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做好職業規劃範文集合5篇

來源:文萃谷 9.69K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相信大家都對即將開始的工作很有信心吧!先來制定一份職業規劃吧。什麼樣的職業規劃才是好的職業規劃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做好職業規劃5篇,歡迎大家分享。

有關做好職業規劃範文集合5篇

做好職業規劃 篇1

上海高職高專志願填報時間為7月30日—8月1日。在之前批次錄取中未被錄取的考生和未參加5月份志願填報的考生,以及單報專科的考生,均可參加7月份的志願填報。

上海的高職高專志願填報,由於報考的院校是高職高專,加之志願填報的方式和填報的院校志願數量與第一階段填報有所不同,考生和家長在填報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以下四方面的問題,值得引起注意。

首先,與全國其他省市一樣,在填報第二階段志願時,上海也有一些考生選擇放棄填報。放棄填報志願是每個考生的自由,但是,在選擇放棄時,必須謹慎決策。

通常放棄填報志願的考生,無非有兩種選擇,一是復讀,二是出國留學[微博]。在選擇復讀時,必須結合家庭經濟情況和個人的潛力進行理性分析,一些考生的潛力並不大,加之選擇復讀承受的壓力很大,反而導致復讀之後效果並不好。而此時選擇出國留學,多半比較倉促,並沒有做好長遠的規劃。有一些考生和家長選擇出國留學預科,或一些“2+2”、“3+1”的項目,這相對出國留學來説,更為謹慎一些,但也必須做好長遠的打算,要分析所選擇項目的辦學資質和教育質量。

其次,一些考生和家長在選擇院校時比較隨意。從近年來的情況看,報考第二階段志願時,整個社會的關注度下降,考生和家長獲得的信息也相對較少,一些考生和家長也認為高職高專整體社會地位不高,因此隨意選擇。這顯然對未來的求學和職業發展是很不利的。

填報高職高專志願,和一本志願、二本志願一樣,都應該認真分析學校的辦學定位、特點和辦學條件,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專業。我國今年大學畢業生人數達到699萬,截止到大學畢業生離校,還有約四成的學生沒有找到工作。在這種情況下,考生和家長選擇高職院校,就更應該全面考察一所學校的辦學特色和專業就業情況。

從辦學定位上分析,高職高專主要培養職業技術人才,所以辦學以就業為導向。因此,考生在選擇高職院校時,應關注學校的特色專業,同時做好自己的職業發展規劃。只有將未來的職業理想與高職院校的辦學特色結合起來,才能選擇到合適自己的學校和專業。

再次,不考慮自身的專業興趣,完全按分數定位學校。與一本、二本院校考前填志願不同,高職高專是考後知分知線填志願。這便於考生定位自己的院校志願目標。畢竟,相對於考前預估自己的大學聯考[微博]分數填報志願來説,知道分數並結合高校往年的錄取情況,能進行更準確的定位。

但是,這也可能帶來一個問題,即考生完全按照分數選擇學校,而不考慮自己的興趣。這需要引起考生和家長的高度重視,填報高職院校、專業時,必須結合個體的興趣、職業發展規劃,選擇適合自己的院校、專業。

另外,由於高職高專可填8個平行志願院校,這會讓一些考生、家長在組合志願時也很隨意:一方面,會認為8個志願填報沒有了風險;另一方面,會在考慮前4、5個院校志願後,隨意填報後3、4個志願。

事實上,依照平行志願的填報規則,即便可填8個平行志願院校,照樣有風險,具體包括三方面:一是志願定位不準確的風險;二是“投檔而被退檔”的風險;三是志願之間沒有梯度的風險。填好高職志願,同樣要規避這三方面風險,要定位好A志願,在搭配志願時必須保持合理的梯度,同時,在選擇專業是否服從調劑時,要儘量選擇服從。

總之,在高職高專志願填報過程中,考生和家長也必須認真負責,要全面瞭解高職高專院校的辦學情況,注意高職高專志願填報的一些具體技巧,科學、合理地組合自己的平行志願,從而進入適合自己的院校。

做好職業規劃 篇2

在工作中遇到人際關係不順,工作內容不喜歡,工作停滯不前等問題的時候,職場人士往往會想到跳槽。然而,跳槽後的結果差別卻很大。有些人經過跳槽後,獲得了能力的積累,職位的提升,心理上找到了安全感。而也有不少人感到再次陷入深淵,工作停滯不前,發展遙遙無期,內心感到非常自責和困惑。大多數人在跳槽的時候,都希望能找到一個能夠為之奮鬥終身的職業,但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在跳槽後感到失望、痛苦和無奈呢。職業顧問總結諮詢中的反饋,結合案例的分析,為那些正準備跳槽的人提供建議。

