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國小生的良好習慣

來源:文萃谷 3.84K

(一)要求合理.不同時期重點不一樣;一段時間內只能培養一、兩個習慣。 比如我們給國小的建議是孩子剛入學的一個月要培養孩子“學習用品準備齊全”的習慣,等到第二個月了,在鞏固這個習慣的基礎上對國小生提出“今日事,今日畢”的習慣。在培養習慣時,一個習慣一個習慣的培養,在一個習慣基本形成的基礎上在提出新的習慣要求。我們在總結習慣形成的時間上發現,培養習慣關鍵是第一個月。如果能第一個月堅持下來,基本上就可以了。如果孩子能一學期培養好三個,那麼一年下來就是六個,這個成就就不小了。

如何培養國小生的良好習慣

(二)明理激情.用教育者自己的體驗或名人的故事講點養成好習慣的道理,激發兒童努力養成好習慣的熱情;對年齡小的兒童可以少講點,對年齡大的兒童可以多講點。家長還可以讓孩子收集一些養成好習慣的格言,貼在孩子房間的明顯處,時刻提醒孩子。過去我們的教育迷信講道理,所以我們的孩子現在知道的道理並不少,你説的時候他都不愛聽了。所以道理要講一點,但不要講得太多。

(三)榜樣示範.兒童的行為是從模仿開始的,家長、教師應該以身作則,要求兒童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我舉一個例子:有一次,我教一年級的國小生學習字詞,當學習到“中”這個字的時候,我要求同學給我用“中”字組成一個詞,有的同學説“中國”、“中間”、“中華”,我都説好,有一個小朋友也用“中”字組成了一個詞組:紅中,我就問,“紅中”是什麼呀,他説“紅中”就是麻將牌啊,這你都不知道啊。我説你怎麼這麼熟悉啊?他説,我媽我爸特愛打麻將,天天打到半夜。我説這影響你學習嗎?他説當然影響我學習了,後來我學不進去的時候我就在旁邊看,現在他們“三缺一”的時候,我還能補缺。大家想想,這樣的父母還能培養出愛學習的孩子嘛?另外同齡夥伴的榜樣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長也要注意讓孩子向同齡人中優秀典型的夥伴學習。

(四)激勵強化.心理學中有一個學派,行為主義學派,這個學派認為一個人的行為只有得到不斷的強化,這種行為再出現的可能性才會增多。這種強化就是正強化。如果一種行為得到的強化使這種行為發生的可能性降低,這種強化就是負強化。

幾種強化國小生行為習慣的方法

(一)代幣券法. 比如説,我們的孩子在學校表現好了,老師可以在班級公告榜中獎勵給這個孩子一個紙做的小紅花,這樣就會激發這個小朋友繼續表現出好的行為。這就是“代幣券法”。家長也可以使用這個方法,如果孩子連續表現很好,就可以規定,孩子在得到幾個小紅花就可以滿足孩子一個願望。家長要對滿足孩子的這個願望要事先規定,要合理,要能激發孩子想要的動機。這個方法對小一、二年級的學生比較合適。

(二)影響力黃金錶. 自己製作一個簡單的日曆表,日期就是一個月,讓孩子把想在這個月養成的習慣寫上去,然後讓孩子自己每天在日期下面對自己進行

評價,如果當天做到了,就劃對號,如果沒有做到,就劃錯號。然後讓孩子月底寫一下當月的體驗和感想。

(三)親子契約. 爸爸和媽媽可以給孩子提出幾點要求,孩子也可以給爸爸媽媽提出幾點要求,如果做到了,有什麼獎勵,如果沒有做到,有什麼樣的懲罰。這些都寫下來,雙方確認、簽字,孩子和父母按要求相互監督。

(四)行為訓練.家長要指導兒童怎樣做,訓練方法要多樣、活潑。對孩子的習慣培養要有個“教-扶-放”的過程。

(五)注重體驗.抓住兒童自身的典型事例,幫助孩子體驗“好習慣讓自己嚐到甜頭,壞習慣使自己吃到苦頭”;習慣的養成就是建立一條“由被動到主動再到自動”的制度。主體體驗是良好行為習慣“由被動到主動再到自動”的關鍵因素。

(六)防微杜漸. 敏鋭地發現兒童不良行為的苗頭,及時教育,及時矯正,不讓不良行為發展成不良習慣。家長尤其要注意孩子的第一次,如第一次説謊、第一次罵人、第一次不做作業家長髮現問題及時糾正,如果家長在孩子第一次發生錯誤時不能及時發現糾正,以後等孩子已經形成固定習慣了再改正難度可就大了。

(七)堅持不懈. 養成習慣的過程中,兒童的行為常有反覆,家長要“抓反覆,反覆抓”,只要堅持不懈,就會成功。

(八)家校配合.家校一致,形成合力,才有實效。在培養兒童良好習慣上,家庭教育的作用大於學校教育的作用,學校要負起指導家庭教育的責任。總而言之,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形成並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學生長期努力,需要老師不斷地督促引導,需要家長細心教育.

如何培養國小生的良好習慣 [篇2]

(一)要求合理

不同時期重點不一樣;一段時間內只能培養一、兩個習慣。

《如何培養國小生的良好習慣》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