點就是在此地。

勝妙獨處法是佛教的一個重要主題。它按佛陀所教導的覺醒的方式來覺照生命存在的本質:放下過去和未來,提起正念,深入觀察和揭示當下所發生的一切事物的真-相

假如我們生活在無明中,假如我們沉迷於過去或未來,假如我們被貪、嗔、痴所左右,我們就不可能真正地過好我們生命的每一分鐘。我們將無法同當下正在發生的事情進行交流,我們同其他人的關係會變得越來越膚淺和貧乏。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空虛、疲勞和無聊,感覺不到真正自我的存在。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我們試圖跟其他人接觸,我們的努力也會徒然。我們愈努力,我們愈失落。當這種情況發生了,我們應當停止試圖跟我們的身外之物進行交流,而應當反求諸己,與自己進行交流,過着"獨處"的生活。我們應當關上通向社會之門,回到我們自身,練習在覺照中呼吸,深入觀察我們身內身外正在發生的事情。我們接受我們觀察到的一切現象,向它們問好,向它們微笑。我們最好做一些簡單的事情,比如專心致志地行禪或坐禪、洗衣服、拖地板、沏茶、清洗澡堂等等。假如我們這樣去做,我們將會恢復我們豐富的精神生活。

假如我們安住於正念,我們就不再貧窮。因為修習安住當下使我們充滿了喜悦、安詳、智慧和慈悲。甚至,當我們遇到了精神貧困者,我們還能夠深入地觀察他,並發現他們的內心隱祕,從而以一種有效的方式來幫助他們。當我們看一部糟糕的電影或小説時,假如我們自己的心靈很貧乏,覺照力很弱,那麼這部電影和小説可能會擾亂我們的身心,使我們變得愈加貧乏。相反,假如我們的覺照力很強,我們將會發現隱藏在這部電影或小説中深層次的東西。我們或許能夠看透這部電影的導演或這部小説的作者的內心世界。用文學批評家或電影批評家的眼光,我們就能夠看出很多人看不到的東西,即便是一部糟糕的電影或書,都可以教會我們這一點。因此我們並不因為讀那種糟糕小説或看那種糟糕電影而變得精神枯竭。只要我們對當下每一個細節保持完整的覺照,我們就能從中獲益。這就是勝妙獨處的方法。

人的習氣,通常提到的有九種:貪愛、嗔恨、驕慢、愚痴、見取見、執着、疑心、嫉妒和自私。其中,最基本的習氣就是無明,即喪失了覺照,其它所有的`習氣都是由此而來。

要放下過去、迴歸當下是不容易的。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擋住我們內心的習氣力量。我們必須學會改變自己的習氣,這樣我們才能夠自如地專注於當下。

過去是非常真實的。它們就是我們內心的習氣,有時它們很平靜,而有的時候,它們會突然醒來,劇烈地活動起來。

習氣永遠與我們在一起,但是它們卻潛藏在意識的底層。我們雖稱它們"幽靈",但是它們卻以非常真切的方式出現於現在。根據唯識宗的説法,"anusaya"就是潛藏在我們每個人阿賴耶識中的種子。修習禪觀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在種子現行時識別它,觀察它,並且改變它。

為了全身心地迴歸當下,放棄所有對未來的妄想。開悟的意思是達到真實的深刻圓滿的覺悟。這種真實存在於當下。為了迴歸當下,面對正在發生的事情,我們必須深入地觀察事物的本質並體驗它的真實存在。當我們這樣做了,我們就體驗到了甚深智慧,它把我們從痛苦和無明中解救出來。

  一行禪師語錄篇二

慎莫念過去,

亦勿願未來,

過去事已滅,

未來複未至。

當下於此時,

如實行諦觀,

行者住於斯,

安穩無障礙。

今日當精進,

勿待明日遲,

死亡不可期,

吾當如何置。

若有如是人,

安住於正念,

晝夜無間斷,

聖者遂稱彼,

了知勝獨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