案例:

alice已經有四年工作經歷,她大學是英語專業。四年工作中她在不同性質的外資合資公司工作,跳了三次槽,前後分別做過翻譯、總經理助理、採購跟單、行政人事專員職位。四年的經歷對於職業人士來説應該能獲得專業上的積累,然而,alice卻是陷入困境。在諮詢中,alice告訴我們她每次跳槽時候的感受,她每次的跳槽決定很倉促,因為某件事情處理不開心,或與個別領導合作上不順心,因此會決定離職。而在下一份工作選擇上,alice沒有認真思考過,即使是考慮了也往往關注在薪水待遇方面,缺乏職業規劃。在選擇上她總結基於兩點:一、看自己目前是否具備做好下一份工作的能力;二、對方是否有意向選擇自己。因此,alice的跳槽速度很快,往往在面試兩三家公司之後,就能進入新的崗位。

分析alice的跳槽經歷,主要問題是由於她在每次跳槽之前,只是考慮自己具備什麼,對方是否選擇自己。缺乏職業規劃,沒有了解自己適合什麼,內心需要和期望,自己長期的發展目標。另外,每次跳槽時候過於着急,越是着急越是看不清自己的需要。還有很多人有着與alice一樣的經歷,在跳槽之前考慮過於簡單,因此導致跳槽之後內心的痛苦。

職業顧問建議正準備跳槽的人,不能犯和alice一樣的錯誤,為了讓自己在職業發展道路上更順利,對自己的將來負責,你需要在跳槽之前考慮以下幾方面:

一、明確自己的職業規劃

從alice的案例中能看出她是沒有目的無方向的跳槽,越跳越迷茫。因此,跳槽之前的職業規劃非常重要。職業規劃需要結合對自己的瞭解,如性格特徵,自己的喜好,個人的價值觀和追求,目前具備的能力和資源等,確定適合自己的職業方向。如alice的職業方向是在採購方面,那麼她的跳槽經歷是應該專注在採購物流領域的職位,成為該領域的專業人士,並獲得能力和職位的提升。

二、確定自己在下一個職位中需要獲得什麼

職業發展上出現了種種問題,如目前的職位或單位所提供的資源,人際關係等某些方面不能符合內心的需要,而有了跳槽的想法和願望。在跳槽之前需要分析自己在目前職位上的得與失。如目前職位和單位給自己帶來什麼,哪些是自己喜歡的,自己失去的是什麼,不滿意的是什麼,這些失去的和不滿意如何能在下一次跳槽中得到彌補?不能和alice一樣,因為一些事件,個人的情緒化,草率的做決定。alice回想起自己的幾次選擇,感覺自己當時是一個衝動的小女孩,缺乏成人的穩重和大度。

三、明確適合自己的行業和公司

跳槽時候還應該明確適合自己、自己認可的行業,公司性質、企業文化等。不能為了求生存,盲目的選擇。alice在每次跳槽時候心態很急躁,沒有總結過為什麼自己對以往的公司有種種不滿,如何能在下一個選擇中能夠有所避免。看不清自己缺什麼,要什麼,因此幾次的選擇總是在原地徘徊。麗夫的諮詢案例中也有一些人是因為對公司文化的不認可,導致工作開展上非常痛苦。在跳槽的時候應該思考適合自己、自己認同的行業和企業文化,企業發展前景等方面。簡單來説,一個喜歡忙碌,能夠不斷接受挑戰的人,可以選擇一些壓力大的公司。而內心追求穩定、和諧,能夠顧及家庭的人應該選擇國有等穩定的企業。

跳槽時候,結合自己內心的需求和對外在環境的把握,明確自己的職業規劃,確定自己在下一個職位中需要獲得的,以及適合自己的公司和行業等,以一種平靜的心態來面對各種選擇。在經過對自己的分析和規劃之後,能夠讓自己有效的提升跳槽成功率,使得職業發展生涯能更順利。

做好職業規劃 篇3

選擇專業應先做職業規劃,讀大學一定要有明確的目標,選專業不能“一窩蜂”。如果將來希望留學,或者做研究型人才,選擇基礎學科更合適一些。考生應該對自己有一個職業規劃,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不一樣,選擇的專業就不同。

