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業文化中的五大劣根

來源:文萃谷 1.92W

在中國家族企業的軀體內,存在着一種天生的“死亡與破產基因”,這種基因潛藏在企業肌膚內,“死亡與破產基因”的內部潛藏着一種文化的缺失。從創辦企業的第一天開始,家族企業家自身的文化形態、價值觀念、思維模式和精神境界就已經註定了企業的失敗,之後家族企業的發展不過是將這一切延續罷了。

家族企業文化中的五大劣根

中國傳統文化要求“禮冶”,認為只要教化人們安於自己的社會角色,就可天下大治。古時有這麼一個故事,一個父親偷羊,兒子到官府告發,孔子知道之後大罵兒子不仁不義,孔子説,“父為子隱,子為父隱”。即兒子犯了法,父親要為兒子隱瞞,父親犯了法,兒子要為父親隱瞞。這與現代國家的法律原則完全背道而馳。中國傳統文化強調人與人的彼此關係,認為五倫(君臣、父子、夫妻、長幼、朋友)是人最基本的價值觀念,人的一切行為必須圍繞着五倫而動。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於是,在家族企業中,大部分家族企業家其實一直是在以一種治家或治國的心態、方法來治理企業。以治家模式管企業的自然就成了“家天下企業”,企業領導是家長,其他人都是家人或僕從。以治國方法管企業的自然就成了“王天下企業”,企業領導是君王,其他人都是朝臣或百姓。我們經常笑話康有為當年死心塌地地堅持君主政體,但其實我們許多人到了今天仍然是康有為的徒弟。

中國傳統主體社會文化給每一個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烙上了無法抹去的痕跡,也給家族企業都帶來了深刻影響,造成了整整大多數家族企業家在基本價值觀念、基本道德觀念、基本思維方式和基本行為模式的嚴重缺失;造成大多數家族企業家在社會責任感、信譽度、對人才的態度、企業制度化建設等一系列基本問題上的`偏差,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民企研究中心民企治理專家曾水良認為,追根溯源為中國傳統文化五大劣根:

價值觀、信仰缺位:中國家族企業缺少精神層面的內涵,而首先缺乏的就是那種基督徒對上帝的虔誠以及對傳統新教原則的篤信,這其中包括平等、博愛、尊重人性、尊重生命、追求人權和人文關懷。家族企業普遍存在一種與現代文明相牴觸的價值觀念,存在一種與民主、人權、人文關懷、尊重個性和理想主義相悖的文化意識。中國家族企業缺少一種文化底藴、缺少一種高層次的精神價值、缺少一種脱離草根意識的精神境界。而正因為這一點,才導致中國家族企業的“曇花現象”,使得家族企業不斷在商海中被淘汰出局。

缺乏“絕對精神”黑格爾説:“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存在着一種絕對精神。”這個絕對精神就像一粒種子一樣,其中已經包括了樹木的全部屬性。“絕對精神”是世界萬物內在的最基本屬性原則,是固定的、有規律性的,人類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是這個“絕對精神”派生和展開出來的。事實上,企業管理也有着其“絕對精神”和基本屬性原則,那就是:1.良好的企業文化形態;2.科學的組織管理體系;3.優良的人力資源;4.規則化、標準化、程序化的工作模式。

而當代中國大部分家族企業的管理模式都距離這個“基本屬性原則”相去甚遠。家族企業無論是管理模式、管理理念、企業文化和日常業務運作,都落後外資企業100年以上。很多家族企業甚至連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歐美企業的管理水平都達不到

輕理性、重冥想:中國傳統文化重感情,輕理性、重冥想,輕現實,使得家族企業家在決策中少有理性分析和長期反覆論證的態度,更多的是一種激情決策、一種感性化決策,一種詩人式決策,在一種強烈衝動和英雄欲的促使下強行推動一項又一項缺乏科學依據和理性分析的行動計劃。

事實上,中國人的浮躁病從兩千年前就已經開始了,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絕非是二十一世紀的特有產物。中國傳統的儒家文化重感情、輕理性、重冥想輕實操,重理想輕實踐,這使得中國人的性格中缺少理性、務實和求真的精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