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族風俗習慣有什麼

來源:文萃谷 2.75W

阿昌族人口共有2.7萬餘人,為雲南特有的民族,主要聚居雲南省西部地區德宏州的隴川縣、梁河縣及潞西市,保山地區的騰衝縣、龍陵縣也有少量分佈。隴川縣的户撒地區和梁河縣的遮島是最集中的地方。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昌族風俗習慣解讀,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阿昌族風俗習慣有什麼
  阿昌族風俗習慣解讀

阿昌族有自己的語言,但沒有文字。阿昌語分為户撒和梁河兩種方言,大多數阿昌人都會講漢語、傣語,户撒的阿昌族還會講緬語和景頗語,他們中有不少人能通五六種語言。這大概是阿昌族在歷史上善於同附近的民族交往,不斷向別的民族學習的緣故。

阿昌族聚居區地處高黎貢山餘脈的丘陵山地、峽谷平壩,為阿昌族農業生產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阿昌族主要從事農業,以種植水稻聞名。水稻品種多、質量好,梁河地區的“毫安公”品種,過去曾號稱“水稻之王”。阿昌族製造的鐵器也極負盛名,以“户撒刀”著稱於世。

  阿昌族--歷 史

在漢文史書中,除稱其為"阿昌",還有"峨昌"、"莪昌"、"俄昌"等稱謂。因居住地區不同,還有一些自稱,如"勐撒撣"、"襯撒"、"漢撒"等。其先民很早就生活在滇西北的金沙江、瀾滄江、怒江流域。約在公元13世紀,經過多次遷徙,逐漸定居到現在聚居的地方。

阿昌族人民從駐守邊疆的漢族屯兵那裏學會了耕種水田、打製鐵器的技術,促進了農業和手工業的分工,商品經濟有了初步發展。唐宋時期,阿昌族地區屬南詔和大理政權管轄。明清時期,一直實行土司制度。解放前,阿昌族地區處於封建領主經濟,地主經濟已有一定的發展。其時,領主多為傣族土司,地主多為漢人。

  阿昌族--禮 儀

阿昌族熱情好客,尊老愛幼,有許多優良的傳統禮儀。有客來家小憩,主人要好酒好茶招待,吃飯禮讓上座,如客人年輕輩分小可推辭坐邊座或下方坐;遇敬酒倒茶,忌不禮讓就接受。

阿昌族待客有勸飯習俗,無論會喝酒、喝茶否,忌諱客人不接受;遇勸飯時,無論已飽否都應伸雙手捧碗相接;雙手接遞或起身行禮,視為恭敬。通常勸飯是象徵性的,通過勸飯講情説意,乃至唱功飯山歌抒情,表示歡迎客人才是真正的緣由。

  上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

掛望田燈、串馬燈

上海農村農田裏掛上一盞燈,稱做“望田燈”,預兆五穀豐登,討個太平年成。吳淞一帶店家掛跑馬燈、魚燈等,鄉間各廟宴神,在廟門前立燈塔、架橋燈,饒有情趣。夜裏,高竹竿上掛紅燈,走村兒童提彩燈,還有人玩 “摜火球,照田財”。金山、松江地區元宵夜,有人在田間揮野火,有人把燈籠檐前掛。有人上街舞龍燈,有人出行 “串馬燈”。

上海縣農民元宵夜食南瓜、苦草、高粱圓子,黃、綠、紅三色兆豐年;或做12只大圓子,用手指在圓子頂端撳出潭印,蒸熟後看潭中積水多少,以卜當年每月雨水。川沙居民元宵愛吃謝年的'“收心餛飩”,入夜,寺廟前高懸七層至九層紅燈,農人手持火把走在田頭“調火龍”,唱:“花三擔,稻六石,赤米綠豆收兩石”,祝禱豐收;他們還點燃田邊茅草,俗稱“炭茅柴”。

南匯地方家家做高粱、糯米圓子,中午包餛飩,夜裏,孩子們玩“炭茅蕩”,舉着火把繞着自家的田頭邊跑邊喊一些祝願自己家種的莊稼比別人好的話。寶山的桶形天燈別有情趣,點燃油燈,帶着人們美好的祈願冉冉飄向深邃的夜空……奉賢元宵夜,農家點燃天香蠟燭,祥瑞之光可兆豐年。此地做的湯圓大不同,花包形稱“花包圓”,稻堆形稱“稻堆圓”,寓意糧棉大豐收。崇明地方糯米繭團形狀巧,兩頭大來中間小,元宵中午,包的餛飩叫 “兜財”,下午,用筷子插上繭團,放置田頭,祈求豐收,叫作“齋田頭”。

扛三姑娘

滬郊農家有元宵節“扛三姑娘” “迎紫姑”習俗。“紫姑”俗稱“坑三姑娘”,是傳説中的“廁神”,即用一隻淘米籮,籮上插一隻銀簪,由幾個姑娘“通神”邀請田角姑娘、場角姑娘、坑三姑娘等“三姑娘”“降神”,或用淘籮或畚箕下縛一隻筷,由二人扶着,讓筷在木屑或糠秕上寫字以卜雨水、年成及婚事等,多由婦女參加。詢問吉凶禍福,是一種迷信活動。

走三橋

元宵夜,吳淞等地還有“走三橋”風俗,婦女結伴相行,或拖兒攜女,或挾持嬰兒衣衫走過三座大橋,認為可實現一年保平安,求生貴子,祈祝幼兒祛病消災等願望。滬地鄉村亦有“卜流花”舊習,炊前,用糯米或玉米等投入煮沸的鍋水中,穀物爆開粉碎為末,是大好徵兆!據説元宵之夜少女去觀井水會顯得更美麗,此時,天空一輪明月、皎潔如玉,地上一片燈火,良辰美時,此刻,俯視井水,希望自己能夠變得更可愛,顯現出花容月。

熱門標籤