職業規劃要做好兩個方面

1)瞭解職業行情 參考當地“緊缺人才目錄”

關注市場上緊缺什麼專業的人才;

關注當地人事部門發佈的緊缺人才數據;

瞭解一些高校的新增專業,這些專業往往是近幾年的熱點;

關注各地就業排行;

聽取專業人士的意見。

2)根據自己的興趣 制定職業規劃

根據個人的興趣特點、性格特點來選擇相對適合自己的職業,從而選擇專業。同時也應思考畢業後是否要繼續深造,是否升本?是否考研?是否考博?是否留學?畢業後是否繼續深造也會直接影響到專業的選擇和職業的選擇。

孩子的興趣、愛好是基本不變的,變的只是愛好的內容。可是興趣不只是大家平時説的喜歡學歷史、數學等簡單的學科興趣,而是更深沉、更穩定的興趣,學科興趣只是表現之一。在興趣類型上,我們通常通過心理測評來判斷。目前,研究職業就業的人士把高中生的興趣分為九類,分別是:喜歡使用工具、喜歡感性創造、喜歡錶現自己、喜歡控制和影響別人、喜歡幫助別人、喜歡計劃與細節、喜歡挑戰和冒險、喜歡與人打交道、喜歡鑽研思考。這九個大類是相對穩定的。比如,一個孩子對形狀、顏色的記憶有特殊的興趣和表現,那麼這個孩子學生物可能就比較適合。

所以,家長和學生應該將眼光放遠一點,在大學聯考填報志願的時候如果能結合學生的興趣做好職業規劃則更有利專業的選擇。

職業規劃要從三個方面入手

1、工作環境評估

你目前所處的工作環境是怎樣的呢?先從這個問題開始吧。舉個例子來説,你的工作競爭激烈嗎?如果你是做銷售的,那就沒什麼疑問,答案是肯定的。

也許你的工作需要你有很大的耐心。如果你是個國小老師,耐心就是必備的了。

又或者你是報紙媒體行業的,那麼每天的截稿時間一定是你最大的挑戰。

通常來説,人們對自己有一定程度的瞭解,在選擇事業的時候也會盡量避開那些不適合自己的工作。比如説你暈血,那麼肯定不會成為醫生。或者如果你不喜歡做飛機,那麼顯然飛行員或是空中乘務人員就絕對不會出現在你當初的事業規劃設想中。

然而,還有另外一些方面你可能會考慮不到。而且,你可能根本沒有意識到某份工作會有個很特殊的方面讓你無法忍受。

2、從私人角度看一看

如果你的家人不幸罹患惡疾,那麼顯然在這個時候就不要在工作中承擔新的任務。類似的情況還有,比如你剛剛離婚了,經濟上有些困難,那麼那些靠業績賺取提成的工作顯然就不如有固定工資的來得好。

即使並沒有什麼私事在影響你的工作,你也會發現總有那麼一段時間,你不希望在生活中擔負太大的工作壓力。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可能很喜歡做需要長期出差的工作,而一旦你到了四十歲,出差就成了巨大的壓力。

3、評估之後

一旦你弄清楚這份工作所需要的和你自己的生活所需要的事情,那麼你就知道自己究竟能否面對即將到來的挑戰了。如果不能,也不要太沮喪。幾乎每個人都偶爾會處於這樣的狀態。如果你的生活、工作環境都給你很大的壓迫感,那麼,是時候收回腳步了。

同事,如果發現目前從事的工作並不適合自己,你最好能考慮換個工作環境了。未婚女性在這一點上常常要比已婚的女性朋友有優勢,因為她們一旦決定換工作,並不需要同伴侶商量。當然,她們也有處於劣勢的地方,那就是不得不一個人肩負工作和生活的全部重擔,同時也會產生孤獨的感覺。

如果你仍然覺得自己站在事業和生活的邊緣,無法找到滿足感,那麼也許你應該尋求一些更為專業的幫助,比如職場諮詢師,或者參加一些壓力管理的培訓課等等。

職業規劃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説都很重要,確切的説,應該是我們在沒有進入職場的時候就應該對自己的未來事業有個大概的規劃,這樣能讓我們有效的避免在職場中茫然的找不到目標。

