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改革總結範本

來源:文萃谷 1.05W

在積極貫徹執行《國小新課堂教學改革推進方案》的基礎上立足於課改精神、立足於教育教學研究中各學科的新課堂教學基本要求,不斷充實和完善方案,着力提高課堂教學行為的有效性,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在實踐中求得進步,課堂教學改革總結。我校借鑑江蘇洋思、山東杜郎口等地的經驗,在課堂教學改革中,我校採取了揚長避短、學為我用、創新理念、穩步推進的課堂改革策略,圍繞課堂教學這個主陣地,積極推進和實施課程改革,現就我校課堂教學改革推進工作小結如下。

課堂教學改革總結範本

主要工作:

加強學習,更新觀念,以人為本。

新課程改革要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更新觀念,更新教法。一切行為的變革,基於理念的與時俱進。學校先後組織教師參加了區教研室的教材培訓、觀摩課的活動,並以集體學習、分組學習、個人自學等形式,認真學習了《國小新課堂教學改革推進方案》、《新課堂教學基本要求》,充分學習、認識其中具體要求,結合自身教學實際,反思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行為,找不足,書面制定出自我發展目標與措施,並付諸實踐,切實解決影響課堂教學效益提高的主要問題。我們文科組課堂改革教學遵循三個宗旨:一是打破傳統教學束縛學生思維發展的舊模式;二是遵循以人為本的觀念,給學生髮展提供最大的空間;三是能根據教材提供的基本知識內容,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素養和實踐能力作為教學的重點。通過學習、培訓,使教師更新了觀念,提高了認識,明確了"教"是為了不"教",樹立了教師的"教"為學生的"學"服務的意識。

(二)、立足實際,規範管理,深化改革。

1、分析現狀,強化管理。

學校目前的現狀是由於教師師資力量及年齡差距導致他們對新理念理解不夠,新方法、現代手段運用少,思想不夠開放。同時課堂教學還存在不少與新課堂教學要求相違背的現象:有"照本宣科"的現象,也有教師講課用的時間多,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的空間少,練習少,無層次性。教師不注重自身角色的轉換,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課堂缺乏生氣。教學評價單一等等。面對這些,我們文科組加強對各學科課堂教學的診斷,對各學科教師基本教學能力及素養調研,會診,並結合質量監控情況進行學情分析,幫助查問題,找原因,制定出各學科的改進策略計劃。同時,制定出《國小課堂教學基本要求》和《學科新課堂教學要求》,幫助教師在"實"字上下功夫,在小字上做文章。從小問題入手,深入研究,不斷探索、總結,改進自身教學行為,工作總結《課堂教學改革總結》。

2、立足實際、深化改革.。

在深化改革的今天,據上級有關精神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在課堂教學中,緊緊圍繞新課堂教學的要求,作了如下幾方面工作:

精講多練

本學期我們文科組基本改變了以往"以講代學""以講代練"的現象,"講"為"學"服務的意識有所提高。為了完成這個目標,我們首先把精力放在備課上,根據學生年齡特點,課程標準對本學段本學科的要求,確定出貼近生活,符合學生實際的實用性目標。然後圍繞教學目標,認真分析本節課要講授的內容,找出重點,精心確定教師要"講"的內容。第三根據內容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精心制訂"講"的策略,儘量或逐漸把"講"的時間壓縮在二十分鐘內。

優化練習

我們結合洋思經驗及杜郎口中學模式,改革了課堂上的"精英"教學設計,努力從最後一名學生抓起,用愛心對待每一位學生。預習內容、學案及練習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對本節課理解程度的掌握,影響到本節課目標的達成率。所以我們圍繞這個"課題"先讓教師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認識,然後教師之間互相研究、探討,寫出心得。最後,由各年級主備人負責將討論結果進行彙總,得出各學科不同課型分層設計練習的模式,並根據各學科模式進行嘗試,教師圍繞本節內容,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設計,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分別設計基礎性練習、提升性練習、能力性練習,分層達標。

生命課堂

開學初,我們分學科、分年級對學生、學情進行了分析,出台了《學生課堂學習行為要求》,分學科制定出了教學計劃,不同層次學生髮展目標與培養措施等。結合改革內容,自己課堂教學方法,學生學習興趣,我校教師進行大膽的嘗試。如語文課堂上努力嘗試"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模式,堅持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參與學習,主動學習的自覺性,採用多種方法積極為學生創設濃厚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為了進一步強化課堂學習氛圍,教師們精心設計不同類型的練習、課堂測試等,讓學生感到"課堂像考試一樣緊張"。通過測試,既可以瞭解、掌握學生對本節內容的掌握情況,又可以使學生改變課堂拖拉懶散的現象,同時還可以優化我們的課堂教學,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機。

多維評價

(1)評價方法多元化。本學期我校對學生的期末綜合評價不僅可以以教師評價為主,以學生評價為主,以家長評價為主,還可以師生共評、生生共評,學生自評、互評,能使學生正確的認識自我,對待他人,充分發揮學生的相互影響力;家長評,一方面反映出學生在家庭中的變化,一方面可以改變以往家長遊離於學校教育之外的弊端。因我們文科組教師都是班主任,因此,我們採用了開放日、座談會、問卷等方式進行評價、反饋,都有較好的.效果。

(2)評價方法日常化。課堂上開展對學生的各種表現進行師評,學生自評、他評的評價活動。孩子是在活動中獲得發展的,學校為孩子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放手讓孩子進行各種活動,讓他們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可以從自己的身上而不僅僅是從別人的讚賞中獲得自信。為了發現孩子的身上的閃光點,學校為每一個孩子提供了展現自我才華的舞台,讓他們在藝術節、課外活動及特長訓練等活動中參加自己喜歡的手工作品比賽、聲樂比賽、舞蹈比賽、詩歌朗誦比賽、器樂、硬筆書法、軟筆書法、圖畫和繪畫比賽等。面對着這個充滿榮譽的舞台,學生的興趣十分高漲,讓每個學生都獲得成功的喜悦。

(3)激勵性評價。傳統的教育在於侷限,僵化於固定的思維模式和操作模式,致使教師、學生、家長一古腦兒圍着學生的成績轉,常常"一俊遮百醜",而忽視了學生能力的培養、個性的形成、特長的發展。我校針對這一現狀,為一年級的小朋友開設了閃光獎,讓每一位孩子都樹立自信心,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我們除了設立"三好學生"獎外,還設立了一些素質獎,如樂於助人的學生髮給"愛心獎",學習、勞動等各方面進步明顯的學生髮給"小孔雀獎"、"金畫筆獎";學習刻苦,作業認真的學生髮給"好學獎",講衞生,服裝整潔的發給"形象獎",我們還設置了十星級評選活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