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範學校職高部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

來源:文萃谷 5.92K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條不紊地開展,通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是綜合考量事情或問題相關的因素後所制定的書面計劃。方案應該怎麼制定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示範學校職高部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示範學校職高部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

一、理論依據:

1、就課堂而言,生本教育是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區別於為教師好教而設計的師本教育。

2、就理念而言,生本教育是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的教育。

3、就原理而言,生本教育是以生命為本的教育。

4、就操作而言,生本教育是以學為本的教育。

5、總而言之,生本教育就是以生為本的教育。

二、生本教育具體操作

1.方法:先做後學,先學後教,少教多學,以學定教,直至不教而教。先學,就是教師佈置,學生自學,小組交流,班級研討。以學定教,就是人第一,狀態第一。由少到多,由慢到快。

2、做好先學的佈置(前置作業):低入,多做,深思,高出。

低入:簡單,根本,開放。抓住“簡單、根本”形成開放空間,容納學生的最廣泛的活動,是整個生本教學的關鍵。

3、尋找簡單和根本:抓住核心,核心指的是核心內容、核心環節、核心思想、核心技術以及內容、環節、技術、思想的核心-----感悟。

4、課堂學習模式:分組交流。

小組交流不是一個形式,而是學習的一種方法和一個過程。小組交流要落實,並提出要求:把小組最精彩的內容和全班交流。

分組方案、操作流程及相關要求如下:

(1)小組按某種方式成立後,迅速推舉小組召集人、記錄人和彙報人。

(剛開始由老師分配小組。上述各角色可以是一個人,鼓勵選不同的人)

(2)圍繞問題與文本對話,進行探究;與同學對話,表達觀點和意見;與老師對話,將老師當書本、當網絡,查詢、索取自己需要的資料。不要求當堂展示的課例可以在課外完成相關工作。

(鼓勵動筆書寫備忘)

(3)發言時,組員不得否定、嘲笑、打擊任何人的意見,要將所有意見記錄。

(鼓勵有序和讚揚)

(4)討論所有意見,精選、歸納,形成小組最後結論。若有個別同學與小組最終無法達到一致,亦應將其堅持的意見提交。

(鼓勵使用大括號,使其條目化)

(5)彙報學習成果,解決問題或將問題引向深入。

(鼓勵以圖片、紙張、板書或其他形式展示,鼓勵發現新的問題,鼓勵感謝對本組貢獻較大者)

(6)聽取其他小組彙報。

(對同一問題若有不同的研究小組,鼓勵小組聽完後迅速形成評價意見)

(7)將所有資料保存歸檔,上交科代表,整理後交老師。

(鼓勵規範化,寫清時間、人員、分工等要素)

5、教後反思:最大限度地相信學生了嗎?還有什麼可以再放給學生嗎?有什麼方法使學生做得更好嗎?(吾日三省吾身)

再看學生在這節課的收穫。我想,這一條標準應該能夠得到大家的認同。

學生的收穫包括:

(1)知識點,包括概念、法則、公式、定理、公理等。

(2)基本技能。

(3)藴含其中的數學思想方法。

(4)思維訓練。數學是思維的體操。

(5)解題經驗。新課標中把學生的“解題經驗”劃歸為基礎知識。

(6)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可以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6、老師的作用:幫助學生學,而不是自己教,是形式上的、管理上的主導;而不是實質上的,教育微觀過程中的主導。“教師的最高境界,是“不見自我”。

7、一種好辦法:有困難,找學生。

三、生本的評價方式

師本教育的評價中督促功能尤為明顯,即把學生的學習情況向本人、家長和學校公佈,產生壓力起到督促作用,而生本教育認為人的思維、人的發展,是不能通過這種短期指標來衡量的,因此,短期內的學習採用評研課的方式作評價,長期的學習通過終端考試--大學聯考、會考來評價。

生本評研課:以學養學,以學養考

郭教授提出,生本教育不是不要考試,而是在平時的考查中,去掉考試的控制性,保持考試的檢查和練習的功能,以良好的素質來迎接社會的檢查和評價,解決現行教育中素質教育和考試之間的矛盾。評研就是讓學生用研究的態度對待考試,把考試作為對知識的再次學習和研究的過程。

具體操作方法是:某一個知識單元學完之後,由生本教育課題組的老師先出一套試題讓學生做,然後在小組內學生互相對答案,進行研討,經歷“小組交流、全班交流、教師點撥”之後,學生自己編題考小組其他成員。學生一般根據自己對知識的.理解、錯題情況編制題目,希望把同學考倒。學生編考題的過程,也是知識學習的過程,他一定自己會做了,才能去考其他同學。最後,教師根據學生編的考題再編一張試卷讓學生做。由此可見,生本教學把考試作為對知識的再次學習和研究。

“綜合評研”是以“尊重學生主體,突破常規頻考重圍,取代以外力為主體”的評價形式。根據生本研究的特點,擬定並實施綜合評研的測評方式,其具體做法是:一是一週一小評,一月一大評,學生根據自身的綜合表現進行自評、小組互評、班級評比;二是一改傳統的考試方法,根據課程標準所規定的評價內容(含口試、筆試等),讓學生自評、自查,由四人小組討論、互評、互研,然後,由小組集體討論,出一份試卷,與全班同學交流分享。之後,任選一份試卷測試,小組評閲後交由老師批閲。通過這種互動式“兩評、兩研”的綜合測評,自始至終體現學生的自主性、合作性、交互性、創造性、包容性,全體學生全方位地參與全教學與評價過程,教師起點撥與調控作用。

四、幾點思考

1、“生本教育”不僅僅只是一種理念,也不僅僅只是一種方法。簡單尋求方法的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首先是觀念的改變。觀念不改變,就沒有教育的改變。改革教育教學,首先從老師改起。而不是從學生改起。這既給我們提供了廣闊的探索空間,也給我們推進“生本教育”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2、生本教育改革的理想是讓學生合作交流、快樂學習,培養良好的綜合素質,在終端考試取得好成績。學校辦學對社會的承諾在短時期內也只能通過學生的終端考試成績體現學校辦學水平的高低。所以生本教育的理想仍是結合現實的理想。

3、全面依靠學生,學生是教育對象,更是教育資源。“有困難,找學生”,學生的力量是無窮的,是取之不盡的教育資源。

4、解放思想。變“教學”為“助學”、變“聽懂了”為“學會了”,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服務者。

“教師的最高境界,是‘不見自我’。他應該是一隻最合腳的鞋子。”郭思樂教授説,“他的核心任務,不是自己‘教’,而是組織學生‘學’、服務學生‘學’。他要為學生創造生機勃勃的、令學生‘忘我’的課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