做好職業規劃 篇4

關於職業規劃,觀點五花八門,指導書籍琳琅滿目。其實,當面對的選擇多了,反而不知道那種最適合自己。所以,在從業的過程中,如何做好職業規劃,最為需要的是要了解自己需要什麼,從哪裏開始,掌握好與自己息息相關的7個關鍵點就可以了。

1、從專業選擇開始

這一階段是一個人完成基礎的高中或國中學習,準備進入大學或職業學校,選擇某一特定專業學習,為今後做職業準備的階段,因而這一階段也可稱為職業準備階段。這是個人職業生涯的起步階段,是決定能否贏在起點的重要階段,是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雖然一個人最初選擇的專業並不代表他未來的職業,但在經過職業生涯規劃基礎上的有針對的選擇,會為人一生的事業奠定基礎,如果你未來的職業和所學專業一致的話,那麼你的職業將更加穩定和有發展前途,其職業生涯將更精彩。所以處在初高中階段的學生,就必須開始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其核心就是根據自己的現狀,確定是沿着提高職業技能的方向發展還是上大學。對個人而言,既符合自己的能力特點、為自己興趣所在,又是社會所需要的專業方向是較為理想的選擇。在選擇的過程中,應弄清楚下列問題。

2、想幹什麼?未來希望幹什麼?

西方有一句諺語説: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到哪兒去,那通常你哪兒也去不了。同樣,一個不知道自己想幹什麼的人通常什麼也幹不好。所以,確立一個具體的職業目標和專業方向,清楚地知道自己未來想幹什麼是選擇專業的前提條件。做到這一點的關鍵就是認清自己,找到自己的興奮點和興趣所在。俗話説興趣是人最初的動力,是最好的老師,是成功之母,從事一項感興趣的工作本身就能給人以滿足感,職業生涯也會從此變得妙趣橫生。一代球王貝利以視足球為生命的執着成為世界矚目的球星;對經商有着強烈興趣的北大方正公司集團總裁張玉峯的創業史也説明,濃厚的職業興趣是一個人事業騰飛的引擎,而對興趣的無悔追求是事業成功的巨大推動力。對於處在職業準備階段的初高中畢業生來説,雖然其興趣會隨着年齡增長逐漸清晰,但興趣不穩定的因素還是存在的,所以處在這一階段的中學生要在父母、老師甚至心理專家的幫助下,找出自己的真正興趣所在,據此選擇專業方向。

3、幹什麼?適合幹什麼?

僅憑興趣選擇是不全面的,感興趣的事情並不代表其有能力去做,宇航員楊利偉,導演張藝謀,央視名主持白巖鬆、水均益,球星姚明等人所從事的職業可以説是眾多年輕人的興趣和夢想,但從事這些職業所必備的個性能力特徵決定了不是隻有興趣就能幹好的。因此,清楚自己能幹什麼、適合幹什麼是選擇專業的必備條件。因為不同能力優勢的人適合學習的專業和未來從事的職業是有所區別的,如空間能力強的人適合於從事機械製造、工程設計、建築等理工科的專業和藝術方面的專業,以及與這些專業相對應的職業;言語能力強的人適合於學習語言文學、文字編輯、翻譯、文藝創作等專業和從事相應的職業,愛因斯坦因思考方式偏向直覺,就沒有選擇數學而是選擇了更需要直覺的理論物理作為事業的主攻方向;湖南衞視著名節目主持人李湘,幼時曾因嘴巴過快,説話太多而被當成主要的缺點受到家長的批評,但恰恰是這一特點加之不懈的追求,使她成為優秀的娛樂節目主持人。在這方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優勢和個性特徵,有自己的長項、弱項,只有在充分認識自己的前提下,才能恰當地選擇好適合自己的學業和專業方向。

4、社會需求什麼?

在明確自己想幹、能幹的專業領域和事業方向的同時,還應兼顧考慮社會的需求和未來發展前景等外在因素這是專業選擇是否成功的基本保證。如果所選擇的專業自己既感興趣又符合能力要求,但社會沒有需求或需求極少,未來就業機會渺茫,這樣的職業生涯規劃其起步就是失敗的。由於社會人才需求、勞動力市場變化發展的不確定性,衡量社會需求以及發展前景不是簡單的事情,因而在選擇專業時,應綜合權衡、統籌考慮,正確分析處理好專業冷與熱、目前就業市場需求大與小、名校不適合專業與非名校適合專業等矛盾,力爭做到在擇己所愛、擇己所長的.同時擇社會所需,理智地走好職業生涯規劃的第一步。

5、職業選擇三點論

這一階段是一個人完成大學或職業學校專業的學習,準備選擇職業的階段,因而這一階段也可稱為職業選擇期。這一階段的主要特徵,是從學校走上工作崗位,它是人生事業發展的起點。如何起步,直接關係到今後的成敗。俗話説:“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後半句指的就是職業定位。只有弄清楚了市場需要什麼,自己想幹什麼,自己能幹什麼等等這些問題,才能定位自己的職業方向,從而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好高騖遠,只會是一事無成;妄自菲薄,終將悔恨終身。這一階段生涯規劃的核心內容就是在充分做好自我評價和內外環境分析的基礎上,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與自己興趣、能力匹配,與所學專業領域方向一致、符合自己職業發展方向的理想職業。

6、重新審視

重新審視、評估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制定一份階段性的職業發展目標。由於年齡、資歷以及社會發展變化等原因,最初選擇專業時制定的職業目標可能會有比較吻合或比較抽象甚至有所偏差等多樣結果,經過幾年專業學習,對自己進行再一次的職業定位,設立階段性的職業發展目標是必要的。

三大砝碼:正確處理好理想職業與現實需求,以及個人職業目標與高薪高福利職業之間的矛盾,以利於鍛鍊自己,充分發揮自身的潛能,有利於個人職業發展為宗旨選擇最初的職業。一般而言,最初在成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基礎上經過慎重、理智選擇的專業,與幾年後重新審視、評估的職業目標,其可選擇的職業方向應該是基本一致或差距不大的,因而,初涉職場,應選擇能與自己職業方向一致,有利於實現自己近期或長遠職業目標的工作。如果一個人所從事的職業與自己的職業方向不符,那麼他的整體工作效率將會大大降低。那種單純以追求更高的職務和更多的薪水為目的的選擇,只能是短期的目標,短期的目標很容易產生短期的行為,最終導致失敗。因此要相信從事自己相對能力最強、興趣最大,同時社會也需要的職業是最能使自己成長、進步的職業,也是最容易使自己獲得成功的事業。

7、小事情,大目標

善於從小事、從最具體的職業崗位做起,只要這種小事、具體事與自己的最終職業目標一致,有利於個人職業目標的實現,都可以選擇確定為自己的最初職業崗位。一件大事是由一千件小事組成的。就具體而言,任何人做事都沒有大事和小事之分,其所以最後的結果完全不同,是因為做大事的人所做的每一件小事和所定的目標都密切相關,一千件小事的完成便意味着目標的達成;而成就不了大事的人所做的一千件小事之間是沒有關聯的、無序的,最後即使做完了幾千件小事,也一事(大事)無成。人的職業生涯規劃就是這樣一件可以由若干件小事(行為)所組成的大事,立足於小事,才能成就大事。同樣是管理專業畢業的兩個人,一個選擇高薪水的機關白領職業,另一個選擇靠銷售提成作薪水的銷售業務員職業,在普通人看來,白領的工作比業務員的要好,但從個人職業生涯發展的角度來看,結果就不那麼簡單了。如果個性能力特徵適合一般的機關白領職業而個人職業發展目標也是追求穩定和舒適,選擇機關白領的職業是理想的;但對於追求富有挑戰性工作,興趣和職業志向是做企業的高層管理者的人來説,工作之初就選擇坐機關,只會失去大好的鍛鍊機會,而選擇做市場銷售,從最基礎的小事也是最艱難的事情做起,雖然暫時難一點,但從長遠看,既可以鍛鍊能力又能積累寶貴的經驗,應該説是為邁向高層奠定基礎的必要過程,是實現長遠職業目標的最好開端。

做好職業規劃 篇5

形勢總離不開“嚴峻”,描述過程的滿紙都是“淒涼”。這景象已經持續了十多年,如今已沒有什麼值得好奇、感歎或者恐懼的了。既然“嚴峻”和“淒涼”已成常態,坦然地接受和麪對它吧,不用再想“就業形勢怎麼樣”之類的問題了。

今年的就業形勢很正常,明年的就業形勢也很正常,後年的就業形勢依舊很正常,正常的“難”!

對個人而言,真正的就業難是機會少、過程複雜和競爭激烈,忍受過程才能得嘗勝果。

宏觀就業機會嚴重不足,全國的畢業生一定會有部分人失業。從歷年數據來看,失業的比例約在30%。而這30%並非在所有高校中平均分配,重點大學、經濟發達地區的大學以及歷史悠久的專業學校的畢業生就業會好很多,這些學校的畢業生未就業率通常只有5%,換言之有大量其他高校的畢業生失業率高於30%。試想一個班超過三分之一的人找不到工作是什麼狀態?

找工作就是一個搶凳子游戲,肯定有一些人沒有凳子,而且沒有凳子的人還不在少數。你想做有凳子的人還是沒凳子的人?你下了多大決心或者壓力一定要搶到凳子?是否有雄心壯志不僅要搶到凳子,還要坐沙發?決心是成功的基礎!

就業的另一種難是應聘難度越來越大。應聘簡單看起來似乎不外乎簡歷、筆試、面試,但當中任何一個環節都可以玩出不少花樣。比方説網申,常規只需要填寫個人資料、經歷,回答一些開放式的問題,但複雜的則除了以上內容還會放智商測試、情商測試、數學推理或者心理測試,任何一個意外狀況都可能壞了你的好事。現在不僅招聘的方式複雜,而且招聘的流程、時間也越來越長,好點的公司面試至少三輪,週期可能延續兩個月。所以求職應聘越來越像馬拉松比賽,拼的不是爆發力而是耐力。

好工作競爭激烈,使得求職者的感受更糟糕。不管企業還是事業機關招聘,一個崗位隨隨便便就能收到成百上千的應聘資料。求職之路一定是失敗多於成功,十次八次面試如果能有一次成功,已經算很高的勝率了。都説失敗是成功之母,為了求職成功,顯然得認不少乾媽,經歷九九八十一難還活着的終將修成正果。

機會不足、過程複雜、競爭激烈——這就是所謂的就業難!

恐懼和無知都是找工作的大敵,比嚴峻的形勢更可怕。20xx年,某大學畢業生寫了十萬字求職日記,因求職不順自殺了,該新聞曾經轟動一時。新聞裏説該同學進入大學就開始擔心找不到工作,導致後來得了抑鬱症。

——對此,我想説的是:我小時候生活在農村,那時候山清水秀天很藍,天空中經常有老鷹飛過。老鷹出現過後村子裏就會有些雞再也站不起來,老人家説是被嚇破膽了。同學們,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千萬不要做那被嚇破了膽的小雞!

怎樣把自己“賣”出更高的身價?

如果把畢業後的狀態分為“失業、勉強有工作、普通工作和理想工作”四種,相信大多數正常人都希望自己是擁有“理想工作”的那個,那麼訣竅就是:至少提前一年開始準備找工作!

有些求職經驗帖也許會寫求職者從零基礎開始,忙亂投簡歷,應聘兩個月也找到了看起來令人不錯的工作——這種事的確會發生,但道理就像中大獎,全國幾乎每天都有人中獎,但理性的人也不能把“中大獎”作為謀生的手段。

更保險的方法是按照找工作的規律認真準備,努力行動。有兩句古話特別適合用在求職上,一句是“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另一句是“凡事為之則難者亦易,不為則易者亦難”。從考慮職業目標開始,儲備應聘的軟件和硬件、拓展人際網絡、寫簡歷、找實習、開始正式應聘……直到最終選定工作,認真最好每一步,一年後再回過頭看,你會覺得付出都是值得的。

案例:有位大三的同學對將來找工作比較擔憂,所以週末去了人才市場應聘,嘗試找工作的滋味。結果出乎他的意料,投了十幾份簡歷就得到了三個面試機會,還有一家企業邀請他去實習。他頓時自信滿滿,對未來也充滿了期待。

分析:看來找工作並沒有想象中難。我問這位同學,人才市場上給他機會的那些單位,會去工作嗎?他説自己並不想去,因為都是小公司和低層崗位。可見還是那句老話:找一份工作不難,難的是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

通常你樂於接受的工作的要求都會比自己當下的條件高一些。有的人只想找一份普普通通的工作,有的人想進入最頂級的公司,這兩者的難度表面上看不能相提並論,但找普通工作並不比進入頂級公司更容易。

普通工作對於很牛的畢業生來説可能一蹴而就,但很牛的畢業生並不想找普通的工作;菜鳥畢業生找普通的工作,很牛的畢業生找頂級的工作,兩者難度其實差不多。

你追逐的目標永遠都是實現起來有難度的,請做好充分準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